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裡會顯示出所選的版次與目前版次的差異處。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2018/06/15 01:04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2024/03/20 21:10 目前版本
行 2: 行 2: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 
=====[導讀:聖道分相應 (2/2)]===== =====[導讀:聖道分相應 (2/2)]=====
-《雜阿含經》「聖道分相應」的內容為卷28和本卷第797~800經,是解說八聖道的相關經文。 +《雜阿含經》「聖道分相應」的內容為卷二十八和本卷第797~800經,是解說八正道的相關經文。
=====(七九七)@@[0205b27]@@===== =====(七九七)@@[0205b27]@@=====
行 15: 行 13:
@[0205b2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05b2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05b2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沙門法]]及[[沙門果]]。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沙門法?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何等為沙門果?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四果的條件}-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恚、癡薄>-。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盡>-。何等為-<阿羅漢果?>-謂-<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0205b2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沙門法]]及[[沙門果]]。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沙門法?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何等為沙門果?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四果的條件}-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恚、癡薄。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盡。何等為阿羅漢果?謂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0205c0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05c0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24: 行 22:
====[註解]==== ====[註解]====
-[] 三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斷除三結,即為初果聖者。 
- 
-[] 五下分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這一世結束後就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 {ref>Za28.53} +  * 參考 {ref>Za28.53} 
-  * {ref>Za29.03} +  * 參考 {ref>S45.35}
-  * {ref>S45.35}+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本經提到證得四果的條件,整理如下表:
 +
 +^ 果位    ^ 條件                        ^
 +| [[須陀洹果]] | 斷身見(執著於有「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 |
 +| [[斯陀含果]] | 斷身見、戒取、疑,貪瞋癡薄  |
 +| [[阿那含果]] | 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欲貪、瞋恚)  |
 +| [[阿羅漢果]] | 斷五上分結(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貪瞋癡永盡、煩惱永盡 |
 +\\
 +至於證得四果的方法,就是八正道。
=====(七九八)@@[0205c08]@@===== =====(七九八)@@[0205c08]@@=====
行 59: 行 63: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 {ref>Za28.51} +  * 參考 {ref>Za28.51} 
-  * {ref>Za28.52} +  * 參考 {ref>Za28.52} 
-  * {ref>S45.36}+  * 參考 {ref>S45.36}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行 88: 行 92: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 {ref>Za28.53} +  *參考 {ref>Za28.53} 
-  * {ref>Za29.01} +  *參考 {ref>S45.35}
-  * {ref>S45.35}+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行 96: 行 99:
=====(八〇〇)@@[0205c20]@@===== =====(八〇〇)@@[0205c20]@@=====
-@[0205c20]@如是婆羅門法、婆羅門、婆羅門義、婆羅門果。+@[0205c20]@如是[[婆羅門法]]-[]-、[[婆羅門]]、[[婆羅門義]]、[[婆羅門果]]-[]-。
-@[0205c22]@梵行法、梵行者、梵行義、梵行果亦如上說。+@[0205c22]@[[梵行法]]-[]-、[[梵行者]]-[]-、[[梵行義]]-[]-、[[梵行果]]-[]-亦如上說。
====[校勘]==== ====[校勘]====
行 106: 行 109:
====[註解]==== ====[註解]====
-[] +[] 婆羅門法:修行的方法,即八正道。「婆羅門」原為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佛陀則表示婆羅門不應以出生來界定,而要以行為來界定,因此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 +[] 婆羅門果:修行的成果。
-[] +[] 梵行法:清淨修行的方法,即八正道。 
 + 
 +[] 梵行者:清淨的修行人。 
 + 
 +[] 梵行義:清淨修行的目標。 
 + 
 +[] 梵行果:清淨修行的成果。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22: 行 131:
「安那般那」是音譯,義譯是「入出息」,即呼吸。 「安那般那」是音譯,義譯是「入出息」,即呼吸。
-「安那般那念」即觀呼吸,將心念專注在呼吸上而不散亂,例如覺知目前的呼氣或吸氣是長的還是短的,每一次呼氣及吸氣都清清楚楚。穩定後,更敏銳地覺知呼吸的開始、中間、結束,乃至日久功深,覺知呼吸對全身的影響。+{{ :agama:decoration:cave-1149023_640.jpg?320|}}
-[待補充]+「安那般那念」近代也有人譯為「觀呼吸」,將心念專注在呼吸上而不散亂。呼吸是身體的狀態之一,因此安那般那念屬於以身念處入手的方法,也可說是佛教中自古以來最受廣泛採用的打坐方法。
-《雜阿含經》「安那般那念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801~815經,是解說安那般那念的相關經文。+在修安那般那念時,要專注在目前是吸氣或呼氣,每一次吸氣與呼氣都了了分明。然後覺知目前的吸氣和呼氣是長的還是短的,每一次吸氣與呼氣都了了分明。穩定後,更廣泛地覺知呼吸及全身,之後可覺知呼吸平靜輕鬆。 
 + 
 +安那般那念作為身念處純熟後,則如同四念處的修行次第,可以一步步提升覺知的層次到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的層次,如卷二十四所介紹的四念處修法。 
 + 
 +《雜阿含經》「安那般那念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801~815經,是解說安那般那念的相關經文,也是《阿含經》中最詳細教授安那般那念的經文。
=====(八〇一)@@[0205c23]@@===== =====(八〇一)@@[0205c23]@@=====
行 134: 行 147:
@[0205c2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05c2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05c2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有五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為五?住於淨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第一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務,是名二法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飲食知量,[[多少得中]]-[]-,不為飲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空閑林中,離諸憒閙,是名五法多種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0205c2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益於修安那般那念的五法}-有五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為五?-<住於淨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 >-,是名第一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務>-,是名二法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飲食知量,[[多少得中]]-[]-,不為飲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空閑林中,離諸憒閙>-,是名五法多種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
@[0206a0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06a0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143: 行 156:
====[註解]==== ====[註解]====
-[] 多所饒益:有很多的助益。+[] 多所饒益:很有幫助。
-[] 威儀行處具足:走到哪裡都具備滿足莊嚴的容止儀態。又譯為「往返出入,具諸威儀」。 +[] 波羅提木叉律儀:佛陀所制戒條中規定的儀軌法則。「波羅提木叉」為音譯,指佛陀制定的戒條,持守之可逐漸解脫煩惱,義譯為「從解脫」、「別解脫」。
-[] 多少得中:「得中」是適宜;適當的意思。「多少得中」是說量要合宜,不要過多也不要太少。+[] 威儀行處具足:行為舉止合宜,並且不出入不適當的場所。「行處」可指行為舉止,也可指出入的場所。又譯為「往返出入,具諸威儀」。
-[]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約晚間六點至九點。+[] 受持學戒:學習領受並努力持守戒律。
-[] 後夜:夜晚的最後四分之一,約凌晨三點至六點。 +[] 多少得中:量的多少要適中。「得中」是適宜、適當的意思。 
 + 
 +[]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約晚間六點至九點。古印度將一天分為八時,即晝四時、夜四時。夜四時為初夜、中夜、中夜後、後夜。(案:古印度有兩種計時系統,一種是一天八時,一種是一天六時,在此採用一天八時的系統。) 
 + 
 +[] 後夜:夜晚的最後四分之一,約凌晨三點至六點。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  * {ref>A05.096}
 +  * {ref>A05.097}
 +  * {ref>A05.098}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列表比較不同經所列修安般的前方便】+佛陀解說有益於修入出息念的五法,表列如下:
-本經中佛陀解說對於修安那般那有幫助的五法: +^ 方法 ^ 原理 ^ 
- -持戒 +| 持戒 | 心易安定、沒有悔恨 | 
- -少欲、少事、少務 +| 少欲、少事、少務 | 心習慣於不向外攀緣 | 
- -飲食知量 +| 飲食知量 | 較不易昏沉、減少貪欲 | 
- -不著睡眠 +| 初夜、後夜不著睡眠 | 較多時間修行 | 
- -離諸憒鬧+| 離諸憒鬧 | 減少外緣干擾 |
-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又稱「小止觀」)中,智者大師也列出修習止觀的「具緣」,為:調飲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和此經內容部分相近。+\\ 
 +其中「初夜、後夜不著睡眠」並不是不睡覺,而是早睡早起、不賴床;中夜、中後夜(約晚間九點至凌晨三點)仍應該要睡眠,讓身體休息。
-不著睡眠並非不睡覺。中夜應該睡眠,讓身體休息。+各道場常見依《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又稱「小止觀」)教導修習止觀的「具緣」:調飲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也和本經內容有部分相近。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行 180: 行 202:
@[0206a08]@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06a08]@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06a0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止息]]-[]-及[[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0206a0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止息]]-[]-及[[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0206a1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06a1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189: 行 211:
====[註解]==== ====[註解]====
-[] 身止息:另作「止息身」,即身輕安,身體輕利安適,對所緣之境優遊自適。+[] 身止息:身體輕鬆安穩。又譯為「止息身」、「身猗息」、「身輕安」。
-[] 心止息:心輕安,即心理輕利安適,對所緣之境優遊自適。+[] 心止息:心理輕鬆安穩。又譯為「止息心」、「心猗息」。
-[] 寂滅、純一:內心寂靜安穩,沒有雜念。+[] 有覺有觀寂滅:「覺」與「觀」都寂滅。「覺」又譯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觀」又譯為「伺」,是持續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時將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尋」;接著將心念持續地省察呼吸,就是「伺」。初禪時有覺有觀,二禪起則覺與觀寂滅。
-[] 明分想:能成就智慧的觀察與思惟。明,指智慧。「分」另譯為「支」,此處作「要素;成分」。+[] 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無瑕地圓滿修習覺悟的思惟。參見卷三十七第1034經:「修習六明分想。何等為六?謂一切行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CBETA, T02, no. 99, p. 270, a29-b2)其中「明」是智慧,「無明」的對稱;「分」指要素、部分。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本經介紹修入出息念的效用,其中「身止息」對應到以下第803經的「身念處」階段的成果,「心止息」對應到「受念處」階段的成果,「有覺有觀寂滅」對應到「心念處」階段的成果,「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對應到「法念處」階段的成果,也就是說修入出息念能夠圓滿四念處、止觀雙運、證得解脫的智慧。
 +
 +====[進階辨正]====
 +
 +[[研討:《雜阿含經》第802經標點]]
=====(八〇三)@@[0206a14]@@===== =====(八〇三)@@[0206a14]@@=====
行 207: 行 235:
@[0206a1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06a1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06a1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1]-修習滿足。+@[0206a1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1]-修習滿足]]。 
 + 
 +@[0206a18]@-{如何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2]-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是比丘若依聚-[3]-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乞食已,還住處,[[舉]]衣鉢,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慧-[4]-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
-@[0206a18]@-{怎麼修念安般}-「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2]-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是比丘若依聚-[3]-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乞食已,還住處,[[舉]]衣鉢,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慧-[4]-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0206a27]@-{身念處}-「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息長、息短……,[[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5]-身行息出息善學。
-@[0206a27]@-{身念處}-「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息長息短,[[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5]-身行息出息善學。+@[0206b03]@-{受念處}-「覺知喜-[6]-……,覺知樂……,[[覺知心-[7]-]]-[]-……,[[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0206b03]@-{受念處}-「覺知喜-[6]-,覺知樂。-{心念處}-[[覺知心行|覺知心-[7]-]]-[]-[[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0206b06]@-{心念處}-[[覺知心]]-[]-……,[[覺知心悅]]-[]-……,[[覺知心定]]-[]-……,[[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0206b06]@「[[覺知心]]-[]-[[覺知心悅]]-[]-[[覺知心定]]-[]-[[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0206b09]@-{法念處}-[[觀察無常]]-[]-……,[[觀察斷]]-[]-……,[[觀察無欲]]-[]-……,[[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0206b09]@-{法念處}-「觀察無常,[[觀察斷]]-[]-,[[觀察無欲]]-[]-,[[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0206b11]@「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0206b13]@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06b13]@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236: 行 266:
[7]「心」,大正藏原為「身」,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心」。 [7]「心」,大正藏原為「身」,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心」。
 +
====[註解]==== ====[註解]====
-[] 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是說入村落時,要謹守律儀,對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觸的一切事物,心中要清楚明白,不生起貪愛、瞋恨、愚癡等煩惱,心心念念都要守護著六根。+[] 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好好地修習念身,守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好好地將心穩定地繫著。
[] 空露地:室外空曠的地方。 [] 空露地:室外空曠的地方。
-[] 繫念面前:心念專注於當下。+[] 繫念面前:心念專注於當前;心念連續不斷地繫於當前。
[] 度諸疑惑:超越種種疑惑。 [] 度諸疑惑:超越種種疑惑。
