這是本文件的舊版了喔!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聖道分相應 (2/2)]

《雜阿含經》「聖道分相應」的內容為卷二十八和本卷第797~800經,是解說八聖道的相關經文。

(七九七)[0205b2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沙門法沙門果。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沙門法?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何等為沙門果?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四果的條件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恚、癡薄。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盡。何等為阿羅漢果?謂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三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斷除三結,即為初果聖者。

五下分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這一世結束後就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

[對應經典]

 

(七九八)[0205c0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沙門法、沙門、沙門義。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沙門法?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何等為沙門?謂成就此法者。何等為沙門義?謂貪欲永斷,瞋恚、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對應經典]

 

(七九九)[0205c1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有沙門果。何等為沙門果?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對應經典]

 

(八〇〇)[0205c20]

如是婆羅門法、婆羅門、婆羅門義、婆羅門果。

梵行法、梵行者、梵行義、梵行果亦如上說。

 

[註解]

[對應經典]

 

[導讀:安那般那念相應]

「安那般那」是音譯,義譯是「入出息」,即呼吸。

「安那般那念」即觀呼吸,將心念專注在呼吸上而不散亂,例如覺知目前的呼氣或吸氣是長的還是短的,每一次呼氣及吸氣都清清楚楚。穩定後,更敏銳地覺知呼吸的開始、中間、結束,乃至日久功深,覺知呼吸對全身的影響。

[待補充]

《雜阿含經》「安那般那念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801~815經,是解說安那般那念的相關經文。

(八〇一)[0205c2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益於修安般的五法有五法,多所饒益安那般那念。何等為五?住於淨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第一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務,是名二法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飲食知量,多少得中,不為飲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空閑林中,離諸憒閙,是名五法多種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多所饒益:有很多的助益。

威儀行處具足:走到哪裡都具備滿足莊嚴的容止儀態。又譯為「往返出入,具諸威儀」。

多少得中:「得中」是適宜;適當的意思。「多少得中」是說量要合宜,不要過多也不要太少。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約晚間六點至九點。

後夜:夜晚的最後四分之一,約凌晨三點至六點。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列表比較不同經所列修安般的前方便】

本經中佛陀解說對於修安那般那有幫助的五法:

  1. 持戒
  2. 少欲、少事、少務
  3. 飲食知量
  4. 不著睡眠
  5. 離諸憒鬧

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又稱「小止觀」)中,智者大師也列出修習止觀的「具緣」,為:調飲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和此經內容部分相近。

不著睡眠並非不睡覺。中夜應該睡眠,讓身體休息。

[進階辨正]

(八〇二)[0206a0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身止息:另作「止息身」,即身輕安,身體輕利安適,對所緣之境優遊自適。

心止息:心輕安,即心理輕利安適,對所緣之境優遊自適。

寂滅、純一:內心寂靜安穩,沒有雜念。

明分想:能成就智慧的觀察與思惟。明,指智慧。「分」另譯為「支」,此處作「要素;成分」。

[對應經典]

 

(八〇三)[0206a1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怎麼修念安般「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乞食已,還住處,衣鉢,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

身念處「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息長息短,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受念處「覺知喜,覺知樂。心念處覺知心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覺知心覺知心悅覺知心定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法念處「觀察無常,觀察斷觀察無欲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聖本無「想」字。

「安那般那念」,巴利本作 Ānāpānasati。

「聚」,大正藏原為「娶」,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聚」。

「慧」,明本作「恚」。

「切」,大正藏原為「心」,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切」。

「喜」,宋、元二本作「善」。

「心」,大正藏原為「身」,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心」。

[註解]

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是說入村落時,要謹守律儀,對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觸的一切事物,心中要清楚明白,不生起貪愛、瞋恨、愚癡等煩惱,心心念念都要守護著六根。

空露地:室外空曠的地方。

繫念面前:心念專注於當下。

度諸疑惑:超越種種疑惑。

於諸善法心得決定:對於種種善法,心中十分確定,不會猶豫遲疑。

內息:吸氣。

繫念善學:「繫念」是「念」的加強語氣,「專注」的意思,「善學」是「正確地;充分地修學」。

外息:呼氣。

覺知一切身入息:吸氣時感受著吸氣的整個過程,此處的「覺」是「感受、覺察」的意思,「身」指「呼吸時身體的相關變化」。

覺知一切身出息:呼氣時感受著呼氣的整個過程。

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吸氣時感受著呼吸變得寧靜沉細。「身行」指「呼吸」。

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呼氣時感受著呼吸變得寧靜沉細。

覺知心行:專注觀察感受。「心行」指「感受」。

覺知心行息入息:吸氣時觀察到感受變得平靜。

覺知心行息出息:呼氣時觀察到感受變得平靜。

覺知心:專注觀察心。

覺知心悅:專注觀察心的喜悅。

覺知心定:專注觀察心的集中專注。

覺知心解脫入息:吸氣時覺察到心的解脫。

覺知心解脫出息:呼氣時覺察到心的解脫。

觀察斷:觀察斷念,完全放棄所有執著。

觀察無欲:觀察欲望的捨離。

觀察滅入息:吸氣時觀察煩惱的止息。

觀察滅出息:呼氣時觀察煩惱的止息。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阿含經》中對於安那般那念的修法,以本經所列的步驟最為詳細,原則上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修行,先由觀察呼吸長、短、呼吸遍全身、呼吸寧靜的身念住,次修觀察喜、樂、感受遍全身、感受平靜的受念住,再修觀察心、心悅、心定、心解脫的心念住,最後達成隨觀無常、離欲、滅、捨的法念住。

每一個階段通常都須要長時間的練習,純熟後才進入下一階段。

(上圖節錄自「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一書,無著比丘著。以後得重畫。)

(八〇四)[0206b1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者,斷諸覺想。云何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斷諸覺想?若比丘依止聚落、城邑住……」如上廣說,乃至「於出息滅善學,是名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斷諸覺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斷覺想,如是不動搖,得大果大福利,如是得甘露、究竟甘露,得二果、四果、七果,一一經亦如上說。

