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裡會顯示出所選的版次與目前版次的差異處。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 2018/06/13 15:16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 2023/07/15 20:33 目前版本
行 7: 行 7:
佛教的修行講究「止」與「觀」: 佛教的修行講究「止」與「觀」:
-「止」是專注於一對象(所緣)而不散亂,能成就定力。「止」的程度,根據定力的深淺,可以區分為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入處定、識入處定、無所有入處定、非想非非想入處定等。(如果想了解這些不同深淺的定,可參見卷二十六的導讀「四禪」,以及卷二十九的導讀「四禪八定」。)+「止」是專注於一對象(所緣)而不散亂,能成就定力。「止」的程度,根據定力的深淺,可以區分為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入處定、識入處定、無所有入處定、非想非非想入處定、滅盡定等。(如果想瞭解這些不同深淺的定,可參見卷二十六的導讀「四禪」,以及卷二十九的導讀「四禪、八定、九次第定」)
-「觀」則是以經上所分析的各種法義來分析事物,以深入觀察事物的本質,能成就智慧。+「觀」是洞察,依據佛法而觀察事物的本質,能成就智慧。
-實務上,根據法門的不同,修行止與觀的次序會有所差異,有的法門是先著重修止後修觀,有的法門是先著重修觀後修止,有的修法可止觀融合並行,如本卷第560經所歸納。以先著重修止後修觀的法門為例,在修行次第上先著重修止,具備了初禪甚至四禪的定力之後,再以定力為基礎修觀、進而證悟。+實務上,根據法門的不同,修行止與觀的次序會有所差異,如本卷第560經所歸納,有的法門是先著重修止後修觀,有的法門是先著重修觀後修止,有的修法可止觀融合並行。以先著重修止後修觀的法門為例,在修行次第上先著重修止,具備了初禪甚至四禪的定力之後,再以定力為基礎修觀、進而證悟。
《雜阿含經》「阿難相應」的內容為卷二十第556~558經及本卷第559~565經,記錄了阿難尊者的說法。阿難尊者擔任佛陀侍者長達二十五年,平日忙於幫佛陀打理大小雜事,直到佛陀涅槃後為了結集經典才精進證得阿羅漢。但他很早就證得初果,並且對於佛陀的說法都謹記在心,接下來的幾經也記錄了阿難尊者清楚分別止觀的境界和歸納止觀修行的次第,可見阿難尊者在百忙之中仍不忘實修並頗有體悟,也難怪他在佛陀涅槃後能立刻證得阿羅漢。 《雜阿含經》「阿難相應」的內容為卷二十第556~558經及本卷第559~565經,記錄了阿難尊者的說法。阿難尊者擔任佛陀侍者長達二十五年,平日忙於幫佛陀打理大小雜事,直到佛陀涅槃後為了結集經典才精進證得阿羅漢。但他很早就證得初果,並且對於佛陀的說法都謹記在心,接下來的幾經也記錄了阿難尊者清楚分別止觀的境界和歸納止觀修行的次第,可見阿難尊者在百忙之中仍不忘實修並頗有體悟,也難怪他在佛陀涅槃後能立刻證得阿羅漢。
行 24: 行 24:
</box> </box>
-迦摩尊者拜訪阿難尊者,互相問候請安、寒暄後在一邊坐下,問阿難尊者:「阿難尊者,真奇妙,一般人是有眼睛又有色境(而看到)、有耳根又有聲境(而聽到)、有鼻根又有香味(而嗅到)、有身根又有觸境(而觸碰到)、有意根又有訊息(而意識到),但有些出家人卻在有這些事物(有眼睛也有眼睛可看到的色境等)的狀況下,能夠不知覺。請問阿難尊者,這些出家人是有想陰而不知覺,還是沒有想陰而不知覺?」+迦摩尊者拜訪阿難尊者,互相問候請安、寒暄後在一邊坐下,問阿難尊者:「阿難尊者,真奇妙,一般人是有眼睛又有色境(而看到)、有耳根又有聲境(而聽到)、有鼻根又有香臭(而嗅到)、有舌根又有味道(而嘗到)、有身根又有觸境(而觸碰到)、有意根又有訊息(而意識到),但有些修行人卻在有這些事物(有眼睛也有眼睛可看到的色境等)的狀況下,能夠不知覺。請問阿難尊者,這些修行人是有認知而不知覺外境,還是沒有認知而不知覺外境?」
-其中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即六個接收外境的感官,所接收的外境即為色、身、香、味、觸、法,詳見卷八的介紹。當有感官又有外境時,一般人自然會感受而知道外境,然後起各種反應。迦摩尊者則見到入定的出家人可以完全不受外境的影響、完全對外境不起反應,如如不動地一路打坐到底,因此覺得很奇妙而詢問阿難尊者背後的原理。+其中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即六個接收外境的感官,所接收的外境即為色、身、香、味、觸、法,詳見卷八的介紹。當感官在運作且有外境時,一般人自然會感受而知道外境,然後起各種反應。迦摩尊者則見到入定的出家人可以不受外界的影響、對外界不起反應,如如不動地一路打坐到底,因此覺得很奇妙而詢問阿難尊者背後的原理。
-迦摩尊者提到的「想」在佛經中指人心理的「取相」,面對境界而心中浮現對應的相,也就是認知。例如看到一個顏色,心中立刻浮現過往所見過相同的顏色,而知道這是什麼顏色。要注意的是佛經用語中的「想」和現代用語中「想東想西」的「想」意義不太一樣。「想陰」(想的積聚)是「五陰」之一,詳見卷一的介紹。+迦摩尊者提到的「想」在佛經中指人心裡的「取相」,面對境界而心中浮現對應的相,也就是認知。例如看到一個顏色,心中立刻浮現過往所見過相同的顏色,而知道這是什麼顏色。要注意的是佛經用語中的「想」和現代用語中「想東想西」的「想」意義不太一樣。「想陰」(想的積聚)是「五陰」之一,詳見卷一的介紹。
-既然「想」是取相、認知,入定而沒有「想」的運作時,就不會有對外境的取相、認知。迦摩尊者就好奇這些入定而可以完全不受外境影響的人,是在有想還是沒有想的情況下?+迦摩尊者好奇這些修行人在入定而不受外界影響時,心中是否有想陰(取相;認知)的運作?
<box 100%> <box 100%>
行 38: 行 38:
</box> </box>
-阿難尊者回答他:「有想時都能夠不知覺了,何況是無想時。」+阿難尊者回答他:「有認知(的定中)都能夠不知覺外境了,何況是沒有認知(的定中)。」
<box 100%> <box 100%>
行 44: 行 44:
復問尊者阿難:「何等為有想於有而不覺知?」 復問尊者阿難:「何等為有想於有而不覺知?」
-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如是第二、第三、第四禪,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云何無想有法而不覺知?如是比丘一切想不憶念,無想心三昧身作證具足住,是名比丘無想於有法而不覺知。」+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如是第二、第三、第四禪,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
</box> </box>
-迦摩尊者問阿難尊者:「什麼情況是對於存在的事物還有想的運作,而能夠(對外境)不知覺?」+迦摩尊者問阿難尊者:「什麼情況是對於存在的事物有認知,卻能夠(對外境)不知覺?」
-禪定能讓心專注於一對象而不散亂,阿難尊者的回答中「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禪定時「初禪」的層次,是在持戒而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後,將注意力投向打坐的所緣(例如觀呼吸)、持續不斷地將注意力擺在所緣上,最後心中會因為捨離於世俗五欲的粗重負擔,而生起喜樂的感覺。+禪定能讓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阿難尊者的回答中「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禪定時「初禪」的層次,是在持戒而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後,將注意力投向打坐的所緣(例如觀呼吸)、持續不斷地將注意力擺在所緣上,最後心中會因為捨離於世俗五欲的粗重負擔,而生起喜樂的感覺。
-阿難尊者接著提到的「第二、第三、第四禪……無所有入處具足住」是心更加專注的禪定層次。這些入定的層次仍有想的運作,但是心都持續不斷地專心在所緣上,因此能夠對外境不起反應。例如心無旁騖地觀呼吸,因此沒聽到外界的噪音,這時仍對呼吸有取相、認知,但能夠對其餘外境不知覺。+阿難尊者接著提到的「第二、第三、第四禪……無所有入處具足住」是心更加專注的禪定層次。這些入定的層次仍有想的運作,但是心都持續不斷地專心在所緣上,因此沒知覺到所緣以外的外境。例如心無旁騖地觀呼吸,因此沒聽到外界的噪音,這時仍對呼吸有取相、認知,但是不知覺其餘外境。
<box 100%> <box 100%>
行 62: 行 62:
</box> </box>
-「什麼情況是對於存在的事物沒有想的運作,而能夠不知覺?」+「什麼情況是對於存在的事物不去認知取相,而不知覺?」
-阿難尊者所回答的「無想心三昧」是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入定到這個層次時,不會有想的運作,自然沒有對外境的取相、認知,而不知覺。+阿難尊者所回答的「無想心三昧」即其他經中說的「無相三昧」,是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入了「無相三昧」的定境時,對於色、聲、香、味、觸、法等事物(「有法」),不會取相、心中不浮現對應的相,而不知覺外境。
-「一切想不憶念」是描述入定到「無想心三昧」層次時對任何的事物都不取相、認知。「身作證具足住」的意思是「親身體證且已穩固」,表示穩固地入了這個定境。+「一切想不憶念」是描述入了「無相三昧」的定境時不念一切相,離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法相。「身作證具足住」的意思是「親身體證且已穩固」,表示穩固地入了這個定境。
<box 100%> <box 100%>
行 76: 行 76:
</box> </box>
-迦摩尊者進一步追問阿難尊者:「如果出家人修到無想心三昧,不會躁動而衝出定境、不會沈沒而喪失定境,完成解脫而穩固,穩固而完成解脫,佛陀說這是什麼成就?有什麼功用?」+迦摩尊者進一步追問阿難尊者:「如果修行人修到無相三昧,不會躁動而衝出定境、不會沉沒而喪失定境,完成解脫而穩固,穩固而完成解脫,佛陀說這是什麼成就?有什麼功用?」
-阿難尊者回答他:「如果出家人修到無想心三昧,不會躁動而衝出定境、不會沈沒而喪失定境,完成解脫而穩固,穩固而完成解脫,佛陀說這是出世間智慧的成就、出世間智慧的功用。」+阿難尊者回答他:「如果修行人修到無相三昧,不會躁動而衝出定境、不會沉沒而喪失定境,完成解脫而穩固,穩固而完成解脫,佛陀說這是出世間智慧的成就、出世間智慧的功用。」
-佛教的修行可以因定發慧,穩固的無想心三昧定境能夠生起究竟解脫的智慧。+佛教的「無相三昧」是一種止觀融合並行的修法,契合於佛法的「無相三昧」能夠生起究竟解脫的智慧。
-本經是兩位高手對於入定境界的切磋探討,還沒有相關經驗的人知道原理即可,要親自打坐入定後,這些探討才對自己有實質意義。+本經是兩位高手對於入定境界的切磋探討,還沒有相關經驗的人大致知道原理即可,要親自打坐入定後,這些探討才對自己有實質意義。
=====(五五九)@@[0146b24]@@===== =====(五五九)@@[0146b24]@@=====
行 90: 行 90:
@[0146b24]@一時,[[佛]]-[一]-住[[波羅利弗妬路]]-[二]-國,尊者[[阿難]]-[三]-及尊者迦摩亦在波羅利弗妬路[[雞林精舍]]-[四]-。 @[0146b24]@一時,[[佛]]-[一]-住[[波羅利弗妬路]]-[二]-國,尊者[[阿難]]-[三]-及尊者迦摩亦在波羅利弗妬路[[雞林精舍]]-[四]-。
-@[0146b26]@-{入定時可不覺知六境}-時,尊者迦摩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五]-慰勞已,於一面坐,語尊者阿難:「奇哉!尊者阿難!有眼有色、有耳有聲、有鼻有香、有舌有味、有身有觸、有意有法,而有[[比丘]]-[六]-[[有是等法,能不覺知]]-[七]-。云何?尊者阿難!彼比丘為[[有想]]-[八]-不覺知,為無想故不覺知?」+@[0146b26]@-{入定時可不覺知外境}-時,尊者迦摩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五]-慰勞已,於一面坐,語尊者阿難:「奇哉!尊者阿難!有眼有色、有耳有聲、有鼻有香、有舌有味、有身有觸、有意有法,而有[[比丘]]-[六]-[[有是等法,能不覺知]]-[七]-。云何?尊者阿難!彼比丘為[[有想]]-[八]-不覺知,為無想故不覺知?」
@[0146c03]@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有想者亦不覺知,況復無想。」 @[0146c03]@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有想者亦不覺知,況復無想。」
行 96: 行 96:
@[0146c04]@復問尊者阿難:「何等為[[有想於有而不覺知]]-[]-?」 @[0146c04]@復問尊者阿難:「何等為[[有想於有而不覺知]]-[]-?」
-@[0146c05]@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如是[[第二]]-[]-、[[第三]]-[]-、[[第四禪]]-[]-,[[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0146c05]@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如是[[第二]]-[]-、[[第三]]-[]-、[[第四禪]]-[]-,[[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
@[0146c10]@「云何無想有法而不覺知?」 @[0146c10]@「云何無想有法而不覺知?」
行 120: 行 120:
[三] 阿難:比丘名,以「多聞第一」聞名。「阿難」是「阿難陀」的簡稱。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擔任佛陀侍者達二十五年。 [三] 阿難:比丘名,以「多聞第一」聞名。「阿難」是「阿難陀」的簡稱。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擔任佛陀侍者達二十五年。
-[四] 雞林精舍:佛陀的道場之一,位於波羅利弗妬路城東南,佛滅後的阿育王曾加以整修成為國家級寺院。又譯為「雞雀寺」、「雞園」、「雞林園」。+[四] 雞林精舍:佛陀的道場之一,位於波羅利弗妬路城東南,佛滅後的阿育王曾加以整修成為國家級寺院。又譯為「鷄雀精舍」、「雞雀寺」、「雞園」、「雞林園」。
[五] 問訊:問候請安。 [五] 問訊:問候請安。
行 128: 行 128:
[七] 有是等法,能不覺知:在有這些事物(有眼睛也有眼睛可看到的色境、有耳朵也有耳朵可聽到的聲境等等)的狀況下,能夠不知覺。其中「法」指事物,「覺知」即知覺、感知,例如看到、聽到等等。 [七] 有是等法,能不覺知:在有這些事物(有眼睛也有眼睛可看到的色境、有耳朵也有耳朵可聽到的聲境等等)的狀況下,能夠不知覺。其中「法」指事物,「覺知」即知覺、感知,例如看到、聽到等等。
-[八] 有想:有想陰的運作。「想」是取相,面對境界而心中浮現對應的相,也就是認知。+[八] 有想:有認知。「想」是取相,面對境界而心中浮現對應的相,也就是認知。
-[] 有想於有而不覺知:對於存在的事物還有想陰的運作,而能夠(對外境)不知覺。其中「有」指存在(的事物)。+[] 有想於有而不覺知:對於存在的事物有認知,卻能夠(對外境)不知覺。其中「有」指存在(的事物)。
