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裡會顯示出所選的版次與目前版次的差異處。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二 2018/06/15 01:25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二 2023/02/04 12:19 目前版本
行 8: 行 8:
《雜阿含經》「諸天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卷三十六第995~1022經、本卷、卷四十八、和卷四十九第1294~1318經,是和諸天眾有關的經文。 《雜阿含經》「諸天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卷三十六第995~1022經、本卷、卷四十八、和卷四十九第1294~1318經,是和諸天眾有關的經文。
-天道是六道之一,以清淨心行善的人命終後往生天界,自然天人也有其習性。正面來說,天人通常已離開粗重的欲望,將五欲昇華到較高的禪樂的層次,心懷仁慈、樂於行善助人,沉浸在喜悅中(初禪即「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念持喜安」)。負面來說,天人也可能沉迷於作善事或是追逐禪樂,而沒有興趣解脫。+天道是六道之一,以清淨心行善的人命終後往生天界,自然天人也有其習性。正面來說,天人通常已離開粗重的欲望,將五欲昇華到較高的禪樂的層次,心懷仁慈、樂於行善助人,沉浸在喜悅中(初禪即「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念持喜安」)。負面來說,天人也可能沉迷於做善事或是追逐禪樂,而沒有興趣解脫。
-在「諸天相應」的經文中,即可見天人分享天界如何快樂,佛陀則表示解脫才是真正的快樂無憂;天人讚嘆世間的善法,而佛陀則引導他們進一步到解脫的層次;天人鼓吹禪定,佛陀則開示智慧。+在「諸天相應」的經文中,即可見天人分享天界如何快樂,佛陀則表示解脫才是真正的快樂無憂;天人讚歎世間的善法,而佛陀則引導他們進一步到解脫的層次;天人鼓吹禪定,佛陀則開示智慧。
-雖然許多天人沉迷在天界的樂境,但也有對佛法有興趣、護持三寶的天人,《雜阿含經》的「諸天相應」和「林相應」就記載了蠻多天人與佛陀和佛弟子的問答及互動。+雖然許多天人沉迷在天界的樂境,但也有對佛法有興趣、護持三寶的天人,《雜阿含經》的「諸天相應」和「林相應」就記載了滿多天人與佛陀和佛弟子的問答及互動。
不是所有的天人都信佛,有些連「佛」是什麼都沒有概念,甚至有少數是來踢館的,但絕大多數的天人對於佛陀以及聖者都相當恭敬,也會隨緣幫助佛弟子,不吝指點修行的路,甚至直接、間接促使佛弟子證得聖果。 不是所有的天人都信佛,有些連「佛」是什麼都沒有概念,甚至有少數是來踢館的,但絕大多數的天人對於佛陀以及聖者都相當恭敬,也會隨緣幫助佛弟子,不吝指點修行的路,甚至直接、間接促使佛弟子證得聖果。
-《雜阿含經》後半段這些有大量偈子的內容,相當於南傳《相應部尼柯耶》的「有偈品」,也是南傳《相應部尼柯耶》的第一品。因此雖然內容看似較不具組織,卻深受南傳學人重視。+《雜阿含經》本卷及卷三十六至卷五十當中含有大量偈子的部分卷數,相當於南傳《相應部尼柯耶》的「有偈篇」,也是南傳《相應部尼柯耶》的第一篇。因此雖然內容看似較不具組織,卻深受南傳學人重視。
行 42: 行 42:
</box> </box>
-這時,佛陀以偈誦回答他:「年幼無知的你,又怎麼知道斷盡煩惱的阿羅漢所說的:一切因緣而生的事物都是無常的,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由因緣離散而消滅的事物,凡是生起的都會再滅去,沒有生和滅的涅槃才是真正的快樂。」+這時,佛陀以偈誦回答他:「幼稚無知的你,又怎麼知道斷盡煩惱的阿羅漢所說的:一切因緣而生的事物都無常,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由因緣離散而消滅;凡是生起的都會再滅去,沒有生和滅的涅槃才是真正的快樂。」
世間甚至天界的娛樂都是因緣而生的,自然也會因緣而滅,例如天人因為歡喜園的景緻而快樂,離開歡喜園這快樂自然就淡去;阿羅漢證得涅槃,滅除煩惱、生死,才是真正的快樂。 世間甚至天界的娛樂都是因緣而生的,自然也會因緣而滅,例如天人因為歡喜園的景緻而快樂,離開歡喜園這快樂自然就淡去;阿羅漢證得涅槃,滅除煩惱、生死,才是真正的快樂。
行 51: 行 51:
</box> </box>
-這時,天人再說偈回答道:「好久不見如此的修行人,達到了完全的涅槃,渡過了一切的怖畏,永遠超越世間的恩愛。」+這時,天人再說偈回答道:「好久不見如此的修行人,達到了完全的涅槃,度過了一切的怖畏,永遠超越世間的恩愛。」
許多人希望享有天界的快樂,但不管天界多快樂,拉長時間來看總是無常的,證得解脫才能永遠地無憂無慮。 許多人希望享有天界的快樂,但不管天界多快樂,拉長時間來看總是無常的,證得解脫才能永遠地無憂無慮。
行 66: 行 66:
「不處[[難陀林]]-[二]-,  終不得快樂,\\ 「不處[[難陀林]]-[二]-,  終不得快樂,\\
- [[忉利天]]-[1]--[]-中,  得天帝名稱。」\\+ [[忉利天]]-[]--[1]-中,  得天帝名稱。」\\
@[0153c11]@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0153c11]@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行 92: 行 92:
====[註解]==== ====[註解]====
-[一] 後夜:夜晚的最後四分之一,約凌晨三點至六點。古印度將一天分為八時,即晝四時、夜四時。夜四時為初夜、中夜、中夜後、後夜。(註:古印度有兩種計時系統,一種是一天八時,一種是一天六時,在此採用一天八時的系統。)+[一] 後夜:夜晚的最後四分之一,約凌晨三點至六點。古印度將一天分為八時,即晝四時、夜四時。夜四時為初夜、中夜、中夜後、後夜。(案:古印度有兩種計時系統,一種是一天八時,一種是一天六時,在此採用一天八時的系統)
[二] 難陀林:忉利天王天帝釋的四大園林之一,提供各種娛樂及美妙的境界。又譯為「難陀園」、「歡喜園」、「大喜園」、「難檀槃那園觀」。 [二] 難陀林:忉利天王天帝釋的四大園林之一,提供各種娛樂及美妙的境界。又譯為「難陀園」、「歡喜園」、「大喜園」、「難檀槃那園觀」。
行 98: 行 98:
[三] 忉利天:欲界六天的第二天,位於須彌山頂上,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稱三十三天。另譯為「三十三天」。 [三] 忉利天:欲界六天的第二天,位於須彌山頂上,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稱三十三天。另譯為「三十三天」。
-[四] 童蒙:年幼無知。+[四] 童蒙:幼稚無知。
[五] 一切行無常:一切的有為法(因緣而生的事物)都是無常的。 [五] 一切行無常:一切的有為法(因緣而生的事物)都是無常的。
行 106: 行 106:
[七] 俱寂滅為樂:沒有生和滅的涅槃(滅除煩惱、生死)才是真正的快樂。 [七] 俱寂滅為樂:沒有生和滅的涅槃(滅除煩惱、生死)才是真正的快樂。
-[八] 婆羅門: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在這裡泛指修行人。+[八] 婆羅門:修行人。原為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佛陀則表示婆羅門不應以出生來界定,而要以行為來界定,因此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九] 逮:達到。 [九] 逮:達到。
行 113: 行 113:
  * {ref>BZa09.01}   * {ref>BZa09.01}
-  * {ref>Ze31.09}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1.htm|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11經歡喜園經。]]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1.htm|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11經歡喜園經。]]
 +  * 參考 {ref>Ze31.09}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行 121: 行 121:
  *[[研討:為什麼是「久見婆羅門」而不是「久見剎帝利」]]   *[[研討:為什麼是「久見婆羅門」而不是「久見剎帝利」]]
 +  *[[什麼是「久見婆羅門」]]
 +  *[[什麼是「沙門、婆羅門」]]
=====(五七七)@@[0153c20]@@===== =====(五七七)@@[0153c20]@@=====
行 168: 行 170: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本經幾部對應經典中都將來訪者稱為「夜叉」,南傳則將本經歸於「夜叉相應」而不是「諸天相應」。夜叉是住在地上或空中,行動極為迅速,以威勢惱害人類或守護正法的鬼類。害人的無形眾生通常不喜歡佛陀說法教化眾生,因為佛陀的教導能讓世間的善人變多,善人的心性平穩,害人的無形眾生能見縫插針的機會自然減少,而且善人越多則往生至護持佛法的天界的天人越多,相對地害人的無形眾生的勢力就會減弱。+在本經的幾部對應經典中,都將來訪佛陀者稱為「夜叉」,這一經在南傳巴利藏中則歸於「夜叉相應」而不是「諸天相應」。夜叉是住在地上或空中,行動極為迅速,以威勢惱害人類的鬼類,但也有皈依佛教而守護正法的夜叉。
-可能因此,本經這位夜叉不希望佛陀說法,而將佛陀對眾生說法講成是佛陀執著於教化他人。佛陀則表明他是因為悲憫眾生而說法,相當的南傳經文還說佛陀是以「明淨心教誡他人」,不是「被憐愍與同情束縛」,也就是說佛陀教化他人的同時並沒有執著。+害人的無形眾生通常不喜歡佛陀教化眾生,因為佛陀的教導會使得世間的善人變多,由於善人的心性平穩,這些無形眾生自然就少了很多見縫插針而害人的機會;人間的善人愈多,也表示未來將投生於天界的人也愈多,相對地害人的無形眾生的勢力就會減弱。 
 + 
 +本經中的夜叉可能因此而不希望佛陀說法,並將佛陀對眾生說法講成是佛陀執著於教化他人。佛陀則表明他是因為悲憫眾生而說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中更說明佛陀是以「明淨心教誡他人」,而不是「被憐憫與同情束縛」,也就是說佛陀教化他人的同時並沒有執著。
佛陀的說服力一向很強,讓這位夜叉最後不得不佩服佛陀。 佛陀的說服力一向很強,讓這位夜叉最後不得不佩服佛陀。
行 205: 行 209:
====[註解]==== ====[註解]====
-[一] 慚愧:羞恥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一] 慚愧:羞恥、愧疚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
[二] 顧鞭良馬:好馬看到鞭影便能善觀形勢,調整步伐及方向,隨順駕御者的心。比喻修行人面對事件,能夠隨時反省,避免造惡業。 [二] 顧鞭良馬:好馬看到鞭影便能善觀形勢,調整步伐及方向,隨順駕御者的心。比喻修行人面對事件,能夠隨時反省,避免造惡業。
行 229: 行 233:
=====[導讀:四果]===== =====[導讀:四果]=====
-佛法的修習不只是在信仰及實踐的層次,還可以證得解脫,親身體驗。以解脫的程度來衡量,修道的成就可略分為四果:+佛法的修習不只是在信仰及實踐的層次,還可以親身體證解脫。以解脫的程度來衡量,修道的成就可略分為四果:
  -初果:須陀洹果。   -初果:須陀洹果。
  -二果:斯陀含果。   -二果:斯陀含果。
行 235: 行 239:
  -四果:阿羅漢果。   -四果:阿羅漢果。
-四果聖者的條件以及剩餘輪迴的束縛,如下表所述:+證得果位的條件以及剩餘輪迴的束縛,如下表所述:
^ 果位    ^ 條件                        ^ 輪迴的束縛 | ^ 果位    ^ 條件                        ^ 輪迴的束縛 |
-| [[須陀洹果]] | 斷身見、戒取、疑            | 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生七次後就能涅槃。 +| [[須陀洹果]] | 斷身見、戒取、疑            | 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 [[斯陀含果]] | 斷身見、戒取、疑,貪瞋癡薄  | 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一次後就能涅槃。 +| [[斯陀含果]] | 斷身見、戒取、疑,貪瞋癡薄  | 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一次就能涅槃
-| [[阿那含果]] | 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欲貪、瞋恚)  | 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 +| [[阿那含果]] | 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欲貪、瞋恚)  | 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
-| [[阿羅漢果]] | 斷五上分結(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貪瞋癡永盡、煩惱永盡 | 證得涅槃、解脫輪迴。 |+| [[阿羅漢果]] | 斷五上分結(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貪瞋癡永盡、煩惱永盡 | 證得涅槃、解脫輪迴 |
其中一些名詞的簡略意義如下: 其中一些名詞的簡略意義如下:
行 306: 行 310:
本經中天人所說的邪見:「不習近正法,樂著諸邪見,睡眠不自覺,長劫心能悟」,類似外道六師的「末迦梨瞿舍利子」主張的宿命論,認為人的際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為造成的,一切隨命運擺布,努力是徒然的,輪迴本身就是學習、就是修行,經歷過所有這些輪迴,自然就會解脫。在《雜阿含經》[[http://buddhaspace.org/agama/7.html#一六三|卷七第163經]]即有記載這種外道見解。 本經中天人所說的邪見:「不習近正法,樂著諸邪見,睡眠不自覺,長劫心能悟」,類似外道六師的「末迦梨瞿舍利子」主張的宿命論,認為人的際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為造成的,一切隨命運擺布,努力是徒然的,輪迴本身就是學習、就是修行,經歷過所有這些輪迴,自然就會解脫。在《雜阿含經》[[http://buddhaspace.org/agama/7.html#一六三|卷七第163經]]即有記載這種外道見解。
-為什麼有邪見的人也能往生天界?這些人是因為過去生造的善業,或是作了其他的善行而往生天界,不是因為邪見而得以生天,卻可能誤以為自己是因為邪見而生天。+有些持有邪見的人,因為過去生所造的善業或是此生所造的其他善行,死後往生天界而成為天人,並不是因為邪見而往生天界。然而如果只看到表相而不明白因緣本末,這些天人也可能誤以為自己是因為邪見而生天。