 

[註解]

覺想:思想。其中「覺」又譯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二禪時放下「尋」,而達成更深的定境。

[對應經典]

 

(八〇五)[0206b2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我所說安那般那念,汝等修習不?」

時,有比丘名阿梨瑟吒,於眾中坐,即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說安那般那念,我已修習。」

佛告阿梨瑟吒比丘:「汝云何修習我所說安那般那念?」

比丘白佛:「世尊!我於過去諸行不顧念,未來諸行不生欣樂,於現在諸行不生染著,於內外對礙想善正除滅。我已如是修世尊所說安那般那念。」

佛告阿梨瑟吒比丘:「汝實修我所說安那般那念,非不修,然其比丘於汝所修安那般那念所,更有勝妙過其上者。何等是勝妙過阿梨瑟吒所修安那般那念者?是比丘依止城邑、聚落……」如前廣說,乃至「於滅出息觀察善學,是名,阿梨瑟吒比丘!勝妙過汝所修安那般那念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諸行:種種由因緣而生的事物(即「有為法」);種種行為造作。

內外對礙想: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等自身內五根對外五境所起的因對立而有障礙的想法。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本經所說「勝妙過汝所修安那般那念者」,指的是第803經所解說以安般修習四念處的次第。

(八〇六)[0206c1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於晨朝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持尼師檀入安陀林,坐一樹下,晝日禪思。

時,尊者罽賓那亦晨朝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還,舉衣鉢,洗足已,持尼師檀[*]入安陀林,於樹下坐禪,去佛不遠,正身不動,身心正直,勝妙思惟。

爾時,眾多比丘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佛足,退坐一面。

佛語諸比丘:「汝等見尊者罽賓那不?去我不遠,正身端坐,身心不動,住勝妙住。」

諸比丘白佛:「世尊!我等數見彼尊者正身端坐,善攝其身,不傾不動,專心勝妙。」

佛告諸比丘:「若比丘修習三昧,身心安住,不傾不動,住勝妙住者,此比丘得此三昧,不勤方便,隨欲即得。」

諸比丘白佛:「何等三昧,比丘得此三昧,身心不動,住勝妙住?」

佛告諸比丘:「若比丘依止聚落,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入林中,若閑房、露坐,思惟繫念,乃至息滅觀察善學,是名三昧,若比丘端坐思惟,身心不動,住勝妙住。」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檀」,宋、元、明三本作「壇」。[*]

「罽賓那」,巴利本作 Kappina。

[註解]

尼師檀:跟衣服的質料一樣,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敷具、坐具、臥具。

罽賓那:比丘名,以「言直無隱,警誡諸苾芻」聞名。又譯為「劫賓那」、「摩訶迦匹那」。

晡時:黃昏時分,約下午三點至五點多。

[對應經典]

 

(八〇七)[0207a0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一奢能伽羅林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欲二月坐禪,諸比丘勿復往來,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薩時。」爾時,世尊作是語已,即二月坐禪,無一比丘敢往來者,唯除送食及布薩時。

爾時,世尊坐禪二月過已,從禪覺,於比丘僧前坐,告諸比丘:「若諸外道出家來問汝等:『沙門瞿曇於二月中云何坐禪?』汝應答言:『如來二月以安那般那念坐禪思惟住。』所以者何?我於此二月念安那般那,多住思惟,從粗到細的安般念入息時念入息如實知,出息時念出息如實知。若長若短,一切身覺入息念如實知,一切身覺出息念如實知身行休息入息念如實知,乃至滅出息念如實知。我悉知已,我時作是念:『此則麁思惟住,我今於此思惟止息已,當更修餘微細修住而住。』

爾時,我息止麁思惟已,即更入微細思惟,多住而住時,有三天子,極上妙色,過夜來至我所。一天子作是言:『沙門瞿曇時到。』復有一天子言:『此非時到,是時向至。』第三天子言:『非為時到,亦非時向至,此則修住,是阿羅訶寂滅耳。』」

佛告諸比丘:「若有正說,聖住天住梵住學住無學住如來住學人所不得當得,不到當到,不證當證,無學人現法樂住者,謂安那般那念,此則正說。所以者何?安那般那念者,是聖住、天住、梵住,乃至無學現法樂住。」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復」,聖本作「得」。

「聖住」,巴利本作 Ariyavihāra。

「梵住」,巴利本作 Brahmavihāra。

「如來住」,巴利本作 Tathāgatavihāra。

聖本無「法」字。

[註解]

一切身覺入息念如實知,一切身覺出息念如實知:呼吸時,如實感受著呼吸的整個過程,此處的「覺」是「感受、覺察」的意思,「身」指「呼吸時身體的相關變化」。

身行休息入息念如實知:吸氣時如實感受氣息變得寧靜細微。

滅出息念如實知:呼氣如實觀察到煩惱的止息。

麁思惟住:保持在粗的專注中。

微細修住而住:保持在細微的專注中。

多住而住:持續保持專注。

天子:天界的眾生。

時到:命終。

時向至:即將命終。

修住:修習禪定。

阿羅訶寂滅:阿羅漢入定,身心都止息了。

聖住:如實知苦、集、滅、道四聖諦者住於聖住。

天住: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者,住於天住。

梵住:得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定〕者,住於梵住。

學住:有學聖者之住息處。

無學住:無學聖者之住息處。

如來住:得無上正覺者住於如來住。

學人:佛弟子中尚未證阿羅漢的聖者,還有法須修學,因此稱為「學人」或「有學」。

無學人:修學達到圓滿親證,無須再學的階段,因此稱為「無學人」或「無學」,為證得第四果(阿羅漢果)的聖者。

[對應經典]

 

(八〇八)[0207b0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毘羅越尼拘律樹園中。

爾時,釋氏摩訶男詣尊者迦磨比丘所,禮迦磨比丘足已,退坐一面,語迦磨比丘言:「云何?尊者迦磨!學住者為即是如來住耶?為學住異、如來住異?」

迦磨比丘答言:「摩訶男!學住異、如來住異。摩訶男!學住者,斷五蓋多住。如來住者,於五蓋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頭,更不生長,於未來世成不生法