-[] 離欲、惡、不善法: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 離欲、惡不善法: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
[] 有覺有觀:「覺」與「觀」兩者皆有。「覺」又譯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觀」又譯為「伺」,是持續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時將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尋」;接著將心念持續地省察呼吸,就是「伺」。 [] 有覺有觀:「覺」與「觀」兩者皆有。「覺」又譯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觀」又譯為「伺」,是持續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時將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尋」;接著將心念持續地省察呼吸,就是「伺」。
行 140: 行 140:
[] 具足住:進入(達成)並保持著。又譯為「成就遊」。 [] 具足住:進入(達成)並保持著。又譯為「成就遊」。
-[] 第二(禪):離於覺與觀,內心止靜、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第二(禪):離於覺與觀,內心澄淨、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 第三(禪):離於喜,安住在捨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體驗到樂,安住於這聖者所說的捨中,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 第三(禪):離於喜,安住在捨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體驗到樂,安住於這聖者所說的捨中,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 第四禪: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沒有苦也沒有樂,只有因捨而生的純淨之念,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第四禪: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不苦不樂,只有因捨而生的清淨之念,心專注純一,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 空入處:以無邊的空間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空入處」、「空處」、「空無邊處」。+[] 空入處:以無邊的空間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量空入處」、「空處」、「空無邊處」。
[] 識入處:以無邊的識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量識入處」、「識處」、「識無邊處」。 [] 識入處:以無邊的識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量識入處」、「識處」、「識無邊處」。
行 152: 行 152:
[] 無所有入處: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所有處」。 [] 無所有入處: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所有處」。
-[] 無想心三昧:即「無相心三昧」,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其中「三昧」是心定於一處(或一境)而不散亂。又譯為「三摩提」、「三摩地」,義譯為「等持」、「定」。+[] 無想心三昧:即「無相心三昧」,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詳見卷三[[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八〇|第80經]]、卷十八[[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八#五〇二|第502經]]。其中「三昧」是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又譯為「三摩提」、「三摩地」,義譯為「等持」、「定」。
[] 身作證具足住:親身體證且已穩固。 [] 身作證具足住:親身體證且已穩固。
-[] 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不會躁動而衝出定境、不會沈沒而喪失定境,完成解脫而穩固,穩固而完成解脫。+[] 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不會躁動而衝出定境、不會沉沒而喪失定境,完成解脫而穩固,穩固而完成解脫。
[] 世尊:世間所尊重的覺者。佛弟子一般皆尊稱佛陀為「世尊」。 [] 世尊:世間所尊重的覺者。佛弟子一般皆尊稱佛陀為「世尊」。
行 172: 行 172: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入定後,由於專心,除了所專注的對象外,沒有知覺到其他外境。例如專注在所緣上,因此沒聽到外界的噪音,縱然想陰仍有作用,這就是「有想而不覺知」。本經中以初禪以上的定境為例,相當的南傳經文則是舉「空入處」以上的定境為例,沒有提到初禪至四禪。+入定後,由於專心,除了所專注的對象外,沒有知覺到其他外境。例如專注在所緣上,因此沒聽到外界的噪音。即使在定中仍有想陰認知的作用,但不覺知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等存在的事物(有法),本經描述為「有想於有而不覺知」。本經以「初禪」至「無所有入處」的定境為例,對應的南傳經文則是舉「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的定境為例。
-進入無想心三昧的定境,可將想陰停止,沒有想陰的作用、停止了取相、認知,自然更不覺知外境了,也就是「無想而不覺知」。+無相三昧是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在無相三昧中,對於存在的事物不去認知取相、心中不浮現對應的相,沒有「想於有法」,自然也不知覺外境,而「無想於有法而不覺知」。
-佛教的修行可以因定發慧,穩固的無想心三昧定境能夠生起究竟解脫的智慧,也就是「智果、智功德」。+佛教的「無相三昧」是一種止觀融合並行的修法,契合於佛法的「無相三昧」能夠生起究竟解脫的智慧,也就是「智果、智功德」。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
 +[[研討:無相三昧有沒有想陰]]
[[研討:無想心三昧的定力可對應到四禪八定的哪個層次]] [[研討:無想心三昧的定力可對應到四禪八定的哪個層次]]
 +
 +[[研討:「定」或「三昧」的註釋]]
 +
 +[[研討:《雜阿含經》第559經經文校勘]]
 +
 +[[研討:「離欲惡不善法」的標點]]
=====(五六〇)@@[0146c20]@@===== =====(五六〇)@@[0146c20]@@=====
行 206: 行 214:
====[註解]==== ====[註解]====
-[一] 俱睒彌:古代印度都市名,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蹉國(拔沙國)的首都,相當於現今的 Kosam,位於恒河支流 Yamunā 河沿岸。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跋蹉國又稱為拘睒彌國。另譯為「拘睒彌」、「拘舍彌」、「拘深」。+[一] 俱睒彌:古代印度都市名,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蹉國(拔沙國)的首都,相當於現今的 Kosam,位於恆河支流 Yamunā 河沿岸。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跋蹉國又稱為拘睒彌國。另譯為「拘睒彌」、「拘舍彌」、「拘深」。
-[二] 瞿師羅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瞿師羅長者所佈施。另譯為「瞿沙羅園」、「瞿師園」。+[二] 瞿師羅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瞿師羅長者所布施。另譯為「瞿沙羅園」、「瞿師園」。
[三] 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當善哉慰勞問訊,或求以四道:若有比丘(受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比丘尼(受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在我面前自己記說(證得阿羅漢),我會稱嘆、慰勞、招呼他,或探討他是以四種方法(其中的哪一種或哪幾種)而成就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任何比丘、比丘尼,凡是在我面前明說獲得阿羅漢果者,必由所有四支或其中之一支(而獲得)」。 [三] 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當善哉慰勞問訊,或求以四道:若有比丘(受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比丘尼(受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在我面前自己記說(證得阿羅漢),我會稱嘆、慰勞、招呼他,或探討他是以四種方法(其中的哪一種或哪幾種)而成就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任何比丘、比丘尼,凡是在我面前明說獲得阿羅漢果者,必由所有四支或其中之一支(而獲得)」。
行 224: 行 232:
[] 調伏心:調教、馴伏心。 [] 調伏心:調教、馴伏心。
-[] 止觀一心:修行止觀到心專注、定的狀態。「一心」又作「心一境性」。+[] 止觀一心:修行止觀到心專注、純一的狀態。「一心」又作「心一境性」。
[] 等受: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正受」,音譯「三摩鉢底」。 [] 等受: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正受」,音譯「三摩鉢底」。
-[] 分別於法、量度:解析所緣境、思量觀察。+[] 分別於法、量度:辨別、解析事物。
[] 使:煩惱。 [] 使:煩惱。
行 236: 行 244:
[] 慰喻:慰勞開導。 [] 慰喻:慰勞開導。
-[] 於法選擇、思量:於所緣境辨析、思量。同義於前段的「分別於法、量度」,都是指「觀」法。+[] 於法選擇、思量:揀擇、解析事物。同義於前段的「分別於法、量度」,都是指「觀」法。
[] 正向多住:多加保持正確的趣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實行那個道」。 [] 正向多住:多加保持正確的趣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實行那個道」。
行 253: 行 261:
本經中阿難用他自己的話歸納出四種可成就阿羅漢的修學次第: 本經中阿難用他自己的話歸納出四種可成就阿羅漢的修學次第:
-  -先止後觀:先著重修止(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接著修觀(分別於法、量度)。另外像佛世時外道已修禪定,但不知道四聖諦,聽了佛法後開啟智慧而能成道。 +  ***先止後觀**:先著重修止(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接著修觀(分別於法、量度)。另外像佛世時外道已修禪定,但不知道四聖諦,聽了佛法後開啟智慧而能成道。 
-  -先觀後止:先著重修觀(思惟,於法選擇、思量),接著修止(住心:善住、局住、調伏、止觀一心、等受)。例如先著重觀無常,有觀慧後而能捨,捨掉各種妄念,因此修定得力。 +  ***先觀後止**:先著重修觀(思惟,於法選擇、思量),接著修止(住心:善住、局住、調伏、止觀一心、等受)。例如先著重觀無常,有觀慧後而能捨,捨掉各種妄念,因此修定得力。 
-  -掉亂所持後止:被掉亂所把持,克服之後修止。 +  ***掉亂所持後止**:被掉亂所把持,克服之後修止。 
-  -止觀並行:止與觀融合並行地修。例如三三昧(空、無相、無願)的修習,可以具有止與觀的功能。 +  ***止觀並行**:止與觀融合並行地修。例如三三昧(空、無相、無願)的修習,可以具有止與觀的功能。 
 +
這四種次第都和止、觀有關,根據阿難所說,可知阿羅漢不會只有觀而沒有止,也不會只有止而沒有觀,一定具有止與觀,只是入手處的不同。這也呼應卷十七第464經:「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23-25) 這四種次第都和止、觀有關,根據阿難所說,可知阿羅漢不會只有觀而沒有止,也不會只有止而沒有觀,一定具有止與觀,只是入手處的不同。這也呼應卷十七第464經:「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23-25)
-其中「掉亂所持後止」(南傳經文為「心意被對法的掉舉緊緊地握持」)這一種次第,有多種解讀。一種主流的解讀是根據南傳《無礙解道》論中所述,有十種「觀隨染」(光、超自然知識、狂喜、平靜、喜悅、極度的信心、極度的精進、著迷、漠不關心、知足)能讓人執著,不如實知其無常,而無法徹底地洞察。執著「觀隨染」也就是「對法的掉舉」,而無法證道。若能正坐住心、調伏了這種掉舉,才能證道。另一種解讀是這邊的「掉舉」特指「對了悟佛法的極度渴望而帶來的焦慮」,一旦解決或放下而得定時,則可能產生洞見。+其中「掉亂所持後止」(南傳經文為「心意被對法的掉舉緊緊地握持」)這一種次第,有多種解讀。一種主流的解讀是根據南傳《無礙解道》論中所述,有十種「觀隨染」(光明、智、喜、輕安、樂、極度的信心、極度的精進、現起、捨、欲求)能讓人執著,不如實知其無常,而無法徹底地洞察。執著「觀隨染」也就是「對法的掉舉」,而無法證道。若能正坐住心、調伏了這種掉舉,才能證道。另一種解讀是這邊的「掉舉」特指「對了悟佛法的極度渴望而帶來的焦慮」,一旦解決或放下而得定時,則可能產生洞見。
對這一種次第,南北傳其餘的各種解讀則收錄在線上的「進階辨正」中。 對這一種次第,南北傳其餘的各種解讀則收錄在線上的「進階辨正」中。
行 343: 行 351:
[] 一乘道:直通目的地的道路。 [] 一乘道:直通目的地的道路。
