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裡會顯示出所選的版次與目前版次的差異處。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七 2018/07/12 21:36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七 2023/08/06 14:35 目前版本
行 266: 行 266: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認為人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造成,死後還歸地、水、火、風,全部敗壞,一了百了,沒有來生。作善作惡都沒有報應,所以不須布施乃至祭祀,只管追求快樂,而否定道德。可說是順世派、唯物快樂主義者。(例如第154、156經所述的邪見。)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認為人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造成,死後還歸地、水、火、風,全部敗壞,一了百了,沒有來生。作善作惡都沒有報應,所以不須布施乃至祭祀,只管追求快樂,而否定道德。可說是順世派、唯物快樂主義者。(例如第154、156經所述的邪見。)
  -迦羅拘陀迦栴延:認為眾生的存在有七種成分是真實的:地、水、火、風、苦、樂、命。這七種成分不必靠任何條件產生,而能安住不變。因此,縱使用刀砍頭,也不會死,因為刀只是在七法之中穿過罷了。因此也沒有揮刀的人,也沒有被砍的人,否定善惡觀念、道德觀念。可說是無因論的實有論者。(例如第161經所述的邪見。)   -迦羅拘陀迦栴延:認為眾生的存在有七種成分是真實的:地、水、火、風、苦、樂、命。這七種成分不必靠任何條件產生,而能安住不變。因此,縱使用刀砍頭,也不會死,因為刀只是在七法之中穿過罷了。因此也沒有揮刀的人,也沒有被砍的人,否定善惡觀念、道德觀念。可說是無因論的實有論者。(例如第161經所述的邪見。)
-  -先闍那毘羅胝子:認為所謂真理只不過是主觀上以為是真的,要不陷於主觀的執著,最穩當的做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場。這一派沒有自己固定的主張,而是仗著語言的技巧去駁倒對手,如同中國的「白馬非馬論」一般。可說是懷疑論、不可知論者。(例如第164經所述的邪見。)+  -先闍那毘羅胝子:認為所謂真理只不過是主觀上以為是真的,要不陷於主觀的執著,最穩當的做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場。這一派沒有自己固定的主張,而是仗著語言的技巧去駁倒對手,類似中國的「白馬非馬論」。可說是懷疑論、不可知論者。(例如第164經所述的邪見。)
  -尼揵子: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其餘五派相比,較類似佛教提倡修行,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在卷五、卷二十一等卷中都有相關記載。)   -尼揵子: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其餘五派相比,較類似佛教提倡修行,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在卷五、卷二十一等卷中都有相關記載。)
除了外道六師外,當時百家爭鳴,對於宇宙和人生有六十二種不正確的見解,稱為「外道六十二見」,可歸納為以下八類: 除了外道六師外,當時百家爭鳴,對於宇宙和人生有六十二種不正確的見解,稱為「外道六十二見」,可歸納為以下八類:
-  -常見論:主張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人死後自我再生於來世而以現狀相續,永遠不會改變。這就是「常見」,「靈魂永生」的概念即是常見的一種。另一種常見,則是婆羅門教的「梵我如一」,認為我與大梵(造物主、大我)是一體的,因此而不滅。(參見第152、153、166、167經,以及第168經部分所述的邪見。)+  -常論:主張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人死後自我再生於來世而以現狀相續,永遠不會改變。這就是「常見」,「靈魂永生」的概念即是常見的一種。另一種常見,則是婆羅門教的「梵我如一」,認為我與大梵(造物主、大我)是一體的,因此而不滅。(參見第152、153、166、167經,以及第168經部分所述的邪見。)
  -半常半無常論:主張大梵(造物主、大我)是常,眾生則是無常的。(參見第165經以及第169經部分所述的邪見。)   -半常半無常論:主張大梵(造物主、大我)是常,眾生則是無常的。(參見第165經以及第169經部分所述的邪見。)
-  -有邊無邊論:執著認為世界有邊,或是世界無邊,或是非有邊非無邊等。靠著種種的方法以及有限的禪定,而作出對宇宙及人生的臆測。(參見第168經部分,以及第169經所述的邪見。) +  -有邊無邊論:執著認為宇宙有邊界、沒有邊界、既有邊界也沒有邊界、既不是有邊界也不是沒有邊界等。(參見第168經部分,以及第169經所述的邪見。) 
-  -種種論:對事全無定見,專為不可捉摸之說。(外道六師中的先闍那毘羅胝子也是其中一種。)+  -異問異答:問東答西,對事全無定見,專為不可捉摸之說。(外道六師中的先闍那毘羅胝子也是其中一種。)
  -無因論:主張萬物都是無因無緣,不管好的、壞的事物的產生,都沒有原因。其中有一派認為萬物沒有任何原因即產生,另一派認為萬物都是自然產生,沒有其他的原因。(參見第157、158、159經,以及第169經部分所述的邪見。)   -無因論:主張萬物都是無因無緣,不管好的、壞的事物的產生,都沒有原因。其中有一派認為萬物沒有任何原因即產生,另一派認為萬物都是自然產生,沒有其他的原因。(參見第157、158、159經,以及第169經部分所述的邪見。)
  -死後有想論、無想論、非想非非想論:討論眾生於未來死後是否仍保有感覺、認識、意志、思考等意識作用,屬於執著未來所起之常見或斷見。(參見第171經部分所述的邪見。)   -死後有想論、無想論、非想非非想論:討論眾生於未來死後是否仍保有感覺、認識、意志、思考等意識作用,屬於執著未來所起之常見或斷見。(參見第171經部分所述的邪見。)
  -斷滅論:主張死後斷滅,歸於無有。(參見第171經所述的邪見,而外道六師中阿耆多翅舍欽婆羅也屬於其中一種。)   -斷滅論:主張死後斷滅,歸於無有。(參見第171經所述的邪見,而外道六師中阿耆多翅舍欽婆羅也屬於其中一種。)