「一時,世尊住一奢能伽羅林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欲於此一奢能伽羅林中二月坐禪,汝諸比丘勿使往來,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薩時……』廣說如前,乃至『無學現法樂住。以是故知,摩訶男,學住異、如來住異。』」

釋氏摩訶男聞迦磨比丘所說歡喜,從座起去。

[校勘]

「迦毘羅越尼拘律樹園」,巴利本作 Kapilavatthusmiṃ. Nigrodha-ārāme。

「摩訶男」,巴利本作 Mahānāma。

「學住」,巴利本作 Sekhavihāra。

「多羅」,巴利本作 Tālā。

「於未來世成不生法」,巴利本作 Āyatiṃ anuppādadhammā。

[註解]

迦毘羅越: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譯為「迦毘羅衛」、「迦維羅衛」。

尼拘律:桑科榕屬的常綠大喬木孟加拉榕,原產於印度,株高可達十八公尺以上,葉大片,長十至二十公分,寬六至十公分,卵形或橢圓形。枝葉繁茂,向四方蔓生,氣根常自側枝發生,深入地下,致成支柱,用以支持樹體,因此一樹可以成林,被稱為獨木林。又譯為尼拘樹、尼拘陀樹、尼拘留他樹、尼拘律樹。

尼拘律樹園:佛陀的道場之一,是佛陀成道後回故國為父王說法的地方。又譯為「尼拘律園」、「尼拘留園」。

釋氏摩訶男:優婆塞名,常布施湯藥、衣食等予僧眾,佛陀稱讚他「心恒悲念一切之類」第一。又譯為「釋摩訶男」、「釋摩男」、「摩呵男釋」、「摩訶納釋種」。經中同名另有多人,例如最初隨佛出家的五位比丘之一為摩訶男尊者,《雜阿含經》卷四十六則記載一位舍衛國極富有但對自己及他人都極吝嗇而墮地獄的摩訶男長者。

學住異、如來住異:學住和如來住不同。

斷五蓋多住:經常處於斷五蓋的狀態。

[對應經典]

 

(八〇九)[0207b2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金剛聚落跋求摩河側薩羅梨林中。

爾時,世尊為諸比丘說不淨觀,讚歎不淨觀言:「諸比丘修不淨觀,多修習者,得大果大福利。」

時,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或以刀自殺,或服毒藥,或繩自絞、投巖自殺,或令餘比丘殺。

異比丘極生厭患惡露不淨,至鹿林梵志子所,語鹿林梵志子言:「賢首!汝能殺我者,衣鉢屬汝。」

時,鹿林梵志子即殺彼比丘,持刀至跋求摩河邊,洗刀時,有魔天住於空中,讚鹿林梵志子言:「善哉,善哉,賢首!汝得無量功德,能令諸沙門釋子持戒有德,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者令得穌[*]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諸長利衣鉢雜物悉皆屬汝。」

時,鹿林梵志子聞讚歎已,增惡邪見,作是念:「我今真實大作福德,令沙門釋子持戒功德者,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衣鉢雜物悉皆屬我。」於是手執利刀,循諸房舍、諸經行處、別房、禪房,見諸比丘,作如是言:「何等沙門持戒有德,未度者我能令度,未脫者令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令得涅槃?」

時,有諸比丘厭患身者,皆出房舍,語鹿林梵志子言:「我未得度,汝當度我;我未得脫,汝當脫我;我未得穌息,汝當令我得穌息;我未得涅槃,汝當令我得涅槃。」

時,鹿林梵志子即以利刀殺彼比丘,次第,乃至殺六十人。

爾時,世尊至十五日說戒時,於眾僧前坐,告尊者阿難:「何因何緣諸比丘轉少、轉減、轉盡?」

阿難白佛言:「世尊為諸比丘說修不淨觀,讚歎不淨觀。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廣說乃至「殺六十比丘」。「世尊!以是因緣故,令諸比丘轉少、轉減、轉盡。唯願世尊更說餘法,令諸比丘聞已,勤修智慧,樂受正法,樂住正法。」

佛告阿難:「是故,我今次第說,微細住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速令休息,如天大雨,起、未起塵能令休息。如是,比丘!修微細住,諸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阿難!何等為微細住多修習,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謂安那般那念住。」

阿難白佛:「云何修習安那般那念住,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

佛告阿難:「若比丘依止聚落……」如前廣說,乃至「如滅出息念而學。」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不淨觀」,巴利本作 Asubhakathā。

「至」,明本作「觀」。

「穌」,聖本作「蘇」。[*]

「循」,宋、元、明、聖四本作「順」。

宋、元、明、聖四本無「令」字。

「住」,明本作「依」。

聖本無「已」字。

[註解]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

穌息:困頓後得到休息。

住微細住:處於寂靜的、無雜的、安樂的狀態。

隨順:依照順序。

開覺:心開意解而醒悟。

休息:止息。

[對應經典]

 

(八一〇)[0208a0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金剛跋求摩河側薩羅梨林中。

爾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如是念:「頗有一法,修習多修習,令四法滿足;四法滿足已,七法滿足;七法滿足已,二法滿足?」

時,尊者阿難從禪覺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是念:『頗有一法,多修習已,令四法滿足,乃至二法滿足?我今問世尊,寧有一法,多修習已,能令,乃至二法滿足耶?』」

安般→四念處→七覺分→明解脫佛告阿難:「有一法,多修習已,乃至能令二法滿足。何等為一法?謂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解脫滿足。

修安般滿足四念處「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處滿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如滅出息念學。阿難!身念處如是聖弟子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

受念處「若有時聖弟子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覺知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受受觀念住若復異受者,彼亦隨受比思[*]惟

心念處「有時聖弟子心覺知,心悅、心定、心解脫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

法念處「若聖弟子有時觀無常、斷、無欲、滅,如無常、斷、無欲、滅觀住學,是聖弟子爾時法法觀念住,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