-[]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意欲」所引發的禪定,漸次斷諸行,而成就神通。其中「欲定」是指由(對禪定的、聖果的)意欲而引發的禪定;「斷行」可解為漸次斷諸行(參見《雜阿含經》卷十七[[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七#四七四|第474經]]),或解為行於[[四正斷]];「如意足」又譯為「神足」,即隨心所欲的神通。+[]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意欲」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其中「欲定」是指由(對禪定的、聖果的)意願、欲望而引發的禪定;「斷行」可解為斷除各種造作,也可解為勤奮努力(即行於「[[四正斷]]」);「如意足」又譯為「神足」,即神通的基礎。又譯為「欲定心成就斷如意足」、「欲定如意足」、「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欲定精勤不懈滅行成就以修神足」、「自在三昧行盡神足」、「自在三昧神力」。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欲定勤行成就神足」。
-[] 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精進」所引發的禪定,漸次斷諸行,而成就神通。「精進定」又譯為「勤定」。+[] 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精進」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精進定」又譯為「勤定」。
-[] 心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心念專注」所引發的禪定,漸次斷諸行,而成就神通。「心定」又譯為「意定」。+[] 心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心念專注」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心定」又譯為「意定」。
-[] 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慧觀」所引發的禪定,漸次斷諸行,而成就神通。「思惟定」又譯為「觀定」。+[] 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慧觀」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思惟定」又譯為「觀定」、「誡三昧」。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371: 行 379:
本經「依於欲」的「(善法)欲」在後世也有稱作「願」。 本經「依於欲」的「(善法)欲」在後世也有稱作「願」。
-  ***四如意足與悲智願行** 
- 
-四如意足中: 
-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是依__願__成就如意足。 
-    -「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是依__行__成就如意足。 
-    -「心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可依例如無量心三昧(慈__悲__喜捨四無量心)成就如意足。 
-    -「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是依__智__成就如意足。 
- 
-依悲、智、願、行所引發的禪定而成就神通、解脫,也是四如意足。 
- 
-  *《雜阿含經》的「如意足相應」在千年的傳抄中已佚失,因此對「四如意足」要多參考其他經典及南傳《相應部尼柯耶》的對應經卷。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研討:四如意足的「斷行」是斷什麼行]] [[研討:四如意足的「斷行」是斷什麼行]]
- 
-[[研討:意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和無量心三昧有何關係]] 
=====[導讀:三毒]===== =====[導讀:三毒]=====
行 393: 行 388:
{{ :agama:decoration:burden-1296754_640.png?240|}} {{ :agama:decoration:burden-1296754_640.png?240|}}
-我們會沈陷於生死輪迴,無法解脫,是因為有種種的煩惱。這些煩惱當中,最重要的有三種:+我們會沉陷於生死輪迴,無法解脫,是因為有種種的煩惱。這些煩惱當中,最重要的有三種:
  -貪欲: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   -貪欲: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
行 432: 行 427:
[一] 稽首禮足,退坐一面:以頭頂禮受禮者的腳或地(五體投地、最高禮法),然後退下,坐在旁邊。 [一] 稽首禮足,退坐一面:以頭頂禮受禮者的腳或地(五體投地、最高禮法),然後退下,坐在旁邊。
-[二] 善向:良好的趣向,在這裡指修行以調伏貪欲、瞋恚、愚癡。+[二] 善向:依善而修行,在這裡指修行以調伏貪欲、瞋恚、愚癡。
-[三] 善到:良好的到達,在這裡指已經調伏了貪欲、瞋恚、愚癡。+[三] 善到:達成善的目標,在這裡指已經調伏了貪欲、瞋恚、愚癡。
[四] 貪欲: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簡稱「貪」。 [四] 貪欲: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簡稱「貪」。
行 451: 行 446:
=====[導讀:三學]===== =====[導讀:三學]=====
-「三學」是指戒、定、慧三種修學,又稱作「三增上學」。佛教的各種修行內容,可說都含括在三學之中: +「三學」是指戒、定、慧三種修學,又稱作「三增上學」。佛教的各種修行內容,都可說含括在三學之中: 
-  -戒學:守護身心,受持戒律,斷惡修善。 +  -戒學:受持戒律,斷惡修善。 
-  -定學:安定身心,專心一意而不散亂。+  -定學:入定而不散亂。
  -慧學:領悟真理,斷除煩惱。   -慧學:領悟真理,斷除煩惱。
-最根本的「慧學」是「四聖諦」。「諦」是真實不虛的意思,「四聖諦」即佛陀悟到的四個真理: +「慧學」以如實知「四聖諦」為代表。「諦」是真實不虛的意思,「四聖諦」即佛陀悟到的四個真理: 
-    -苦聖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遇見仇人)是苦、愛別離(和所愛的離別)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言之[[五受陰]](有執著的五陰)是苦;無常即是苦,會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    -苦聖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遇見仇人)是苦、愛別離(和所愛的離別)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言之會令人執著的五陰是苦;無常即是苦,會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    -集聖諦:苦的起因,是由於沒有智慧(「無明」)、貪愛等因緣而來。+    -集聖諦:苦的起因,是由於無明(沒有智慧)、貪愛等因緣而來。
    -滅聖諦:苦的止息,叫做「[[涅槃]]」。     -滅聖諦:苦的止息,叫做「[[涅槃]]」。
-    -道聖諦:正確的解脫之道,即「[[八正道]]」(詳見卷[[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八|二十八]]、[[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二十九]])。+    -道聖諦: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即「[[八正道]]」(詳見卷[[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八|二十八]]、[[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二十九]])。
-以下第563經中佛陀對三學的內容作了一些舉例,而在卷二十九等「學相應」的經中有更多的探討。+以下第563經中佛陀對三學的內容作了一些舉例,而在卷二十九、卷三十「學相應」的經中有更多的探討。
=====(五六三)@@[0147c02]@@===== =====(五六三)@@[0147c02]@@=====
行 474: 行 469:
@[0147c12]@尊者阿難語離車言:「-{戒吐宿業、定至四禪、慧斷宿業}--<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三種離熾然[*]清淨超出道,以一乘道淨眾生、離憂悲、越苦惱,得[[真如法]]-[]-。何等為三?如是,聖弟子-{戒}-住於淨戒,受[[波羅提木叉]]-[]-,[[威儀]]-[]-具足,信於諸罪過,生怖畏想。受持如是具足淨戒,[[宿業漸吐]]-[]-,[[得現法離熾然[*],不待時節,能得正法,通達,現見觀察,智慧自覺]]-[]-。離車長者!是名如來、應、等正覺說所知所見說離熾然[*],清淨超出,以一乘道淨眾生、滅苦惱、越憂悲,得真如法。>- @[0147c12]@尊者阿難語離車言:「-{戒吐宿業、定至四禪、慧斷宿業}--<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三種離熾然[*]清淨超出道,以一乘道淨眾生、離憂悲、越苦惱,得[[真如法]]-[]-。何等為三?如是,聖弟子-{戒}-住於淨戒,受[[波羅提木叉]]-[]-,[[威儀]]-[]-具足,信於諸罪過,生怖畏想。受持如是具足淨戒,[[宿業漸吐]]-[]-,[[得現法離熾然[*],不待時節,能得正法,通達,現見觀察,智慧自覺]]-[]-。離車長者!是名如來、應、等正覺說所知所見說離熾然[*],清淨超出,以一乘道淨眾生、滅苦惱、越憂悲,得真如法。>-
-@[0147c22]@「-<復次,離車!-{因戒生定}-如是淨戒具足,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是名如來、應、等正覺說離熾然[*],乃至得如實法。>-+@[0147c22]@「-<復次,離車!-{因戒生定}-如是淨戒具足,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是名如來、應、等正覺說離熾然[*],乃至得如實法。>-
@[0147c24]@「-<-{因定發慧}-復有三昧[[正受]]-[]-,於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具足如是智慧心,業更不造,宿業漸已斷,得現正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生自覺智。>-離車!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三離熾然[*],清淨超出,以一乘道淨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 @[0147c24]@「-<-{因定發慧}-復有三昧[[正受]]-[]-,於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具足如是智慧心,業更不造,宿業漸已斷,得現正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生自覺智。>-離車!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三離熾然[*],清淨超出,以一乘道淨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
行 505: 行 500:
[] 毘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耶離」、「鞞舍離」、「廣嚴城」。 [] 毘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耶離」、「鞞舍離」、「廣嚴城」。
-[] 重閣講堂:佛陀的道場之一,在毘舍離城北邊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講堂。又譯為「高樓臺觀」、「大林精舍」、「普集講堂」。+[] 重閣講堂:佛陀的道場之一,在毘舍離城北邊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講堂。又譯為「高樓臺觀」、「大林精舍」。
[] 離車:古代居住在毘舍離城的剎帝利種族名。佛世時此種族實施共和制,頗為富強,佛陀涅槃後,此族的民眾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養。 [] 離車:古代居住在毘舍離城的剎帝利種族名。佛世時此種族實施共和制,頗為富強,佛陀涅槃後,此族的民眾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養。
行 513: 行 508:
[] 阿耆毘:「邪命」的音譯,即以邪法生活。此處形容以邪法生活的外道。 [] 阿耆毘:「邪命」的音譯,即以邪法生活。此處形容以邪法生活的外道。
-[] 滅熾然:滅除燃燒身心的煩惱。+[] 滅熾然:滅除如火燒般逼迫身心的煩惱。
[] 宿命:宿世的生命;過去世。 [] 宿命:宿世的生命;過去世。
行 523: 行 518:
[] 真如法:不變的真理。其中「真」是指真理、真諦,「如」是指如常、如本,也就是不變。又譯為「如實法」。 [] 真如法:不變的真理。其中「真」是指真理、真諦,「如」是指如常、如本,也就是不變。又譯為「如實法」。
-[] 波羅提木叉:為音譯,指佛陀制訂的戒條,持守之可逐漸解脫煩惱。義譯為「從解脫」、「別解脫」。+[] 波羅提木叉:為音譯,指佛陀制定的戒條,持守之可逐漸解脫煩惱。義譯為「從解脫」、「別解脫」。
[] 威儀:行為的規矩、儀態。 [] 威儀:行為的規矩、儀態。
行 529: 行 524:
[] 宿業漸吐:過去所造的業漸漸消滅。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不作新業,舊業經一再接觸而作終結」。 [] 宿業漸吐:過去所造的業漸漸消滅。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不作新業,舊業經一再接觸而作終結」。
-[] 得現法離熾然,不待時節,能得正法,通達,現見觀察,智慧自覺:當生就得以滅除燃燒身心的煩惱,不須等待時令季節,便能夠得到正法,趣向涅槃,在這當下見到,以智慧親自體證。(這形容佛法特質的定型句在經中常出現,詳見[[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五五〇|卷二十第550經]]的「讀經拾得」中的比對。)+[] 得現法離熾然,不待時節,能得正法,通達,現見觀察,智慧自覺:當生就得以滅除燃燒身心的煩惱,即時、不須等待便能夠得到正法,趣向涅槃,在這當下見到,以智慧親自體證。(這形容佛法特質的定型句在經中常出現,詳見[[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五五〇|卷二十第550經]]的「讀經拾得」中的比對)