行 248: 行 279:
[] 於諸善法心得決定:對於種種善法,心中十分確定,不會猶豫遲疑。 [] 於諸善法心得決定:對於種種善法,心中十分確定,不會猶豫遲疑。
-[] 內息:吸氣。+[] 內息:吸氣。又譯為「入息」。
-[] 繫念善學:「繫念」是「念」的加強語氣,「專注」的意思,「善學」是「正確地;充分地修學」。+[] 繫念善學:心念專注(於吸氣),好好地修學。
-[] 外息:呼氣。+[] 外息:呼氣。又譯為「出息」。
-[] 覺知一切身入息:吸氣時感受著吸氣的整個過程,此處的「覺」是「感受、覺察」的意思,「身」指「呼吸時身體的相關變化」。+[] 覺知一切身:覺知全身,例如呼吸對全身的影響。「覺知」是覺察知道,也就是體驗的意思。「一切身」是全身,可解為整個身體,也有解為呼吸的整個過程。
-[] 覺知一切身出息:呼氣時感受著呼氣的整個過程。+[] 覺知一切身行息:覺知全身的活動平息,例如全身或呼吸達到平靜、輕鬆。「身行」是身體的活動,包含呼吸。
-[] 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吸氣時感受著呼吸變得寧靜沉細。「身行」指「呼吸」。+[] 覺知心行:覺知心的活動,例如各種妄念,或是由樂受可能引生的貪心或患得患失。其中「心行」即「心所有法」,指五陰中的受、想、行陰。
-[] 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呼氣時感受著呼吸變得寧靜沉細。+[] 覺知心行息:覺知心的活動平息。
-[] 覺知心行:專注觀察感受。「心行」指「感受」。+[] 覺知心:覺知心的覺知功能。按:前面「心行」指的受、想、行陰較活躍,這裡「心」所指的識陰則是單純的覺知,是被動、接納的。先前較活躍的「心行」已平息了,有助於體驗到較平靜的「心」。
-[] 覺知心行息入息:吸氣時觀察到感受變得平靜。+[] 覺知心悅:覺知心的悅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令心悅」。
-[] 覺知心行息出息:呼氣時觀察到感受變得平靜。+[] 覺知心定:覺知心的安定。「定」是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令心定」。
-[] 覺知心:專注觀察心。+[] 覺知心解脫:覺知心的解脫,例如捨離五蓋而解脫於欲界,達到初禪;捨離覺、觀(尋、伺)而解脫於初禪,達到第二禪;捨離三結而解脫於世俗,證得初果。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令心解脫」。
-[] 覺知心悅:專注觀察心的喜悅。+[] 觀察無常:觀察五陰遷流變化,例如色是身體的呼與吸,受是對呼吸苦樂的感受,想是對呼吸長短的認知,行是意志專注於呼吸不散亂,識是對呼吸的覺知,都是生滅無常的。
-[] 覺知心定:專注觀察心的集中專注。+[] 觀察斷:觀察(無常所以無我,也沒有煩惱是我所擁有的,而)捨斷煩惱。
-[] 覺知心解脫入息:吸氣時覺察到心的解脫。+[] 觀察無欲:觀察(因為無常、捨斷煩惱,而)離貪,無欲愛、色愛、無色愛。
-[] 覺知心解脫出息:呼氣時覺察到心的解脫。+[] 觀察滅:觀察(因為無常、捨斷煩惱、無欲,而)滅苦。
-[] 觀察斷:觀察斷念,完全放棄所有執著。 
- 
-[] 觀察無欲:觀察欲望的捨離。 
- 
-[] 觀察滅入息:吸氣時觀察煩惱的止息。 
- 
-[] 觀察滅出息:呼氣時觀察煩惱的止息。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ref>S54.01}   * {ref>S54.01}
-  * 參考[[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01_001|單卷本《雜阿含經》(大正藏第101經)]]第15經。+  * 參考[[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01_001#0497a02|單卷本《雜阿含經》(大正藏第101經)第15經]]。 
 +  * 參考 {ref>M062} 
 +  * 參考 {ref>M118} 
 +  *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N01n0001_001#0095a07|南傳《大分別》〈波羅夷〉第3條。]] 
 +  * [[https://suttacentral.net/en/arv20 | 梵本 / 藏傳《法勝義決定經》第20經 (Arthaviniścaya 20 )。]] 
 +  * 《吐魯番出土梵文寫本》SHT 3091。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阿含經》中對於安那般那念的修法,以本經所列的步驟最為詳細,原則上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修行,先由觀察呼吸長、短、呼吸遍全身、呼吸寧靜的身念住,次修觀察喜、樂、感受遍全身、感受平靜的受念住,再修觀察心、心悅、心定、心解脫的心念住,最後達成隨觀無常、離欲、滅、捨的法念住。+  ***入出息念的十六個步驟與四念處**
-每一個階段通常都須要長時間的練習,純熟後才進入下一階段。+經藏中對於入出息念的教學,以本經所列的步驟最為詳細,先由覺知吸氣與呼氣、呼吸的長短、呼吸與全身、全身平靜輕鬆的「身念處」,次修覺知喜、樂、心的活動、心的活動平息的「受念處」,再修覺知心、心悅、心定、心解脫的「心念處」,最後達成觀察無常、斷、無欲、滅的「法念處」。
-{{:agama:sati161.gif|}}+第810經也提到這十六個步驟和四念處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 
 +{{:agama:安般十六步驟_起於進出.png?453|}} 
 + 
 +後世的論師們將本經的文字區分為十六個步驟,以方便記憶,由於經文本身並沒有一一標示十六個步驟,不同論師所區分出的步驟都不太相同,上圖也只是其中一種編號法。大原則都是由較粗顯的目標漸進地導向較細緻的目標,如同四念處的身、受、心、法,也是從較粗顯的層次漸進地導向較細緻的層次。 
 + 
 +初學者可以將十六個步驟的關鍵字,例如:「覺知進出、覺知長短、覺知全身、平息身行……觀察捨離」背起來,以方便打坐時依序練習。 
 + 
 +  ***入出息念的入門方法** 
 + 
 +入出息念的十六個步驟,一個步驟比一個步驟微細,可在每一個步驟熟悉後,練習下一個步驟。熟悉後才進入下一個步驟,可避免心念太粗而不易覺察較微細的目標;在熟悉後進入更微細的步驟,也可避免永遠停留在同一步驟所可能造成的無聊感。 
 + 
 +本經微言大義,十六個步驟對於不同修行階段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應用,因此各宗派、傳承就發展出不同的實修法。以下僅依經文介紹一種適合初學者的方法: 
 + 
 +<color blue>**準備階段**</color> 
 + 
 +**「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 
 + 
 +平日要持戒及守護根門,保持健康規律的作息,打坐才能有所進展。 
 + 
 +日常生活中可以「念身」,隨時覺知行、住、坐、臥時身體的姿勢或動作,以收攝心念。例如走路時,覺知正在走路;站著時,覺知正在站著;改變姿勢時,覺知正在改變姿勢;這樣能不被各種思緒或外境牽著走,將心定錨在身體,而守護根門。「念身」的修法,詳見卷二十四的「導讀」及「讀經拾得」。 
 + 
 +打坐前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禮佛三拜,有助於收攝心念,這也是以六念中的「念佛」來收攝身心。 
 + 
 +**「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 
 + 
 +在不易有噪音干擾、不會有人打擾的地方打坐。 
 + 
 +**「端身正坐」** 
 + 
 +初學打坐的坐姿,只要背打直、身體放鬆即可。可以席地盤腿坐,也可以坐椅子上。腳掌和膝蓋要保持溫暖,所以一般會用毯子蓋著。 
 + 
 +盤腿坐時,臀部要坐上適當高度的蒲團,讓臀部高於膝蓋(髖關節高於膝關節)。腿盤起來,腰提起來、不要彎腰駝背,能確保呼吸順暢。雙手掌心向上,一手放在另一手上地交疊,放在肚臍下方,手背自然擱在大腿或腳上。 
 + 
 +坐椅子上的人,則將兩手自然平放在大腿上,手心向下。所坐的椅子,椅面要和地面平行,以四支椅腳穩穩地支持椅面。椅面的高度要使得坐著時大腿和小腿呈直角,並且腳掌平貼在地面上。為了維持清醒及呼吸順暢,坐時腰要挺起來,背部直立不要靠著椅背。 
 + 
 +然後在不彎腰駝背的前提下,全身從上到下依次放鬆各處的肌肉,尤其要留意放鬆眼睛、肩膀、小腹這三處打坐時容易緊張的地方。保持放鬆很重要,也是許多人常忽略的重點。 
 + 
 +**「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 
 + 
 +心念專注於當前,遠離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 
 +對於已根據卷二十四所載修習四念處,而體驗過「正念」或「念住」的人,可先回味正念的體驗,進而提起正念,心念專注於當前。 
 + 
 +根據本經所載,五蓋淡薄後修入出息念較容易進步。如何去除五蓋?前面卷二十六[[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七〇四|第704經]]的「讀經拾得」有觀察五蓋的例子,卷二十四[[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六〇八|第608經]]、[[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六一一|第611經]]、[[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六一六|第616經]]的「導讀」或「讀經拾得」有修四念處以對治五蓋的方法,卷二十七[[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七一五|第715經]]提到削弱五蓋的法門,例如以不淨觀對治貪欲,以慈心觀對治瞋恚。 
 + 
 +五蓋是打坐進展的重要指標,萬一在打坐時有神奇的境界出現,但五蓋卻愈來愈強,那是修行偏差的警訊,請務必親赴教授禪坐的寺院詢問,以調整修行的心態及方法。 
 + 
 +<color blue>**身念處階段**</color> 
 + 
 +**1. 覺知<color grey>呼吸</color>進出:「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 
 + 
 +覺知吸氣,知道吸進了空氣,覺知呼氣,知道呼出了空氣。 
 + 
 +練習吸氣時覺知吸氣,呼氣時覺知呼氣,了了分明。 
 + 
 +**2. 覺知<color grey>呼吸</color>長短:「息長息短」** 
 + 
 +覺知吸氣與呼氣的長短。 
 + 
 +開始練習時,通常先進行一次深長的呼吸,在吸滿空氣後才將空氣吐出。這是長的呼吸,好好觀察長呼吸的過程,以及長呼吸帶給身體什麼影響,以能分辨長呼吸的狀態。 
 + 
 +深長的呼吸後,讓身體自然呼吸,不要控制呼吸,觀察呼吸自然變成較短、較輕柔的呼吸。 
 + 
 +呼吸的長短並沒有絕對的標準,只要知道相對的長短即可。在這過程中要帶著好奇心觀察,有助於減少分心,也是在培養擇法覺支。 
 + 
 +覺知呼吸的長短。吸氣長時覺知吸氣長,呼氣長時覺知呼氣長,吸氣短時覺知吸氣短,呼氣短時覺知呼氣短,每一次吸氣及呼氣都清楚知道長短,了了分明。 
 + 
 +這前兩個步驟是單純修定的階段,自下個步驟開始則不只一個所緣(專注的對象),而是念住在呼吸以及另一個所緣境,因此不單是修定的方法了,而是可以修止也可以修觀的方法,端看修行者著重在止或觀。 
 + 
 +**3. <color grey>呼吸時</color>覺知全身:「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 
 + 
 +覺知全身的狀態,包含呼吸對全身的影響。此時覺知的範圍較寬闊,主要放在全身,同時也延伸到呼吸上。 
 + 
 +這也是卷二十四的導讀及讀經拾得中提到的「念身」在坐姿的應用。平日如果有在行、住、坐、臥練習「念身」的人,日常生活中心念雖然主要放在做事上,也可時時將對身體的覺知擺在背景,將心淡淡地定錨在身體,打坐在進入較深定境前也可以將對身體的覺知擺在背景;在這個步驟時,則心念主要放在對身體的覺知,呼吸則擺在背景,也可說將呼吸及覺知全身的優先順序對調。不論是對身體的覺知或對呼吸的覺知,自然都是較寬闊的覺知的一部分。 
 + 
 +十六個步驟都要有對呼吸的覺知:在前兩個步驟,心念專注於呼吸上,在這個步驟則心念主要放在覺知全身,對呼吸的覺知則自這個步驟開始逐漸退居輔助的角色,但後續各步驟仍然要隱隱地覺知呼吸的變化。 
 + 
 +**4. <color grey>呼吸時</color>平息身行:「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 
 +覺知全身後將任何的緊張、僵硬、痠疼等等都放鬆、放下,深度放鬆,而可達到身體的平靜、輕鬆。 
 + 
 +初學時只需要能放鬆即可,在五蓋愈來愈少、身心愈來愈安定後,自然能愈來愈平靜、輕鬆。 
 + 
 +呼吸時覺知全身平靜、輕鬆,了了分明。 
 + 
 +<color blue>**受念處階段**</color> 
 + 
 +**5. <color grey>呼吸時</color>覺知喜** 
 + 
 +五蓋淡薄,身體平靜、輕鬆後,心中自然會漸漸感受到歡喜。 
 + 
 +初學時只須要試著靜心感受到絲毫的、隱隱的歡喜即可,例如活在當下的喜。如果心中還無法在修入出息念時自然生起歡喜,可以用邀請歡喜、迎來歡喜的柔軟心態來生起歡喜,或是憶念曾作的善行來生起歡喜,或是憶念這十六個步驟正是佛陀本人常修行的方法(參見本卷第807經)而歡喜。只要所生起的歡喜是非世俗的、不是從五欲引起的即可,只要能激起一絲歡喜就可以。 
 + 
 +從四念處的層次來看,這時已提升到覺知感受的層次,也就是受念處的層次。受念處的這四個步驟,讓修行者覺知當下的感受,以及這些感受如何影響心的活動。受念處包含了覺知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為何這幾個步驟只提到覺知樂受?可能是因為在這步驟前,經由修行而減輕了五蓋、身體平靜、輕鬆了,因此相對之下樂受較明顯。 
 + 
 +呼吸時覺知歡喜的感受,了了分明。 
 + 
 +**6. <color grey>呼吸時</color>覺知樂** 
 + 
 +感受歡喜後,不執著在歡喜上,能生起更輕柔的快樂。 
 + 
 +一個技巧是知足自然能生起輕柔的快樂(即「知足常樂」),而且縱使在前一步驟無法生起歡喜時,也不必灰心,只要知足於現況,自然有知足之樂。 
 + 
 +呼吸時覺知快樂的感受,了了分明。 
 + 
 +**7. <color grey>呼吸時</color>覺知心行** 
 + 
 +先前第三步驟時已將呼吸放至背景,此時將上個步驟的樂受也放至背景,猶如在心中騰出一片空間,然後看著這心中的活動。 
 + 
 +像旁觀者般輕鬆地看著這些心的活動或妄念,不參與其中、也不需因為有妄念而生氣,就像一位母親看著小孩玩沙堆,堆了又拆、拆了又堆,就只是旁觀著,不跟著一起玩沙堆。 
 + 
 +我們不須要和妄念作戰,只要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追著妄念跑、不將妄念視為「我的」妄念而執著不放,就能在呼吸以及快樂的隱隱陪伴下,用放鬆的態度看著心中的活動終究有如船過水無痕。 
 + 
 +對於順利掌握這個步驟的修行者,在背景的樂受也是一個有用的工具:每當我們參與到妄念中、追著妄念跑,就不再如放鬆的旁觀者,就不再活在當下了,樂受也會消失,因此提醒我們回到旁觀者輕鬆客觀的立場。另一方面,在妄念較嚴重的狀態下,可以先觀察心在活動時的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因為感受比較單純,可避免直接覺知所有心的活動但妄念太多時,念頭跟著妄念跑不停。 
 + 
 +呼吸時覺知心的活動,了了分明。 
 + 
 +**8. <color grey>呼吸時</color>平息心行** 
 + 
 +客觀地看著心中的活動後,妄念或念頭會自然漸漸沉澱,內心達到輕安(平靜、輕鬆)。 
 + 
 +步驟4是讓身體平靜、輕鬆,這步驟則是讓內心平靜、輕鬆。 
 + 
 +《中阿含經》卷二十五〈因品 4〉[[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五#一〇二_-_4_-中阿含因品-_5_-念經第六-_6_-_第二小土城誦|第102經念經]]講述在穀物收成前,牧牛人要小心不要讓牛跑進田地內亂吃、亂撞,就像我們要斷除貪、瞋、癡等不善的心念,以免禍患。但在穀物收成後,田地一片乾淨,牧牛人就可以在樹下輕鬆坐著,這就像沒有不善的心念又具有正念時的狀態,是很開闊的、現前的心,是放鬆的、放下的。 
 + 
 +呼吸時覺知心的活動平息,了了分明。 
 + 
 +入出息念的十六個步驟中有喜、樂、輕安產生,讓人愈修愈快樂,因此就會多加修習,這也是一種以獎勵為基礎的學習過程(reward-based learning)。因此對修行過程中的快樂,只要不是世俗的快樂或五欲,不必急著立刻放下,可以適當地享受修行的過程,雖然最終這快樂也要放下。 
 + 
 +入出息念的十六個步驟中都要有對呼吸的覺知。前兩個步驟覺知完全專注在呼吸上,之後的各個步驟還是要有對呼吸的覺知,但愈接近入定時,心的專注會愈來愈單一,相對之下呼吸持續變換的韻律則逐漸淡化為背景。雖然淡化為背景,但對呼吸變換的覺知持續提示無常的特性,有助於培養我們對無常的體會。 
 + 
 +<color blue>**心念處階段**</color> 
 + 
 +**9. <color grey>呼吸時</color>覺知心** 
 + 
 +前一個步驟「平息心行」中,妄念已自然漸漸沉澱,心不隨境轉後,主要剩下純粹的覺知功能,如同南傳《中部尼柯耶》〈根本法門品1〉 第10經念住經所說的:「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 
 + 
 +純粹的覺知是一般人未曾有的體驗,能讓人驚奇於其澄靜。初學者雖然達不到這樣的狀態,仍然可以試著體驗妄念漸漸沉澱後,較為純粹的覺知,而任何的念頭也都是心所變現的一部分。 
 + 
 +呼吸時覺知心,了了分明。 
 + 
 +**10. <color grey>呼吸時</color>覺知心悅** 
 + 
 +在純粹覺知的心中自然有悅樂,此時只要留意悅樂的這個面向,即可覺知心的悅樂,甚至增進悅樂。 
 + 
 +步驟5的「喜」、步驟6的「樂」,以及本步驟的「悅」,都屬於樂受,差別在於步驟5的「喜」較活躍、步驟6的「樂」較輕柔,本步驟的「悅」則更深層、靜止。 
 + 
 +呼吸時覺知心的悅樂,了了分明。 
 + 
 +**11. <color grey>呼吸時</color>覺知心定** 
 + 
 +純粹覺知而有悅樂的心,自然能安定,此時只要留意定的這個面向,即可覺知心的安定、統一,甚至增進心的安定、統一。 
 + 
 +呼吸時覺知心的安定,了了分明。 
 + 
 +**12. <color grey>呼吸時</color>覺知心解脫** 
 + 
 +放下執著,覺知心解脫於執著。 
 + 
 +這裡的「解脫」可以有兩種方向,一種是解脫於「我」,放下對自我的執著,「有呼吸但沒有一個自我在呼吸」。另一種是進入更深的定,例如初禪時心解脫了五蓋,二禪時心解脫了尋與伺,三禪時心解脫了喜,四禪時心解脫了樂。 
 + 
 +兩種方向皆可,平日可以「解脫於我」來練習,而如果要入定,則以進入更深的定來練習。 
 + 
 +呼吸時練習放下,覺知心解脫於執著,了了分明。 
 + 
 +前面「受念處階段」步驟4至8中已經覺知過喜、樂、心的活動、心的活動平息,而在「心念處階段」步驟9至12的覺知心、心悅、心定、心解脫。兩個階段在體會的性質上有相似處,差別在於「受念處階段」只看感受或感受直接引生的心的活動,即五陰中的受、想、行陰;而「心念處階段」時內心已更澄靜,覺知的的層次也更細緻,即五陰中的識陰,因此是由較粗顯的層次漸進地導向較細緻的層次的過程。 
 + 
 +<color blue>**法念處階段**</color> 
 + 
 +**13. <color grey>呼吸時</color>觀察無常** 
 + 
 +觀察事物的無常、遷流變化。 
 + 
 +觀察的對象可以是呼吸,也可以是五陰或一切事物。 
 + 
 +以五陰作觀察的對象為例,可一一觀察五陰的無常,例如色陰是身體的呼與吸,包含了第1至4步驟的對象;受陰是對呼吸苦樂的感受,乃至第5、6步驟的喜、樂等感受;想陰是對呼吸的認知,行陰是意志專注於呼吸,想陰、行陰包含了第7、8步驟心的活動;識陰是對呼吸的覺知,包含了第9至12步驟的對象。 
 + 
 +這些都遷流變化,也都是因緣而生、有條件才能成立,條件改變就會變化乃至消滅,因此觀察並覺悟無常。 
 + 
 +呼吸時觀察無常,了了分明。 
 + 
 +**14. <color grey>呼吸時</color>觀察斷** 
 + 
 +既然無常,也就沒有恆常不變的自我,自然也沒有煩惱是我所擁有的,而捨斷煩惱,放下身見、戒禁取見、疑結等煩惱。 
 + 
 +呼吸時觀察斷煩惱,了了分明。 
 + 
 +**15. <color grey>呼吸時</color>觀察無欲** 
 + 
 +既然無常、捨斷煩惱,即可厭離,體悟到沒有什麼好執著的,而能離貪,無欲愛、色愛、無色愛。 
 + 
 +前面步驟對於無常的體悟愈深、對於捨斷的實踐愈紮實,這一步驟的無欲愈徹底。 
 + 
 +呼吸時觀察無欲,了了分明。 
 + 
 +**16. <color grey>呼吸時</color>觀察滅** 
 + 
 +所有當前的感官經歷都會滅去,所有事物也都會滅去、終止。 
 + 
 +以呼吸為例,呼吸很快就滅去,一下就沒有了,而且如果呼吸停止,沒多久生命也會終結。 
 + 
 +因為無常、捨斷煩惱、無欲,而滅苦,涅槃寂滅。 
 + 
 +呼吸時觀察寂滅,了了分明。 
 + 
 +第14至16步驟可以對應到其他經中所提的「四法本末」: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行苦,涅槃寂滅。相當於「三法印」加上「一切行苦」,也有人稱為「四法印」。如此契合真理地修觀能解脫煩惱、證得涅槃。 
 + 
 +南傳的對應經文在第14至16步驟的次序和《雜阿含經》不同,而是「隨觀無常,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棄捨」,可對應到其他經中所提「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也可以成為一種修行的次第,能讓人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證知四聖諦。法念處的這四個步驟依南傳次第的修法,可參見線上版的「進階辨正」。 
 + 
 +====[進階辨正]==== 
 + 
 +  *[[什麼是「繫念面前」]] 
 +  *[[什麼是「覺知一切身入息」]] 
 +  *[[什麼是「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 
 +  *[[什麼是「心行」]] 
 +  *[[研討:修入出息念前的準備工作]] 
 +  *[[研討:數息法的數數]] 
 +  *[[研討:入出息念的修法]] 
 +  *[[研討:十六勝行中身念處的項目及編號]] 
 +  *[[研討:十六勝行最後四個的次第及意義]] 
 +  *[[研討:辦公椅上盤腿須注意]] 
 +  *[[研討:打坐用蒲團及墊子的選擇]] 
 +  *[[研討:濕熱氣候下打禪七的裝備]] 
 +  *[[研討: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A Practice Guide and Translations 書摘分享]] 
 +  *[[研討:南傳《入出息念經》中譯]]
-(上圖節錄自「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一書,無著比丘著。以後得重畫。) 
=====(八〇四)@@[0206b15]@@===== =====(八〇四)@@[0206b15]@@=====
行 307: 行 560:
@[0206b1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06b1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06b1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者,斷諸[[覺想]]-[]-。云何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斷諸覺想?若比丘依止聚落、城邑住……」如上廣說,乃至「於出息滅善學,是名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斷諸覺想。」+@[0206b1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者,斷諸[[覺想]]-[]-。>-云何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斷諸覺想?若比丘依止聚落、城邑住……」如上廣說,乃至「於出息滅善學。是名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斷諸覺想。」
@[0206b2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06b2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06b22]@如斷覺想,如是不動搖,得大果大福利,如是得[[甘露]]、究竟甘露,得二果、四果、七果,一一經亦如上說。+@[0206b22]@如斷覺想,如是不動搖,得大果大福利,如是得[[甘露]]、究竟甘露,得二果、四果、[[七果]]-[]-,一一經亦如上說。
====[校勘]==== ====[校勘]====
行 320: 行 573:
====[註解]==== ====[註解]====
-[] 覺想:思想。其中「覺」又譯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二禪時放下「尋」,而達成更深的定境。+[] 覺想:思想。
-[] +[] 七果:指當生證得阿羅漢果、命終時證得阿羅漢果、或證五種阿那含果(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般涅槃)。參見卷二十七[[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七四〇|第740經]]。
-[]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ref>S54.02-05}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本經說「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者,斷諸覺想」,入出息念特別能對治散亂的思緒,這可能也是因為呼吸沒有顏色或外形,是一種較平淡的所緣,相對之下比較不會激發心裡的幻想。再者,入出息念的修習過程有喜、樂、輕安產生,愈修愈快樂,有利於讓心專注在修行上而不亂跑。
 +
 +====[進階辨正]====
 +
 +  *[[研討:觀呼吸斷諸覺想,為何我修觀呼吸時妄想很多]]
=====(八〇五)@@[0206b25]@@===== =====(八〇五)@@[0206b25]@@=====
行 342: 行 601:
@[0206c01]@佛告阿梨瑟吒比丘:「汝云何修習我所說安那般那念?」 @[0206c01]@佛告阿梨瑟吒比丘:「汝云何修習我所說安那般那念?」
-@[0206c02]@比丘白佛:「世尊!我於過去[[諸行]]-[]-不顧念,未來諸行不生欣樂,於現在諸行不生染著,於[[內外對礙想]]-[]-善正除滅。我已如是修世尊所說安那般那念。」+@[0206c02]@比丘白佛:「世尊!我於過去[[諸行]]-[]-不顧念,未來諸行不生欣樂,於現在諸行不生染著,於[[內外對礙想]]-[]-[[善正除滅]]-[]-。我已如是修世尊所說安那般那念。」
-@[0206c06]@佛告阿梨瑟吒比丘:「汝實修我所說安那般那念,非不修,然其比丘於汝所修安那般那念所,更有勝妙過其上者。何等是勝妙過阿梨瑟吒所修安那般那念者?是比丘依止城邑、聚落……」如前廣說,乃至「於滅出息觀察善學,是名,阿梨瑟吒比丘!勝妙過汝所修安那般那念者。」+@[0206c06]@佛告阿梨瑟吒比丘:「汝實修我所說安那般那念,非不修,然其比丘於汝所修安那般那念所,更有勝妙過其上者。何等是勝妙過阿梨瑟吒所修安那般那念者?是比丘依止城邑、聚落……」如前廣說,乃至「於滅出息觀察善學。是名,阿梨瑟吒比丘!勝妙過汝所修安那般那念者。」
@[0206c1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06c1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354: 行 613:
====[註解]==== ====[註解]====
-[] 諸行:種種由因緣而生的事物(即「有為法」);種種行為造作。+[] 諸行:所有由因緣而生的事物(即「有為法」)。
-[] 內外對礙想: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等自身內五根對外五境所起的因對立而有障礙的想法。+[] 內外對礙想: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識法等內六根對外六境所引起的認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對於自身內、外諸法的有對想」。按:這裡的「對礙想」可解為六根對六境引起的認知,也可解為瞋恚。 
 + 
 +[] 善正除滅:好好地、正確地消除。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363: 行 624: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讀經拾得]====
 +
 +阿梨瑟吒比丘自己修行入出息念,已「於內外對礙想善正除滅」,一種解讀是達成內心與外境的統一,有不錯的定力。另一種解讀為捨離了瞋恚。相當的南傳經文接下來還有一句,表示他修入出息念的方法為「只具念地吸氣、只具念地呼氣」。
 +
 +佛陀則進一步教他「勝妙過汝所修安那般那念者」,即第803經所解說以入出息念修習四念處的十六個步驟,既能修止也能修觀,進而由法念處覺悟解脫智慧。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勝妙過汝所修安那般那念者,指的是阿梨瑟吒比丘更應修習如前幾經提到之「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等,不要只著重在修定的技術層面。+[[什麼是「內外對礙想」]] 
=====(八〇六)@@[0206c14]@@===== =====(八〇六)@@[0206c14]@@=====
行 374: 行 642:
@[0206c1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06c1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06c15]@爾時,世尊於晨朝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持[[尼師檀-[1]-]]-[]-入安陀林,坐一樹下,晝日禪思。+@[0206c15]@爾時,世尊於晨朝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持[[尼師壇-[1]-]]-[]-入安陀林,坐一樹下,晝日禪思。
-@[0206c18]@時,尊者[[罽賓那]]-[2]--[]-亦晨朝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還,舉衣鉢,洗足已,持尼師檀[*]入安陀林,於樹下坐禪,去佛不遠,正身不動,身心正直,勝妙思惟。+@[0206c18]@時,尊者[[罽賓那]]-[2]--[]-亦晨朝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還,舉衣鉢,洗足已,持尼師壇[*]入安陀林,於樹下坐禪,去佛不遠,正身不動,身心正直,勝妙思惟。
-@[0206c21]@爾時,眾多比丘[[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佛足,退坐一面。+@[0206c21]@爾時,眾多比丘[[晡時]][[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佛足,退坐一面。
-@[0206c23]@佛語諸比丘:「汝等見尊者罽賓那不?去我不遠,正身端坐,身心不動,住勝妙住。」+@[0206c23]@佛語諸比丘:「汝等見尊者罽賓那不?去我不遠,正身端坐,身心不動,[[住勝妙住]]-[]-。」
@[0206c25]@諸比丘白佛:「世尊!我等數見彼尊者正身端坐,善攝其身,不傾不動,專心勝妙。」 @[0206c25]@諸比丘白佛:「世尊!我等數見彼尊者正身端坐,善攝其身,不傾不動,專心勝妙。」
-@[0206c26]@佛告諸比丘:「若比丘修習三昧,身心安住,不傾不動,住勝妙住者,此比丘得此三昧,不勤方便,隨欲即得。」+@[0206c26]@佛告諸比丘:「若比丘修習三昧,身心安住,不傾不動,住勝妙住者,此比丘得此三昧,不勤[[方便]],隨欲即得。」
@[0206c29]@諸比丘白佛:「何等三昧,比丘得此三昧,身心不動,住勝妙住?」 @[0206c29]@諸比丘白佛:「何等三昧,比丘得此三昧,身心不動,住勝妙住?」
-@[0207a01]@佛告諸比丘:「若比丘依止聚落,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入林中,若閑房、露坐,思惟繫念,乃至息滅觀察善學,是名三昧,若比丘端坐思惟,身心不動,住勝妙住。」+@[0207a01]@佛告諸比丘:「若比丘依止聚落,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入林中,若閑房、露坐,思惟繫念……」乃至「息滅觀察善學。是名三昧,若比丘端坐思惟,身心不動,住勝妙住。」
@[0207a0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07a0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394: 行 662:
====[校勘]==== ====[校勘]====
-[1]「檀」,宋、元、明三本作「壇」。[*]+[1]「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壇」。[*]
[2]「罽賓那」,巴利本作 Kappina。 [2]「罽賓那」,巴利本作 Kappina。
行 401: 行 669:
====[註解]==== ====[註解]====
-[] 尼師檀:跟衣服的質料一樣,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敷具、坐具、臥具。+[] 尼師壇: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坐具、敷具。
-[] 罽賓那:比丘名,以「言直無隱,警誡諸苾芻」聞名。又譯為「劫賓那」、「摩訶迦匹那」。+[] 罽賓那:比丘名,以「言直無隱,警誡諸苾芻」聞名。又譯為「劫賓那」、「摩訶迦匹那」。
-[] 晡時:黃昏時分,約下午三點至五點多。 +[] 住勝妙住:保持在殊勝奧妙的定境中。
- +
-[三] +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419: 行 685:
@[0207a08]@如是我聞: @[0207a08]@如是我聞:
-@[0207a08]@一時,佛住一奢能伽羅林中。+@[0207a08]@一時,佛住[[一奢能伽羅]]-[]-林中。
@[0207a0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欲二月坐禪,諸比丘勿復-[1]-往來,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薩]]時。」爾時,世尊作是語已,即二月坐禪,無一比丘敢往來者,唯除送食及布薩時。 @[0207a0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欲二月坐禪,諸比丘勿復-[1]-往來,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薩]]時。」爾時,世尊作是語已,即二月坐禪,無一比丘敢往來者,唯除送食及布薩時。
-@[0207a12]@爾時,世尊坐禪二月過已,從禪覺,於比丘僧前坐,告諸比丘:「若諸外道出家來問汝等:『沙門瞿曇於二月中云何坐禪?』汝應答言:『如來二月以安那般那念坐禪思惟住。』所以者何?我於此二月念安那般那,多住思惟,-{安般的粗思惟住及微細思惟住}--<入息時念入息如實知,出息時念出息如實知。若長若短,[[一切身覺入息念如實知,一切身覺出息念如實知]]-[一]-。[[身行休息入息念如實知]]-[二]-,乃至[[滅出息念如實知]]-[三]-。我悉知已,我時作是念:『此則[[麁思惟住]]-[]-,我今於此思惟止息已,當更修餘[[微細修住而住]]-[]-。』>-+@[0207a12]@爾時,世尊坐禪二月過已,從禪覺,於比丘僧前坐,告諸比丘:「若諸外道出家來問汝等:『沙門瞿曇於二月中云何坐禪?』汝應答言:『如來二月以安那般那念坐禪思惟住。』所以者何?我於此二月念安那般那,多住思惟,入息時念入息如實知,出息時念出息如實知。若長若短,一切身覺入息念如實知,一切身覺出息念如實知。身行休息入息念如實知……」乃至「滅出息念如實知。我悉知已,我時作是念:『此則[[麁思惟住]]-[]-,我今於此思惟止息已,當更修餘[[微細修住而住]]-[]-。』
-@[0207a23]@「-<爾時,我息止麁思惟已,即更入微細思惟,[[多住而住]]-[六]-。>-時,有三[[天子]]-[七]-,極上妙色,過夜來至我所。一天子作是言:『沙門瞿曇[[時到]]-[]-。』復有一天子言:『此非時到,是[[時向至]]-[]-。』第三天子言:『非為時到,亦非時向至,此則[[修住]]-[]-,是[[阿羅訶寂滅]]-[十一]-耳。』」+@[0207a23]@「爾時,我息止麁思惟已,即更入微細思惟,[[多住而住]]-[]-。時,有三天子,極上妙色,過夜來至我所。一天子作是言:『沙門瞿曇[[時到]]-[]-。』復有一天子言:『此非時到,是[[時向至]]-[]-。』第三天子言:『非為時到,亦非時向至,此則[[修住]]-[]-,是[[阿羅訶寂滅]]-[]-耳。』」
-@[0207a28]@佛告諸比丘:「若有正說,[[聖住]]-[2]--[]-、[[天住]]-[]-、[[梵住]]-[3]--[]-、[[學住]]-[]-、[[無學住]]-[]-、[[如來住]]-[4]--[]-,[[學人]]-[]-所不得當得,不到當到,不證當證,[[無學人]]-[]-[[現法樂住]]者,謂安那般那念,此則正說。所以者何?安那般那念者,是聖住、天住、梵住,乃至無學現法-[5]-樂住。」+@[0207a28]@佛告諸比丘:「若有正說,[[聖住-[2]-、天住、梵住-[3]-、學住、無學住、如來住]]-[4]--[]-,[[學人]]所不得當得,不到當到,不證當證,[[無學]]-[]-[[現法樂住]]-[]-者,謂安那般那念,此則正說。所以者何?安那般那念者,是聖住、天住、梵住……」乃至「無學現法-[5]-樂住。」
@[0207b0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07b0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442: 行 708:
[5] 聖本無「法」字。 [5] 聖本無「法」字。
- 
====[註解]==== ====[註解]====
-[] 一切身覺入息念如實知,一切身覺出息念如實知:呼吸時,如實感受著呼吸的整個過程,此處的「覺」是「感受、覺察」的意思,「身」指「呼吸時身體的相關變化」。+[] 一奢能伽羅:地名,是位於憍薩羅國的婆羅門村落。又譯為「伊車能伽羅」、「那楞伽羅」。
-[] 身行休息入息念如實知:吸氣時如實感受氣息變得寧靜細微。+[] 麁思惟住:保持在粗的專注中。
-[] 滅出息念如實知:呼氣如實觀察到煩惱的止息。+[] 微細修住而住:修習保持在精細的專注狀態;修習保持在深定中。例如第四禪乃至滅盡定。
-[] 麁思惟住:保持在粗的專注中。+[] 多住而住:持續保持專注。
-[] 微細修住而住:保持在細微的專注中。+[] 時到:時間到了,指死亡了。
-[] 多住而住:持續保持專注。+[] 時向至:即將死亡。
-[] 天子:天界的眾生。+[] 修住:修習禪定。
-[] 時到:命終。+[] 阿羅訶寂滅:阿羅漢的身心都止息了。
-[] 時向至:即將命終。+[] 聖住、天住、梵住、學住、無學住、如來住:賢聖的安住、天的安住、清淨的安住、有學聖者的安住、無學聖者的安住、佛的安住。
-[] 修住:修習禪定。+[] 無學:阿羅漢已無惑可斷、畢業了,因此稱為「無學」。
-[十一] 阿羅訶寂滅:阿羅漢入定,身心都止息了。 +[] 現法樂住:當生保持著安樂、幸福。另譯作「見法樂住」。
- +
-[] 聖住:如實知苦、集、滅、道四聖諦者住於聖住。 +
- +
-[] 天住: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者,住於天住。 +
- +
-[] 梵住:得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定〕者,住於梵住。 +
- +
-[] 學住:有學聖者之住息處。 +
- +
-[] 無學住:無學聖者之住息處。 +
- +
-[] 如來住:得無上正覺者住於如來住。 +
- +
-[] 學人:佛弟子中尚未證阿羅漢的聖者,還有法須修學,因此稱為「學人」或「有學」。 +
- +
-[] 無學人:修學達到圓滿親證,無須再學的階段,因此稱為「無學人」或「無學」,為證得第四果(阿羅漢果)的聖者。+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489: 行 738: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本經記載佛陀曾連續兩個月閉關修習入出息念的十六個步驟,進入一個比一個深的定境,並且在出關後稱讚這個法門,特別推薦給大家。
=====(八〇八)@@[0207b06]@@===== =====(八〇八)@@[0207b06]@@=====
行 494: 行 745:
@[0207b06]@如是我聞: @[0207b06]@如是我聞:
-@[0207b06]@一時,佛住[[迦毘羅越]]-[]-[[[[尼拘律]]-[]-樹園]]-[1]--[]-中。+@[0207b06]@一時,佛住[[迦毘羅越]]-[]-[[尼拘律樹園]]-[1]--[]-中。
-@[0207b07]@爾時,[[釋氏摩訶男]]-[2]--[]-詣尊者迦磨比丘所,禮迦磨比丘足已,退坐一面,語迦磨比丘言:「云何?尊者迦磨!學住-[3]-者為即是如來住耶?為[[學住異、如來住異]]-[]-?」+@[0207b07]@爾時,[[釋氏摩訶男]]-[2]--[]-詣尊者迦磨比丘所,禮迦磨比丘足已,退坐一面,語迦磨比丘言:「云何?尊者迦磨!學住-[3]-者為即是如來住耶?為[[學住異、如來住異]]-[]-?」
-@[0207b10]@迦磨比丘答言:「摩訶男!學住異、如來住異。摩訶男!學住者,[[斷五蓋多住]]-[]-。如來住者,於五蓋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4]-樹]]頭,更不生長,於未來世成不生法-[5]-。+@[0207b10]@迦磨比丘答言:「摩訶男!學住異、如來住異。摩訶男!學住者,[[斷五蓋多住]]-[]-。如來住者,於五蓋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4]-樹]]頭,更不生長,[[於未來世成不生法]]-[5]-。
-@[0207b14]@「一時,世尊住一奢能伽羅林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欲於此一奢能伽羅林中二月坐禪,汝諸比丘勿使往來,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薩時……』廣說如前,乃至『無學現法樂住。以是故知,摩訶男,學住異、如來住異。』」+@[0207b14]@「一時,世尊住一奢能伽羅林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欲於此一奢能伽羅林中二月坐禪,汝諸比丘勿使往來,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薩時……』」廣說如前,乃至「『無學現法樂住。』以是故知,摩訶男!學住異、如來住異。」
@[0207b19]@釋氏摩訶男聞迦磨比丘所說歡喜,從座起去。 @[0207b19]@釋氏摩訶男聞迦磨比丘所說歡喜,從座起去。
行 519: 行 770:
====[註解]==== ====[註解]====
-[] 迦毘羅越: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譯為「迦毘羅衛」、「迦維羅衛」。+[] 迦毘羅越: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譯為「迦毘羅衛」、「迦維羅衛」。
-[] 尼拘律:桑科榕屬的常綠大喬木孟加拉榕,原產於印度,株高可達十八公尺以上,葉大片,長十至二十公分,寬六至十公分,卵形或橢圓形。枝葉繁茂,向四方蔓生,氣根常自側枝發生,深入地下,致成支柱,用以支持樹體,因此一樹可以成林,被稱為獨木林。又譯為尼拘樹、尼拘陀樹、尼拘留他樹、尼拘律樹。+[] 尼拘律樹園:佛陀的道場之一,是佛陀成道後回故國為父王說法的地方。又譯為「尼拘律園」、「尼拘留園」。「尼拘律」是孟加拉榕,為桑科榕屬的常綠大喬木,原產於印度,株高可達十八公尺以上,枝葉繁茂,向四方蔓生,氣根常自側枝發生,深入地下,致成支柱,用以支持樹體,因此一樹可以成林,被稱為獨木林。
-[] 尼拘律樹園:佛陀的道場之一,是佛陀成道後回故國為父王說法的地方。又譯為「尼拘律園」、「尼拘留園」。+[] 釋氏摩訶男:優婆塞名,常布施湯藥、衣食等予僧眾,佛陀稱讚他「心恒悲念一切之類」第一。又譯為「釋摩訶男」、「釋摩男」、「摩呵男釋」、「摩訶納釋種」。
-[] 釋氏摩訶男:優婆塞名,常布施湯藥、衣食等予僧眾,佛陀稱讚他「心恒悲念一切之類」第一。又譯為「釋摩訶男」、「釋摩男」、「摩呵男釋」、「摩訶納釋種」。經中同名另有多人,例如最初隨佛出家的五位比丘之一為摩訶男尊者,《雜阿含經》卷四十六則記載一位舍衛國極富有但對自己及他人都極吝嗇而墮地獄的摩訶男長者。+[] 學住異、如來住異:有學聖者的安住(多保持斷五蓋)和佛的安住(斷除五蓋的根本──無明及所有的煩惱)不同。
-[] 學住異、如來住異:學住和如來住不同。 +[] 斷五蓋多住:多保持斷五蓋。
- +
-[五] 斷五蓋多住:經常處於斷五蓋的狀態。+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536: 行 785: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斷五蓋有助於入定及培養七覺支,但五蓋不包含「無明」等深層的煩惱,在因緣具足時仍會新生五蓋。因此本經說有學聖者的安住是多保持斷五蓋,佛陀則不但斷盡五蓋,更斷了五蓋的根本──無明及所有的煩惱。
=====(八〇九)@@[0207b21]@@===== =====(八〇九)@@[0207b21]@@=====
行 541: 行 792:
@[0207b21]@如是我聞: @[0207b21]@如是我聞:
-@[0207b21]@一時,佛住金剛聚落跋求摩河側薩羅梨林中。+@[0207b21]@一時,佛住[[金剛聚落]]-[]-[[跋求摩河]]-[]-側[[薩羅梨]]-[]-林中。
-@[0207b22]@爾時,世尊為諸比丘說不淨觀-[1]-,讚歎不淨觀言:「諸比丘修不淨觀,多修習者,得大果大福利。」+@[0207b22]@爾時,世尊為諸比丘說[[不淨觀]]-[1]-,讚歎不淨觀言:「諸比丘修不淨觀,多修習者,得大果大福利。」
@[0207b24]@時,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或以刀自殺,或服毒藥,或繩自絞、投巖自殺,或令餘比丘殺。 @[0207b24]@時,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或以刀自殺,或服毒藥,或繩自絞、投巖自殺,或令餘比丘殺。
-@[0207b26]@有[[異比丘]]極生厭患惡露不淨,至-[2]-鹿林[[梵志]]-[]-子所,語鹿林梵志子言:「賢首!汝能殺我者,衣鉢屬汝。」+@[0207b26]@有[[異比丘]]極生厭患惡露不淨,至-[2]-[[鹿林梵志子]]-[]-所,語鹿林梵志子言:「賢首!汝能殺我者,衣鉢屬汝。」