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阿難白佛:「如是修習安那般那念,令四念處滿足。云何修四念處,令七覺分滿足?」

佛告阿難:「若比丘身身觀念住,念住已,繫念住不忘。爾時方便修念覺分,修念覺分已,念覺分滿足;念覺滿足已,於法選擇思量。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修擇法覺分已,擇法覺分滿足,於法選擇分別思量已,得精勤方便。爾時方便修習精進覺分,修精進覺分已,精進覺分滿足,方便精進已,則心歡喜。爾時方便修喜覺分,修喜覺分已,喜覺分滿足,歡喜已,身心猗息。爾時方便修猗[*]覺分,修猗[*]覺分已,猗覺分滿足,身心樂已,得三昧。爾時修定覺分,修定覺分已,定覺分[*]滿足,定覺分滿足已,貪憂則滅,得平等捨。爾時方便修捨覺分,修捨覺分已,捨覺分滿足,受、心、法法念處亦如是說,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

阿難白佛:「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修七覺分滿足明.解脫云何修七覺分,滿足明、解脫?」

佛告阿難:「若比丘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修念覺分已,滿足明、解脫。乃至修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修捨覺分已,明、解脫滿足。阿難!是名法法相類、法法相潤。如是十三法,一法為增上,一法為門,次第增進,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金」,宋本作「舍」。

「明、解脫」,巴利本作 Vijjāvimutti。

「學」,宋、元、明、聖四本作「學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其中「覺知」宋本作「休息」。

宋本無「休」字。

「思」,聖本作「丘思」。[*]

「隨受」,大正藏原為「受隨身」,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隨受」。

「猗」,聖本作「倚」。[*]

宋、元、明、聖四本無「分」字。*

[註解]

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吸氣時清楚地知道正在吸氣。

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呼氣時清楚地知道正在呼氣。

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呼吸長的時候,清楚地知道呼吸長;呼吸短的時候,楚地知道呼吸短,清楚地觀察整個呼吸的過程。「身行」指呼吸。

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吸氣時氣息變得細沉寧靜,心中也清楚地知道氣息變得細沉寧靜。

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呼氣時氣息變得細沉寧靜,心中也清楚地知道氣息變得細沉寧靜。

身身觀念住:注意力保持在身體上觀察生理的變化。

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和身不同的(受、心、法念住),也依此類推思惟。「比」是類比的意思。

心行覺知:專注地觀察感受。「心行」指的是「感受」。

心行息覺知:觀察感受的平息。

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吸氣時觀察感受變得平靜,呼氣時觀察感受變得平靜。完整經文為「心行息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

受受觀念住:注意力保持在感受上觀察感受的變化。

若復異受者,彼亦隨受比思惟:如果還有不同於感受的,也依此類推思惟。

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吸氣時覺察到心的解脫,呼氣時覺察到心的解脫。完整經文為「心解脫入息念時如心解脫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

心心觀念住:注意力保持在心念上觀察心念的變化。

平等捨:寧靜而不執著。

法法相類、法法相潤:一法和一法之間,可以互相類推,一法和一法之間,可以相互增長。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篇經文詳述修安那般那念 → 四念處 → 七覺分 → 明、解脫的次第。也可參見卷二十四第615經「讀經拾得」所述修四念處、七覺分的次第。

(八一一~八一二)[0208c10]

如是異比丘所問,佛問諸比丘亦如上說。

 

[註解]

[對應經典]

 

(八一三)[0208c1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金毘羅聚落金毘林中。

爾時,世尊告尊者金毘羅:「我今當說精勤修習四念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爾時,尊者金毘羅默然住,如是再三。

爾時,尊者阿難語尊者金毘羅:「今大師告汝。」如是三說。

尊者金毘羅語尊者阿難:「我已知。尊者阿難!我已知。尊者瞿曇!」

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是時。世尊!是時。善逝!唯願為諸比丘,說精勤修四念處,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阿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身念處若比丘入息念時如入息學,乃至滅出息時如滅出息學;爾時聖弟子念入息時如念入息學,乃至身行止息出息時如身行止息出息學,爾時聖弟子身身觀念住。爾時聖弟子身身觀念住已,如是知善內思惟。」

佛告阿難:「譬如有人乘車輿從東方顛沛而來,當於爾時,踐蹈諸土堆壠不?」

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阿難:「如是聖弟子念入息時如入息念學……」如是乃至「善內思惟」。

受念處「若爾時聖弟子覺知喜,乃至覺知意行息學,聖弟子受受觀念住。聖弟子受受觀念已,如是知善內思惟。譬如有人乘車輿從南方顛沛而來,云何?阿難!當踐蹈土堆壠不?」

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阿難:「如是聖弟子受受觀念住,知善內思惟。」

心念處「若聖弟子覺知心、欣悅心、定心,解脫心入息如解脫心入息學,解脫心出息如解脫心出息學,爾時聖弟子心心觀念住。如是聖弟子心心觀念住已,知善內思惟。譬如有人乘車輿從西方來,彼當踐蹈土堆壠不?」

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阿難:「如是聖弟子覺知心……」乃至「心解脫出息如心解脫出息學,如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知善內思惟。」

法念處「善於身、受、心,貪憂滅捨,爾時聖弟子法法觀念住。如是聖弟子法法觀念住已,知善內思惟。阿難!譬如四衢道有土堆壠,有人乘車輿從北方顛沛而來,當踐蹈土堆壠不?」

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阿難:「如是,聖弟子法法觀念住,知善內思惟。阿難!是名比丘精勤方便修四念處。」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勤」,宋本作「進」。

「入」,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前後文及相當的南傳經文改作「入」。

「學」,宋、聖二本作「覺」。

[註解]

金毘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獨處靜坐,專意念道」第一。

默然住:保持靜默不語。

顛沛而來:顛簸搖蕩地過來。

土堆壠:小土丘。

四衢道:十字路口。「衢」讀音同「渠」。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佛陀比喻以安般修行身、受、心、法四念處時,如同從東、南、西、北乘車經過道路中的土堆,自然將土堆輾壓而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至於惡、不善法自然也在四念處之下被輾壓而過了。