-[] 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確地獲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正定現前」,音譯為「三摩鉢底」。+[] 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確地獲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音譯為「三摩鉢底」。
[] 苦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真理;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遇見仇人)是苦、愛別離(和所愛的離別)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言之五受陰是苦;無常即是苦,會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 苦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真理;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遇見仇人)是苦、愛別離(和所愛的離別)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言之五受陰是苦;無常即是苦,會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 如實知:契合真理地了知。+[] 如實知: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
-[] 苦集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起因的真理;苦是由於沒有智慧、貪愛等因緣而來。+[] 苦集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起因的真理;苦是由於無明(沒有智慧)、貪愛等因緣而來。
-[] 苦滅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止息的真理,即煩惱熄滅的涅槃。+[] 苦滅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止息的真理,即煩惱息滅的涅槃。
[] 苦滅道跡聖諦:聖者所證的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的真理,即「八正道」。 [] 苦滅道跡聖諦:聖者所證的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的真理,即「八正道」。
行 560: 行 555:
怎麼消業、滅業?依據本經所說,最根本的就是修行戒定慧。 怎麼消業、滅業?依據本經所說,最根本的就是修行戒定慧。
-本經提到的戒定慧次第,也同於《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34經:「此聖弟子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受持學戒,受持學戒具足已;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如是三昧具足已,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如實知,此苦滅如實知,此苦滅道跡如實知。」(CBETA, T02, no. 99, p. 239, a17-22)+本經提到的戒定慧次第,也同於《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34經:「此聖弟子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受持學戒,受持學戒具足已;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如是三昧具足已,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如實知,此苦滅如實知,此苦滅道跡如實知。」(CBETA, T02, no. 99, p. 239, a17-22)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行 572: 行 567:
@[0148a1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0148a1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0148a14]@時,有[[異比丘尼]]-[]-於尊者阿難所,起[[染著]]-[]-心,遣使白尊者阿難:「我身遇病苦,唯願尊者哀愍見看。」+@[0148a14]@時,有[[異比丘尼]]-[]-於尊者阿難所,起[[染著]]-[]-心,遣使白尊者阿難:「我身遇病苦,唯願尊者[[哀愍]]-[]-見看。」
@[0148a16]@尊者阿難[[晨朝]]-[]-著衣持鉢,往彼比丘尼所。 @[0148a16]@尊者阿難[[晨朝]]-[]-著衣持鉢,往彼比丘尼所。
行 617: 行 612:
====[註解]==== ====[註解]====
-[] 舍衛:古代中印度拘薩羅國的首都,該國的南方有另外一個國家也叫作拘薩羅國,為方便區分,後來就將首都名作為國號,稱作舍衛國。在當今印度北部近尼泊爾處。+[] 舍衛:古代中印度拘薩羅國的首都,該國的南方有另外一個國家也叫做拘薩羅國,為方便區分,後來就將首都名作為國號,稱作舍衛國。在當今印度北部近尼泊爾處。
[] 祇樹給孤獨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給孤獨長者向祇陀太子買下土地,並由祇陀太子布施樹林。「給孤獨長者」是須達多長者的綽號,因為他樂善好施,常常救濟孤獨無依的人,因此被稱為給孤獨長者。 [] 祇樹給孤獨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給孤獨長者向祇陀太子買下土地,並由祇陀太子布施樹林。「給孤獨長者」是須達多長者的綽號,因為他樂善好施,常常救濟孤獨無依的人,因此被稱為給孤獨長者。
行 624: 行 619:
[] 染著:貪染、執著。 [] 染著:貪染、執著。
 +
 +[] 哀愍:悲憫。
[] 晨朝:約早上六點到九點。 [] 晨朝:約早上六點到九點。
行 629: 行 626:
[] 攝𣫍諸根:收攝、約束眼耳等感官。「𣫍」通「斂」。 [] 攝𣫍諸根:收攝、約束眼耳等感官。「𣫍」通「斂」。
-[] 坐具:跟衣服的質料一樣,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尼師壇、敷具。+[] 坐具: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尼師壇、敷具。
[] 穢食:粗穢的食物,例如食物吃下去後會成為大小便拉出來。 [] 穢食:粗穢的食物,例如食物吃下去後會成為大小便拉出來。
行 643: 行 640:
[] 攝受梵行:收取和護持清淨的修行。「梵行」指清淨的修行。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資助梵行」。 [] 攝受梵行:收取和護持清淨的修行。「梵行」指清淨的修行。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資助梵行」。
-[] 宿諸受令滅,新諸受不生:過去的(例如飢餓而造成的苦)受讓它消滅,還沒升起的(例如吃太飽而造成的苦)受讓它不升起。+[] 宿諸受令滅,新諸受不生:過去的(例如飢餓而造成的苦)受讓它消滅,還沒生起的(例如吃太飽而造成的苦)受讓它不生起。
[] 崇習長養:滋養崇高的修行。 [] 崇習長養:滋養崇高的修行。
行 661: 行 658:
[]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不會再次出生,清淨的修行已經確立,應當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會再受輪迴。 []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不會再次出生,清淨的修行已經確立,應當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會再受輪迴。
-[] 無所行者,斷截婬欲、和合橋梁:已經達到無為(不造業)程度的人,斷絕了淫欲這個導致性行為的橋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個身體經由性交生成,但關於性交,橋的破壞為世尊所說。」+[] 無所行者,斷截婬欲、和合橋梁:已經達到無為(不造業)程度的人,斷絕了淫欲這個導致性行為的橋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個身體經由性交生成,但關於性交,橋的破壞為世尊所說」。
-[] 遠塵離垢:遠離塵垢。塵垢在此特指「見惑」(見道所斷的惑),斷了見惑而得正見,稱作「得法眼淨」,證得初果。+[] 遠塵離垢:遠離塵垢。塵垢在此特指「見惑」(見道所斷的惑),基於四聖諦的正見斷了見惑,稱作「得法眼淨」,證得初果。
[] 法眼淨:清楚明白地見到真理(四聖諦)。初果聖者即有法眼淨。 [] 法眼淨:清楚明白地見到真理(四聖諦)。初果聖者即有法眼淨。
行 705: 行 702:
@[0148c16]@時,尊者阿難語諸童子言:「[[虎-[3]-種]]-[4]--[]-!-{四種清淨}-如來、應、等正覺說四種清淨,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解脫清淨。 @[0148c16]@時,尊者阿難語諸童子言:「[[虎-[3]-種]]-[4]--[]-!-{四種清淨}-如來、應、等正覺說四種清淨,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解脫清淨。
-@[0148c19]@「-{戒清淨}-云何為戒清淨[[]]-[]--[5]-?謂聖弟子住於戒,波羅提木叉,戒增長,威儀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恐怖,受持[[學戒]]-[]-。[[戒身]]-[]-不滿者,能令滿足;已滿者,隨順執持,欲精進方便超出,精勤-[6]-勇猛,堪能諸身心法,常能攝受,是名戒淨斷。+@[0148c19]@「-{戒清淨}-云何為[[戒清淨斷]]-[5]--[]-?謂聖弟子住於戒,波羅提木叉,戒增長,威儀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恐怖,受持[[學戒]]-[]-。[[戒身]]-[]-不滿者,能令滿足;已滿者,隨順執持,欲精進方便超出,精勤-[6]-勇猛,堪能諸身心法,常能攝受,是名戒淨斷。
-@[0148c23]@「-{心清淨}-虎-[7]-種!云何名為心淨斷?謂聖弟子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定身未滿者令滿,已滿者隨順執受,欲精進乃至常執受,是名心淨斷。+@[0148c23]@「-{心清淨}-虎-[7]-種!云何名為心淨斷?謂聖弟子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定身未滿者令滿,已滿者隨順執受,欲精進乃至常執受,是名心淨斷。
@[0148c27]@「-{見清淨}-虎[*]種!云何名為見淨斷?謂聖弟子聞[[大師]]-[]-說法。如是如是說法,則如是如是入[[如實正觀]]-[]-。如是如是得歡喜、得隨喜、得從於佛。 @[0148c27]@「-{見清淨}-虎[*]種!云何名為見淨斷?謂聖弟子聞[[大師]]-[]-說法。如是如是說法,則如是如是入[[如實正觀]]-[]-。如是如是得歡喜、得隨喜、得從於佛。
行 717: 行 714:
@[0149a09]@「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不聞明智尊重梵行者說,又復不能先所受持重誦習,然先所聞法為人[[廣說]]-[]-,先所聞法如是如是為人廣說,如是如是得入於法,正智觀察,乃至信於正法。 @[0149a09]@「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不聞明智尊重梵行者說,又復不能先所受持重誦習,然先所聞法為人[[廣說]]-[]-,先所聞法如是如是為人廣說,如是如是得入於法,正智觀察,乃至信於正法。
-@[0149a13]@「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復不聞明智尊重梵行者說,又復不能先所受持重誦習,亦復不以先所聞法為人廣說,然於先所聞法[[獨一靜處]]-[]-思惟觀察,如是如是思惟觀察,如是如是得入正法,乃至信於正法。如是從他聞,內正思惟,是名未起正見令起,已起正見令增廣。是名未滿戒身令滿,已滿者隨順攝受,欲精進方便,乃至常攝受,是名見淨斷。+@[0149a13]@「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復不聞明智尊重梵行者說,又復不能先所受持重誦習,亦復不以先所聞法為人廣說,然於先所聞法[[獨一靜處]]-[]-思惟觀察,如是如是思惟觀察,如是如是得入正法,乃至信於正法。如是從他聞,[[內正思惟]]-[]-,是名未起正見令起,已起正見令增廣。是名未滿戒身令滿,已滿者隨順攝受,欲精進方便,乃至常攝受,是名見淨斷。
@[0149a22]@「-{解脫清淨}-虎[*]種!云何為解脫清淨斷?謂聖弟子貪心無欲解脫,恚、癡心無欲解脫。如是解脫,未滿者令滿,已滿者隨順攝受,欲精進乃至常攝受,是名解脫淨斷。」 @[0149a22]@「-{解脫清淨}-虎[*]種!云何為解脫清淨斷?謂聖弟子貪心無欲解脫,恚、癡心無欲解脫。如是解脫,未滿者令滿,已滿者隨順攝受,欲精進乃至常攝受,是名解脫淨斷。」
行 751: 行 748:
[] 虎種:相傳橋池城建立在一隻老虎的足跡上,因此橋池城的人又稱為「虎種」。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虎路們」。 [] 虎種:相傳橋池城建立在一隻老虎的足跡上,因此橋池城的人又稱為「虎種」。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虎路們」。
-[] 斷:在這裡指絕對地、徹底地,同於「斷無此理」中的用法。+[] 戒清淨斷:勤奮於戒的清淨。「斷」在這裡指勤奮,同於「四正斷」中的用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戒遍淨勤奮支」。
-[] 學戒:「有學」的戒律。初果至四果的聖人中,除阿羅漢外都是「有學」。(阿羅漢則是「無學」,已畢業了。) +[] 學戒:「有學」的戒律。初果至四果的聖人中,除阿羅漢外都是「有學」(阿羅漢則是「無學」,已畢業了)。
[] 戒身:戒的聚集;戒的一類。其中「身」指「聚集」。 [] 戒身:戒的聚集;戒的一類。其中「身」指「聚集」。
行 768: 行 765:
[] 獨一靜處:獨自處在安靜的地方。 [] 獨一靜處:獨自處在安靜的地方。
 +