@[0207b29]@時,鹿林梵志子即殺彼比丘,持刀至跋求摩河邊,洗刀時,有魔天住於空中,讚鹿林梵志子言:「善哉,善哉,賢首!汝得無量功德,能令諸沙門釋子持戒有德,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穌-[3]-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諸長利衣鉢雜物悉皆屬汝。」 @[0207b29]@時,鹿林梵志子即殺彼比丘,持刀至跋求摩河邊,洗刀時,有魔天住於空中,讚鹿林梵志子言:「善哉,善哉,賢首!汝得無量功德,能令諸沙門釋子持戒有德,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穌-[3]-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諸長利衣鉢雜物悉皆屬汝。」
-@[0207c06]@時,鹿林梵志子聞讚歎已,增惡邪見,作是念:「我今真實大作福德,令沙門釋子持戒功德者,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衣鉢雜物悉皆屬我。」於是手執利刀,循-[4]-諸房舍、諸經行處、別房、禪房,見諸比丘,作如是言:「何等沙門持戒有德,未度者我能令度,未脫者令-[5]-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令得涅槃?」+@[0207c06]@時,鹿林梵志子聞讚歎已,增惡邪見,作是念:「我今真實大作福德,令沙門釋子持戒功德者,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衣鉢雜物悉皆屬我。」於是手執利刀,順-[4]-諸房舍、諸經行處、[[別房]]-[]-、禪房,見諸比丘,作如是言:「何等沙門持戒有德,未度者我能令度,未脫者-[5]-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令得涅槃?」
@[0207c14]@時,有諸比丘厭患身者,皆出房舍,語鹿林梵志子言:「我未得度,汝當度我;我未得脫,汝當脫我;我未得穌息,汝當令我得穌息;我未得涅槃,汝當令我得涅槃。」 @[0207c14]@時,有諸比丘厭患身者,皆出房舍,語鹿林梵志子言:「我未得度,汝當度我;我未得脫,汝當脫我;我未得穌息,汝當令我得穌息;我未得涅槃,汝當令我得涅槃。」
行 561: 行 812:
@[0207c21]@阿難白佛言:「世尊為諸比丘說修不淨觀,讚歎不淨觀。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廣說乃至「殺六十比丘」。「世尊!以是因緣故,令諸比丘轉少、轉減、轉盡。唯願世尊更說餘法,令諸比丘聞已,勤修智慧,樂受正法,樂住正法。」 @[0207c21]@阿難白佛言:「世尊為諸比丘說修不淨觀,讚歎不淨觀。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廣說乃至「殺六十比丘」。「世尊!以是因緣故,令諸比丘轉少、轉減、轉盡。唯願世尊更說餘法,令諸比丘聞已,勤修智慧,樂受正法,樂住正法。」
-@[0207c26]@佛告阿難:「是故,我今次第說,[[住-[6]-微細住]]-[]-,[[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速令[[休息]]-[]-,如天大雨,起、未起塵能令休息。如是,比丘!修微細住,諸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阿難!何等為微細住多修習,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謂安那般那念住。」+@[0207c26]@佛告阿難:「是故,我今次第說,[[住-[6]-微細住]]-[]-,[[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速令休息,如天大雨,起、未起塵能令休息。如是,比丘!修微細住,諸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阿難!何等為微細住多修習,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謂安那般那念住。」
@[0208a04]@阿難白佛:「云何修習安那般那念住,隨順開覺,已-[7]-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 @[0208a04]@阿難白佛:「云何修習安那般那念住,隨順開覺,已-[7]-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
行 577: 行 828:
[3]「穌」,聖本作「蘇」。[*] [3]「穌」,聖本作「蘇」。[*]
-[4]「循」,宋、元、明、聖四本作「順」。+[4]「順」,大正藏原為「循」,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順」。
-[5] 宋、元、明、聖四本無「令」字。+[5] 大正藏在「者」字之後有一「令」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6]「住」,明本作「依」。 [6]「住」,明本作「依」。
[7] 聖本無「已」字。 [7] 聖本無「已」字。
- 
====[註解]==== ====[註解]====
-[]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 金剛聚落: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揭陀國的北方,當今印度東北部,是由八個種族組成的聯邦共和國,首都是毘舍離。又譯為金剛國、跋耆國、拔耆國、跋祇、跋闍。
-[] 穌息:困頓後得到休息。+[] 跋求摩河:恆河的上游之一,即當今尼泊爾的巴格馬提河,被印度教徒視為聖河。
-[] 住微細住:處於寂靜的、無雜的、安樂的狀態。+[] 薩羅梨:喜馬拉雅長葉松,為松科松屬的常綠針葉大喬木,株高可達四十至六十公尺,生長於約海拔二千公尺的山地,常形成較大面積的純林。
-[] 隨順:依照順序。+[] 鹿林梵志子:鹿林婆羅門的兒子。「梵志」指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為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
-[] 開覺:心開意解而醒悟。+[] 穌息:休養、安息。其中「穌」同「甦」。
-[] 休息:止息。+[] 別房:單獨的房屋。 
 + 
 +[] 住微細住:保持在精細的專注狀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寂靜的、勝妙的、無混濁的、安樂的住處」。 
 + 
 +[] 隨順開覺:順著覺悟而心開意解。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每當惡不善法一生起,它即刻使之消失、平息」。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605: 行 859: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本經介紹佛陀開始教入出息念的因緣,是因為有弟子修不淨觀太過猛烈,修到厭世自殺,因此佛陀教導較溫和的入出息念。
 +
 +====[進階辨正]====
 +
 +[[研討:第807經的「修餘微細修住而住」和第809經的「微細住」有何關係]]
=====(八一〇)@@[0208a09]@@===== =====(八一〇)@@[0208a09]@@=====
行 616: 行 876:
@[0208a13]@時,尊者阿難從禪覺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是念:『頗有一法,多修習已,令四法滿足,乃至二法滿足?我今問世尊,寧有一法,多修習已,能令,乃至二法滿足耶?』」 @[0208a13]@時,尊者阿難從禪覺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是念:『頗有一法,多修習已,令四法滿足,乃至二法滿足?我今問世尊,寧有一法,多修習已,能令,乃至二法滿足耶?』」
-@[0208a18]@-{安般->四念處->七覺分->明解脫}-佛告阿難:「有一法,多修習已,乃至能令二法滿足。何等為一法?謂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2]-滿足。+@[0208a18]@佛告阿難:「有一法,多修習已,乃至能令二法滿足。何等為一法?謂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2]-滿足。
-@[0208a22]@-{修安般滿足四念處}-「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處滿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如滅出息念學。阿難!-{身念處}-如是聖弟子[[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二]-;[[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三]-,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3]-;[[身行休-[4]-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四]-。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五]-,[[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5]-惟]]-[六]-。+@[0208a22]@-{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處滿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如滅出息念學。」
-@[0208b01]@-{受念處}-「若有時聖弟子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覺知]]-[]-[[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受受觀念住]]-[]-,[[若復異受者,彼亦隨受-[6]-比思[*]惟]]-[十一]-。+@[0208a23]@「阿難!-{身念處}-如是聖弟子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3]-。身行休-[4]-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5]-惟]]-[]-。
-@[0208b05]@-{心念處}-「有時聖弟子心覺知,心悅、心定、心解脫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十二]-,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十三]-,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0208b01]@-{受念處}-「若有時聖弟子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覺知,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受受觀念住]]-[]-[[若復異受者,彼亦隨受-[6]-比思[*]惟]]-[]-。
-@[0208b09]@-{法念處}-「若聖弟子有時觀無常、斷、無欲、滅,如無常、斷、無欲、滅觀住學,是聖弟子爾時[[法法觀念住]]-[十四]-,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0208b05]@-{心念處}-「有時聖弟子心覺知……,心悅……,心定……,心解脫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
-@[0208b13]@-{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阿難白佛:「如是修習安那般那念,令四念處滿足。云何修四念處,令七覺分滿足?」+@[0208b09]@-{法念處}-「若聖弟子有時觀無常、斷、無欲、滅,如無常、斷、無欲、滅觀住學,是聖弟子爾時[[法法觀念住]]-[]-。[[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
-@[0208b15]@佛告阿難:「若比丘身身觀念住,念住已,繫念住不忘。爾時方便修念覺分,修念覺分已,念覺分滿足;念覺滿足已,於法選擇思量。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修擇法覺分已,擇法覺分滿足,於法選擇分別思量已,得精勤方便。爾時方便修習精進覺分,修精進覺分已,精進覺分滿足,方便精進已,則心歡喜。爾時方便修喜覺分,修喜覺分已,喜覺分滿足,歡喜已,身心猗-[7]-息。爾時方便修猗[*]覺分,修猗[*]覺分已,猗覺-[8]-分滿足,身心樂已,得三昧。爾時修定覺分,修定覺分已,定覺分[*]滿足,定覺分滿足已,貪憂則滅,得[[平等捨]]-[十五]-。爾時方便修捨覺分,修捨覺分已,捨覺分滿足,受、心、法法念處亦如是說,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0208b13]@-{修四念處滿足七覺支}-阿難白佛:「如是修習安那般那念,令四念處滿足。云何修四念處,令七覺分滿足?」
-@[0208b29]@阿難白佛:「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修七覺分滿足明.解脫}-云何修七覺分,滿足明、解脫?」+@[0208b15]@佛告阿難:「若比丘身身觀念住,念住已,繫念住不忘,爾時[[方便]]修念覺分,修念覺分已,念覺分滿足。念覺滿足已,於法選擇、思量,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修擇法覺分已,擇法覺分滿足。於法選擇、分別、思量已,得精勤方便,爾時方便修習精進覺分,修精進覺分已,精進覺分滿足。方便精進已,則心歡喜,爾時方便修喜覺分,修喜覺分已,喜覺分滿足。歡喜已,身心[[猗-[7]-息]],爾時方便修[[猗|猗[*]覺分]],修猗[*]覺分已,猗覺-[8]-分滿足。身心樂已,得三昧,爾時修定覺分,修定覺分已,定覺分[*]滿足。定覺分滿足已,貪憂則滅,得[[平等捨]]-[]-,爾時方便修捨覺分,修捨覺分已,捨覺分滿足。受……、心……、法法念處亦如是說。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
-@[0208c02]@佛告阿難:「若比丘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修念覺分已,滿足明、解脫。乃至修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修捨覺分已,明、解脫滿足。阿難!是名[[法法相類、法法相潤]]-[十六]-。如是十三法,一法為增上,一法為門,次第增進,修習滿足。」+@[0208b29]@阿難白佛:「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修七覺支滿足明、解脫}-云何修七覺分,滿足明、解脫?」 
 + 
 +@[0208c02]@佛告阿難:「若比丘修念覺分,__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__;修念覺分已,滿足明、解脫……」乃至「修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修捨覺分已,明、解脫滿足。阿難!是名[[法法相類、法法相潤]]-[]-。如是十三法,一法為增上,一法為門,次第增進,修習滿足。」
@[0208c08]@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08c08]@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653: 行 915:
[8] 宋、元、明、聖四本無「分」字。* [8] 宋、元、明、聖四本無「分」字。*
- 
====[註解]==== ====[註解]====
-[] 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吸氣時清楚地知道正在吸氣。+[] 身身觀念住:即「身念住」,正念安住在身體上,覺知當下的身體狀態或本質。
-[] 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呼氣時清楚地知道正在呼氣。+[] 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於其他的身體現象,也比照這樣地思惟。這是說思惟從呼吸所觀察到的無常等道理,也適用於身體的其他部分。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是身的一種,即:吸氣與呼氣」。
-[] 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呼吸長的時候,清楚地知道呼吸長;呼吸短的時候,楚地知道呼吸短,清楚地觀察整個呼吸的過程。「身行」指呼吸。+[] 受受觀念住:即「受念住」,正念安住在感受上,覺知當下的感受是苦、樂、不苦不樂。
-[] 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吸氣時氣息變得細沉寧靜,心中也清楚地知道氣息變得細沉寧靜。+[] 若復異受者,彼亦隨受比思惟:又如果有其他的感受,也比照這樣地思惟。
-[] 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呼氣時氣息變得細沉寧靜,心中也清楚地知道氣息變得細沉寧靜。+[] 心心觀念住:即「心念住」,正念安住在心念上,覺知當下的心念是否有貪、瞋、癡等狀態。
-[] 身身觀念住:注意力保持在身體上觀察生理的變化。+[] 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如果有其他的心念,也比照這樣地思惟。
-[] 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和身不同的(受、心、法念住),也依此類推思惟。「比」是類比的意思。+[] 法法觀念住:即「法念住」,正念安住在諸法上,覺知五蓋、七覺支等法,進一步則可調伏五蓋、培養七覺支、證知四聖諦。
-[] 心行覺知:專注地觀察感受。「心行」指的是「感受」。+[] 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其他的諸法,也比照這樣地思惟。
-[] 心行息覺知:觀察感受的平息。+[] 平等捨:心平等、寂靜,而能捨離。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是善旁觀者」。
-[] 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吸氣時觀察感受變得平靜,呼氣時觀察感受變得平靜。完整經文為「心行息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 法法相類、法法相潤:法和法之間互相類似,法和法之間互相利益。
-[] 受受觀念住:注意力保持在感受上觀察感受的變化。+====[對應經典]====
-[十一] 若復異受者,彼亦隨受比思惟:如果還有不同於感受的,也依此類推思惟。+  * {ref>S54.13} 
 +  * {ref>S54.14} 
 +  * 《吐魯番出土梵文寫本》SHT 3091。 
 +  * 參考 {ref>M118}
-[十二] 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吸氣時覺察到心的解脫,呼氣時覺察到心的解脫。完整經文為「心解脫入息念時如心解脫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讀經拾得]====
-[十三] 心心觀念住:注意力保持在心念上觀察心念的變化。+  ***入出息念如何增進七覺支**
-[十四] 法法觀念住:注意力保持在法上觀察法的變化,如「觀無常、斷、無欲、滅……」。+綜合本經及第803經,可知入出息念的十六個步驟與四念處的關係(如在第803經的「讀經拾得」中所分析)。進一步地,這十六個步驟也能增進七覺支,整體上四念處的每一個念處都能增進七覺支,細部來看某些步驟較容易增進某些覺支,舉例如下: 
 +  -念覺支:從準備階段或步驟1開始的所有步驟。 
 +  -擇法覺支:步驟2(明辨、研究呼吸的長短)。 
 +  -精進覺支:步驟3(努力讓覺知包括呼吸和全身)開始或是全部的步驟。 
 +  -喜覺支:步驟5等。 
 +  -猗覺支:步驟4(身猗息)及步驟8(心猗息)。 
 +  -定覺支:步驟11。 
 +  -捨覺支:步驟12開始。
-[十五] 平等捨:寧靜而不執著。+\\
-[十六] 法法相類、法法相潤:一法和一法之間,可以互相類推,一法和一法之間,可以相互增長。+  ***入出息念至解脫的次第**
-====[對應經典]====+本經詳述修入出息念 -> 四念處 -> 七覺支 -> 明、解脫的次第。也可參見卷二十四第615經「讀經拾得」所述修四念處、七覺分的次第。
-  * {ref>S54.13} +  ***佛教的入出息念與外道的控制呼吸**
-  * {ref>S54.14}+
-====[讀經拾得]====+《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三〈增上品 31〉第8經記載佛陀在成道前,苦行六年時,曾經嘗試各種外道的修法,其中包括控制呼吸的方法,類似外道的練氣法,例如:「我今以數出入息,覺知有氣從耳中出,是時風聲如似雷鳴。爾時,復作是念:『我今閉口塞耳,使息不出。』」(CBETA, T02, no. 125, p. 671, a13-16) 修到最後卻導致身體衰弱,甚至瀕臨死亡,最後佛陀徹底拋棄了這些無益解脫的苦行,才成正覺。 
 + 
 +外道的練氣法控制呼吸,不但無益解脫,以佛陀的經驗來看甚至終究有危險性;佛教的入出息念則不控制呼吸,而是客觀地覺知呼吸,進而以四念處收攝心念並開啟智慧。「控制呼吸」與「入出息念」的對比,可見一斑。佛弟子在修入出息念時也可能有風大或氣脈的覺受,而從佛陀的經驗來看,風大或氣脈的覺受都無關緊要,應避免執著或操控氣脈。 
 + 
 + 
 + 
 +====[進階辨正]====
-本篇經文詳述修安那般那念 -> 四念處 -> 七覺分 -> 明、解脫的次第。也可參見卷二十四第615經「讀經拾得」所述修四念處、七覺分的次第。+  *[[什麼是「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 
 +  *[[什麼是「平等捨」]]
=====(八一一~八一二)@@[0208c10]@@===== =====(八一一~八一二)@@[0208c10]@@=====
行 709: 行 986:
====[註解]==== ====[註解]====
-[一]  
- 
-[二]  
- 
-[三]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719: 行 991:
  * {ref>S54.15}   * {ref>S54.15}
  * {ref>S54.16}   * {ref>S54.16}
 +  * 《吐魯番出土梵文寫本》SHT 3091。
 +  * 參考 {ref>M118}
   
 +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行 728: 行 1003:
@[0208c12]@一時,佛住金毘羅聚落金毘林中。 @[0208c12]@一時,佛住金毘羅聚落金毘林中。