[導讀:四禪八定]

待整合四禪、卷十七第456、474經。

並須大幅度簡化。

(八一四)[0209a2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修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不疲倦,眼亦不患樂隨順觀住樂覺知,不染著樂。云何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樂隨觀住,樂覺知[*],不染著樂?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觀滅出息時如滅出息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樂隨觀住,樂覺知,不染著樂。如是修安那般那念者,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欲求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如是修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欲求第二、第三、第四禪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三結盡,得須陀洹果;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果;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果,得無量種神通力,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者。如是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如是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倦」,宋、元、明、聖四本作「極」。[*]

「覺知」,宋、元、明、聖四本作「知覺」。[*]

「喜」,大正藏原為「善」,今依據前後文及相當的南傳經文改作「喜」。

[註解]

身不疲倦,眼亦不患:身體不會疲倦,眼睛也不會疲勞。

樂隨順觀住:樂生起時保持仔細觀察。

樂覺知,不染著樂:覺察到樂生起時,心不生貪著。

初禪: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第二、第三、第四禪:第二禪是離於覺與觀,內心止靜、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第三禪是離於喜,安住在捨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體驗到樂,安住於這聖者所說的捨中,而達到的禪定境界。第四禪是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沒有苦也沒有樂,只有因捨而生的純淨之念,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慈、悲、喜、捨:在此指以「慈、悲、喜、捨」為專注對象(所緣),擴充至無量所成就的定,又稱為「四無量心三昧、無量三昧」。

天耳:能聽到不論遠近的聲音的神通。又譯為「天耳通」、「天耳智通」、「天耳智」。

他心智:知道他人現在心裡想什麼的神通。

宿命智:能了知過去世的種種的神通。

生死智:能見到死者往生到哪裡的神通,即「天眼通」。

[對應經典]

 

(八一五)[0209b1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夏安居。爾時,眾多上座聲聞於世尊左右樹下、窟中安居。時,有眾多年少比丘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佛為諸年少比丘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住。

諸年少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

諸年少比丘往詣上座比丘所,禮諸上座足已,於一面坐。

時,諸上座比丘作是念:「我等當攝受此諸年少比丘,或一人受一人,或一人受二、三、多人。」作是念已,即便攝受,或一人受一人,或受二、三、多人,或有上座乃至受六十人。

爾時,世尊十五日布薩時,於大眾前敷座而坐。

爾時,世尊觀察諸比丘已,告比丘:「善哉,善哉,我今喜諸比丘行諸正事。是故,比丘!當勤精進。」

於此舍衛國,滿迦低月,諸處人間比丘聞世尊於舍衛國安居,滿迦低月滿已,作衣竟,持衣鉢,於舍衛國人間遊行。漸至舍衛國,舉衣鉢,洗足已,詣世尊所,稽首禮足已,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為人間比丘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默然住。

爾時人間比丘聞佛說法,歡喜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往詣上座比丘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時,諸上座作是念:「我等當受此人間比丘,或一人受一人,或二、三,乃至多人。」即便受之,或一人受一人,或二、三,乃至有受六十人者。彼上座比丘受諸人間比丘,教誡、教授,善知先後次第。

爾時,世尊月十五日布薩時,於大眾前敷座而坐,觀察諸比丘眾,告諸比丘:「善哉,善哉,諸比丘!我欣汝等所行正事,樂汝等所行正事。諸比丘!過去諸佛亦有比丘眾所行正事如今此眾,未來諸佛所有諸眾亦當如是所行正事如今此眾。所以者何?今此眾中諸長老比丘,有得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住。有比丘三結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有比丘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有比丘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生般涅槃,不復還生此世。有比丘得無量神通境界,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有比丘修不淨觀,斷貪欲;修慈心,斷瞋恚;修無常想,斷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云何?比丘!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觀滅出息如觀滅出息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告」,宋、元、明三本作「告言」。

「間」,宋、元、明三本作「間遊行」。

「滿」,宋、元、明三本作「限」。

大正藏無「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宋、元、明、聖四本無「正」字。

[註解]

夏安居: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坐」。

攝受:容納。

滿迦低月:月令名,為印度曆第八個月,正當雨季的最後一個月,相當於我國陰曆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

人間比丘:居住在村落附近的比丘。

決定正向三菩提:必定正確地趨向正覺,指初果聖者不會退轉,遲早會證得涅槃。三菩提為音譯,義譯為「正覺」,另譯作「三佛」,指真正的覺悟。

生般涅槃:往生天界即證得涅槃。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導讀:三學;學相應 (1/2)]

「三學」是指戒、定、慧三種修學,又稱作「三增上學」。佛教的各種修行內容,都可說含括在三學之中:

  1. 戒學:守護身心,受持戒律,斷惡修善。
  2. 定學:安定身心,專心一意而不散亂。
  3. 慧學:領悟真理,斷除煩惱。

【待依據本卷內容擴展,擴展後和卷二十一核對一致,卷二十一要簡化。】

《雜阿含經》「學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816~829經和卷30第830~832經,是解說戒定慧三學的相關經文。

(八一六)[0210a0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謂增上慧學。」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三學具足者,  是比丘正行,
 增上戒心慧,  三法勤精進,
 勇猛堅固城,  常守護諸根。
 如晝如其夜,  如夜亦如晝,
 如前如其後,  如後亦如前,
 如上如其下,  如下亦如上。
 無量諸三昧,  映一切諸方,
 是說為覺跡,  第一清涼集,
 捨離無明諍,  其心善解脫,
 我為世間覺,  明行悉具足,
 正念不忘住,  其心得解脫,
 身壞而命終,  如燈盡火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增上戒學」,巴利本作 Adhisīlasikkhā。

「增上意學」,巴利本作 Adhicittasikkhā。

「謂」,麗本版缺今依忍澂師校正本補之。

「增上慧學」,巴利本作 Adhipaññāsikkā。

「諍」,宋、元、明、聖四本作「靜」。

[註解]