 +[] 內正思惟:內心正確地思惟;內心如理地思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理作意」。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775: 行 774: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 本經提到的四種清淨是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解脫清淨,這四種清淨可以對應到佛陀及阿羅漢所證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前四個;「五分法身」的第五個是「知道自己已解脫」的意思,有了前四個自然就有第五個。因此完全達成這四種清淨,即成就佛陀及阿羅漢所證的法身功德,自然是徹底的清淨了。對這個次第更詳細的說明可見《中阿含經》卷十〈習相應品 5〉第42經何義經:「因持__戒__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__止__,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阿難!多聞聖弟子因定便得__見__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厭,因厭便得無欲,因無欲便得__解脫__,因解脫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CBETA, T01, no. 26, p. 485, b8-15)+  * 本經提到的四種清淨是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解脫清淨,對這四種清淨次序的說明可見《中阿含經》卷十〈習相應品 5〉第42經何義經:「因持__戒__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__止__,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阿難!多聞聖弟子因定便得__見__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厭,因厭便得無欲,因無欲便得__解脫__,因解脫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CBETA, T01, no. 26, p. 485, b8-15) 勤奮於這四種清淨的最終成果,可以對應到無學聖者(佛及阿羅漢)所證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前四個;「五分法身」的第五個「解脫知見」是「知道自己已解脫」的意思,有了前四個自然就有第五個,完成無學聖者所具備的五種功德。
  * 從本經中「見清淨」的段落可知縱使沒遇到大師,也能夠依法修證。   * 從本經中「見清淨」的段落可知縱使沒遇到大師,也能夠依法修證。
行 783: 行 782:
{{ :agama:decoration:mango-tree-1581750_640.jpg?320|}} {{ :agama:decoration:mango-tree-1581750_640.jpg?320|}}
-質多羅長者是一位富有的長者,住在舍衛城附近的城市摩師山的芒果林旁。有一次他到舍衛城,見到佛陀最先渡化的五比丘中的摩訶男尊者,感佩於尊者的威儀而供養,又聽了尊者說法而證得初果。於是他在芒果林中建立精舍,奉獻給僧團,後來也陸續終身供養許多僧眾。+質多羅長者是一位富有的長者,住在舍衛城附近的城市摩師山的芒果林旁。有一次他到舍衛城,見到佛陀最先度化的五比丘中的摩訶男尊者,感佩於尊者的威儀而供養,又聽了尊者說法而證得初果。於是他在芒果林中建立精舍,奉獻給僧團,後來也陸續終身供養許多僧眾。
質多羅長者不只勤於供養三寶,也勤修戒定慧,證得三果。佛陀稱讚他是在家弟子中「第一智慧」,佛陀的許多在家弟子也以他為榜樣。 質多羅長者不只勤於供養三寶,也勤修戒定慧,證得三果。佛陀稱讚他是在家弟子中「第一智慧」,佛陀的許多在家弟子也以他為榜樣。
行 865: 行 864:
[七] 阿羅漢:斷盡煩惱、不再輪迴的四果聖人。 [七] 阿羅漢:斷盡煩惱、不再輪迴的四果聖人。
-[八] 多羅樹:棕櫚科喬木扇椰子,此樹的樹幹截斷後即無法再發芽生長。在紙發明前,東南亞國家的人民將佛經刻寫於此樹的葉子保存,稱為貝葉經。又譯為「貝多羅樹」。+[八] 多羅樹:扇椰子,為棕櫚科喬木,此樹的樹幹截斷後即無法再發芽生長。在紙發明前,東南亞國家的人民將佛經刻寫於此樹的葉子保存,稱為貝葉經。又譯為「貝多羅樹」。
[九] 慧眼:智慧。智慧能洞察事物,因此稱慧眼。 [九] 慧眼:智慧。智慧能洞察事物,因此稱慧眼。
行 887: 行 886:
「一輻轉之車」,質多羅長者解「一輻」為「身念住」。「輻」是輪子中間銜接輪軸和輪圈的板條,一般的輪子有五、六個甚至更多個輻,時至今日的轎車輪胎上也可見到輪輻。《雜阿含經》卷十六[[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六#四三二|第432經]]將輪迴五道比喻為「五輻車輪」,所謂「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地快速輪迴,人的起心動念也是隨時陷入五道之間而輪迴,要在這輪迴中收攝心念,就要靠「身念住」,如《雜阿含經》卷四十三[[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三#一一七一|第1171經]]所說的以身念處來立樁、收攝心念。因此從凡夫輪轉五道的五輻,收攝為身念住的一輻,就是日常生活間的修行法。 「一輻轉之車」,質多羅長者解「一輻」為「身念住」。「輻」是輪子中間銜接輪軸和輪圈的板條,一般的輪子有五、六個甚至更多個輻,時至今日的轎車輪胎上也可見到輪輻。《雜阿含經》卷十六[[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六#四三二|第432經]]將輪迴五道比喻為「五輻車輪」,所謂「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地快速輪迴,人的起心動念也是隨時陷入五道之間而輪迴,要在這輪迴中收攝心念,就要靠「身念住」,如《雜阿含經》卷四十三[[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三#一一七一|第1171經]]所說的以身念處來立樁、收攝心念。因此從凡夫輪轉五道的五輻,收攝為身念住的一輻,就是日常生活間的修行法。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七一一|第711經]]表示以念覺支為基礎,可以漸次完成七覺支,也就是完成止觀的修習,因此「車」可解為「止觀」。相當的南傳經文則是將「一輻」解為「念」、「車」解為「身」,一輻的車即是「念身」,和北傳經文整體的意義類似但拆解方法不同。+《雜阿含經》卷二十六[[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七一一|第711經]]表示以念覺支為基礎,可以漸次完成七覺支,也就是完成止觀的修習,因此「車」可解為「止觀」。對應的南傳經文則是將「一輻」解為「念」、「車」解為「身」,一輻的車即是「念身」,和北傳經文整體的意義類似但拆解方法不同。
「離結觀察來、斷流不復縛」則是講阿羅漢的狀態。「結」是結使、煩惱,把綁著的結解開了,就能解脫、見到了解脫;「流」是貪愛之流、生死之流,斷了這流,不被束縛,就是阿羅漢。 「離結觀察來、斷流不復縛」則是講阿羅漢的狀態。「結」是結使、煩惱,把綁著的結解開了,就能解脫、見到了解脫;「流」是貪愛之流、生死之流,斷了這流,不被束縛,就是阿羅漢。
行 896: 行 895:
  *[[研討:質多羅長者的相關記載]]   *[[研討:質多羅長者的相關記載]]
 +  *[[研討:芒果和餘甘子的譯名]]
  *[[http://buddhaspace.org/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aDigest/E/F14AFE3E&num=3|《雜阿含經》第566經討論]]   *[[http://buddhaspace.org/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aDigest/E/F14AFE3E&num=3|《雜阿含經》第566經討論]]
行 902: 行 902:
打坐修行有許多方法,例如四無量心、三三昧、觀呼吸等等: 打坐修行有許多方法,例如四無量心、三三昧、觀呼吸等等:
-  * 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這四種修定的方法。其中「慈無量心」的修法要發起慈心(願眾生安樂),讓慈心沒有限制、沒有邊際。漸進的修法,可以從觀想對自己仁慈開始,例如可以用父母慈愛子女的心對自己,或是用四個願祝福自己:「願我沒有怨仇,願我沒有瞋恚,願我沒有痛苦,願我內樂遍滿」,對自己身體每一部分散發慈心,心自然能柔軟、身自然能放鬆。觀想對自己仁慈而穩定後,接著可觀想對一位尊敬的師長親友仁慈,祝福他沒有怨仇、沒有瞋恚、沒有痛苦、有快樂。穩定後,依次觀想對一般人、仇人仁慈。之後觀想對前方無邊無際的眾生散發慈心,穩定後,加上對右方無邊無際的眾生散發慈心,接著一一加上對後方、左方、上方、下方無邊無際的眾生散發慈心,乃至以無邊無際的慈心遍滿十方,最終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沒有分別,所以稱為「無量」,這樣達成的定境即稱為「無量心三昧」。 +  * 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這四種修定的方法。其中「慈無量心」的修法要發起慈心(願給眾生安樂的心),讓慈心沒有限制、沒有邊際,以無邊無際的慈心遍滿十方,最終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沒有分別,所以稱為「無量」,這樣達成的定境即稱為「無量心三昧」。 
-  * 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無所有)三昧。例如「空三昧」是觀五陰無常、本空,而入的定境,詳見卷三第80經。三三昧是種止與觀融合並行的法門。 +  * 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無作)三昧。例如「空三昧」是觀五陰無常、本空,而入的定境,詳見卷三第80經。三三昧是止與觀融合並行的法門。 
-  * 觀呼吸(音譯為「安那般那」):將心念專注在呼吸上而不散亂,例如覺知目前的呼氣或吸氣是長的還是短的,每一次呼氣及吸氣都清清楚楚。穩定後,更敏銳地覺知呼吸的開始、中間、結束,乃至日久功深,覺知呼吸對全身的影響,詳見卷二十九「安那般那念相應」的經文。+  * 觀呼吸:將心念專注在呼吸上而不散亂,例如覺知目前是吸氣或呼氣,每一次吸氣與呼氣都了了分明。然後覺知目前的吸氣和呼氣是長的還是短的,每一次吸氣與呼氣都了了分明。駕輕就熟後,更敏銳地覺知呼吸與全身,最後可覺知全身平靜輕鬆。
-打坐前會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禮佛三拜,一則念佛有助於正念乃至正定(參見卷三十三第931經),二則別於外道修法,祈請三寶加被而修行於正道。+打坐前要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禮佛三拜,一則念佛有助於正念乃至正定(參見卷三十三第931經),二則別於外道修法,祈請三寶加被而修行於正道。
-單就「定」的層次來看,打坐修「止」可成就不同深淺的定力,例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入處定、識入處定、無所有入處定、非想非非想入處定等,如本卷開頭的導讀所提到。+單就「定」的層次來看,打坐修「止」可成就不同深淺的定力,例如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入處定、識入處定、無所有入處定、非想非非想入處定等,如本卷開頭的導讀所提到。
依據佛法修「止」,終究會配合「觀」而成就,進而達成解脫的智慧,離於貪、瞋、癡。 依據佛法修「止」,終究會配合「觀」而成就,進而達成解脫的智慧,離於貪、瞋、癡。
行 924: 行 924:
那伽達多尊者問質多羅長者:「有無量心三昧、無相心三昧、無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這些定境。請問長者,這些是因為有種種不同的義理,因此而有種種不同的名稱?還是一樣的義理,只是有種種不同的名稱?」 那伽達多尊者問質多羅長者:「有無量心三昧、無相心三昧、無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這些定境。請問長者,這些是因為有種種不同的義理,因此而有種種不同的名稱?還是一樣的義理,只是有種種不同的名稱?」
- 
-其中「無量心三昧」即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而得的定境,「無相心三昧、無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即卷三第80經所解說的三三昧。 
<box 100%> <box 100%>
行 969: 行 967:
長者即一一解釋這些三昧各自的意義: 長者即一一解釋這些三昧各自的意義:
-無量(心)三昧,以其中的慈無量心三昧為例,是修行人心中有慈,沒有怨恨、沒有討厭、沒有憤怒,心胸寬廣,無邊無際地以這慈心平等對待一切,將慈心充滿一方,再像這樣地將慈心充滿二方、三方、四方、上下方,將慈心平等充滿一切世間。+無量(心)三昧,以其中的慈無量心三昧為例,是修行人心中有慈,沒有怨恨、沒有討厭、沒有忿怒,心胸寬廣,無邊無際地以這慈心平等對待一切,將慈心充滿一方,再像這樣地將慈心充滿二方、三方、四方、上下方,將慈心平等充滿一切世間。
無相三昧,是修行人不念一切相(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法相等),親身作證心中無相的定境。 無相三昧,是修行人不念一切相(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法相等),親身作證心中無相的定境。
行 975: 行 973:
無所有心三昧,是修行人超越「無量識入處」(以無邊的識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成就的定境)後,什麼都沒有(以「什麼都沒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穩固於心中「什麼都沒有」的定境。 無所有心三昧,是修行人超越「無量識入處」(以無邊的識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成就的定境)後,什麼都沒有(以「什麼都沒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穩固於心中「什麼都沒有」的定境。
-空三昧,是修行人專注在世間一切皆無常、是空的,契合真理地觀察世間永遠為空,沒有「我」、沒有「我」所擁有的,而成就的定境。+空三昧,是修行人專注在世間一切皆無常、是空的,契合真理地觀察世間沒有實質的自體,沒有「我」、沒有「我」所擁有的,而成就的定境。
這些定境各自有各自的修法以及境界,也就是有不同的義理。 這些定境各自有各自的修法以及境界,也就是有不同的義理。
行 988: 行 986:
那伽達多尊者又問質多羅長者:「什麼是您所指的一樣的義理、不同的文句呢?」 那伽達多尊者又問質多羅長者:「什麼是您所指的一樣的義理、不同的文句呢?」
-長者回答:「尊者!所謂貪欲是有量(有限)的,無煩惱是最究竟的無量(沒有限制)。所謂貪欲是有相的(貪於色、聲、香、味、觸、法),瞋恚、愚癡是有相的,無煩惱是無相的。貪欲是有的,瞋恚、愚癡是有的,無煩惱是什麼都沒有。再來,無煩惱即空,空於貪欲,空於瞋恚、愚癡,永遠為空,沒有「我」、沒有「我」所擁有的。這就是一樣的義理、不同的文句。」+長者回答:「尊者!所謂貪欲是有量(有限)的,無煩惱是最究竟的無量(沒有限制)。所謂貪欲是有相的(貪於色、聲、香、味、觸、法),瞋恚、愚癡是有相的,無煩惱是無相的。貪欲是有的,瞋恚、愚癡是有的,無煩惱是什麼都沒有。再來,無煩惱即空,空於貪欲,空於瞋恚、愚癡,沒有實質的自體,沒有「我」、沒有「我」所擁有的。這就是一樣的義理、不同的文句。」