-@[0208c13]@爾時,世尊告尊者[[金毘羅]]-[]-:「我今當說精勤-[1]-修習四念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爾時,尊者金毘羅[[默然住]]-[]-,如是再三。+@[0208c13]@爾時,世尊告尊者[[金毘羅]]-[]-:「我今當說精勤-[1]-修習四念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爾時,尊者金毘羅[[默然住]]-[]-,如是再三。
-@[0208c15]@爾時,尊者阿難語尊者金毘羅:「今大師告汝。」如是三說。+@[0208c15]@爾時,尊者阿難語尊者金毘羅:「今[[大師]]告汝。」如是三說。
@[0208c17]@尊者金毘羅語尊者阿難:「我已知。尊者阿難!我已知。尊者瞿曇!」 @[0208c17]@尊者金毘羅語尊者阿難:「我已知。尊者阿難!我已知。尊者瞿曇!」
行 736: 行 1011:
@[0208c18]@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是時。世尊!是時。善逝!唯願為諸比丘,說精勤修四念處,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0208c18]@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是時。世尊!是時。善逝!唯願為諸比丘,說精勤修四念處,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0208c22]@佛告阿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身念處}-若比丘入息念時如入息學,乃至滅出息時如滅出息學;爾時聖弟子念入息時如念入息學,乃至身行止息出息時如身行止息出息學,爾時聖弟子身身觀念住。爾時聖弟子身身觀念住已,如是知善內思惟。」+@[0208c22]@佛告阿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身念處}-若比丘入息念時如入息學……」乃至「滅出息時如滅出息學。爾時聖弟子念入息時如念入息學……」乃至「身行止息出息時如身行止息出息學,爾時聖弟子身身觀念住。爾時聖弟子身身觀念住已,如是知[[善內思惟]]-[]-。」
-@[0208c27]@佛告阿難:「譬如有人乘車輿從東方[[顛沛而來]]-[]-,當於爾時,踐蹈諸[[土堆壠]]-[]-不?」+@[0208c27]@佛告阿難:「譬如有人乘車輿從東方[[顛沛而來]]-[]-,當於爾時,踐蹈諸[[土堆壠]]-[]-不?」
@[0208c29]@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0208c29]@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行 744: 行 1019:
@[0208c30]@佛告阿難:「如是聖弟子念入-[2]-息時如入息念學……」如是乃至「善內思惟」。 @[0208c30]@佛告阿難:「如是聖弟子念入-[2]-息時如入息念學……」如是乃至「善內思惟」。
-@[0209a01]@-{受念處}-「若爾時聖弟子覺知喜,乃至覺知意行息學,聖弟子受受觀念住。聖弟子受受觀念已,如是知善內思惟。譬如有人乘車輿從南方顛沛而來,云何?阿難!當踐蹈土堆壠不?」+@[0209a01]@-{受念處}-「若爾時聖弟子覺知喜……」乃至「覺知[[意行息]]-[]-學,聖弟子受受觀念住。聖弟子受受觀念已,如是知善內思惟。譬如有人乘車輿從南方顛沛而來,云何?阿難!當踐蹈土堆壠不?」
@[0209a05]@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0209a05]@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行 750: 行 1025:
@[0209a06]@佛告阿難:「如是聖弟子受受觀念住,知善內思惟。」 @[0209a06]@佛告阿難:「如是聖弟子受受觀念住,知善內思惟。」
-@[0209a07]@-{心念處}-「若聖弟子覺知心、欣悅心、定心,解脫心入息如解脫心入息學,解脫心出息如解脫心出息學,爾時聖弟子心心觀念住。如是聖弟子心心觀念住已,知善內思惟。譬如有人乘車輿從西方來,彼當踐蹈土堆壠不?」+@[0209a07]@-{心念處}-「若聖弟子覺知心……,欣悅心……,定心……,解脫心入息如解脫心入息學,解脫心出息如解脫心出息學,爾時聖弟子心心觀念住。如是聖弟子心心觀念住已,知善內思惟。譬如有人乘車輿從西方來,彼當踐蹈土堆壠不?」
@[0209a12]@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0209a12]@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行 756: 行 1031:
@[0209a12]@佛告阿難:「如是聖弟子覺知心……」乃至「心解脫出息如心解脫出息學-[3]-,如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知善內思惟。」 @[0209a12]@佛告阿難:「如是聖弟子覺知心……」乃至「心解脫出息如心解脫出息學-[3]-,如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知善內思惟。」
-@[0209a15]@-{法念處}-「善於身、受、心,貪憂滅捨,爾時聖弟子法法觀念住。如是聖弟子法法觀念住已,知善內思惟。阿難!譬如[[四衢道]]-[]-有土堆壠,有人乘車輿從北方顛沛而來,當踐蹈土堆壠不?」+@[0209a15]@-{法念處}-「善於身、受、心,貪憂滅捨……,爾時聖弟子法法觀念住。如是聖弟子法法觀念住已,知善內思惟。阿難!譬如[[四衢道]]-[]-有土堆壠,有人乘車輿從北方顛沛而來,當踐蹈土堆壠不?」
@[0209a19]@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0209a19]@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行 774: 行 1049:
====[註解]==== ====[註解]====
-[] 金毘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獨處靜坐,專意念道」第一。+[] 金毘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獨處靜坐,專意念道」第一。
-[] 默然住:保持靜默不語。 +[] 默然住:保持靜默不語。
-[] 顛沛而來:顛簸搖蕩地過來。+[] 善內思惟:內心正確地思惟;內心如理地思惟。例如因為有四念住守護身心,心中有貪時即能作意觀無常而遠離貪。
-[] 土堆壠:小土丘。+[] 顛沛而來:顛簸搖蕩地過來。
-[] 四衢道:十字路口。「衢」讀音同「渠」。+[] 土堆壠:小土丘。 
 + 
 +[] 意行息:即「心行息」,心的活動平息。 
 + 
 +[] 四衢道:十字路口。「衢」讀音同「渠」。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ref>S54.10}   * {ref>S54.10}
-  * {ref>San009}+  * 梵本《金毘羅經》//Kimbila//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 XXXIX, 1139-40)。 
 +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34。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佛陀比喻修行身、受、心、法四念處時,如同從東、南、西、北乘車經過道路中的土堆,自然將土堆輾壓而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至於惡、不善法自然也在四念處之下被輾壓而過了。+佛陀譬喻入出息念修行身、受、心、法四念處時,如同從東、南、西、北乘車經過道路中的土堆,自然將土堆輾壓而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至於惡、不善法自然也在四念處之下被輾壓而過了。
-=====[導讀:四禪八定]=====+=====[導讀:四禪、八定、九次第定]=====
-待整合[[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四#導讀_四禪|四禪]]、卷十七第456、474經。 +{{ :agama:474四禪八定九次第定.png?389|}} 
-並須大幅度簡化。+ 
 +定的層次從低至高,可分為欲界定、色界定、無色界定。 
 + 
 +欲界定為尚未離淫欲的人可達成的粗淺定力,打坐若能長時間沒有雜念,身體舒服不費力地就坐直,但沒有生起輕安快樂,通常在欲界定的範疇。在欲界定的層次有時會突然覺得一部分的身體不見了,或是身體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但這些境界都容易退失。 
 + 
 +色界定有四種,即初禪至第四禪等「四禪」。四禪的說明,可見卷二十六[[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導讀_四禪|第647經的導讀]]。 
 + 
 +無色界定也有四種,稱為「四無色定」:(無量)空入處定、(無量)識入處定、無所有入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四無色定的說明,可見卷十七[[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七#四五六|第456經]]的「讀經拾得」。 
 + 
 +四禪加上四無色定合稱為「八定」。 
 + 
 +就證果而言,四禪的定力搭配佛法的觀慧已經足夠,四無色定不是必須的。 
 + 
 +滅盡定(又譯為「滅受想定」、「想受滅正受」)為聖者才能證得的定,八定加上滅盡定合稱為「九次第定」。
=====(八一四)@@[0209a23]@@===== =====(八一四)@@[0209a23]@@=====
行 804: 行 1097:
@[0209a2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09a2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09a24]@爾時,世尊告諸-[1]-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修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不疲倦-[2]-,眼亦不患]]-[]-,[[樂隨順觀住]]-[]-,[[樂覺知-[3]-,不染著樂]]-[]-。云何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樂隨觀住,樂覺知[*],不染著樂?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觀滅出息時如滅出息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樂隨觀住,樂覺知,不染著樂。如是修安那般那念者,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欲求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4]-樂,[[初禪]]-[]-[[具足住]],是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如是修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欲求[[第二、第三、第四禪]]-[]-,[[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三結盡,得須陀洹果;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果;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果,得無量種神通力,[[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者。如是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如是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0209a24]@爾時,世尊告諸-[1]-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修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不疲倦-[2]-,眼亦不患]]-[]-,[[樂隨順觀住]]-[]-,[[樂覺知-[3]-,不染著樂]]-[]-。 
 + 
 +@[0209b26]@「云何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樂隨觀住,樂覺知[*],不染著樂?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觀滅出息時如滅出息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樂隨觀住,樂覺知,不染著樂。如是修安那般那念者,得大果、大福利。 
 + 
 +@[0209b03]@「是比丘欲求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4]-樂,[[初禪]]-[]-[[具足住]]-[]-,是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如是修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 
 + 
 +@[0209b06]@「是比丘欲求[[第二、第三、第四禪]]-[]-,[[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三結盡,得須陀洹果;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果;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果;得無量種神通力,[[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者,如是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如是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
@[0209b13]@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09b13]@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822: 行 1121:
[] 身不疲倦,眼亦不患:身體不會疲倦,眼睛也不會疲勞。 [] 身不疲倦,眼亦不患:身體不會疲倦,眼睛也不會疲勞。
-[] 樂隨順觀住:樂生起時保持仔細觀察。+[] 樂隨順觀住:「樂」生起時保持觀察。
-[] 樂覺知,不染著樂:覺察到樂生起時,心不生貪著。+[] 樂覺知,不染著樂:覺知「樂」,且不貪著於「樂」。
[] 初禪: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 初禪: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 第二、第三、第四禪:二禪是離於覺與觀,內心止靜、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三禪是離於喜,安住在捨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體驗到樂,安住於這聖者所說的捨中,而達到的禪定境界。四禪是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沒有苦也沒有樂,只有因捨而生的純淨之念,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具足住:進入(達成)並保持著。又譯為「成就遊」。
-[] 慈、悲、喜、捨:在此指以「慈、悲、喜、捨」為專注對象(所緣),擴充至無量所成就的定,又稱為「四無量心三昧、無量三昧」。 +[] 第二、第三、第四禪:第二禪是離於覺與觀,內心澄淨、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第三禪是離於喜,安住在捨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體驗到樂,安住於這聖者所說的捨中,而達到的禪定境界。第四禪是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不苦不樂,只有因捨而生的清淨之念,心專注純一,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 天耳:能聽到不論遠近的聲音的神通。又譯為「天耳通」、「天耳智通」、「天耳智」。+[] 慈、悲、喜、捨:在這裡指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所成就的定境。又稱為「四無量心三昧」、「無量三昧」。
-[] 他心智:知道他人現在心裡想什麼的神通。+[] 空入處:超越色,以無邊的空間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一天的層次。又譯為「無量空入處」、「空處」、「空無邊處」。 
 + 
 +[] 識入處:超越空間,以無邊的識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二天的層次。又譯為「無量識入處」、「識處」、「識無邊處」。 
 + 
 +[] 無所有入處:超越「有」,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三天的層次。又譯為「無所有處」。 
 + 
 +[] 非想非非想入處:沒有一般粗重的想陰,但想陰仍未真正斷盡的定境。猶如油已經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來了,但表面還是黏著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處已幾乎沒有想陰,但又不能說斷盡想陰。是無色界天的最高層次。 
 + 
 +[] 天耳:能聽到不論遠近的聲音的神通。又譯為「天耳通」、「天耳智通」、「天耳智」。
[] 宿命智:能了知過去世的種種的神通。 [] 宿命智:能了知過去世的種種的神通。
行 840: 行 1147:
[] 生死智:能見到死者往生到哪裡的神通,即「天眼通」。 [] 生死智:能見到死者往生到哪裡的神通,即「天眼通」。
 +[] 漏盡智:斷盡煩惱、解脫生死的智慧。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 {ref>S54.08}+  * 參考 {ref>S54.08}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初禪有尋(覺)、伺(觀)、喜、樂、一心等五禪支,對比第803經所述的入出息念十六個步驟中,第1、2步驟著重尋,第3步驟開始著重伺,第5、6步驟等為喜、樂,第11步驟為一心。
 +
 +入出息念十六個步驟只有前兩個步驟是單一所緣境,第3個步驟開始則不只一個所緣境,而是念住在呼吸以及另一個所緣境,因此不是單純修止的方法。另一方面,在後面的步驟中呼吸持續變換的韻律逐漸淡化為背景,因此想多修止的修行者還是能專注在單一所緣境而修定。
 +
 +相對地,想多修觀的話則可多練習法念處的幾個步驟,也就是說入出息念十六個步驟可以用來修止也可以用來修觀,對於定及慧都能有幫助。
=====(八一五)@@[0209b15]@@===== =====(八一五)@@[0209b15]@@=====
行 852: 行 1165:
@[0209b15]@如是我聞: @[0209b15]@如是我聞:
-@[0209b1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夏安居]]-[]-。爾時,眾多上座聲聞於世尊左右樹下、窟中安居。時,有眾多年少比丘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0209b1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夏安居]]-[]-。爾時,眾多[[上座]]聲聞於世尊左右樹下、窟中安居。時,有眾多年少比丘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0209b18]@佛為諸年少比丘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住。+@[0209b18]@佛為諸年少比丘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住。
@[0209b20]@諸年少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 @[0209b20]@諸年少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
行 866: 行 1179:
@[0209b28]@爾時,世尊觀察諸比丘已,告-[1]-比丘:「善哉,善哉,我今喜諸比丘行諸正事。是故,比丘!當勤精進。」 @[0209b28]@爾時,世尊觀察諸比丘已,告-[1]-比丘:「善哉,善哉,我今喜諸比丘行諸正事。是故,比丘!當勤精進。」
-@[0209c01]@於此舍衛國,[[滿迦低月]]-[]-,諸處[[人間-[2]-比丘]]-[]-聞世尊於舍衛國安居,滿迦低月滿-[3]-已,作衣竟,持衣鉢,於舍衛國人間遊行。漸至舍衛國,舉衣鉢,洗足已,詣世尊所,稽首禮足已,退坐一面。+@[0209c01]@於此舍衛國,[[滿迦低月]]-[]-,諸處人間遊行-[2]-比丘聞世尊於舍衛國安居,滿迦低月滿-[3]-已,作衣竟,持衣鉢,於舍衛國人間遊行。漸至舍衛國,[[舉]]-[]-衣鉢,洗足已,詣世尊所,稽首禮足已,退坐一面。
@[0209c06]@爾時,世尊為人間比丘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默然住。 @[0209c06]@爾時,世尊為人間比丘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默然住。
行 872: 行 1185:
@[0209c07]@爾時人間比丘聞佛說法,歡喜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往詣上座比丘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0209c07]@爾時人間比丘聞佛說法,歡喜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往詣上座比丘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0209c09]@時,諸上座作是念:「我等當受此人間比丘,或一人受一人,或二、三,乃至多人。」即便受之,或一人受一人,或二、三,乃至有受六十人者。彼上座比丘受諸人間比丘,教誡、教授,善知先後次第。+@[0209c09]@時,諸上座作是念:「我等當受此人間比丘,或一人受一人,或二、三,乃至多人。」即便受之,或一人受一人,或二、三,乃至有受六十人者。彼上座比丘受諸人間比丘,[[教誡、教授,善知先後次第]]-[]-。