三學:戒、定、慧三種修學。又作「三增上學」。

增上戒學:有助益的戒律的修學。

增上意學:有助益的禪定的修學。又譯為增上定學、增上心學。

增上慧學:有助益的智慧的修學。

[對應經典]

 

(八一七)[0210a2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亦復有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何等為增上戒學?若比丘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見微細罪則生怖畏,受持學戒。何等為增上意學?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此苦聖諦如實知,集、滅、道聖諦如實知,是名增上慧學。」

爾時,世尊即說偈,如上所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增上意學」又譯為「增上心學」,巴利文 adhicitta-sikkhā,「意」、「心」的巴利文都是 citta。本經說「增上意學」是修四禪,也就是「增上定學」。

[進階辨正]

(八一八)[0210b0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比丘增上戒學,非增上意、增上慧學,有增上戒、增上意學,非增上慧學。聖弟子增上慧方便隨順成就住者,增上戒、增上意修習滿足。如是聖弟子增上慧方便隨順成就住者,無上慧壽而活。」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對應經典]

 

[導讀:戒]

「戒」是佛教徒所遵守的規範,有防非止惡的功用,音譯為「尸羅」、「尸賴」。

依據持戒者在身分、程度上的差異,佛教的戒會有不同的規範,比如在家居士的「五戒」、沙彌的「十戒」、出家人的「二百五十戒(具足戒)」等等。

由於戒的規範與保護,持戒的人不會去造作惡行,避免了因惡行而招致的惡果;若是持戒的人犯了戒,則要立刻警覺、懺悔,避免未來再犯,以求離惡向善。

修行人在見到外境時,心不貪著、不向外馳騁,而可持戒清淨。心不馳騁、不作會讓自己後悔的事,而能保持心境的坦然與平穩,安定的心能夠保持專一,得以進一步修習禪定,進而開啟智慧。所以說「戒」是「定」與「慧」的基礎。

佛陀要求出家弟子每半個月聚集一次說戒,如果有弟子犯了戒,在說戒之後可以於僧眾前「發露懺悔」,表白自己所犯的過失。其他出家弟子也可以就事論事地「舉罪」,揭發不合宜的行為。這些不外乎是為了砥勵修行,也為了維持僧團的清淨。

(八一九)[0210b1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二百五十戒,隨次半月來說波羅提木叉修多羅,令彼自求學者而學,說三學,能攝諸戒。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對應經典]

 

(八二〇)[0210b1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何等為增上戒學?謂比丘重於戒,戒增上,不重於定,定不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犯則隨悔。所以者何?我不說彼不堪能,若彼戒隨順梵行、饒益梵行、久住梵行,如是比丘戒堅固、戒師常住、戒常隨順生,受持而學。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謂身見、戒取、疑。斷此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是名學增上戒。

「何等為增上意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於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是名增上意學。

「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重於慧,慧增上。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彼彼分:那些。

戒隨順梵行、饒益梵行、久住梵行:因持戒清淨而成就清靜的修行、幫助清淨的修行、並使得清淨的修行可以持之以恆。

戒堅固、戒師常住、戒常隨順生:持戒堅定不動搖、有如戒師常在身邊、時常能夠持戒清淨。

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心從欲界之煩惱解脫、心從有情生命的存在之煩惱解脫、心從無明煩惱解脫。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白話講就是加強戒的修學、加強定的修學、加強慧的修學。

原理上,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因此,要加強定,得先加強戒,然後加強定;要加強慧,得先加強戒、定,然後加強慧。

因此本經說「增上意學」是「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要加強定自然著重在加強戒、定。而「增上慧學」是「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重於慧,慧增上」,要加強慧自然戒、定、慧都要加強了。

  • 本經中說初果「不重於定,定不增上」,不等於沒有定。

相當的南傳增支部第三集 85, 86 經, 經文節錄如下:

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一分,慧行一分。凡是細、隨細之學 處,彼雖犯此亦還於淨。何以故?諸比丘!我不因此而說彼[雖為聖人]是無堪 能者。然而,凡於根本之淨行[及]順應於淨行之中,彼之戒是堅固,又堅住於 戒而受學學處。彼能盡三結故,成為預流、不墮法、決定、趣於正覺。 …… 彼能盡三結故,貪、瞋、癡薄故,成為一來,唯來此世一次,即作苦之邊際。

此經也是說以戒為主,定慧為輔,可證初果及二果。

四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全分,慧行一分,凡是細、隨細之學處, 彼雖此,亦能還於淨。何以故?諸比丘!我若不說此中[雖為聖人]亦無堪能者。 然而,凡於根本之淨行[及]順應於淨行之中,彼之戒是確固,又安住於戒而受學 學處。彼五順下分結盡故,成為化生,於彼處般涅槃,從彼世是不退轉法。

以修戒定為主,慧為輔,可證三果。

五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全分,慧行全分,凡是細、隨細之學處, 彼雖此,亦還於淨。何以故?諸比丘!我若不說此中[雖為聖人]亦無堪能者。然 而,凡於根本之淨行[及]順應於淨行之中,彼戒是確固,又安住於戒而受學學處, 彼漏盡故,於現法自了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已、作證、具足而住。

戒定慧圓滿,可證阿羅漢。

(八二一)[0210c1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二百五十戒,隨次半月來說波羅提木叉修多羅,若彼善男子自隨意所欲而學者,我為說三學。若學此三學,則攝受一切學戒。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何等為增上戒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不重於定,定不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恚、癡薄,成一種子道。彼地未等覺者,名斯陀含,彼地未等覺者,名家家,彼地未等覺者,名七有,彼地未等覺者,名隨法行,彼地未等覺者,名隨信行,是名增上戒學。

「何等為增上意學?是名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學,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能得中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生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無行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有行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上流般涅槃,是名增上意學。

「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重於慧,慧增上。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名」字。

大正藏無「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一種子道:「阿那含向」的聖人中,只須在欲界天中受生一次就能涅槃者,只剩出生一次的種子,因此名為「一種」。又譯為「一種」。