「無煩惱」即無貪欲、無瞋恚、無愚癡。在佛法中無貪欲、無瞋恚、無愚癡是這些三昧共通的最高境界。 「無煩惱」即無貪欲、無瞋恚、無愚癡。在佛法中無貪欲、無瞋恚、無愚癡是這些三昧共通的最高境界。
行 1012: 行 1010:
@[0149c21]@-{各三昧的各自意義}-復問長者:「云何有-[5]-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 @[0149c21]@-{各三昧的各自意義}-復問長者:「云何有-[5]-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
-@[0149c22]@長者答言:「-{無量三昧}--<無量三昧者,謂聖弟子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普緣,一方充滿。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充滿諸方,一切世間普緣住,是名無量三昧。>--{無相三昧}--<云何為無相三昧?謂聖弟子於一切相不念,無相心三昧身作證,是名無相心三昧。>--{無所有心三昧}--<云何無所有心三昧?謂聖弟子度一切無量識入處,無所有,無所有心住,是名無所有心三昧。>--{空三昧}--<云何空三昧?謂聖弟子世間空,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非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是名為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0149c22]@長者答言:「-{無量三昧}--<無量三昧者,謂聖弟子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普緣,一方充滿。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充滿諸方,一切世間普緣住,是名無量三昧。>--{無相三昧}--<云何為無相三昧?謂聖弟子於一切相不念,無相心三昧身作證,是名無相心三昧。>--{無所有心三昧}--<云何無所有心三昧?謂聖弟子度一切無量識入處,無所有,無所有心住,是名無所有心三昧。>--{空三昧}--<云何空三昧?謂聖弟子世間空,[[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非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是名為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
@[0150a05]@復問長者:「云何法一義種種味?」 @[0150a05]@復問長者:「云何法一義種種味?」
行 1042: 行 1040:
====[註解]==== ====[註解]====
-[一] 無量心三昧:以「慈、悲、喜、捨」為專注對象,擴充至無量所成就的定。又譯為「無量三昧」。 +[一] 無量心三昧:起慈、悲、喜、捨四種心,廣大沒有邊界,所成就的定。又譯為「無量三昧」。
[二] 無相心三昧: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相三昧」。 [二] 無相心三昧: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相三昧」。
-[三] 無所有心三昧:以無所有為專注對象,而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所有三昧」、「無作三昧」、「無願三昧」。+[三] 無所有心三昧:以無所有為專注對象,而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所有三昧」。
[四] 空心三昧:觀五陰無常、本空,而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空三昧」。 [四] 空心三昧:觀五陰無常、本空,而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空三昧」。
行 1056: 行 1054:
[七] 一義種種味:一樣的義理,不同的文句。 [七] 一義種種味:一樣的義理,不同的文句。
-[] 非我:不是「我」。+[] 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契合真理地觀察世間沒有實質的自體。「常住不變易」指「本質」,這句是說世間的本質即空,沒有實質的自體。
-[] 非我所:不是「我」所擁有的。+[] 非我:不是「我」。 
 + 
 +[] 非我所:不是「我」所擁有的。
[] 貪有量:貪是有限的。這句中的「無量」是以「無量心三昧」中「無量」所指的沒有限制、打破我和眾生的界限,而加以昇華。 [] 貪有量:貪是有限的。這句中的「無量」是以「無量心三昧」中「無量」所指的沒有限制、打破我和眾生的界限,而加以昇華。
行 1072: 行 1072: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單就定的層次來看,印度當時也有外道修到和本經提到的三昧相近的定力,例如佛陀在成道前的外道仙人老師。但在佛法中,這些三昧結合了四聖諦的觀照,而能啟發智慧、獲得解脫。+  ***佛教中各三昧的最高境界都是無貪瞋癡** 
 + 
 +單就定的層次來看,印度當時也有外道修到和本經提到的三昧相近的定力,例如佛陀在成道前的外道仙人老師修無色定,或是婆羅門教修四無量心定。但在佛法中,這些三昧結合了四聖諦的觀照,而能啟發智慧、獲得解脫。
因此在佛法中這些三昧的最高境界都是無貪、無瞋、無癡。 因此在佛法中這些三昧的最高境界都是無貪、無瞋、無癡。
 +
 +  ***「慈無量心」有什麼漸進的入門方法?**
 +
 +「慈無量心」的修法要發起慈心(願給眾生安樂的心),讓慈心沒有限制、沒有邊際。
 +{{ :agama:decoration:baby-390555_640.jpg?320|}}
 +
 +首先要發起慈心,可以憶想能激起自己慈心的文句或是畫面,例如一個小孩或可愛的動物的畫面,接著將這慈貫注身心,充盈滿溢。
 +
 +成為盈滿的慈心穩定後,開始散發慈心:就像被簾子遮蓋的一盞燈,首先掀開前方的簾子,慈心就如光線般自然映射前方無邊無際的空間。
 +
 +如同太陽光的照耀沒有邊際,也像大法螺吹起時的宏偉音聲瞬間遠近皆聞,只要我們不自己設限、不加上邊界,自然就沒有邊界,向無邊無際的前方散發慈心。
 +
 +這樣穩定後,以順時鐘方向掀開右方的簾子,即能向右方無邊無際的空間散發慈心。接著一一掀開後方、左方、上方、下方的簾子,以無邊無際的慈心遍滿十方。
 +
 +之後也可以呼吸為輔助,在無邊無際地散發慈心時,吸氣時意念稍微著重於「慈」,呼氣時意念稍微著重於「無量」(無邊無際地散發),持續於慈無量心。
 +
 +修習慈無量心可以練習到對人事物的第一反應即為慈心,甚至最終可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沒有分別,所以稱為「無量」,這樣達成的定境即稱為「(慈)無量心三昧」。
 +
 +這個慈無量心的修法,是無著比丘基於四無量心相關經典的研究所整理而成。
 +
 +慈心對治瞋恚,修習慈無量心能讓脾氣火爆的人較不易生氣,對人更為和善,因而容易獲得他人的幫助及善緣。在遇到逆境甚至打坐腿痛時,修習慈心也能讓人較不煩躁。
 +
 +  ***「空三昧」有什麼漸進的入門方法?**
 +
 +《雜阿含經》卷三第80經提到「空三昧」是觀五陰無常、本空,而入的定境,能讓修行人印證「諸行無常」,本經則解說空三昧可以「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非我、非我所」來修習。也可參見《中阿含經》卷四十九〈雙品 1〉第190經小空經、第191經大空經。
 +
 +一種淺嘗的方法是以空無邊處(以無邊的空間為所緣而修定)入手:在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禮佛三拜後,觀想身體分解成為游離分子,將分子全部釋放,然後視角離開地球、進入太空,太空無邊無際,只有極遠處點點的星光,心念專注於無邊無際的空間。
 +
 +這過程中如果有想到身體、或是心中起雜念,都知道是無常的,一切都會消逝,剩下無邊無際的空間。睡前也可作這種觀想而入睡。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研討:依據佛法修止,終究會配合觀而成就]] [[研討:依據佛法修止,終究會配合觀而成就]]
 +
 +[[研討:四無量心有什麼漸進的入門方法]]
 +
 +[[研討:空三昧有什麼漸進的入門方法]]
 +
 +[[研討:打坐用蒲團及墊子的選擇]]
 +
 +[[研討:什麼是「常住不變易空」]]
=====(五六八)@@[0150a17]@@===== =====(五六八)@@[0150a17]@@=====
行 1092: 行 1131:
@[0150a22]@復問:「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 @[0150a22]@復問:「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
-@[0150a23]@答言:「長者![[出息、入息]]-[]--[3]-名為身行。有覺、有觀-[4]-名為口行。想、思-[5]-名為意行。」+@[0150a23]@答言:「長者![[出息、入息]]-[3]--[]-名為身行。有覺、有觀-[4]-名為口行。想、[[思]]-[5]--[]-名為意行。」
@[0150a25]@復問:「何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 @[0150a25]@復問:「何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
行 1179: 行 1218:
[一] 出息、入息:呼氣、吸氣。這一段可說是以打坐觀呼吸前後的一些身、口、意的造作,來列舉身行、口行、意行的例子。 [一] 出息、入息:呼氣、吸氣。這一段可說是以打坐觀呼吸前後的一些身、口、意的造作,來列舉身行、口行、意行的例子。
 +
 +[] 思:意志活動;使心造作的精神作用,是最常見的一種行陰。
[二] 轉:依因緣而生起、轉動。 [二] 轉:依因緣而生起、轉動。
行 1210: 行 1251:
[十六] 住滅正受時,為觸幾觸:出滅盡定時,有幾種觸的接觸?參考相當的《中阿含經》卷五十八〈晡利多品 3〉第211經大拘絺羅經及南傳經文,疑為「出滅正受時,為觸幾觸」的訛誤。 [十六] 住滅正受時,為觸幾觸:出滅盡定時,有幾種觸的接觸?參考相當的《中阿含經》卷五十八〈晡利多品 3〉第211經大拘絺羅經及南傳經文,疑為「出滅正受時,為觸幾觸」的訛誤。
-[十七] 觸不動、觸無相、觸無所有:接觸不動(空)、接觸無相(六境滅盡)、接觸無所有(貪瞋癡相斷),也就是接觸卷三第80經所說的三解脫門。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當比丘從滅受想定出定時,有三種觸接觸:空觸、無相觸、無願觸」。+[十七] 觸不動、觸無相、觸無所有:接觸不動(空)、接觸無相(離一切相)、接觸無所有(貪瞋癡相斷),也就是接觸卷三第80經所說的三解脫門。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當比丘從滅受想定出定時,有三種觸接觸:空觸、無相觸、無願觸」。
[十八] 入滅正受時,為作幾法:要有哪些作法,才能入滅盡定?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幾種法多資助滅受想定呢?」 [十八] 入滅正受時,為作幾法:要有哪些作法,才能入滅盡定?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幾種法多資助滅受想定呢?」
-[十九] 止以觀:止以及觀;止與觀。「止」是專注於一對象(所緣)而不散亂,能成就定力;「觀」是洞察,能成就智慧。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止與觀」。+[十九] 止以觀:止以及觀;止與觀。「止」是專注於一境(所緣)而不散亂,能成就定力;「觀」是洞察,能成就智慧。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止與觀」。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224: 行 1265:
  *本經中質多羅長者所問的「行」,即十二因緣的「行」,也就是「造作」,人活在世間的各種造作,包含身、口、意的造作。   *本經中質多羅長者所問的「行」,即十二因緣的「行」,也就是「造作」,人活在世間的各種造作,包含身、口、意的造作。
-伽摩比丘舉例「身的造作」例如呼吸,「口的造作」例如有尋(投向的注意力)、伺(持續的注意力)而說話,「意的造作」例如想(取相;認知)、思(思維)。+伽摩比丘舉了例,「身的造作」如呼吸,「口的造作」如有尋(投向的注意力)、伺(持續的注意力)而說話,「意的造作」如想(取相;認知)、思(意志活動)。
  *有同學提問:「本經說『覺、觀已,發口語』,經上常說初禪『有覺有觀』,與卷十七第474經說『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是否矛盾?」   *有同學提問:「本經說『覺、觀已,發口語』,經上常說初禪『有覺有觀』,與卷十七第474經說『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是否矛盾?」
行 1232: 行 1273:
初禪時也是「有覺(尋)有觀(伺)」,但尋、伺完全擺在所緣上,沒有分心的念頭可說話,自然就「言語寂滅」了。 初禪時也是「有覺(尋)有觀(伺)」,但尋、伺完全擺在所緣上,沒有分心的念頭可說話,自然就「言語寂滅」了。
-本經說「覺、觀已,發口語」,可見言語的源頭在於尋、伺,這尋、伺在二禪「無覺無觀」才會真正捨離,因此卷十八第501經說二禪是「聖默然」。+本經說「覺、觀已,發口語」,可見言語的源頭在於尋、伺,這尋、伺在第二禪「無覺無觀」才會真正捨離,因此卷十八第501經說第二禪是「聖默然」。
-  *對比卷十七第474經所說:「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以及本經所說:「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滅盡定者,身、口、意行滅」,可知,從根源滅口行而能入二禪,滅身行而能入四禪,滅意行而能入滅盡定(滅受想定)。+  *對比卷十七第474經所說:「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以及本經所說:「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滅盡定者,身、口、意行滅」,可知,從根源滅口行而能入第二禪,滅身行而能入四禪,滅意行而能入滅盡定(滅受想定)。
  *《阿含經》中關於滅盡定的記載,還可以參見《中阿含經》卷五十八〈晡利多品 3〉第210經法樂比丘尼經、第211經大拘絺羅經,《中阿含經》卷五〈舍梨子相應品 3〉第22經成就戒經。   *《阿含經》中關於滅盡定的記載,還可以參見《中阿含經》卷五十八〈晡利多品 3〉第210經法樂比丘尼經、第211經大拘絺羅經,《中阿含經》卷五〈舍梨子相應品 3〉第22經成就戒經。
行 1247: 行 1288:
「六根」是: 「六根」是:
-  -眼:視覺器官。 +  *眼:視覺器官。 
-  -耳:聽覺器官。 +  *耳:聽覺器官。 
-  -鼻:嗅覺器官。 +  *鼻:嗅覺器官。 
-  -舌:味覺器官。 +  *舌:味覺器官。 
-  -身:觸覺器官。 +  *身:觸覺器官。 