=====(五八〇)@@[0154b05]@@===== =====(五八〇)@@[0154b05]@@=====
行 358: 行 362: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天人所說:「不墮於諸見」,類似外道六師的「先闍那毘羅胝子」主張的懷疑論,認為所謂真理只不過是主觀上以為是真的,要不陷於主觀的執著,最穩當的做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場。這一派沒有自己固定的主張,而是仗著語言的技巧去駁倒對手,如同中國的「白馬非馬論」一般。可說是懷疑論、不可知論者。在《雜阿含經》[[http://buddhaspace.org/agama/7.html#一六四|卷七第164經]]即有記載這種外道見解。+本經中天人所說「不墮於諸見」的見解,與外道六師之一「先闍那毘羅胝子」主張的懷疑論類似,認為所謂的真理只不過是主觀上以為是真的,要不陷於主觀的執著,最穩當的作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場。這一派沒有自己固定的主張,而是仗著語言的技巧去駁倒對手,如同中國的「白馬非馬論」一般。可說是懷疑論、不可知論者。在《雜阿含經》[[http://buddhaspace.org/agama/7.html#一六四|卷七第164經]]即有記載這種外道見解。
=====(五八一)@@[0154b19]@@===== =====(五八一)@@[0154b19]@@=====
行 467: 行 471:
[1] 「稽首佛足」,宋、元、明、聖四本無「稽首佛足」四字。 [1] 「稽首佛足」,宋、元、明、聖四本無「稽首佛足」四字。
- 
- 
====[註解]==== ====[註解]====
行 478: 行 480: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阿羅漢口中仍是有「我」、「我的」這類世間的慣用語,這只是採用世間假立的名字方便溝通,阿羅漢並不會執著於我。+阿羅漢在日常言談中也會使用「我」、「我的」這類慣用語,採用這些世間假立的名字是為了方便溝通,阿羅漢並不會執著於「我」或是「我所」。
=====(五八三)@@[0155a07]@@===== =====(五八三)@@[0155a07]@@=====
行 486: 行 488:
@[0155a0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5a0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5a08]@爾時,羅睺羅阿修羅王-[1]-[[障]]-[]-月天子。時,諸月天子悉皆恐怖,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說偈歎佛:+@[0155a08]@爾時,[[羅睺羅阿修羅王]]-[]--[1]-[[障]]-[]-月天子。時,諸月天子悉皆恐怖,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說偈歎佛:
「今禮最勝覺,  能脫一切障,\\ 「今禮最勝覺,  能脫一切障,\\
行 538: 行 540:
====[註解]==== ====[註解]====
 +
 +[] 羅睺羅阿修羅:阿修羅王名,前世曾以救佛塔免於被火吞噬的功德,迴向身體巨大,因此生為欲界身形最大的眾生,能變大變小。「阿修羅」是喜愛戰鬥的眾生,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而生為阿修羅。
[] 障:遮蔽。 [] 障:遮蔽。
行 641: 行 645: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並不是說佛陀沒有世間的母親及家人,而是佛陀已不受親眷所纏縛、不入輪迴。+經中的「無有族本」意思是指佛陀已經不入輪迴、不再有親眷的纏縛,而不是說佛陀沒有世間的母親及家人。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行 721: 行 725:
  *現代的出家人有時是晚上打坐太冷所以以衣覆頭,看來佛世時就如此了。   *現代的出家人有時是晚上打坐太冷所以以衣覆頭,看來佛世時就如此了。
-  ***佛像的螺絲髮型**+  ***釋迦牟尼佛像的髮型**
由本經說「世尊新剃鬚髮」,可知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是以比丘形象行走人間,也就是剃除鬚髮理光頭。其他經律中也有這樣的記載,例如: 由本經說「世尊新剃鬚髮」,可知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是以比丘形象行走人間,也就是剃除鬚髮理光頭。其他經律中也有這樣的記載,例如:
行 729: 行 733:
因為婆羅門教的修行人蓄髮的較多,有的外道會以「禿頭沙門」、「剃頭沙門」來罵佛陀,例如: 因為婆羅門教的修行人蓄髮的較多,有的外道會以「禿頭沙門」、「剃頭沙門」來罵佛陀,例如:
-《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57經:「火與婆羅門遙見佛來,作是念:「禿頭沙門何故數來,貪美食耶?」」(CBETA, T02, no. 99, p. 308, a7-9)+《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57經:「火與婆羅門遙見佛來,作是念:『禿頭沙門何故數來,貪美食耶?』」(CBETA, T02, no. 99, p. 308, a7-9)
《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58經:「為鬼著耶?無有此義,捨諸三明大德婆羅門,而稱歎彼禿頭沙門。」(CBETA, T02, no. 99, p. 308, c3-4) 《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58經:「為鬼著耶?無有此義,捨諸三明大德婆羅門,而稱歎彼禿頭沙門。」(CBETA, T02, no. 99, p. 308, c3-4)
-《雜阿含經》卷四十四第1180經:「時,婆羅門長者悉集堂上,遙見世尊,共相謂言:「彼剃頭沙門竟知何法?」」(CBETA, T02, no. 99, p. 319, a24-26)+《雜阿含經》卷四十四第1180經:「時,婆羅門長者悉集堂上,遙見世尊,共相謂言:『彼剃頭沙門竟知何法?』」(CBETA, T02, no. 99, p. 319, a24-26)
《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八〈聽法品36〉第5經:「此二龍王便生此念:『禿頭沙門恒在我上飛,我等當共制之,令不陵虛。』」(CBETA, T02, no. 125, p. 703, b28-c1) 《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八〈聽法品36〉第5經:「此二龍王便生此念:『禿頭沙門恒在我上飛,我等當共制之,令不陵虛。』」(CBETA, T02, no. 125, p. 703, b28-c1)
-佛陀強調他也是僧眾的一份子,經中也有記載許多人遇到佛陀卻不知道他是釋迦牟尼佛,只知道他是僧團的一份子。僧眾的穿著都很樸素,佛陀平日穿著也如此,因此外人才分不出來。+佛陀強調他也是僧眾的一分子,經中也有記載許多人遇到佛陀卻不知道他是釋迦牟尼佛,只知道他是僧團的一分子。僧眾的穿著都很樸素,佛陀平日穿著也如此,因此外人才分不出來。
-那為何北傳、南傳、藏傳,包含全世界的博物館,都少見比丘形象的釋迦牟尼佛像呢?+那麼為何北傳、南傳、藏傳,包含全世界的博物館,都少見比丘形象的釋迦牟尼佛像呢?