家家:「斯陀含向」的聖人中,只須天界及人間總共不到七生(也就是須陀洹在天界與人間最多各出生七次的一半)就能涅槃者,從人間的家生於天界的家、又從天界的家生於人間的家沒幾次就能涅槃,因此名為「家家」。

七有:即「須陀洹」,斷身見(執著於五陰有「我」的見解)、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的聖人,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隨法行:隨著修證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是「須陀洹向」的階段。又譯為「法行」。

隨信行:隨著對佛法的清淨信心而修行,是「須陀洹向」的階段。又譯為「信行」。

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

中般涅槃:「阿羅漢向」(已證「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從人間命終往生天界的中陰身階段即證得涅槃者。因為在「中」陰身階段「般涅槃」,所以名為「中般涅槃」。

無行般涅槃:「阿羅漢向」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後沒有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者。因為「無」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為「無行般涅槃」。

有行般涅槃:「阿羅漢向」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後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者。因為「有」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為「有行般涅槃」。

上流般涅槃:「阿羅漢向」的聖人中,先往生色界較低層次的天,命終後往生更高層次的天,甚至色界或無色界最高天而證得涅槃者。因為往更「上」層的天界「流」轉後「般涅槃」,所以名為「上流般涅槃」。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從隨信行開始到阿羅漢,每個階段性成就都須持戒。故成就隨信行及以上果位,皆不落惡道。

(八二二)[0211a1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具足戒住者,善攝持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細微罪,能生怖畏。比丘具足戒住,善攝持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細微罪,能生怖畏,等受學戒,令三學修習滿足。何等為三?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何等為增上戒學?是比丘戒為滿足,少定、少慧,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戒學;彼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謂身見、戒取、疑。斷此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決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何等為增上意學?是比丘定滿足,三昧滿足,少於慧,彼彼分細微戒,犯則隨悔,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復還生此世,是名增上意學。

「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學戒滿足、定滿足、慧滿足。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決定正」,宋、元、明、聖四本作「法決定」。

「彼」,宋、元、明三本作「於彼」。

[註解]

等受:平等受持,即完全地修持。

[對應經典]

 

(八二三)[0211b0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具足戒住,善攝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住,滿足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增上意、增上慧。

「何等為增上戒?是比丘戒滿足,少定、少慧,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貪、恚、癡薄,得一種子道。若彼地未等覺者,得斯陀含,彼地未等覺者,名家家,彼地未等覺者,得須陀洹,彼地未等覺者,得隨法行,彼地未等覺者,得隨信行,是名增上戒學。

「何等為增上意學?是比丘戒滿足、定滿足、少於慧,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得中般涅槃,於彼未等覺者,得生般涅槃,於彼未等覺者,得無行般涅槃,於彼未等覺者,得有行般涅槃,於彼未等覺者,得上流般涅槃,是名增上意學。

「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學戒滿足、定滿足、慧滿足。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定」,聖本作「靜」。

「行」,聖本作「門」。

宋、元二本無「於」字。

「覺」,聖本作「學」。

「有」,宋、元、明三本作「明有」,聖本作「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是」,宋、元、明、聖四本作「已」。

 

[對應經典]

 

(八二四)[0211c0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學。何等為二[*]?謂上威儀學、上波羅提木叉學。」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學者學戒時,  直道隨順行,
 專審勤方便,  善自護其心
 得初漏盡智,  次究竟無知
 得無知解脫,  知見悉已度。
 成不動解脫,  諸有結滅盡,
 彼諸根具足,  諸根寂靜樂,
 持此後邊身,  摧伏眾魔怨。」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二」,宋、元、明、聖四本作「三」。[*]

「謂」,宋、元、明三本作「謂上戒覺」。

「心」,大正藏原為「身」,今依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心」。

[註解]

[對應經典]

 

(八二五)[0211c1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學戒多福利,住智慧為上,解脫堅固,念為增上。若比丘學戒福利,智慧為上,解脫堅固,念增上已,令三學滿足。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學戒隨福利,  專思三昧禪,
 智慧為最上,  現生之最後,
 牟尼持後邊,  降魔度彼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令」,宋、元、明三本作「今」。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學戒有助於:

1. 增長智慧: 持戒時,需要時時以智慧觀察所處的情境,因此有助於增長智慧。

2. 解脫煩惱: 持戒有助於不執著於欲望、貪愛,因此有助於解脫煩惱。

3. 增長念力: 持戒時,需要隨時注意、觀察自己的起念動念及行為,因此有助於提升注意力、專注力、覺察力。

(八二六)[0211c2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諸比丘!何等為學戒隨福利?謂大師為諸聲聞制戒,所謂攝僧,極攝僧,不信者信,信者增其信,調伏惡人,慙愧者得樂住,現法防護有漏,未來得正對治,令梵行久住。如大師已為聲聞制戒,謂攝僧,乃至梵行久住。如是如是學戒者,行堅固戒、恒戒、常行戒、受持學戒,是名比丘戒福利。

「何等智慧為上?謂大師為聲聞說法,大悲哀愍,以義饒益,若安慰、若安樂、若安慰安樂。如是如是大師為諸聲聞說法,大悲哀愍,以義饒益,安慰安樂。如是如是於彼彼法、彼彼處,智慧觀察,是名比丘智慧為上。

「何等為解脫堅固?謂大師為諸聲聞說法,大悲哀愍,以義饒益,安慰安樂。如是如是說彼彼法。如是彼處如是彼處得解脫樂,是名比丘堅固解脫。

「何等為比丘念增上?未滿足戒身者,專心繫念安住,未觀察者,於彼彼處智慧繫念安住,已觀察者,於彼彼處重念安住,未觸法者,於彼彼處解脫念安住,已觸法者,於彼彼處解脫念安住,是名比丘正念增上。」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學戒隨福利,  專思三昧禪,
 智慧為最上,  現生最後邊,
 牟尼持後邊,  降魔度彼岸。」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尸婆迦修多羅,如後,佛當說。

如是阿難陀比丘及異比丘所問、佛問諸比丘三經,亦如上說。

[校勘]

「彼處如是」,宋本作「彼如是」,元、明、聖三本作「如是彼」。

[註解]

攝僧:管理僧眾。

現法防護有漏,未來得正對治:當下能夠守護諸根不起煩惱,未來得以對治將起的煩惱令不升起。

未觸法者:??