-  -意:心作為感官。(可能在身體上的投射為大腦的運作。)+  *意:心作為感官。(可能在身體上的投射為大腦的運作) 
這六個感官猶如外境進入身心的管道,因此又稱為「六入處」。 這六個感官猶如外境進入身心的管道,因此又稱為「六入處」。
六根所接收的,是「六境」: 六根所接收的,是「六境」:
-  -色:影像。 +  *色:影像。 
-  -聲:聲音。 +  *聲:聲音。 
-  -香:香臭。 +  *香:香臭。 
-  -味:味道。 +  *味:味道。 
-  -觸:碰觸。 +  *觸:碰觸。 
-  -法:訊息。+  *法:訊息。
六根接收六境,而產生六識: 六根接收六境,而產生六識:
-  -眼根接收影像(色)而有視覺(眼識)。 +  *眼根接收影像(色)而有視覺(眼識)。 
-  -耳根接收聲音(聲)而有聽覺(耳識)。 +  *耳根接收聲音(聲)而有聽覺(耳識)。 
-  -鼻根接收香臭(香)而有嗅覺(鼻識)。 +  *鼻根接收香臭(香)而有嗅覺(鼻識)。 
-  -舌根接收味道(味)而有味覺(舌識)。 +  *舌根接收味道(味)而有味覺(舌識)。 
-  -身根接收碰觸(觸)而有觸覺(身識)。 +  *身根接收碰觸(觸)而有觸覺(身識)。 
-  -意根接收各種訊息(法)而有意識。+  *意根接收各種訊息(法)而有意識。
舉例來說,「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會有視覺(「眼識」)。眼根、影像、視覺,三者都有,而有後續的心理運作。 舉例來說,「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會有視覺(「眼識」)。眼根、影像、視覺,三者都有,而有後續的心理運作。
行 1327: 行 1369:
[二] 界:差別、分類。 [二] 界:差別、分類。
-[三] 默然而住:不發一語,保持沈默。+[三] 默然而住:不發一語,保持沉默。
[] 下坐:資淺;出家九年以內。又譯為「下座」。 [] 下坐:資淺;出家九年以內。又譯為「下座」。
行 1335: 行 1377:
[] 卑床:矮的座位。 [] 卑床:矮的座位。
-[] 若於餘時,汝應常如此應:以後在其他時候,你也可以常這麼應答。(也就是說讚同梨犀達多尊者的應答。)+[] 若於餘時,汝應常如此應:以後在其他時候,你也可以常這麼應答。(也就是說讚同梨犀達多尊者的應答)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374: 行 1416:
{{:agama:5yinandi.png}} {{:agama:5yinandi.png}}
-(如果初學者一時看不懂這些邏輯關係,只要知道凡夫通常認為宇宙及身心中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也就是不管以上五陰的圖怎麼畫,凡夫都會劃出一塊認為是恆常不變的「我」,但都是錯誤的見解。若有興趣探討這方面詳細的邏輯定義,可參見卷五第109經。)+如果初學者一時看不懂這些邏輯關係,只要知道凡夫通常認為宇宙及身心中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也就是不管以上五陰的圖怎麼畫,凡夫都會畫出一塊認為是恆常不變的「我」,但都是錯誤的見解。若有興趣探討這方面詳細的邏輯定義,可參見卷五第109經。
-佛陀悟道時,發現一切的事物以及身心,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沒有恆常不變的「我」。例如人的身體屬於色陰,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內所有的細胞早因新陳代謝而不一樣了,物理世界也是一直遷流變化的,沒有恆常不變的色陰。心理也是如此,剎那生滅,更沒有恆常不變的「我」。+佛陀悟道時,發現一切的事物以及身心,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沒有恆常不變的「我」。例如人的身體屬於色陰,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內的細胞早因新陳代謝而不一樣了,物理世界也是一直遷流變化的,沒有恆常不變的色陰。心理也是如此,剎那生滅,更沒有恆常不變的「我」。
=====(五七〇)@@[0151a09]@@===== =====(五七〇)@@[0151a09]@@=====
行 1394: 行 1436:
@[0151a17]@時,長者即問梨犀達多:「尊者!凡世間所見,何本、何集、何生、何轉?」 @[0151a17]@時,長者即問梨犀達多:「尊者!凡世間所見,何本、何集、何生、何轉?」
-@[0151a19]@尊者梨犀達多答言:「長者!-<凡世間所見,或言有我,或說眾生,或說壽命,或說世間吉凶,斯等諸見,一切皆以-[4]-[[身見]]-[]--[5]-為本,身見集、身見生、身見轉。>-」+@[0151a19]@尊者梨犀達多答言:「長者!-<凡世間所見,或言有我,或說眾生,或說壽命,或說世間吉凶,斯等諸見,一切皆以-[4]-[[身見]]-[5]--[]-為本,身見集、身見生、身見轉。>-」
@[0151a22]@復問:「尊者!云何為身見?」 @[0151a22]@復問:「尊者!云何為身見?」
行 1431: 行 1473:
[9]「礙」,聖本作「閡」。 [9]「礙」,聖本作「閡」。
- 
-====[對應經典]==== 
- 
-  * {ref>S41.03} 
====[註解]==== ====[註解]====
行 1444: 行 1482:
[三] 色是我:色就是我。例如身體就是我,至於受、想、行、識都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東西。 [三] 色是我:色就是我。例如身體就是我,至於受、想、行、識都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東西。
-[四] 色異我:色之外有我。(而色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例如以為識(覺知)甚至所謂的「靈魂」是「我」,而身體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東西。+[四] 色異我:色之外有我(而色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例如以為識(覺知)甚至所謂的「靈魂」是「我」,而身體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東西。
[五] 色中我:色當中有我。例如以為識(覺知)是「我」,遍布於身體中。 [五] 色中我:色當中有我。例如以為識(覺知)是「我」,遍布於身體中。
行 1455: 行 1493:
[] 供養障礙:因為(貪著)供養而障礙了修行。 [] 供養障礙:因為(貪著)供養而障礙了修行。
 +
 +====[對應經典]====
 +
 +  * {ref>S41.03}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行 1512: 行 1554:
@[0151c08]@如是三請,亦三不許。長者猶-[11]-復重請願見尊者神通變化。 @[0151c08]@如是三請,亦三不許。長者猶-[11]-復重請願見尊者神通變化。
-@[0151c10]@尊者摩訶迦語長者言:「汝且出外,取乾草木積聚已,以一張[[㲲]]-[]--[12]-覆上。」+@[0151c10]@尊者摩訶迦語長者言:「汝且出外,取乾草木積聚已,以一張[[㲲]]-[12]--[]-覆上。」
@[0151c11]@質多羅長者即如其教,出外聚[[薪]]-[]-成[[𧂐]]-[13]--[]-,來白尊者摩訶迦:「薪𧂐[*]已成,以㲲[*]覆上。」 @[0151c11]@質多羅長者即如其教,出外聚[[薪]]-[]-成[[𧂐]]-[13]--[]-,來白尊者摩訶迦:「薪𧂐[*]已成,以㲲[*]覆上。」
行 1520: 行 1562:
@[0151c16]@答言:「已見,尊者!實為奇特。」 @[0151c16]@答言:「已見,尊者!實為奇特。」
-@[0151c16]@尊者摩訶迦語長者言:「-{不放逸才能成就}--<當知此者皆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轉,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長者!此及餘功德,一切皆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轉,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餘道品法。」+@[0151c16]@尊者摩訶迦語長者言:「-{不放逸才能成就}--<當知此者皆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轉]]-[]-,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長者!此及餘功德,一切皆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轉,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餘道品法。」
@[0151c22]@質多羅長者白尊者摩訶迦:「願常住此林中,我當盡壽供養-[15]-衣、被、飲食、隨病湯藥。」 @[0151c22]@質多羅長者白尊者摩訶迦:「願常住此林中,我當盡壽供養-[15]-衣、被、飲食、隨病湯藥。」
行 1596: 行 1638:
[] 不放逸:不怠惰。 [] 不放逸:不怠惰。
 +
 +[] 不放逸轉:因為不怠惰而生起、轉動。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行 1611: 行 1655:
  ***呼風喚雨**   ***呼風喚雨**
-摩訶迦尊者以神通「起雲雨微風」,這是藉由三昧操控四大中的水大。後來「燒其積薪都盡,唯白㲲不然」,這是操控四大中的火大。+摩訶迦尊者以神通「起雲雨微風」,這是藉由三昧操控四大中的水大及風大。後來「燒其積薪都盡,唯白㲲不然」,這是操控四大中的火大。
-  *有同學問:「佛陀制戒,禁止僧眾向未受大戒的人說自己得了過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脫或神通)」,為何摩訶迦尊者向質多羅長者顯露神通?」+  *有同學問:「佛陀制戒,禁止僧眾向未受大戒的人說自己得了過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脫或神通),為何摩訶迦尊者向質多羅長者顯露神通?」
-佛陀後來的確制戒禁止僧眾向未受大戒的人說過人法,可能因為類似的考量,摩訶迦尊者一開始連續三次不答應質多羅長者的請求。然而從本卷其它經文可知,質多羅長者本身也有過人的禪定及果證,不是一般的俗人,可能因此摩訶迦尊者基於切磋的立場而以特例處理。另一方面,此事件後摩訶迦尊者即永遠離開該地,沒再去找過質多羅長者受供養,可見其不著利養。+佛陀後來的確制戒禁止僧眾向未受大戒的人說過人法,可能因為類似的考量,摩訶迦尊者一開始連續三次不答應質多羅長者的請求。然而從本卷其他經文可知,質多羅長者本身也有過人的禪定及果證,不是一般的俗人,可能因此摩訶迦尊者基於切磋的立場而以特例處理。另一方面,此事件後摩訶迦尊者即永遠離開該地,沒再去找過質多羅長者受供養,可見其不著利養。
=====(五七二)@@[0151c29]@@===== =====(五七二)@@[0151c29]@@=====
行 1643: 行 1687:
====[校勘]==== ====[校勘]====
-[1]「為意……意耶」十字,聖本無「為意……意耶」十字+[1]「為意……意耶」十字,聖本無「為意……意耶」十字。
[2] 「欲貪」,巴利本作 Chandarāga。 [2] 「欲貪」,巴利本作 Chandarāga。
行 1655: 行 1699:
[二] 行有所營:有事情要辦。 [二] 行有所營:有事情要辦。
-[三] 記說:決定說;確定說。質多羅長者這句是問結論是什麼?+[三] 記說:決定說;確定說。質多羅長者這句是問結論是什麼。
[四] 軛:在車衡兩端扼住牛、馬等頸背上的曲木。 [四] 軛:在車衡兩端扼住牛、馬等頸背上的曲木。
行 1669: 行 1713: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男子看到美麗的女子,視線離不開美女,這不是因為眼睛綁著美女,也不是因為美女綁著眼睛,而是因為欲貪讓視線離不開美女。+男子看到美麗的女子,視線離不開美女,這不是因為眼睛綁著美女,也不是因為美女綁著眼睛,而是因為欲貪讓視線離不開美女。
=====(五七三)@@[0152a23]@@===== =====(五七三)@@[0152a23]@@=====
行 1756: 行 1800: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
 +  **[[什麼是「五下分結、五上分結」]]
 +  **[[研討:質多羅長者要不經由胞胎而受生]]
-=====[導讀:初禪與二禪]=====+=====[導讀:初禪與第二禪]=====
-禪定能讓心專注於一對象而不散亂,在佛經中最常提到的禪定是「四禪」,四禪的前兩個是:+禪定能讓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在佛經中最常提到的禪定是「四禪」,四禪的前兩個是:
^ 層次 ^ 定義 ^ 白話 ^ ^ 層次 ^ 定義 ^ 白話 ^
-| 初禪 | 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 | 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 初禪 | 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 | 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
-| 二禪 | 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 | 離於覺與觀,內心止靜、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 第二禪 | 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 | 離於覺與觀,內心澄淨、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 |
\\ \\
當中的要點略為解釋如下: 當中的要點略為解釋如下:
行 1773: 行 1821:
當心念持續放在專注的對象(例如呼吸)而達到初禪後,會維持在當下,不再生起新的狀況,這時心中會因為離於五欲的粗重負擔,而有喜樂的感覺。若與欲界的淫欲相比,初禪喜樂有如遍身清涼能除熱惱,而欲界的淫欲就像是火燒身心,因此入初禪後自然更容易調伏對五欲的貪愛。 當心念持續放在專注的對象(例如呼吸)而達到初禪後,會維持在當下,不再生起新的狀況,這時心中會因為離於五欲的粗重負擔,而有喜樂的感覺。若與欲界的淫欲相比,初禪喜樂有如遍身清涼能除熱惱,而欲界的淫欲就像是火燒身心,因此入初禪後自然更容易調伏對五欲的貪愛。
-**二禪:**+**第二禪:**
-在初禪的基礎下繼續修定,隨著功力漸深,漸漸地,「尋」、「伺」顯得是刻意、多餘的了,反而是進入更深定境的阻礙,因此放下了初禪的「尋」、「伺」,則能進入二禪。+在初禪的基礎下繼續修定,隨著功力漸深,漸漸地,「尋」、「伺」顯得是刻意、多餘的擾動,因此放下了初禪的「尋」、「伺」,則能進入第二禪。
-此時內心更加地止靜、清淨(「內淨」),達成專注、純一的心(「一心」)。這時的定力能產生喜樂,又勝過初禪的喜樂。+此時內心更加地澄淨(「內淨」),達成專注、純一的心(「一心」)。這時的定力能產生喜樂,又勝過初禪的喜樂。