因為佛世時不流行造佛像,當時的弟子通常以菩提樹代表佛陀成道,法輪代表佛陀說法,足印代表佛陀遊化,佛塔代表佛陀涅槃,禮佛通常就禮佛陀本人,或是禮這些象徵物,自然很少真正的佛陀造像。(至於網路謠言號稱諸如大英博物館所收錄佛陀在世時的繪像,其實都是假的。) 因為佛世時不流行造佛像,當時的弟子通常以菩提樹代表佛陀成道,法輪代表佛陀說法,足印代表佛陀遊化,佛塔代表佛陀涅槃,禮佛通常就禮佛陀本人,或是禮這些象徵物,自然很少真正的佛陀造像。(至於網路謠言號稱諸如大英博物館所收錄佛陀在世時的繪像,其實都是假的。)
-佛像是在像法時期才開始盛行的,佛像開始盛行是「像法時期」的特色之一,佛像旨在讓人有憶念佛陀的目標,但是塑像並不等同佛陀。+佛像是在像法時期才開始盛行的,佛像旨在讓人有憶念佛陀的目標,但是塑像並不等同佛陀。此時距離佛陀的時代已過了約五百年,塑造佛像的藝術家只能從經典中提到佛陀的「三十二相」找尋靈感,其中的「頂上肉髻」相就具相化成為「螺絲髮型」,搭配犍陀羅、秣菟羅等地的造像藝術,而有了典雅莊嚴的佛像。因此釋迦牟尼佛像上的「螺絲髮型」其實不是頭髮,更不是髮型,而是「頂上肉髻」相的視覺化。
-如果到大英博物館的亞太宗教區逛一圈,就會發現,原來亞太許多古宗教,包含耆那教、印度教等等傳說中的神佛,尤其是覺者,塑像幾乎都是螺絲髮型。如果沒有特別研究過,一整排塑像看下去,初學者可能還分不清哪些是佛像、哪些是外道像呢。+佛陀剛出生還沒頭髮時,就被看出有三十二相。三十二相是古印度的命相用語,為凸顯特定表徵的講法,不是寫實的敘述。就如同中國古代命相所說的「斷掌」並不是說手掌斷掉了。根據命相用語所作的視覺化,自然不會是精確的佛陀形象。
-螺絲髮型是古代雕刻家對於「覺者」的刻板印象,由於史上並沒有留下佛陀本人的像,幾世紀後佛教徒承襲犍陀羅、秣菟羅等地的造像藝術,而很可能將當時宗教對於一般覺者的刻劃法應用至佛像,成了螺絲髮型。 +無論如何,所謂「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髮型如何都不影響佛陀的慈悲與智慧,佛像只要能讓人憶念佛陀,就能發揮其功效,而在念佛時我們心中去除貪瞋癡、生起慈悲與智慧,就是佛像最大的價值。
- +
-螺絲髮型也可能是後人根據佛經記載的想像而刻劃:經中提到佛陀的「三十二大人相」中有「頂上肉髻」之相,雕刻家也就將之視覺化了。其實佛陀出生時就被看出有三十二大人相,這三十二大人相是古印度的命相用語,而不是佛教定義的詞彙。古印度命相所說的三十二相是凸顯特定表徵的講法,不是寫實的敘述,就如同中國古代命相所說的「斷掌」並不是說手掌斷掉了。 +
- +
-無論如何,所謂「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是不是螺絲髮型都無關於佛陀的慈悲與智慧,佛像只要能讓人憶念佛陀,即達成了目的。+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行 793: 行 793:
[一] 頭火燃:頭髮被火所燒,比喻事情的急迫。 [一] 頭火燃:頭髮被火所燒,比喻事情的急迫。
-[二] 後身:來世的生命。+[二] 後身:在這裡特指令人輪迴後世的身見。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吾我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身見」。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803: 行 803: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調伏貪欲可超越欲界,往生天界,成為天人。斷除後生則為阿羅漢,解脫輪迴、不生為天人了。+調伏貪欲可超越欲界,往生高層次的天界。斷除身見則可超凡入聖,證得初果,最後將能解脫輪迴。 
=====(五八七)@@[0156a11]@@===== =====(五八七)@@[0156a11]@@=====
行 853: 行 854:
[一] 毘舍脂:食人精氣或血肉的鬼。又譯為「毘舍遮」、「毘舍闍」,義譯為「惡鬼」、「食人鬼」。 [一] 毘舍脂:食人精氣或血肉的鬼。又譯為「毘舍遮」、「毘舍闍」,義譯為「惡鬼」、「食人鬼」。
-[二] 正直平等道,離恐怖之方,正直、平等的道路,是離恐怖(叢林)的方法。+[二] 正直平等道,離恐怖之方:正直、平等的道路,是離恐怖(叢林)的方法。
[三] 法想為密覆:以思惟佛法作為防護。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能覆善覺觀」,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被法輪連結」。 [三] 法想為密覆:以思惟佛法作為防護。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能覆善覺觀」,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被法輪連結」。
-[四] 縻:牽牛的繩子。+[四] 縻:牽引牛的繩子。讀音同「迷」。
[五] 羈絡:套住馬口的嘴套。 [五] 羈絡:套住馬口的嘴套。
-[六] 智慧善御士,正見為前導:以智慧作為好的駕車者,以正見(正確的見解)作為前方的引導。+[六] 智慧善御士,正見為前導:以智慧作為好的駕駛人,以正見(正確的見解)作為前方的引導。
[七] 妙乘:美妙的載具。 [七] 妙乘:美妙的載具。
行 922: 行 923:
  * {ref>BZa09.12}   * {ref>BZa09.12}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29.htm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29經四輪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29.htm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29經四輪經。]]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109.htm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天子相應2〉第28經廣歡喜經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109.htm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天子相應2〉第28經廣歡喜經。]]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行 990: 行 991:
{{:agama:卷12第283經導讀_十二因緣.png?400|}} {{:agama:卷12第283經導讀_十二因緣.png?400|}}
-「緣」表示前者是後者的條件。 
十二因緣的各支,簡單解釋如下: 十二因緣的各支,簡單解釋如下:
行 997: 行 997:
| 2 | 行 | 造作、造業 | 身行(身體的造作)、口行(言語的造作)、意行(意念的造作) | | 2 | 行 | 造作、造業 | 身行(身體的造作)、口行(言語的造作)、意行(意念的造作) |
| 3 | 識 | 識知、覺知 |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 | 3 | 識 | 識知、覺知 |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
-| 4 | 名色 | 「名」是「受、想、行、識」,加上「色」,也就是五陰。也有將「名色」解釋為「分別色」,即分別四大及其變化 ||+| 4 | 名色 | 「名」是「受、想、行、識」,加上「色」,也就是五陰 ||