-@[0209c13]@爾時,世尊月十五日布薩時,於大眾前敷座而坐,觀察諸比丘眾,告諸比丘:「善哉,善哉,諸比丘!我欣汝等所行正事,樂汝等所行正事。諸比丘!過去諸佛亦有比丘眾所行正事如今此眾,未來諸佛所有諸眾亦當如是所行正事如今此眾。所以者何?今此眾中諸長老比丘,有得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4]-處具足住。有比丘三結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5]-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有比丘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有比丘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生般涅槃]]-[]-,不復還生此世。有比丘得無量神通境界,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有比丘-<修不淨觀,斷貪欲;修慈心,斷瞋恚;修無常想,斷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云何?比丘!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觀滅出息如觀滅出息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0209c13]@爾時,世尊月十五日布薩時,於大眾前敷座而坐,觀察諸比丘眾,告諸比丘:「善哉,善哉,諸比丘!我欣汝等所行正事,樂汝等所行正事。諸比丘!過去諸佛亦有比丘眾所行正事如今此眾,未來諸佛所有諸眾亦當如是所行正事如今此眾。所以者何?今此眾中諸長老比丘,有得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4]-處具足住。有比丘三結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5]-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有比丘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有比丘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生般涅槃]]-[]-,不復還生此世。有比丘得無量神通境界,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有比丘-<修不淨觀,斷貪欲;修慈心,斷瞋恚;修無常想,斷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云何?比丘!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觀滅出息如觀滅出息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
@[0210a0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10a0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882: 行 1195:
[1]「告」,宋、元、明三本作「告言」。 [1]「告」,宋、元、明三本作「告言」。
-[2]「間」,宋、元、明三本作「間遊行」。+[2]大正藏無「遊行」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滿」,宋、元、明三本作「限」。 [3] 「滿」,宋、元、明三本作「限」。
行 892: 行 1205:
====[註解]==== ====[註解]====
-[] 夏安居: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坐」。+[] 夏安居: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坐」。
-[] 攝受:容納。+[] 攝受:引領;以慈悲心收取和護持。
-[] 滿迦低月:月令名,為印度曆第八個月,正當雨季的最後一個月,相當於我國陰曆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 滿迦低月:印度曆八月三十滿月日,相當於農曆九月十五日,另譯為「憍牟尼」。「迦低月」是印度曆八月,相當於農曆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為印度雨季(印度曆五月至七月)後一月。
-[] 人間比丘:居住在村落附近的比丘。+[] 舉:拿起。「舉衣鉢」在這裡指放置衣鉢。
-[] 決定正向三菩提:必定正確地趨向正覺,指初果聖者不會退轉,遲早會證得涅槃。三菩提為音譯,義譯為「正覺」,另譯作「三佛」,指解脫的證悟。+[] 教誡、教授,善知先後次第:訓練、教導,讓他們好好地知道修行的步驟。
-[] 生般涅槃:往生色界天後,不久就能斷除餘惑,證入涅槃。+[] 決定正向三菩提:必定正確地趨向正覺,指初果聖者不會退轉,遲早會證得涅槃。三菩提為音譯,義譯為「正覺」,另譯作「三佛」,指真正的覺悟。 
 + 
 +[] 生般涅槃:往生天界並於天界證得涅槃。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  * {ref>M118}
 +  * 《吐魯番出土梵文寫本》SHT 3091。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  *貪欲重,可修不淨觀對治。
 +  *瞋恚重,可修慈心觀對治。
 +  *我慢重,可修無常想對治。
 +  *雜念重,可修入出息念對治。
 +
 +
 +====[進階辨正]====
 +
 +[[什麼是「五種不還」]]
=====[導讀:三學;學相應 (1/2)]===== =====[導讀:三學;學相應 (1/2)]=====
「三學」是指戒、定、慧三種修學,又稱作「三增上學」。佛教的各種修行內容,都可說含括在三學之中: 「三學」是指戒、定、慧三種修學,又稱作「三增上學」。佛教的各種修行內容,都可說含括在三學之中:
-  -戒學:守護身心,受持戒律,斷惡修善。 +  -戒學:受持戒律,斷惡修善。以持比丘戒為代表。 
-  -定學:安定身心,專心一意而不散亂。 +  -定學:入定而不散亂。以得到四禪為代表。 
-  -慧學:領悟真理,斷除煩惱。+  -慧學:領悟真理,斷除煩惱。以如實知四聖諦為代表。
-【待依據本卷內容擴展,擴展後和卷二十一核對一致,卷二十一要簡化。】+各個修行的階段都需要戒、定、慧,只是修行的重心隨著階段的不同會漸次提升:先要將戒修好,戒修好後定才能修好,定修好後慧才能修好,因此簡稱為「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雜阿含經》「學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816~829經和卷30第830~832經,是解說戒定慧三學的相關經文。+《雜阿含經》「學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816~829經和卷三十第830~832經,是解說戒、定、慧三學的相關經文。
=====(八一六)@@[0210a06]@@===== =====(八一六)@@[0210a06]@@=====
行 925: 行 1253:
@[0210a0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0a0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0a0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1]--[]-、[[增上意學]]-[2]--[]-、謂-[3]-[[增上慧學]]-[4]--[]-。」+@[0210a0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1]--[]-、[[增上意學]]-[2]--[]-、[[增-[3]-上慧學]]-[4]--[]-。」
@[0210a09]@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0210a09]@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行 934: 行 1262:
 如晝如其夜,  如夜亦如晝,\\  如晝如其夜,  如夜亦如晝,\\
 如前如其後,  如後亦如前,\\  如前如其後,  如後亦如前,\\
- 如上如其下,  如下亦如上。\\ + 如上如其下,  如下亦如上,\\ 
- 無量諸三昧,  映一切諸方,\\ + [[無量諸三昧,  映一切諸方]]-[無量諸三昧]-。\\ 
- 是說為覺跡,  第一清涼集,\\ + 是說為[[覺跡]]-[]-,  [[第一清涼集]]-[]-,\\ 
- 捨離無明諍-[5]-,  其心善解脫,\\ + 捨離無明靜-[5]-,  其心善解脫,\\ 
- 我為世間覺,  明行悉具足,\\+ 我為世間覺,  [[明行悉具足]]-[]-,\\
 正念不忘住,  其心得解脫,\\  正念不忘住,  其心得解脫,\\
 身壞而命終,  如燈盡火滅。」\\  身壞而命終,  如燈盡火滅。」\\
行 950: 行 1278:
[2] 「增上意學」,巴利本作 Adhicittasikkhā。 [2] 「增上意學」,巴利本作 Adhicittasikkhā。
-[3] 「謂」,麗本版缺今依忍澂師校正本補之。+[3] 大正藏在「增」字之前有一「謂」字,註解為「麗本版缺今依忍澂師校正本補之」,今依據麗本刪去。
[4] 「增上慧學」,巴利本作 Adhipaññāsikkā。 [4] 「增上慧學」,巴利本作 Adhipaññāsikkā。
-[5]「諍」,宋、元、明、聖四本作「靜」。+[5] 「靜」,大正藏原為「諍」,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靜」。
====[註解]==== ====[註解]====
-[] 三學:戒、定、慧三種修學。又作「三增上學」。+[] 三學:戒、定、慧三種修學。又作「三增上學」。
-[] 增上戒學:有助益的戒律的修學。+[] 增上戒學:加強戒的修學,指受持戒律,斷惡修善,以持比丘戒為代表。
-[] 增上意學:有助益的禪定的修學。又譯為增上定學、增上心學。+[] 增上意學:加強定的修學,指入定而不散亂,以得到四禪為代表。又譯為增上定學、增上心學。
-[] 增上慧學:有助益的智慧的修學。+[] 增上慧學:加強慧的修學,指領悟真理,斷除煩惱,以如實知四聖諦為代表。 
 + 
 +[無量諸三昧] 無量諸三昧,映一切諸方:無量的種種定,輝映所有的方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以無量三昧,能征服所有方向」。 
 + 
 +[] 覺跡:覺悟的道路。 
 + 
 +[] 第一清涼集:究竟清涼的起因。 
 + 
 +[] 明行悉具足:即如來十號中的「明行足」,指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行為(戒、定等)皆圓滿具足。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 {ref>A03.089}+  * {ref>A03.091} 
 +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35。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進階辨正]====
 +
 +  *[[研討:英文Ethics與戒]]
=====(八一七)@@[0210a23]@@===== =====(八一七)@@[0210a23]@@=====
行 978: 行 1319:
@[0210a2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0a2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0a2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亦復有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何等為增上戒學?若比丘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見微細罪則生怖畏,受持學戒。何等為增上意學?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此苦聖諦如實知,集、滅、道聖諦如實知,是名增上慧學。」+@[0210a2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亦復有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何等為增上戒學?若比丘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見微細罪則生怖畏,受持學戒。何等為增上意學?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此苦聖諦如實知,集、滅、道聖諦如實知,是名增上慧學。」
@[0210b02]@爾時,世尊即說偈,如上所說。 @[0210b02]@爾時,世尊即說偈,如上所說。
行 993: 行 1334: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 {ref>A03.088}+  * {ref>Za30.03} 
 +  * {ref>A03.090} 
 +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35。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增上意學」又譯為「增上心學」,巴利文 adhicitta-sikkhā,「意」、「心」的巴利文都是 citta。本經說「增上意學」是修四禪,也就是「增上定學」。+梵語及巴利語 citta 譯為「心」,也可譯為「意」,因此「增上意學」即「增上心學」;本經說「增上意學」是修四禪,也就是「增上定學」。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行 1009: 行 1352:
@[0210b0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0b0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0b0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比丘增上戒學,非增上意、增上慧學,有增上戒、增上意學,非增上慧學。聖弟子[[增上慧方便隨順成就住]]-[]-者,增上戒、增上意修習滿足。如是聖弟子增上慧方便隨順成就住者,[[無上慧壽而活]]-[]-。」+@[0210b0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比丘增上戒學,非增上意、增上慧學]]-[]-,有增上戒、增上意學,非增上慧學。聖弟子[[增上慧方便隨順成就住者,增上戒、增上意修習滿足]]-[]-。如是聖弟子增上慧方便隨順成就住者,[[無上慧壽而活]]-[]-。」
@[0210b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10b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1018: 行 1361:
====[註解]==== ====[註解]====
-[] +[] 有比丘增上戒學,非增上意、增上慧學:有的出家人戒修得好(加強戒的修學),但定、慧還沒修好(沒加強定、慧的修學)。
-[] +[] 增上慧方便隨順成就住者,增上戒、增上意修習滿足:慧修得好並且能努力保持這樣的人,戒、定一定修得好。
-[] +[] 無上慧壽而活:以至高無上的智慧而活著。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原理上,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因此戒修得好的人,定、慧還不一定修好了;戒、定修得好的人,慧還不一定修好了;慧修得好的人,戒、定一定修好了。
=====[導讀:戒]===== =====[導讀:戒]=====
行 1034: 行 1379:
「戒」是佛教徒所遵守的規範,有防非止惡的功用,音譯為「尸羅」、「尸賴」。 「戒」是佛教徒所遵守的規範,有防非止惡的功用,音譯為「尸羅」、「尸賴」。
-依據持戒者在身分、程度上的差異,佛教的戒會有不同的規範,比如在家居士的「五戒」、沙彌的「十戒」、出家人的「二百五十戒(具足戒)」等等。+依據持戒者在身分、程度上的差異,佛教的戒會有不同的規範,比如在家居士的「五戒」、沙彌的「十戒」、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具足戒)」等等。
由於戒的規範與保護,持戒的人不會去造作惡行,避免了因惡行而招致的惡果;若是持戒的人犯了戒,則要立刻警覺、懺悔,避免未來再犯,以求離惡向善。 由於戒的規範與保護,持戒的人不會去造作惡行,避免了因惡行而招致的惡果;若是持戒的人犯了戒,則要立刻警覺、懺悔,避免未來再犯,以求離惡向善。
-修行人在見到外境時,心不貪著、不向外馳騁,而可持戒清淨。心不馳騁、不作會讓自己後悔的事,而能保持心境的坦然與平穩,安定的心能夠保持專一,得以進一步修習禪定,進而開啟智慧。所以說「戒」是「定」與「慧」的基礎。+修行人在見到外境時,心不貪著、不向外馳騁,而可持戒清淨。心不馳騁、不做會讓自己後悔的事,而能保持心境的坦然與平穩,安定的心能夠保持專一,得以進一步修習禪定,進而開啟智慧。所以說「戒」是「定」與「慧」的基礎。
-佛陀要求出家弟子每半個月聚集一次說戒,如果有弟子犯了戒,在說戒之後可以於僧眾前「發露懺悔」,表白自己所犯的過失。其他出家弟子也可以就事論事地「舉罪」,揭發不合宜的行為。這些不外乎是為了砥勵修行,也為了維持僧團的清淨。+佛陀要求出家弟子每半個月聚集一次說戒,如果有弟子犯了戒,在說戒之後可以於僧眾前「發露懺悔」,表白自己所犯的過失。其他出家弟子也可以就事論事地「舉罪」,揭發不合宜的行為。這些不外乎是為了砥礪修行,也為了維持僧團的清淨。
=====(八一九)@@[0210b13]@@===== =====(八一九)@@[0210b13]@@=====
行 1048: 行 1393:
@[0210b1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0b1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0b1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二百五十戒,隨次半月來說波羅提木叉[[修多羅]],令彼自求學者而學,說三學,能攝諸戒。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0210b1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二百五十戒,隨次半月來說[[波羅提木叉]][[修多羅]],令彼自求學者而學,說[[三學能攝諸戒]]-[]-。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0210b17]@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10b17]@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1057: 行 1402:
====[註解]==== ====[註解]====
-[一]  +[] 三學能攝諸戒:(戒、定、慧)三學能夠引領所有的戒條(讓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離於貪瞋癡)。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三學總攝此一切(戒條)」。
- +
-[二]  +
- +
-[三] +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 {ref>A03.087}+  * 參考 {ref>A03.087
 +  * 參考 {ref>A03.088} 
 +  * 參考 {ref>A03.089}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行 1075: 行 1418:
@[0210b1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0b1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0b20]@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何等為增上戒學?謂比丘重於戒,戒增上,不重於定,定不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犯則隨悔。所以者何?我不說彼不堪能,若彼[[戒隨順梵行、饒益梵行、久住梵行]]-[]-,如是比丘[[戒堅固、戒師常住、戒常隨順生]]-[]-,受持而學。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謂身見、戒取、疑。斷此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是名學增上戒。+@[0210b20]@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何等為增上戒學?謂比丘[[重於戒,戒增上,不重於定,定不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犯則隨悔]]-[]-。所以者何?[[我不說彼不堪能]]-[]-,若彼[[戒隨順梵行、饒益梵行、久住梵行]]-[]-,如是比丘[[戒堅固、戒師常住、戒常隨順生]]-[]-,受持而學。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謂身見、戒取、疑。斷此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是名學增上戒。
-@[0210c01]@「何等為增上意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於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是名增上意學。+@[0210c01]@「何等為增上意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於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是名增上意學。
-@[0210c06]@「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重於慧,慧增上。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0210c06]@「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重於慧,慧增上。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0210c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10c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1088: 行 1431:
====[註解]==== ====[註解]====
-[] 彼彼分:那些。+[] 重於戒,戒增上,不重於定,定不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犯則隨悔:著重在戒,戒修得好,不著重在定,定還沒修好,不著重在慧,慧還沒修好;有時還是會犯那些微小不重要的戒,犯了就懺悔。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在戒上是已完成者,在定上是小量行者,在慧上是小量行者,凡那些小小戒條他也犯,他也出罪」。
-[] 戒隨順梵行、饒益梵行、久住梵行:因持戒清淨而成就清靜的修行、幫助清淨的修行、並使得清淨的修行可以持之以恆。+[] 我不說彼不堪能:我不說他沒有能力。
-[] 戒堅固、戒師常住、戒常隨順生:持戒堅定不動搖、有如戒師常在身邊、時常能夠持戒清淨。+[] 戒隨順梵行、饒益梵行、久住梵行:因持戒清淨而成就清靜的修行、幫助清淨的修行、並使得清淨的修行可以持之以恆。