-本卷的經文中即有提到初禪、二禪的境界,至於三禪、四禪等更深定境的說明,可參見卷二十六的導讀「四禪」。+本卷的經文中即有提到初禪、第二禪的境界,至於第三禪、第四禪等更深定境的說明,可參見卷二十六的導讀「四禪」。
=====(五七四)@@[0152b28]@@===== =====(五七四)@@[0152b28]@@=====
行 1812: 行 1860:
[15] 「尼犍若提子」,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 Nātaputta。 [15] 「尼犍若提子」,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 Nātaputta。
- 
[16]「無覺無觀三昧」,巴利本作 Avitakka avicāra samādhi。 [16]「無覺無觀三昧」,巴利本作 Avitakka avicāra samādhi。
- 
[17] 「信」,巴利本作 Saddhā。 [17] 「信」,巴利本作 Saddhā。
- 
[18]「阿耆毘」,明本作「尼揵若提子」 [18]「阿耆毘」,明本作「尼揵若提子」
行 1840: 行 1885:
[一] 尼犍若提子:即本卷第563經提到的「尼犍」,外道六師之一,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外道其餘五師相比,較類似佛教,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又譯為「尼揵陀若提子」、「尼揵子」、「尼揵連陀闍提弗多羅」。 [一] 尼犍若提子:即本卷第563經提到的「尼犍」,外道六師之一,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外道其餘五師相比,較類似佛教,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又譯為「尼揵陀若提子」、「尼揵子」、「尼揵連陀闍提弗多羅」。
-[二] 無覺無觀三昧:已經止息了「覺」與「觀」的定境,也就是二禪以上的定境。+[二] 無覺無觀三昧:已經止息了「覺」與「觀」的定境,也就是第二禪以上的定境。
[三] 我不以信故來也:我不是因為相信(佛陀得無覺無觀三昧)而來的。 [三] 我不以信故來也:我不是因為相信(佛陀得無覺無觀三昧)而來的。
行 1848: 行 1893:
[] 智見常生:常生起智慧的見解。 [] 智見常生:常生起智慧的見解。
-[] 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止息覺與觀,內心止靜、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充份達成第二禪。+[] 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止息覺與觀,內心澄淨、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達成並保持在第二禪的境界。
[] 若知、若見安樂住事:或知道、或見到禪定中保持著快樂的境界。 [] 若知、若見安樂住事:或知道、或見到禪定中保持著快樂的境界。
-[] 一問、一說、一記論:一個問題,一個說法,一個詳細的論說。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一個問題、一個說示、一個解答」。這段是說外道沒辦法頭腦清楚地問答,質多羅長者怎麼可能被拉作弟子?+[] 一問、一說、一記論:一個問題,一個說法,一個詳細的論說。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一個問題、一個說示、一個解答」。這段是說外道沒辦法頭腦清楚地問答,質多羅長者怎麼可能被拉作弟子。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 {ref>S41.08}+  * {ref>S41.08}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  *[[研討:「四禪」定義的經文比對]]
 +  *[[研討:初禪的條件]]
 +  *[[研討:第四禪在南北傳的不同解釋]]
=====(五七五)@@[0153a03]@@===== =====(五七五)@@[0153a03]@@=====
行 1868: 行 1917:
@[0153a03]@一時,佛住菴羅聚落菴羅林中,與眾多上座比丘俱。 @[0153a03]@一時,佛住菴羅聚落菴羅林中,與眾多上座比丘俱。
-@[0153a04]@爾時,質多羅長者病苦,諸親圍遶,[[有眾多諸天來詣長者所]]-[]-,語質多羅長者言:「長者!汝當發願得作[[轉輪王]]-[3]--[]-。」+@[0153a04]@爾時,質多羅長者病苦,諸親圍遶,[[有眾多諸天來詣長者所]]-[]-,語質多羅長者言:「長者!汝當發願得作[[轉輪王]]-[3]--[]-。」
@[0153a07]@質多羅長者語諸天言:「若作轉輪王,彼亦無常、苦、空、無我。」 @[0153a07]@質多羅長者語諸天言:「若作轉輪王,彼亦無常、苦、空、無我。」
-@[0153a08]@時,長者親屬語長者:「汝當[[繫念]]-[]-。汝當繫念。」+@[0153a08]@時,長者親屬語長者:「汝當[[繫念]]-[]-。汝當繫念。」
@[0153a09]@質多羅長者語親屬:「何故汝等教我繫念,繫念?」 @[0153a09]@質多羅長者語親屬:「何故汝等教我繫念,繫念?」
行 1882: 行 1931:
@[0153a15]@彼諸親屬語質多羅長者:「轉輪王有何,而彼諸天教汝願求?」 @[0153a15]@彼諸親屬語質多羅長者:「轉輪王有何,而彼諸天教汝願求?」
-@[0153a16]@長者答言:「轉輪王者-[7]-以正法治化,是故諸天見如是福利故,而來教我為發願求。」+@[0153a16]@長者答言:「轉輪王者-[7]-以正法治化,是故諸天見如是[[福利]]-[]-故,而來教我為發願求。」
@[0153a18]@諸親屬言:「汝今用心,當如之何?」 @[0153a18]@諸親屬言:「汝今用心,當如之何?」
行 1888: 行 1937:
@[0153a19]@長者答言:「諸親屬,我今作心,唯不復見胞胎受生,不增丘塜,不受血氣,如世尊說,五下分結我不見有,我不自見一結不斷,若結不斷,則還生此世。」 @[0153a19]@長者答言:「諸親屬,我今作心,唯不復見胞胎受生,不增丘塜,不受血氣,如世尊說,五下分結我不見有,我不自見一結不斷,若結不斷,則還生此世。」
-@[0153a23]@於是長者即從床起,[[結跏-[8]-趺坐]]-[]-,[[正念]]-[]-在前,而說偈言:+@[0153a23]@於是長者即從床起,[[結跏-[8]-趺坐]]-[]-,[[正念]]-[]-在前,而說偈言:
-「[[服食積所積,  廣度於眾難]]-[]-,\\ +「[[服食積所積,  廣度於眾難]]-[]-,\\ 
- [[施上進福田,  植-[9]-斯五種力]]-[]-。\\+ [[施上進福田,  植-[9]-斯五種力]]-[]-。\\
 以斯義所欲,  俗人處於家,\\  以斯義所欲,  俗人處於家,\\
 我悉得此利,  已免於眾難。\\  我悉得此利,  已免於眾難。\\
- 世間無間集-[10]-,  造-[11]-離眾難事-[]-,\\ + 世間無間集-[10]-,  造-[11]-離眾難事-[]-,\\ 
- [[生樂知稍-[12]-難,  隨順等正覺]]-[]-。\\+ [[生樂知稍-[12]-難,  隨順等正覺]]-[]-。\\
 供養持戒者,  善修諸梵行,\\  供養持戒者,  善修諸梵行,\\
- [[漏盡]]-[]-阿羅漢,  及[[聲聞]]-[十一]-[[牟尼]]-[十二]-。\\ + [[漏盡]]-[]-阿羅漢,  及[[聲聞]]-[]-[[牟尼]]-[]-。\\ 
- 如是[[超越見]]-[十三]-,  [[於上諸勝處,\\ + 如是[[超越見]]-[]-,  [[於上諸勝處,\\ 
- 常行士夫施,  剋終-[13]-獲大果]]-[十四]-。\\+ 常行士夫施,  剋終-[13]-獲大果]]-[]-。\\
 習行眾多施,  施諸良福田,\\  習行眾多施,  施諸良福田,\\
 於此世命終,  化生於天上。\\  於此世命終,  化生於天上。\\
- 五欲具足滿,  無量心悅樂,\\ + [[五欲]]-[]-具足滿,  無量心悅樂,\\ 
- 獲斯妙果報,  以無[[慳悋]]-[十五]-故。\\+ 獲斯妙果報,  以無[[慳悋]]-[]-故。\\
 在所處受生,  未曾不歡喜。」\\  在所處受生,  未曾不歡喜。」\\
-@[0153b11]@質多羅長者說此偈已,尋即命終,生於[[不煩熱天]]-[十六]-。+@[0153b11]@質多羅長者說此偈已,尋即命終,生於[[不煩熱天]]-[]-。
-@[0153b12]@爾時,質多羅天子作是念:「我不應停此,當往[[閻浮提]]-[十七]-禮拜諸上座比丘。」如[[力士]]-[十八]-[[屈-[14]-伸-[15]-臂頃]]-[十九]-,以天神力至菴羅林中,放身天光,遍照菴羅林。+@[0153b12]@爾時,質多羅天子作是念:「我不應停此,當往[[閻浮提]]-[]-禮拜諸上座比丘。」如[[力士]]-[]-[[屈-[14]-伸-[15]-臂頃]]-[]-,以天神力至菴羅林中,放身天光,遍照菴羅林。
@[0153b15]@時,有異比丘夜起出房,[[露地]]-[]-[[經行]]-[]-,見勝光明普照樹林。即說偈言: @[0153b15]@時,有異比丘夜起出房,[[露地]]-[]-[[經行]]-[]-,見勝光明普照樹林。即說偈言:
行 1960: 行 2009:
====[註解]==== ====[註解]====
-[] 有眾多諸天來詣長者所:有許多的天人來拜訪長者的所在。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眾多宿於遊園、森林、樹木及藥草林樹中之諸天,群來集會」。+[] 有眾多諸天來詣長者所:有許多的天人來拜訪長者的所在。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眾多宿於遊園、森林、樹木及藥草林樹中之諸天,群來集會」。
-[] 轉輪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聖王」。+[] 轉輪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聖王」。
-[] 繫念:心念連續不斷地繫於一處。+[] 繫念:心念連續不斷地繫於一處。
-[] 結跏趺坐:禪坐時,將兩腳盤於大腿上的坐法。+[] 福利:好處。
-[] 正念:清澈覺知(現前的對象)。+[] 結跏趺坐:禪坐時,將兩腳盤於大腿上的坐法。
-[] 服食積所積,廣度於眾難:(生而為人因此)四食而積聚了五陰,我的一生已度過了眾多的障難。+[] 正念:清澈覺知(現前的對象)。
-[] 施上進福田,植斯五種力:布施上進的修行者,種植了五種力的善根。「福田」是譬喻供養應當供養的修行人能獲得福報,如同農夫在田中播種,往後則能收成。「五種力」可能指在家五法:信、戒、施、聞、慧,也可能指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服食積所積,廣度於眾難:(生而為人因此)服用食物而積聚了五陰,我的一生已度過了眾多的障難。
-[] 以斯義所欲,俗人處於家,我悉得此利,已免於眾難,世間無間集,造離眾難事:以這樣的義理所指示的理想,我雖然身為在家人,都得到了好處,而已能免於世間眾多沒有間斷相續而生的障難,行善以離於眾多的障難。「俗人」即在家人。+[] 施上進福田,植斯五種力:布施上進的修行者,種植了五種力的善根。「福田」是譬喻供養應當供養的修行人能獲得福報,如同農夫在田中播種,往後則能收成。「五種力」可能指在家五法:信、戒、施、聞、慧,也可能指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 生樂知稍難,隨順等正覺:生了樂果則知道這樂果也稍微算障難,而隨順於佛陀的教法。+[] 以斯義所欲,俗人處於家,我悉得此利,已免於眾難,世間無間集,造離眾難事:以這樣的義理所指示的理想,我雖然身為在家人,都得到了好處,而已能免於世間眾多沒有間斷相續而生的障難,行善以離於眾多的障難。「俗人」即在家人。
-[] 漏盡:斷盡煩惱的。+[] 生樂知稍難,隨順等正覺:生了樂果則知道這樂果逐漸也會生苦,而隨順於佛陀的教法。
-[十一] 聲聞:從佛聽法而修行的佛弟子。另譯為「弟子」。+[] 漏盡:斷盡煩惱的。
-[十二] 牟尼:寂默修道的人,也可指釋迦牟尼佛。+[] 聲聞:從佛聽法而修行的佛弟子。另譯為「弟子」。
-[十三] 超越見:超越了世俗的各種見解的人,也就是聖人。+[] 牟尼:寂默的意思,指寂默修道的聖賢。
-[十四] 於上諸勝處,常行士夫施,剋終獲大果:常常布施給上述各值得布施的所在,最終將獲得豐富的果報。+[] 超越見:超越了世俗的各種見解的人,也就是聖人。
-[十五] 慳悋:吝嗇。+[] 於上諸勝處,常行士夫施,剋終獲大果:常常布施給上述各值得布施的所在,最終將獲得豐富的果報。
-[十六] 不煩熱天:不煩天或不熱天,是三果阿那含聖者才能往生的五淨居天之一。+[] 五欲: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而起的欲望。也就是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
-[十七] 閻浮提: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們居住於此。另譯為「南瞻部洲」、「閻浮洲」。+[] 慳悋:吝嗇。
-[十八] 力士:大力士;有力的人。+[] 不煩熱天:不煩天或不熱天,是三果阿那含聖者才能往生的五淨居天之一。
-[十九] 屈伸臂頃:彎曲再伸直手臂那麼短的時間。+[] 閻浮提: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們居住於此。另譯為「南贍部洲」、「閻浮洲」、「閻浮里」。 
 + 
 +[] 力士:大力士;有力的人。 
 + 
 +[] 屈伸臂頃:彎曲再伸直手臂那麼短的時間。
[] 露地:戶外沒有遮蔽物的地方。 [] 露地:戶外沒有遮蔽物的地方。
行 2002: 行 2055:
[] 經行:在一定的路徑上專心地往返步行,是一種能調劑身心、減少昏沉的修行方法。 [] 經行:在一定的路徑上專心地往返步行,是一種能調劑身心、減少昏沉的修行方法。
-[] 閻浮檀:最上等的金子。在閻浮樹旁河中出產的金沙,相傳是地球上最好的金子。印度古代稱地球為「閻浮提」即因此樹而命名。+[] 閻浮檀:最上等的金子。在閻浮樹旁河中出產的金沙,相傳是地球上最好的金子。印度古代稱地球為「閻浮提」即因閻浮樹而命名。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2018: 行 2071: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1]-======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1]-======
 +
====[校勘]==== ====[校勘]====
 +
[1] 聖本在「一」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1] 聖本在「一」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1528874193.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18/06/13 15:1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2.289994001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