| 5 | 六入處 | (觀察五陰的感官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個可對外境反應的感官 || | 5 | 六入處 | (觀察五陰的感官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個可對外境反應的感官 ||
| 6 | 觸 | (感官、外境、識三者的)接觸 | 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 | 6 | 觸 | (感官、外境、識三者的)接觸 | 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
行 1007: 行 1007:
| 12 | 老病死憂悲惱苦 | (出生後,自然會有)衰滅及苦果 || | 12 | 老病死憂悲惱苦 | (出生後,自然會有)衰滅及苦果 ||
\\ \\
-前者不一定直接產生後者,也可能只是後者成立的間接條件;但能確定的是,若沒有前者,後者就不會生起。+「緣」表示前者是後者的條件。前者不一定直接產生後者,也可能只是後者成立的間接條件;但能確定的是,若沒有前者,後者就不會生起。
從生老病死等開始一路追本溯源,最後回追到無明的過程,稱為「逆觀十二因緣」;至於從無明開始一支支往後分析到生老病死等,則稱為「順觀十二因緣」。佛陀是先逆觀找出十二因緣,然後再順觀列出十二因緣,這個過程稱為「逆順觀察」十二因緣。佛弟子在觀察十二因緣時,也可以追隨這個過程,先逆觀十二因緣、之後順觀十二因緣。 從生老病死等開始一路追本溯源,最後回追到無明的過程,稱為「逆觀十二因緣」;至於從無明開始一支支往後分析到生老病死等,則稱為「順觀十二因緣」。佛陀是先逆觀找出十二因緣,然後再順觀列出十二因緣,這個過程稱為「逆順觀察」十二因緣。佛弟子在觀察十二因緣時,也可以追隨這個過程,先逆觀十二因緣、之後順觀十二因緣。
行 1077: 行 1077:
[四] 優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 [四] 優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
-[五] 四聖諦:四項聖者所證的真理,即「苦、集、滅、道」。「苦」是說明生命是苦迫的,「集」是說明苦的起因,「滅」是說明苦的止息,「道」是說明正確的解脫之道。+[五] 四聖諦:四項聖者所證的真理,即「苦、集、滅、道」。「苦」是說明生命是苦迫的,「集」是說明苦的起因,「滅」是說明苦的止息,「道」是說明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
[六] 第一無間等果:指初果。 [六] 第一無間等果:指初果。
行 1145: 行 1145:
[四] 不勝不類:不倫不類;沒有水準、不像樣。 [四] 不勝不類:不倫不類;沒有水準、不像樣。
-[五] 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基於正信從家出離,出家修行。+[五] 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基於正信從家出離,出家修行。其中「正信非家」可詮釋為「相信世俗的家不是最終的歸宿」。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152: 行 1152: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有位居士很會說法,但都要求別人,自己則沉迷五欲。有位天神看到了,就現身警醒他,要他說到做到。這位居士頗有慧根,從此出家精進修行,證得阿羅漢。
 +
 +修行人得將佛法落實在自己的生活上、時時檢討自己,而不是拿佛法要求別人。
護持佛法的天人有的會提醒修行者用功,在《雜阿含經》卷五十「林相應」的經文中有許多這類例子。 護持佛法的天人有的會提醒修行者用功,在《雜阿含經》卷五十「林相應」的經文中有許多這類例子。
行 1157: 行 1161: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http://blog.xuite.net/melon2007/blog/47753812-%E3%80%8A%E9%98%BF%E5%90%AB%E7%B6%93%E3%80%8B%E4%B8%AD%EF%BC%8C%E5%A4%A9%E4%BA%BA%E5%B0%8D%E4%BD%9B%E5%BC%9F%E5%AD%90%E7%9A%84%E5%B9%AB%E5%BF%99|研討:天人對佛弟子的幫忙]]+[[http://buddhaspace.org/threadread.php/board=BudaDigest&nums=4163|研討:天人對佛弟子的幫忙]]
=====(五九二)@@[0157b18]@@===== =====(五九二)@@[0157b18]@@=====
行 1165: 行 1169:
@[0157b18]@一時,佛住[[王舍城]]-[一]-[[寒林]]-[1]--[二]-中-[2]-丘塚間。 @[0157b18]@一時,佛住[[王舍城]]-[一]-[[寒林]]-[1]--[二]-中-[2]-丘塚間。
-@[0157b19]@時,[[給孤獨]]-[三]-長者有小因緣至王舍城,[[止宿]]-[四]-長者舍。夜見長者告其妻子、[[僕使、作人]]-[五]-言:「汝等皆起,[[破樵[*]然火]]-[六]-,[[炊飯作餅-[3]-]]-[七]-,[[調和眾味-[4]-]]-[八]-,莊嚴堂舍。」+@[0157b19]@時,[[給孤獨]]-[三]-長者有小因緣至王舍城,[[止宿]]-[四]-長者舍。夜見長者告其妻子、[[僕使、作人]]-[五]-言:「汝等皆起,[[破樵然火]]-[六]-,[[炊飯作餅-[3]-]]-[七]-,[[調和眾味-[4]-]]-[八]-,莊嚴堂舍。」
@[0157b22]@給孤獨長者見已,作是念:「今此長者何所為作,為嫁女娶婦耶?為請賓客、國王、大臣耶?」念已,即問長者:「汝何所作?為嫁女娶婦?為請賓客、國王、大臣耶?」 @[0157b22]@給孤獨長者見已,作是念:「今此長者何所為作,為嫁女娶婦耶?為請賓客、國王、大臣耶?」念已,即問長者:「汝何所作?為嫁女娶婦?為請賓客、國王、大臣耶?」
行 1195: 行 1199:
 種種諸珍奇,  重寶載其上,\\  種種諸珍奇,  重寶載其上,\\
 [[宿命]]-[]-種善根,  得如此福報,\\  [[宿命]]-[]-種善根,  得如此福報,\\
- 若人宗重心,  向佛行一步,\\+ 若人[[宗重]]-[]-心,  向佛行一步,\\
 十六分之一,  過前福之上。\\  十六分之一,  過前福之上。\\
行 1288: 行 1292:
[六] 破樵然火:砍柴升火。 [六] 破樵然火:砍柴升火。
-[七] 炊飯作餅:煮飯、作餅。+[七] 炊飯作餅:煮飯、做餅。
[八] 調和眾味:烹調各種菜餚。 [八] 調和眾味:烹調各種菜餚。
行 1298: 行 1302:
[十一] 剎利: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階級,掌管政治及軍事。又譯為「剎帝利」。 [十一] 剎利: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階級,掌管政治及軍事。又譯為「剎帝利」。
-[十二] 毘舍: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中產階級,從事農牧工商。+[十二] 毘舍: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中產階級,從事農牧工商。又譯為「鞞舍」、「居士種」。
-[十三] 首陀羅: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奴隸階級。+[十三] 首陀羅: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奴隸階級,為工人、農奴。又譯為「工師種」。
[] 明相:因定力而在心中出現的光明,相關原理可參見《中阿含經》卷十七〈長壽王品 2〉第72經長壽王本起經。 [] 明相:因定力而在心中出現的光明,相關原理可參見《中阿含經》卷十七〈長壽王品 2〉第72經長壽王本起經。