[對應經典]

 

(八二七)[0212a2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田夫有三種作田隨時善作。何等為三?謂彼田夫隨時耕磨,隨時溉灌,隨時下種。彼田夫隨時耕磨、溉灌、下種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長,今日果實,今日成熟,若明日、後日也。』諸比丘!然彼長者耕田、溉灌、下種已,不作是念:『今日生長、果實、成熟,若明日、若復後日。』而彼種子已入地中,則自隨時生長,果實成熟。修戒定慧不要想何時能解脫如是,比丘於此三學隨時善學?謂善戒學、善意學、善慧學已,不作是念:『欲令我今日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若明日、若後日。』不作是念:『自然神力能令今日,若明日、後日,不起諸漏,心善解脫。』彼已隨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已,隨彼時節,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譬如,比丘伏鷄生卵,若十乃至十二,隨時消息,冷暖愛護。彼伏鷄不作是念:『我今日,若明日、後日,當以口啄,若以爪刮,令其兒安隱得生。』然其伏鷄善伏其子,愛護隨時,其子自然安隱得生。如是,比丘善學三學,隨其時節,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譬如,比丘」,明本作「比丘譬如」,聖本作「比丘譬如比丘」。

「暖」,明本作「䐘」。

「爪」,大正藏作「瓜」,聖本作「爾」,今依宋、元、明三本修正為「爪」。

[註解]

田夫:農夫。

作田:種田應做的工作。。

隨時善作:隨著時節作適當的農務。

隨時耕磨,隨時溉灌,隨時下種:隨著合適的時節耕田、隨著合適的時節灌溉、隨著合適的時節播種。

伏鷄:孵卵的母雞。

隨時消息,冷暖愛護:順應當時的情況給予照顧,讓卵保持在適宜的溫度下。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以農夫耕田不會想著當天收成,時間到了,自然能夠生成,譬喻修習戒定慧,不要想著立刻就能夠解脫煩惱,持續修習,時間到了,自然能夠成就。

(八二八)[0212b1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驢隨群牛而行,而作是念:『我作牛聲。』然其彼形亦不似牛,色亦不似牛,聲出不似,隨大群牛,謂己是牛,而作牛鳴,而去牛實遠。如是,有一愚癡男子違律犯戒,隨逐大眾,言:『我是比丘。我是比丘。』而不學習勝欲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隨逐大眾,自言:『我是比丘。我是比丘。』其實去比丘大遠。」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同蹄無角獸,  四足具聲口,
 隨逐大群牛,  常以為等侶。
 形亦非牛類,  不能作牛聲,
 如是愚癡人,  不隨繫心念。
 於善逝教誡,  無欲勤方便,
 懈怠心輕慢,  不獲無上道。
 如驢在群牛,  去牛常自遠,
 彼雖隨大眾,  內行常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牛」字。

「己」,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己」。

「大」,大正藏原為「太」,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大」。

「上」,聖本作「為」。

「群牛」,宋、元、明三本作「牛群」。

[註解]

乖:違背。

[對應經典]

 

(八二九)[0212c0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跋耆聚落,尊者跋耆子侍佛左右。

爾時,尊者跋耆子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佛說過二百五十戒,令族姓子隨次半月來說波羅提木叉修多羅,令諸族姓子隨欲而學。然今,世尊!我不堪能隨學而學。」

佛告跋耆子:「汝堪能隨時學三學不?」

跋耆子白佛言:「堪能,世尊!」

佛告跋耆子:「汝當隨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隨時精勤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已,不久當得盡諸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尊者跋耆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爾時,尊者跋耆子受佛教誡、教授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如上說,乃至「心善解脫,得阿羅漢。」

 

[註解]

跋耆: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揭陀國的北方,當今印度東北部,是由八個種族組成的聯邦共和國,首都是毘舍離。也是中印度北部的種族名。又譯為拔耆、跋祇、跋闍。

族姓子:原義為婆羅門大族的子弟,引申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譯為「善男子」。

隨欲而學:根據此句及下一句經文的比對,疑為「隨學而學」之訛誤。

隨學而學:依著各個學處而修學。

隨時學三學:時時刻刻學習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對應經典]

  • Vṛjiputra Sūtra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 XXXIX.1139-40)。

[讀經拾得]

有同學提問:「跋耆子誦戒有困難,卻表示可以隨時學三學。三學包含了增上戒,增上戒包含了誦戒,怎麼三學會比誦戒容易?」

從佛教律制經過時間的演進,或許可以瞭解其背景。

佛陀早期收的弟子根器非常好,對答幾句就悟道了,也不會做任何壞事,因此一開始僧團還沒有條列戒律,只須要大方向性的教導要善攝根門、守護身口意,自然就能斷惡修善。這就是最早的「戒增上學」。

後來僧團越來越大、弟子越來越多後,龍蛇混雜而有各種狀況,當弟子犯錯後,即會制定對應的戒律以避免再犯,這叫做「隨犯隨制」,累積一條一條的戒律,最後比丘戒累積約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戒累積超過三百條戒。後來甚至有了「律師」的角色,因為幾百條戒的開、遮、持、犯,各戒的緣起以及背後用意,都要背起來的話蠻不容易的。當時沒有紙本書,全部要記在腦中,並不簡單。

比丘戒既然是保有比丘身份的基礎,就非得記得不可,但不是每個人的記性都這麼好,全部要記起來而且日常得注意是否犯哪一條戒,對於一些人就成為沉重的負擔。

在本經中,佛陀對跋耆子講述「三學」,即意指早期大方向的教導:要守護身心,斷惡修善。先抓住大方向,提綱契領,之後再補上細節就容易了。

[進階辨正]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校勘]

聖本在「九」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1531401873.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18/07/12 21:2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1.2891769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