-[] 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心從欲界之煩惱解脫、心從有情生命的存在之煩惱解脫、心從無明煩惱解脫。+[] 戒堅固、戒師常住、戒常隨順生:持戒堅定不動搖、有如戒師常在身邊、時常能夠持戒清淨。 
 + 
 +[] 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欲貪引起的煩惱、解脫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煩惱、解脫無明煩惱;解脫欲界眾生的煩惱、解脫色界與無色界眾生的煩惱、解脫三界的無明煩惱。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 {ref>A03.086}+  * {ref>A03.087}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 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白話講就是加強戒的修學、加強定的修學、加強慧的修學。+  * 原理上,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因此,要加強定,得先加強戒,然後加強定;要加強慧,得先加強戒、定,然後加強慧。
-原理上,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因此,要加強定,得先加強戒,然後加強定;要加強慧,得先加強戒、定,然後加強慧。+所以本經說「增上意(定)學」是「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要加強定自然著重在加強戒、定。而「增上慧學」是「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重於慧,慧增上」,要加強慧自然戒、定、慧都要加強了。
-因此本經說「增上意學」是「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要加強定自然著重在加強戒、定。而「增上慧學」是「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重於慧,慧增上」,要加強慧自然戒、定、慧都要加強了。+由此也可知,如果有人持戒不淨也不發露懺悔,卻自稱證得四禪甚至證果,那是不可能的事。
-  * 本經中說初果「不重於定,定不增上」,不等於沒有定。+  * 本經中說「重於戒,戒增上,不重於定,定不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的人修行能證初果,不等於初果沒有定、慧,只是定、慧尚未圓滿。依據本經及相當的南傳經文,戒修好了,定、慧為輔,可證初果及二果;戒、定修好了,慧為輔,可證三果;戒、定、慧都圓滿,可證阿羅漢。
-相當的南傳增支部第三集 85, 86 經, 經文節錄如下:+  * 有同學提問:「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欲貪、瞋恚)即為三果聖者(阿那含),為何本經中說三果聖者的戒、定都要修得好?」
-<box 100%>+三果聖者斷的五下分結中包含「欲貪」,超越了欲界,三果聖者不再生於欲界,自然最少要有初禪(色界定)以上的定力。
-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一分,慧行一分。凡是細、隨細之學 +====[進階辨正]====
-處,彼雖犯此亦還於淨。何以故?諸比丘!我不因此而說彼[雖為聖人]是無堪 +
-能者。然而,凡於根本之淨行[及]順應於淨行之中,彼之戒是堅固,又堅住於 +
-戒而受學學處。彼能盡三結故,成為預流、不墮法、決定、趣於正覺。 +
-…… +
-彼能盡三結故,貪、瞋、癡薄故,成為一來,唯來此世一次,即作苦之邊際。 +
-</box> +
- +
-此經也是說以戒為主,定慧為輔,可證初果及二果。 +
- +
-<box 100%> +
- +
-四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全分,慧行一分,凡是細、隨細之學處, +
-彼雖此,亦能還於淨。何以故?諸比丘!我若不說此中[雖為聖人]亦無堪能者。 +
-然而,凡於根本之淨行[及]順應於淨行之中,彼之戒是確固,又安住於戒而受學 +
-學處。彼五順下分結盡故,成為化生,於彼處般涅槃,從彼世是不退轉法。 +
-</box> +
- +
-以修戒定為主,慧為輔,可證三果。 +
- +
-<box 100%> +
- +
-五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全分,慧行全分,凡是細、隨細之學處, +
-彼雖此,亦還於淨。何以故?諸比丘!我若不說此中[雖為聖人]亦無堪能者。然 +
-而,凡於根本之淨行[及]順應於淨行之中,彼戒是確固,又安住於戒而受學學處, +
-彼漏盡故,於現法自了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已、作證、具足而住。 +
-</box>+
-戒定慧圓滿,可證阿羅漢。+  *[[研討:聖戒成就與犯小小戒]]
=====(八二一)@@[0210c13]@@===== =====(八二一)@@[0210c13]@@=====
行 1150: 行 1469:
@[0210c1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0c1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0c1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二百五十戒,隨次半月來說波羅提木叉修多羅,若彼善男子自隨意所欲而學者,我為說三學。若學此三學,則攝受一切學戒。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0210c1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二百五十戒,隨次半月來說波羅提木叉修多羅,若彼善男子[[自隨意所欲而學]]-[]-者,我為說三學。若學此三學,則攝受一切學戒。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0210c18]@「何等為增上戒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不重於定,定不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恚、癡薄,成[[一種子道]]-[]-。彼地未等覺者,名斯陀含,彼地未等覺者,名[[家家]]-[]-,彼地未等覺者,名[[七有]]-[]-,彼地未等覺者,名[[隨法行]]-[]-,彼地未等覺者,名[[隨信行]]-[]-,是名增上戒學。+@[0210c18]@「何等為增上戒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不重於定,定不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恚、癡薄,成[[一種子道]]-[]-。彼地未等覺者,名斯陀含,彼地未等覺者,名[[家家]]-[]-,彼地未等覺者,名[[七有]]-[]-,彼地未等覺者,名[[隨法行]]-[]-,彼地未等覺者,名[[隨信行]]-[]-,是名增上戒學。
-@[0210c26]@「何等為增上意學?是名-[1]-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學,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2]-,能得[[中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生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無行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有行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上流般涅槃]]-[]-,是名增上意學。+@[0210c26]@「何等為增上意學?是-[1]-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學……」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2]-,能得[[中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生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無行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有行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上流般涅槃]]-[]-,是名增上意學。
@[0211a05]@「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重於慧,慧增上。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0211a05]@「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重於慧,慧增上。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行 1162: 行 1481:
====[校勘]====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名」字。+[1] 大正藏在「是」字之後有一「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 大正藏無「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 大正藏無「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註解]==== ====[註解]====
-[] 一種子道:字意為「一有種子」,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後涅槃。果位之一,相當於「阿那含向」。+[] 自隨意所欲而學:自己想要修學。
-[] 家家:字意為「從一良家到另一良家往生者」,從人間生於天界,又從天界生於人間。果位之一,相當於「斯陀含向」。+[] 一種子道:「斯陀含果」的聖人中,只須在欲界天中受生一次就能涅槃者,只剩出生一次的種子,因此名為「一種子」。又譯為「一種」。
-[] 七有:於天界與人間投生七次後涅槃。果位之一,相當於「須陀洹果」。+[] 家家:「須陀洹果」的聖人中,只須天界及人間總共不到七生(也就是須陀洹在天界與人間最多各出生七次的一半)就能涅槃者。因為從人間的「家」生於天界的「家」、又從天界的「家」生於人間的「家」沒幾次就能涅槃,所以名為「家家」。
-[] 隨法行:以智慧思維佛法,如理修行,是「須陀洹向」的階段。+[] 七有:即「須陀洹」,斷身見(執著於五陰有「我」的見解)、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的聖人,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 隨信行:根據對佛法的清淨信心而修行,是「須陀洹向」的階段。+[] 隨法行:隨著修證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是「須陀洹向」的階段。又譯為「法行」。
-[] 斷五下分結:阿那含果,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後涅槃。+[] 隨信行:隨著對佛法的清淨信心而修行,是「須陀洹向」的階段。又譯為「信行」。
-[] 中般涅槃:在往生色界天中,於中陰身時證入涅槃。+[] 中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從人間命終往生天界的中陰階段即證得涅槃者。因為在「中」陰階段「般涅槃」,所以名為「中般涅槃」。
-[] 無行般涅槃:往生色界天後,不必勤修,久了自然會斷除餘惑,證入涅槃。+[] 無行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後不經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者。因為「無」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為「無行般涅槃」。
-[] 有行般涅槃:往生色界天後,需經過一段時間的修學才證入涅槃。+[] 有行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後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者。因為「有」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為「有行般涅槃」。
-[] 上流般涅槃:先往生低階色界天,然後再到色究竟天(色界之頂)後,才能證入涅槃。+[] 上流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先往生色界較低層次的天,命終後往生更高層次的天,甚至色界或無色界最高天而證得涅槃者。因為往更「上」層的天界「流」轉後「般涅槃」,所以名為「上流般涅槃」。又譯為「上流色究竟」。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 {ref>A03.085}+  * {ref>A03.088} 
 +  * {ref>A03.089}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從隨信行開始到阿羅漢,每個階段性成就都須持戒。故成就隨信行及以上果位,皆不落惡道。+ 
 +從隨信行開始到阿羅漢,每個階段性成就都須要戒增上,因此成就隨信行以上的果位,皆不墮惡道。 
 + 
 +本經提到的各種修行階位的意義,可參見卷二十六的導讀「[[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導讀_四向四果|四向四果]]」。
=====(八二二)@@[0211a12]@@===== =====(八二二)@@[0211a12]@@=====
行 1202: 行 1524:
@[0211a12]@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1a12]@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1a1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具足戒住者,善攝持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細微罪,能生怖畏。比丘具足戒住,善攝持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細微罪,能生怖畏,[[等受]]-[]-學戒,令三學修習滿足。何等為三?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0211a1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具足戒住者,善攝持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細微罪,能生怖畏。比丘具足戒住,善攝持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細微罪,能生怖畏,[[等受]]-[]-學戒,令三學修習滿足。何等為三?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0211a18]@「何等為增上戒學?是比丘戒為滿足,少定、少慧,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戒學;彼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謂身見、戒取、疑。斷此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決定正-[1]-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0211a18]@「何等為增上戒學?是比丘戒為滿足,少定、少慧,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戒學。彼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謂身見、戒取、疑。斷此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決定正-[1]-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0211a23]@「何等為增上意學?是比丘定滿足,三昧滿足,少於慧,彼-[2]-彼分細微戒,犯則隨悔,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復還生此世,是名增上意學。+@[0211a23]@「何等為增上意學?是比丘定滿足,三昧滿足,少於慧,彼-[2]-彼分細微戒,犯則隨悔……」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復還生此世,是名增上意學。
@[0211a28]@「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學戒滿足、定滿足、慧滿足。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0211a28]@「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學戒滿足、定滿足、慧滿足。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行 1222: 行 1544:
====[註解]==== ====[註解]====
-[] 等受:平等受持,即完全地修持。+[] 等受:平等受持,即完全地修持。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將修行的重心區分為戒定慧三學,是大致的分類,其他經中也有更為細部的次第列舉,例如《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46經:「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其中也包含戒定慧三學。
 +
 +
=====(八二三)@@[0211b06]@@===== =====(八二三)@@[0211b06]@@=====
行 1236: 行 1562:
@[0211b0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具足戒住,善攝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住,滿足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增上意、增上慧。 @[0211b0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具足戒住,善攝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住,滿足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增上意、增上慧。
-@[0211b10]@「何等為增上戒?是比丘戒滿足,少定-[1]-、少慧,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貪、恚、癡薄,得一種子道。若彼地未等覺者,得斯陀含,彼地未等覺者,名家家,彼地未等覺者,得須陀洹,彼地未等覺者,得隨法行,彼地未等覺者,得隨信行-[2]-,是名增上戒學。+@[0211b10]@「何等為增上戒?是比丘戒滿足,少定-[1]-、少慧,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貪、恚、癡薄,得一種子道。若彼地未等覺者,得斯陀含,彼地未等覺者,名家家,彼地未等覺者,得須陀洹,彼地未等覺者,得隨法行,彼地未等覺者,得隨信行-[2]-,是名增上戒學。
-@[0211b17]@「何等為增上意學?是比丘戒滿足、定滿足、少於慧,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得中般涅槃,於彼未等覺者,得生般涅槃,於彼未等覺者,得無行般涅槃,於-[3]-彼未等覺者,得有行般涅槃,於彼未等覺-[4]-者,得上流般涅槃,是名增上意學。+@[0211b17]@「何等為增上意學?是比丘戒滿足、定滿足、少於慧,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得中般涅槃,於彼未等覺者,得生般涅槃,於彼未等覺者,得無行般涅槃,於-[3]-彼未等覺者,得有行般涅槃,於彼未等覺-[4]-者,得上流般涅槃,是名增上意學。
@[0211b24]@「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學戒滿足、定滿足、慧滿足。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5]-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6]-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0211b24]@「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學戒滿足、定滿足、慧滿足。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5]-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6]-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行 1254: 行 1580:
[4]「覺」,聖本作「學」。 [4]「覺」,聖本作「學」。
-[5]「有」,宋、元、明三本作「明有」,聖本作「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5]「明有」,大正藏作「明」,聖本作「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明有」。
-[6]「是」,宋、元、明、聖四本作「已」。+[6]「已」,大正藏作「是」,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已」。
====[註解]==== ====[註解]====
行 1270: 行 1596:
@[0211c0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1c0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1c0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1]-學。何等為二[*]?謂-[2]-上威儀學、上波羅提木叉學。」+@[0211c0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1]-學。何等為三[*]?謂[[上戒覺-[2]-、上威儀學、上波羅提木叉學]]-[]-。」
@[0211c03]@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0211c03]@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行 1276: 行 1602:
「學者學戒時,  [[直道]]隨順行,\\ 「學者學戒時,  [[直道]]隨順行,\\
 專審勤[[方便]],  善[[自護其心]]-[3]-,\\  專審勤[[方便]],  善[[自護其心]]-[3]-,\\
- 得初漏盡智,  次究竟[[無知]],\\+ 得初漏盡智,  次究竟[[無知]]-[]-,\\
 得無知解脫,  知見悉已度。\\  得無知解脫,  知見悉已度。\\
- 成不動解脫,  諸有結滅盡,\\+ 成[[不動解脫]]-[]-,  諸有結滅盡,\\
 彼諸根具足,  諸根寂靜樂,\\  彼諸根具足,  諸根寂靜樂,\\
- 持此[[後邊身]],  摧伏眾魔怨。」\\+ 持此[[後邊身]]-[]-,  摧伏眾魔怨。」\\
@[0211c1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11c1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1286: 行 1612:
====[校勘]==== ====[校勘]====
-[1]「二」,宋、元、明、聖四本作「三」。[*]+[1] 「三」,大正藏原為「二」,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三」。[*]
-[2] 「謂」,宋、元、明三本作「謂上戒覺」。+[2] 大正藏無「上戒覺」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心」,大正藏原為「身」,今依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心」。 [3] 「心」,大正藏原為「身」,今依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心」。
行 1294: 行 1620:
====[註解]==== ====[註解]====
-[] +[] 上戒覺、上威儀學、上波羅提木叉學:好的戒的修學,好的威儀的修學,好的別解脫的修學。其中「戒覺」疑為「戒學」的訛誤,「戒」音譯「尸羅」,又有「清涼」的意義,「戒學」在這裡可能較強調持戒而心(定)清淨的層面;「威儀學」為行住坐臥有儀態而不損威德,在這裡可能較強調持戒而身、口清淨的層面;「波羅提木叉學」指持戒可解脫煩惱,在這裡可能較強調持戒而智慧清淨、得到解脫的層面。《四分律》作「增上威儀、增上淨行、增上波羅提木叉」,《十誦律》作「增上威儀、增上毘尼、增上波羅提木叉」,也可對應到前面第823經的「具足戒住,善攝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
-[] +[] 無知:這裡特指「無」學聖者的了「知」;沒有仍須知道的法。
-[] +[] 不動解脫:指阿羅漢不會退失地解脫於貪愛等一切煩惱。 
 + 
 +[] 後邊身:生死輪迴中最後一生。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 {ref>Za26.01+  * 參考 {ref>Za26.01}
-  * {ref>S48.23} +
-  * {ref>A03.084}+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行 1314: 行 1640:
@[0211c1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1c1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1c1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學戒多福利,住智慧為上,解脫堅固,念為增上。若比丘學戒福利,智慧為上,解脫堅固,念增上已,令-[1]-三學滿足。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0211c1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學戒多福利住,智慧為上,解脫堅固,念為增上]]-[]-。若比丘學戒福利,智慧為上,解脫堅固,念增上已,令-[1]-三學滿足。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0211c18]@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0211c18]@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行 1330: 行 1656:
====[註解]==== ====[註解]====
-[一]  +[] 學戒多福利住,智慧為上,解脫堅固,念為增上:持戒穩定地帶來利益,其中智慧最重要,有堅固的解脫境界,都因念住而加強。這是說以念住守護身心,能從持戒開始,以智慧為前導,證得解脫。
- +
-[二]  +
- +
-[三] +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 {ref>Itv46} +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N26n0011_001#0216a06|南傳《小部尼柯耶.如是語經》集2〈品2〉第46經。]]
-  * {ref>A03.082}+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學戒有助於: +====[進階辨正]====
- +
-1. 增長智慧: 持戒時,需要時時以智慧觀察所處的情境,因此有助於增長智慧。 +
- +
-2. 解脫煩惱: 持戒有助於不執著於欲望、貪愛,因此有助於解脫煩惱。+
-3. 增長念力: 持戒時,需要隨時注意、觀察自己的起念動念及行為,因此有助於提升注意力、專注力、覺察力。+[[研討:《雜阿含經》第825經的標點]]
=====(八二六)@@[0211c23]@@===== =====(八二六)@@[0211c23]@@=====
行 1357: 行 1674:
@[0211c2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1c2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1c2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諸比丘!何等為學戒隨福利?謂大師為諸聲聞制戒,所謂[[攝僧]]-[]-,極攝僧,不信者信,信者增其信,調伏惡人,慙愧者得樂住,[[現法防護有漏,未來得正對治]]-[]-,令梵行久住。如大師已為聲聞制戒,謂攝僧,乃至梵行久住。如是如是學戒者,行堅固戒、恒戒、常行戒、受持學戒,是名比丘戒福利。+@[0211c2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諸比丘!何等為學戒隨福利?謂大師為諸聲聞制戒,所謂[[攝僧]]-[]-[[極攝僧]]-[]-,不信者信,信者增其信,調伏惡人,慙愧者得樂住,[[現法防護有漏]]-[]-,[[未來得正對治]]-[]-,令梵行久住。如大師已為聲聞制戒,謂攝僧,乃至梵行久住。如是如是學戒者,[[行堅固戒、恒戒、常行戒]]-[]-、受持學戒,是名比丘戒福利。
-@[0212a02]@「何等智慧為上?謂大師為聲聞說法,大悲哀愍,以義饒益,若安慰、若安樂、若安慰安樂。如是如是大師為諸聲聞說法,大悲哀愍,以義饒益,安慰安樂。如是如是於彼彼法、彼彼處,智慧觀察,是名比丘智慧為上。+@[0212a02]@「何等智慧為上?謂大師為聲聞說法,大悲[[哀愍]],以義饒益,若安慰、若安樂、若安慰安樂。如是如是大師為諸聲聞說法,大悲哀愍,以義饒益,安慰安樂。如是如是於彼彼法、彼彼處,智慧觀察,是名比丘智慧為上。
-@[0212a07]@「何等為解脫堅固?謂大師為諸聲聞說法,大悲哀愍,以義饒益,安慰安樂。如是如是說彼彼法。如是彼處如是-[1]-彼處得解脫樂,是名比丘堅固解脫。+@[0212a07]@「何等為解脫堅固?謂大師為諸聲聞說法,大悲哀愍,以義饒益,安慰安樂。如是如是說彼彼法。[[如是彼處如是-[1]-彼處得解脫樂]]-[]-,是名比丘堅固解脫。
-@[0212a11]@「何等為比丘念增上?未滿足戒身者,專心繫念安住,未觀察者,於彼彼處智慧繫念安住,已觀察者,於彼彼處重念安住,[[未觸法者]]-[]-,於彼彼處解脫念安住,已觸法者,於彼彼處解脫念安住,是名比丘正念增上。」+@[0212a11]@「何等為比丘念增上?未滿足戒身者,專心繫念安住,未觀察者,於彼彼處智慧繫念安住,已觀察者,於彼彼處重念安住,[[未觸法者]]-[]-,於彼彼處解脫念安住,已觸法者,於彼彼處解脫念安住,是名比丘正念增上。」
@[0212a16]@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0212a16]@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行 1373: 行 1690:
@[0212a20]@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12a20]@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12a21]@尸婆迦修多羅,如後,佛當說。+@[0212a21]@[[尸婆迦修多羅]]-[]-,如後,佛當說。
@[0212a22]@如是阿難陀比丘及異比丘所問、佛問諸比丘三經,亦如上說。 @[0212a22]@如是阿難陀比丘及異比丘所問、佛問諸比丘三經,亦如上說。
行 1384: 行 1701:
====[註解]==== ====[註解]====
-[] 攝僧:管理僧眾。 +[] 攝僧:引領、管理僧眾,讓僧眾和睦相處。
-[] 現法防護有漏,未來得正對治:當下能夠守護諸根不起煩惱,未來得以對治將起的煩惱令不升起。+[] 極攝僧:很能引領、管理僧眾,讓僧眾更和睦相處。
-[] 未觸法者:??+[] 現法防護有漏:現世能夠守護身心不起煩惱。 
 + 
 +[] 未來得正對治:得以對治未來將起的煩惱,讓它不生起。 
 + 
 +[] 行堅固戒、恒戒、常行戒:持戒堅固不犯戒、永遠持戒不棄捨、持戒不漏失且萬一犯戒即懺悔。 
 + 
 +[] 如是彼處如是彼處得解脫樂:一一在那些地方獲得解脫的快樂。例如不作惡事而能解脫於作惡的惡報,離於貪欲而能解脫欲界,離於尋伺而能超越初禪,乃至斷除貪瞋癡而能解脫輪迴。 
 + 
 +[] 未觸法者:還沒有親身證得佛法的人。 
 + 
 +[] 尸婆迦修多羅:即卷三十五[[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五#九七六|第976經]],記載外道出家人尸婆迦請教佛陀如何修習,佛陀教他學戒定慧三學。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394: 行 1721: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本經第一段提到受持學戒的利益,和律藏中說的「制戒十益」大同小異,「制戒十益」為:攝僧、極攝僧、令僧安樂、折伏無羞人、有慚愧人得安穩住、不信者令得信、已信者增益信、於現法中得漏盡、未生諸漏令不生、正法得久住。
=====(八二七)@@[0212a24]@@===== =====(八二七)@@[0212a24]@@=====
行 1402: 行 1729:
@[0212a2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2a2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12a2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田夫]]-[]-有三種[[作田]]-[]-,[[隨時善作]]-[]-。何等為三?謂彼田夫[[隨時耕磨,隨時溉灌,隨時下種]]-[]-。彼田夫隨時耕磨、溉灌、下種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長,今日果實,今日成熟,若明日、後日也。』諸比丘!然彼長者耕田、溉灌、下種已,不作是念:『今日生長、果實、成熟,若明日、若復後日。』而彼種子已入地中,則自隨時生長,果實成熟。-{修戒定慧不要想何時能解脫}-如是,比丘於此三學隨時善學?謂善戒學、善意學、善慧學已,不作是念:『欲令我今日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若明日、若後日。』不作是念:『自然神力能令今日,若明日、後日,不起諸漏,心善解脫。』彼已隨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已,隨彼時節,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0212a2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田夫]]-[]-有三種[[作田]]-[]-,[[隨時善作]]-[]-。何等為三?謂彼田夫[[隨時耕磨,隨時溉灌,隨時下種]]-[]-。彼田夫隨時耕磨、溉灌、下種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長,今日果實,今日成熟,若明日、後日也。』諸比丘!然彼長者耕田、溉灌、下種已,不作是念:『今日生長、果實、成熟,若明日、若復後日。』而彼種子已入地中,則自隨時生長,果實成熟。-{修戒定慧不要想何時能解脫}-如是,比丘於此三學隨時善學?謂善戒學、善意學、善慧學已,不作是念:『欲令我今日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若明日、若後日。』不作是念:『[[自然神力能令今日,若明日、後日,不起諸漏]]-[]-,心善解脫。』彼已隨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已,隨彼時節,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0212b10]@「譬如,比丘-[1]-![[伏鷄]]-[]-生卵,若十乃至十二,[[隨時消息,冷暖-[2]-愛護]]-[]-。彼伏鷄不作是念:『我今日,若明日、後日,當以口啄,若以爪-[3]-刮,令其兒安隱得生。』然其伏鷄善伏其子,愛護隨時,其子自然安隱得生。如是,比丘善學三學,隨其時節,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0212b10]@「譬如,比丘-[1]-![[伏鷄]]-[]-生卵,若十乃至十二,[[隨時消息,冷暖-[2]-愛護]]-[]-。彼伏鷄不作是念:『我今日,若明日、後日,當以口啄,若以爪-[3]-刮,令其兒安隱得生。』然其伏鷄善伏其子,愛護隨時,其子自然安隱得生。如是,比丘善學三學,隨其時節,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0212b1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12b1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1419: 行 1746:
====[註解]==== ====[註解]====
-[] 田夫:農夫。+[] 田夫:農夫。
-[] 作田:種田應做的工作。。+[] 作田:種田應做的工作。
-[] 隨時善作:隨著時節作適當的農務。+[] 隨時善作:隨著時節作適當的農務。
-[] 隨時耕磨,隨時溉灌,隨時下種:隨著合適的時節耕田、隨著合適的時節灌溉、隨著合適的時節播種。+[] 隨時耕磨,隨時溉灌,隨時下種:隨著合適的時節耕田、隨著合適的時節灌溉、隨著合適的時節播種。
-[] 伏鷄:孵卵的母雞。+[] 自然神力能令今日,若明日、後日,不起諸漏:有神奇的威力,能自動讓我今天、明天、或後天就斷盡煩惱。
-[] 隨時消息,冷暖愛護:順應當時的情況給予照顧,讓卵保持在適宜的溫度下。+[] 伏鷄:孵卵的母雞。 
 + 
 +[] 隨時消息,冷暖愛護:順應當時的情況給予照顧,讓卵保持在適宜的溫度下。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ref>A03.084}   * {ref>A03.084}
 +  * {ref>A03.093}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行 1453: 行 1783:
 形亦非牛類,  不能作牛聲,\\  形亦非牛類,  不能作牛聲,\\
 如是愚癡人,  不隨繫心念。\\  如是愚癡人,  不隨繫心念。\\
- 於善逝教誡,  無欲勤方便,\\+ 於[[善逝]]教誡,  無欲勤方便,\\
 懈怠心輕慢,  不獲無上-[4]-道。\\  懈怠心輕慢,  不獲無上-[4]-道。\\
- 如驢在群牛-[5]-,  去牛常自遠,\\+ 如驢在牛群-[5]-,  去牛常自遠,\\
 彼雖隨大眾,  內行常自[[乖]]-[]-。」\\  彼雖隨大眾,  內行常自[[乖]]-[]-。」\\
行 1470: 行 1800:
[4]「上」,聖本作「為」。 [4]「上」,聖本作「為」。
-[5]「群牛」,宋、元、明三本作「牛群」。 +[5]「牛群」,大正藏原為「群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牛群」。
====[註解]==== ====[註解]====
[] 乖:違背。 [] 乖:違背。
- 
-[二]  
- 
-[三]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492: 行 1817:
@[0212c08]@如是我聞: @[0212c08]@如是我聞:
-@[0212c08]@一時,佛住[[跋耆]]-[]-聚落,尊者跋耆子侍佛左右。+@[0212c08]@一時,佛住[[跋耆]]-[]-聚落,尊者跋耆子侍佛左右。
-@[0212c09]@爾時,尊者跋耆子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佛說過二百五十戒,令[[族姓子]]-[二]-隨次半月來說波羅提木叉修多羅,令諸族姓子[[隨欲而學]]-[三]-。然今,世尊!我不堪能[[隨學而學]]-[四]-。」+@[0212c09]@爾時,尊者跋耆子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佛說過二百五十戒,令[[族姓子]]隨次半月來說波羅提木叉修多羅,令諸族姓子[[隨欲而學]]-[]-。然今,世尊!我不堪能隨學而學。」
-@[0212c13]@佛告跋耆子:「汝堪能[[隨時學三學]]-[]-不?」+@[0212c13]@佛告跋耆子:「汝堪能[[隨時學三學]]-[]-不?」
@[0212c14]@跋耆子白佛言:「堪能,世尊!」 @[0212c14]@跋耆子白佛言:「堪能,世尊!」
行 1512: 行 1837:
====[註解]==== ====[註解]====
-[] 跋耆: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揭陀國的北方,當今印度東北部,是由八個種族組成的聯邦共和國,首都是毘舍離。也是中印度北部的種族名。又譯為拔耆、跋祇、跋闍。+[] 跋耆: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揭陀國的北方,當今印度東北部,是由八個種族組成的聯邦共和國,又稱為「金剛國」,首都是毘舍離。也是中印度北部的種族名。又譯為拔耆、跋祇、跋闍。
-[] 族姓子:原義為婆羅門大族的子弟,引申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譯為「善男子」。+[] 隨欲而學:隨著自己想要修學的而修學,又譯為「隨學而學」。意義同於本卷其他經中的「自求學者而學」、「自隨意所欲而學」。
-[三] 隨欲而學:根據此句及下一句經文的比對,疑為「隨學而學」之訛誤。 +[] 隨時學三學:時時刻刻學習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 +
-[四] 隨學而學:依著各個學處而修學。 +
- +
-[五] 隨時學三學:時時刻刻學習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 {ref>San011}+  * {ref>A03.085} 
 +  * 梵本《跋耆子經》//Vṛjiputra Sūtra//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 XXXIX.1139-40)。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34。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有同學提問:「跋耆子誦戒有困難,卻表示可以隨時學三學。三學包含了增上戒,增上戒包含了誦戒,怎麼三學會比誦戒容易?」+有同學提問:「跋耆子尊者誦戒有困難,卻表示可以隨時學三學。三學包含了增上戒學,增上戒學包含了誦戒,怎麼三學會比誦戒容易?」
從佛教律制經過時間的演進,或許可以瞭解其背景。 從佛教律制經過時間的演進,或許可以瞭解其背景。
-佛陀早期收的弟子根器非常好,對答幾句就悟道了,也不會做任何壞事,因此一開始僧團還沒有條列戒律,只須要大方向性的教導要善攝根門、守護身口意,自然就能斷惡修善。這就是最早的「戒增上學」。+佛陀早期收的弟子根器非常好,對答幾句就悟道了,也不會做任何壞事,因此一開始僧團還沒有條列戒律,只須要把握住大方向,教導要善攝根門、守護身口意,自然就能斷惡修善。這就是最早的「增上戒學」。
-後來僧團越來越大、弟子越來越多後,龍蛇混雜而有各種狀況,當弟子犯錯後,即會制定對應的戒律以避免再犯,這叫做「隨犯隨制」,累積一條一條的戒律,最後比丘戒累積約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戒累積超過三百條戒。後來甚至有了「律師」的角色,因為幾百條戒的開、遮、持、犯,各戒的緣起以及背後用意,都要背起來的話蠻不容易的。當時沒有紙本書,全部要記在腦中,並不簡單。+後來僧團愈來愈大、弟子愈來愈多後,龍蛇混雜而有各種狀況。當弟子犯錯後,即會制定對應的戒律以避免再犯,這叫做「隨犯隨制」,累積一條一條的戒律,最後比丘戒累積約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戒累積超過三百條戒。後來甚至有了「律師」的角色,因為幾百條戒的開、遮、持、犯,各戒的緣起以及背後用意,都要背起來的話滿不容易的。當時沒有紙本書,全部要記在腦中,並不簡單。
-比丘戒既然是保有比丘身份的基礎,就非得記得不可,但不是每個人的記性都這麼好,全部要記起來而且日常得注意是否犯哪一條戒,對於一些人就成為沉重的負擔。+比丘戒既然是保有比丘身分的基礎,就非得記得不可,但不是每個人的記性都這麼好,全部要記起來而且日常得注意是否犯哪一條戒,對於記性不好的人就成為沉重的負擔。
-在本經中,佛陀對跋耆子講述「三學」,即意指早期大方向的教導:要守護身心,斷惡修善。先抓住大方向,提綱契領,之後再補上細節就容易了。+在本經中,佛陀對跋耆子尊者講述「三學」,即意指早期大方向的教導:要守護身心、斷惡修善,然後就能成就定、慧。先抓住大方向,提綱契領,之後再補上細節就容易了。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行 1545: 行 1868: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1]- ======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1]- ======
 +
====[校勘]==== ====[校勘]====
[1] 聖本在「九」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1] 聖本在「九」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1528995843.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18/06/15 01:0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1.264296054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