行 1313: 行 1317:
[] 宿命:過去世。 [] 宿命:過去世。
 +
 +[] 宗重:尊崇敬重。
[] 龍象:梵文及巴利文Nāga為龍及象的合稱,在這裡指大象。 [] 龍象:梵文及巴利文Nāga為龍及象的合稱,在這裡指大象。
行 1336: 行 1342:
[] 欲出:不再對欲有所貪愛。 [] 欲出:不再對欲有所貪愛。
-[] 見法、得法、入法、解法:看見(理解)了正法、證得了正法、悟入了正法、了解了正法。形容證初果者對正法體悟的情境。+[] 見法、得法、入法、解法:看見(理解)了正法、證得了正法、悟入了正法、瞭解了正法。形容證初果者對正法體悟的情境。
[] 度諸疑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入正法、律,心得無畏:超越了疑惑,自證自知而不會人云亦云,悟入正法、戒律而沒有任何畏懼。 [] 度諸疑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入正法、律,心得無畏:超越了疑惑,自證自知而不會人云亦云,悟入正法、戒律而沒有任何畏懼。
行 1344: 行 1350:
  * {ref>BZa09.26}   * {ref>BZa09.26}
  * {ref>S10.08}   * {ref>S10.08}
-  *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8_050#0938b20|《四分律》卷五十〈房舍揵度初〉。]] +  *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8_050#0938b20|《四分律》卷五十〈第四分〉房舍揵度。]] 
-  *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1_025#0166c10 |《五分律》卷二十五〈第五分之二臥具法〉。]] +  *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1_025#0166c10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二十五〈第五分〉臥具法。]] 
-  *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T23n1435_034#0243c20 | 《十誦律》卷三十四〈八法中臥具法第七〉。]] +  *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T23n1435_034#0243c20 |《十誦律》卷三十四〈五誦〉臥具法。]] 
-  *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5_023#0415a29|《摩訶僧衹律》卷二十三明雜誦跋渠法之一。]]+  *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5_023#0415a29|《摩訶僧衹律》卷二十三〈明雜誦跋渠法〉。]]
/*此經應該還有很多對應經典,例如《十誦律》卷三十四〈八法中臥具法第七〉、《五分律》卷二十五〈第五分之二臥具法〉、《四分律》卷五十〈房舍揵度初〉等等。*/ /*此經應該還有很多對應經典,例如《十誦律》卷三十四〈八法中臥具法第七〉、《五分律》卷二十五〈第五分之二臥具法〉、《四分律》卷五十〈房舍揵度初〉等等。*/
行 1358: 行 1364:
  ***給孤獨長者**   ***給孤獨長者**
-給孤獨長者是佛世時著名的在家居士及布施者,也是位證果的聖者,在經典中留下許多記載。例如長者以黃金鋪地,買地修建「祇樹給孤獨園」供養佛陀,就是眾所週知的事蹟之一。+給孤獨長者是佛世時著名的在家居士及布施者,也是位證果的聖者,在經典中留下許多記載。例如長者以黃金鋪地,買地修建「祇樹給孤獨園」供養佛陀,就是眾所周知的事蹟之一。
-本經則記載了長者最初皈依佛的因緣。他第一次聽說佛陀,就非常歡喜,並且至心希望拜訪佛陀。他至心的念佛入睡,因此起了明相,以為天亮了。一位城門神幫助了給孤獨長者的歸佛,提供照明,讓他在半夜極暗時能見路找到佛所。+本經則記載了長者最初皈依佛的因緣。他第一次聽說佛陀,就非常歡喜,並且至心希望拜訪佛陀。他至心地念佛入睡,因此起了明相,以為天亮了。一位城門神提供照明,讓給孤獨長者在半夜極暗時能見路找到佛所,幫助了他的皈依佛。
長者初次見佛即證得初果,由於對佛、法、僧、戒的信心充滿,給孤獨長者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實踐佛法、推廣三皈五戒,常行布施迴向,讓全家族的人都因而得益,詳見《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41經。 長者初次見佛即證得初果,由於對佛、法、僧、戒的信心充滿,給孤獨長者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實踐佛法、推廣三皈五戒,常行布施迴向,讓全家族的人都因而得益,詳見《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41經。
行 1407: 行 1413:
<tr><td colspan=3>化樂天(化自在天) <tr><td colspan=3>化樂天(化自在天)
<tr><td colspan=3>兜率天(兜率陀天) <tr><td colspan=3>兜率天(兜率陀天)
-<tr><td colspan=3>夜摩天(焰摩天、炎摩天)+<tr><td colspan=3>焰摩天(炎摩天)
<tr><td colspan=3>忉利天(三十三天) <tr><td colspan=3>忉利天(三十三天)
<tr><td colspan=3>四天王天 <tr><td colspan=3>四天王天
行 1478: 行 1484:
[二] 族姓:大族、家族。 [二] 族姓:大族、家族。
-[三] 尼師壇:跟衣服的質料一樣,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坐具、敷具。+[三] 尼師壇: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坐具、敷具。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485: 行 1491: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48.htm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48經祇樹林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48.htm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48經祇樹林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101.htm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天子相應2〉第20經給孤獨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101.htm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天子相應2〉第20經給孤獨經。]]
-  *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143.htm | 南傳《中部尼科耶》〈六處品15〉 第143經教誡給孤獨經。]]+  *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143.htm | 南傳《中部尼柯耶》〈六處品15〉 第143經教誡給孤獨經。]]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行 1495: 行 1501:
若依《雜阿含經》卷三十七第1030經、《十誦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所載(南傳巴利藏則無此記載),佛陀曾授記給孤獨長者證得三果。如果這記載無誤,則三果聖者雖然不還生欲界,但也可能因願力而有例外。 若依《雜阿含經》卷三十七第1030經、《十誦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所載(南傳巴利藏則無此記載),佛陀曾授記給孤獨長者證得三果。如果這記載無誤,則三果聖者雖然不還生欲界,但也可能因願力而有例外。
-  ***修行果位越高不必然往生越高的天界**+  ***修行果位愈高不必然往生愈高的天界**
-《雜阿含經》卷二十九第815經等經表示初果聖者永不墮於三惡道,最多七次往返人間、天界,就能自證涅槃;二果聖者則最多一次往返人、天,就必定解脫。初果、二果聖者所往生的天界不一定是哪一天,果位越高所往生的天界也不必然越高。+《雜阿含經》卷二十九第815經等經表示初果聖者永不墮於三惡道,最多七次往返人間、天界,就能自證涅槃;二果聖者則最多一次往返人、天,就必定解脫。初果、二果聖者所往生的天界不一定是哪一天,果位愈高所往生的天界也不必然愈高。
從下表的例子中,可看出同樣是往生兜率天,就有凡夫、初果、二果的修行人。 從下表的例子中,可看出同樣是往生兜率天,就有凡夫、初果、二果的修行人。
行 1503: 行 1509:
^  聖者名字  ^  修行成就  ^  往生天界  ^  經典記載  ^ ^  聖者名字  ^  修行成就  ^  往生天界  ^  經典記載  ^
|淨口外道出家尼  | 於尊者舍利弗所生信心 |(欲界)兜率天  | 《雜阿含經》卷十八第500經| |淨口外道出家尼  | 於尊者舍利弗所生信心 |(欲界)兜率天  | 《雜阿含經》卷十八第500經|
-|釋提桓因  |初果  |(欲界)忉利天  |《雜阿含經》卷四十第1106經等| 
|富蘭那、梨師達多 |二果  |(欲界)兜率天  |《雜阿含經》卷三十五第990經| |富蘭那、梨師達多 |二果  |(欲界)兜率天  |《雜阿含經》卷三十五第990經|
|給孤獨長者  |初果(依南傳經載)或三果(依北傳經載)  |(欲界)兜率天  |《雜阿含經》卷二十二第593經| |給孤獨長者  |初果(依南傳經載)或三果(依北傳經載)  |(欲界)兜率天  |《雜阿含經》卷二十二第593經|
行 1568: 行 1573:
====[校勘]==== ====[校勘]====
-[1] 「委」,宋、元、明、聖四本作「萎」。[*]+[1] 「委」,宋、元、明、聖四本作「萎」。
[2] 「立」,明本作「力」。 [2] 「立」,明本作「力」。
行 1596: 行 1601:
[七] 無厭足:不厭煩滿足(而繼續追求)。 [七] 無厭足:不厭煩滿足(而繼續追求)。
-[八] 慳著垢:「慳」是吝嗇,「著」是執著,「垢」是污穢。吝嗇而執著財物是一種心中的污穢,因此稱作慳著垢。+[八] 慳著垢:「慳」是吝嗇,「著」是執著,「垢」是汙穢。吝嗇而執著財物是一種心中的汙穢,因此稱作慳著垢。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605: 行 1610: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曠野長者往生色界無熱天,立刻回地球問候佛陀,不過因為色界天人的細緻形體不耐地球的重力,而「猶如酥油委地」,站不起來。佛陀教他把身形變粗後,才能站立。+  *曠野長者往生色界無熱天,立刻回地球問候佛陀,不過因為色界天人的細緻形體不耐地球的重力,而「猶如酥油委地」,站不起來。佛陀教他把身形變粗後,才能站立。
-曠野長者往生成為手天子,在無熱天說法:「為諸天人大會說法,彼諸天眾悉受修學。」雖然一般天界太樂了而難以修行,不過此處是五淨居天之一,是三果聖者才能往生的天界,自然都是修行人。+  *曠野長者往生成為手天子,在無熱天說法,經上記載他:「為諸天人大會說法,彼諸天眾悉受修學。」雖然一般天界太樂了而難以修行,不過此處是五淨居天之一,是三果聖者才能往生的天界,自然都是修行人。 
 + 
 +  *有同學提問:「本經記載曠野長者見佛無厭足、於佛法無厭足、供養眾僧無厭足,而得以往生無熱天。對佛、法、僧、戒有不壞的信心,是證初果的條件,那麼曠野長者為什麼能證三果並往生無熱天?」 
 + 
 +這是因為曠野長者不僅對三寶有不壞的信心,而且「無厭足」,勇猛精進地依三寶所教而修行,如本經偈子中提到的「受持賢聖法,調伏慳著垢」。斷除了五下分結,證得三果,才得以往生無熱天。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行 1715: 行 1724:
[] 難提婆羅:迦葉佛時代的優婆塞名,他父母的眼睛都瞎了,為了照顧父母而不出家,以在家的身分作出家的修行。他是釋迦牟尼佛前世優多羅童子的好朋友,費了一番努力才讓優多羅童子拜訪迦葉佛,優多羅童子因此而從迦葉佛出家,詳見《中阿含經》卷十二〈王相應品 6〉第63經鞞婆陵耆經。又譯為「難提波羅」。 [] 難提婆羅:迦葉佛時代的優婆塞名,他父母的眼睛都瞎了,為了照顧父母而不出家,以在家的身分作出家的修行。他是釋迦牟尼佛前世優多羅童子的好朋友,費了一番努力才讓優多羅童子拜訪迦葉佛,優多羅童子因此而從迦葉佛出家,詳見《中阿含經》卷十二〈王相應品 6〉第63經鞞婆陵耆經。又譯為「難提波羅」。
-[] 迦葉佛:這個世界中釋迦牟尼佛的前一位佛。+[] 迦葉佛:這個世界中,釋迦牟尼佛的前一位佛。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728: 行 1737:
  ***難提婆羅陶師**   ***難提婆羅陶師**
-《中阿含經》卷十二〈王相應品 6〉[[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十二|第63經鞞婆陵耆經]]記載佛陀經過拘薩羅國一個地方時,欣然微笑,原來在迦葉佛時代那個地方叫鞞跋楞伽村,有迦葉佛的講堂,迦葉佛有位在家弟子叫難提婆羅陶師,父母的眼睛都瞎了,為了照顧父母而不出家,以在家的身分作出家的修行,修行得相當好。+《中阿含經》卷十二〈王相應品 6〉[[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十二|第63經鞞婆陵耆經]]記載佛陀經過拘薩羅國一個地方時,欣然微笑,原來在迦葉佛時代那個地方叫鞞跋楞伽村,有迦葉佛的講堂,迦葉佛有位在家弟子叫難提婆羅陶師,父母的眼睛都瞎了,為了照顧父母而不出家,以在家的身分做出家的修行,修行得相當好。
難提婆羅陶師是釋迦牟尼佛前世優多羅童子的好朋友,費了一番努力才讓優多羅童子拜訪迦葉佛,優多羅童子因此而從迦葉佛出家。 難提婆羅陶師是釋迦牟尼佛前世優多羅童子的好朋友,費了一番努力才讓優多羅童子拜訪迦葉佛,優多羅童子因此而從迦葉佛出家。
-由本經可知難提婆羅陶師在迦葉佛時代證得三果,命終後往生無煩天,因此也認識釋迦牟尼佛往生無煩天的幾位弟子,並且前來人間向老朋友打招呼,表示釋迦牟尼佛:「世世為我友,我亦彼知識,如是等大士,宿命共和合」,而且他們兩人終於都已「善修於身心,持此後邊身」。+由本經可知難提婆羅陶師在迦葉佛時代證得三果,命終後往生無煩天,因此也認識釋迦牟尼佛往生無煩天的幾位弟子,並且前來人間向老朋友打招呼,表示釋迦牟尼佛「世世為我友,我亦彼知識,如是等大士,宿命共和合」,而且他們兩人終於都已「善修於身心,持此後邊身」。
  *天界的時間過得慢,在色界天的層次,迦葉佛涅槃到現在還沒有過太久。   *天界的時間過得慢,在色界天的層次,迦葉佛涅槃到現在還沒有過太久。
行 1776: 行 1785:
[] 慧眼:智慧能洞察事物,因此稱慧眼。這裡特指有慧眼的佛陀。 [] 慧眼:智慧能洞察事物,因此稱慧眼。這裡特指有慧眼的佛陀。
-[] 無有異苦行,無異伏諸根,無異一切捨,而得見解脫:唯有根據佛法的勤苦修行、唯有調伏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唯有捨離於一切,才能得到、親證解脫。+[] 無有異苦行,無異伏諸根,無異一切捨,而得見解脫:唯有根據佛法的勤苦修行、唯有調伏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唯有捨離於一切,才能得到、親證解脫。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786: 行 1795: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勤修戒定慧是徹底離苦的不二方法。+勤修戒、定、慧,是徹底離苦的不二方法。
=====(五九七)@@[0160a06]@@===== =====(五九七)@@[0160a06]@@=====
行 1832: 行 1841:
[] 得乘出道:得以駕馭出離煩惱生死的方法。 [] 得乘出道:得以駕馭出離煩惱生死的方法。
-[] 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確地獲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正定現前」,音譯為「三摩鉢底」。+[] 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確地獲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音譯為「三摩鉢底」。
[] 正直心繫念:方正質直、專心繫念在一處(修定)。 [] 正直心繫念:方正質直、專心繫念在一處(修定)。
-[] 熾然:猛烈燃燒的樣子,此處形容像火一般燃燒身心的煩惱。+[] 熾然:猛烈燃燒的樣子,這裡形容像火燒般逼迫身心的煩惱。
[] 心善解脫:心徹底地解脫。 [] 心善解脫:心徹底地解脫。
行 1887: 行 1896:
====[註解]==== ====[註解]====
-[一] 欠呿:打呵欠。 +[一] 欠呿:打呵欠。「呿」指張口,讀音同「區」。
[二] 欣:喜樂。 [二] 欣:喜樂。
行 1903: 行 1912:
如果因為睡眠、打哈欠、不欣樂、飽食而昏沉、懈怠而耽誤了修行,就要以精進心克服,而能繼續進步。 如果因為睡眠、打哈欠、不欣樂、飽食而昏沉、懈怠而耽誤了修行,就要以精進心克服,而能繼續進步。
 +
 +「以精進心克服」實際的作法如何?可參見卷二十四[[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六一五|第615經]]「讀經拾得」中的整理。
=====(五九九)@@[0160b13]@@===== =====(五九九)@@[0160b13]@@=====
行 1989: 行 2000:
[一] 數數:頻繁地。 [一] 數數:頻繁地。
-[二] 以殼自藏六:烏龜以殼藏頭尾及四足,比喻修行人要收攝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如龜藏六」的譬喻詳見卷四十三[[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三#一一六七|第1167經]]。+[二] 以殼自藏六:烏龜以殼藏頭尾及四肢,比喻修行人要收攝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如龜藏六」的譬喻詳見卷四十三[[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三#一一六七|第1167經]]。
[三] 善攝諸覺想:好好地收攝注意力。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覆惡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收妥於意之尋中」。 [三] 善攝諸覺想:好好地收攝注意力。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覆惡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收妥於意之尋中」。
行 2003: 行 2014:
善護六根,如龜藏六,能不沉淪。 善護六根,如龜藏六,能不沉淪。
 +
 +「如龜藏六」,心要藏哪裡?有什麼實際的作法?
 +
 +可參見卷二十四的導讀:「[[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導讀_四念處與善攝根門|四念處與善攝根門]]」。
=====(六〇一)@@[0160c16]@@===== =====(六〇一)@@[0160c16]@@=====
行 2053: 行 2068: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如何逆生死之流、不落入輪迴?+  * **如何逆生死之流、不落入輪迴?** 
六根不染著、沒有後續的身心(名色)相續,而能解脫。 六根不染著、沒有後續的身心(名色)相續,而能解脫。
行 2067: 行 2083:
@[0161a06]@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0161a06]@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伊尼耶鹿𨄔]]-[1]--[2]--[]-,  仙人中之尊,\\+「[[伊尼耶鹿𨄔]]-[1]--[2]--[]-,  仙人中之尊,\\
 少食不嗜味,  禪思樂山林,\\  少食不嗜味,  禪思樂山林,\\
 我今敬稽首,  而問於瞿曇,\\  我今敬稽首,  而問於瞿曇,\\
行 2075: 行 2091:
@[0161a12]@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0161a12]@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世間[[五欲德]]-[3]--[]-,  [[心法]]-[]-說第六,\\ +「世間[[五欲德]]-[3]--[]-,  [[心法]]-[]-說第六,\\ 
- 於彼欲無欲-[4]-,  解脫一切苦,\\+ [[於彼欲無欲]]-[4]--[]-,  解脫一切苦,\\
 如是於苦出,  如是苦解脫,\\  如是於苦出,  如是苦解脫,\\
 汝所問解脫,  於彼而滅盡。」\\  汝所問解脫,  於彼而滅盡。」\\
行 2099: 行 2115:
====[註解]==== ====[註解]====
-[] 伊尼耶鹿𨄔:如麋鹿小腿,是三十二大人相之一,又譯為「如鹿王相」。其中「伊尼耶」為音譯,義譯為「麋鹿」。「𨄔」為「小腿」。+[] 伊尼耶鹿𨄔:如麋鹿小腿,是三十二大人相之一,又譯為「如鹿王相」。其中「伊尼耶」為音譯,義譯為「麋鹿」。「𨄔」為「小腿」。 
 + 
 +[] 五欲德:即「五欲功德」,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這五種欲的功能。
-[] 五欲德:五欲功德;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等五種欲。+[] 心法:法境;法塵。
-[] 心法:法境;法塵。+[] 於彼欲無欲:不貪愛前述的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法欲。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二.1528997100.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18/06/15 01:25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1.061985969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