-  -現世涅槃論:討論以何種狀態為現世最高境界。有五種見:一、於現在五欲自恣。二、初禪為最高境界。三、第二禪為最高境界。四、第三禪為最高境界。五、第四禪為最高境界。(參見第170經所述的邪見。)+  -現世涅槃論:以不究竟的快樂,認為是究竟的涅槃。例如主張五欲的快樂是最高的境界,或以初禪、第二禪、第三禪、或第四禪為最高的境界。(參見第170經所述的邪見。)
佛陀證悟後發現這些見解都是基於身見、基於愛欲、基於有限的觀察或臆測而誤認的,因此無法趨向解脫。初果聖者即已斷身見、戒取、疑,而超越這些邪見。 佛陀證悟後發現這些見解都是基於身見、基於愛欲、基於有限的觀察或臆測而誤認的,因此無法趨向解脫。初果聖者即已斷身見、戒取、疑,而超越這些邪見。
行 497: 行 497:
[1] 「佛」,宋、元、明三本作「佛言」。 [1] 「佛」,宋、元、明三本作「佛言」。
-====[註釋]====+====[註解]====
[一] 如是說:此處可能有經文脫落,原文可能為「如是說:『眾生智見,無因無緣』」。,,,(參考《雜阿含經論會編》,印順法師著),,, [一] 如是說:此處可能有經文脫落,原文可能為「如是說:『眾生智見,無因無緣』」。,,,(參考《雜阿含經論會編》,印順法師著),,,
行 617: 行 617:
[五] 大士地:高貴的地位。 [五] 大士地:高貴的地位。
-[六] 彼無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沒有出家在家的修行者這麼說;這麼說的就不是修行者。+[六] 彼無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沒有修行人這麼說;這麼說的就不是修行人。
[七] 熟業:成熟的業報。 [七] 熟業:成熟的業報。
行 656: 行 656:
[一] 懷妊:懷孕。 [一] 懷妊:懷孕。
-[二] 𤛓:擠牛、羊乳。+[二] 𤛓:擠牛、羊乳,讀音同「克」。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667: 行 667: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就是外道六師的「先闍那毘羅胝子」主張的不可知論,沒有自己固定的主張,而是仗著語言的技巧去駁倒對手,如同「白馬非馬論」一般。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就是外道六師的「先闍那毘羅胝子」主張的不可知論,沒有自己固定的主張,而是仗著語言的技巧去駁倒對手,如同「白馬非馬論」一般。
 +
 +====[進階辨正]====
 +
 +  *[[研討:「𤛓」字」]]
 +
=====(一六五)@@[0045a09]@@===== =====(一六五)@@[0045a09]@@=====
行 726: 行 731: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是基於「我見」而升起各種錯誤知見的一些列舉。+此經所記載的邪見,是基於「我見」而生起各種錯誤知見的一些列舉。
=====(一六七)@@[0045a26]@@===== =====(一六七)@@[0045a26]@@=====
行 748: 行 753: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是基於「我見」而升起各種錯誤知見的一些列舉。+此經所記載的邪見,是基於「我見」而生起各種錯誤知見的一些列舉。
=====(一六八)@@[0045b06]@@===== =====(一六八)@@[0045b06]@@=====
行 823: 行 828:
====[註解]==== ====[註解]====
-[一] 自作:自己所作。指世間苦樂等一切,都是我自己所作的。例如「常見論」執著認為常住不變的「我」造作了一切。+[一] 自作:自己所作。指世間苦樂等一切,都是我自己所作的。例如「常見」執著認為常住不變的「我」造作了一切。
[二] 他作:他人所作。指世間苦樂等一切,都是他人(例如造物主大梵天)所作的。例如執著認為大梵(造物主、大我)創造一切。 [二] 他作:他人所作。指世間苦樂等一切,都是他人(例如造物主大梵天)所作的。例如執著認為大梵(造物主、大我)創造一切。
行 865: 行 870:
[六] 初禪:色界的四個禪定層次的第一個層次;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六] 初禪:色界的四個禪定層次的第一個層次;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七] 第四禪:色界的四個禪定層次的第四個層次;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沒有苦也沒有樂,只有因捨而生的純淨之念,而達到的禪定境界。+[七] 第四禪:色界的四個禪定層次的第四個層次;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不苦不樂,只有因捨而生的清淨之念,心專注純一,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即是外道六十二見的「現世涅槃論」,有的認為能離開世間的五欲娛樂就是永遠的煩惱的止息,有的認為四禪是永遠的煩惱的止息。而佛陀發現,縱使是四禪也是因緣生滅的。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即是外道六十二見的「現世涅槃論」,有的認為能離開世間的五欲娛樂就是永遠的煩惱的止息,有的認為四禪是永遠的煩惱的止息。而佛陀發現,縱使是四禪也是因緣生滅的。
 +
 +====[進階辨正]====
 +
 +  *[[什麼是「覺、觀」]]
=====(一七一)@@[0045c05]@@===== =====(一七一)@@[0045c05]@@=====
行 899: 行 908:
[六] 無所有入處: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三天的層次。又譯為「無所有處」。 [六] 無所有入處: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三天的層次。又譯為「無所有處」。
-[七] 非想非非想入處:沒有一般粗重的想陰(心中浮現的相),但想陰仍未真正斷盡的定境,是世間最深的定境。猶如油已經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來了,但表面還是黏著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處已幾乎沒有想陰,但又不能說斷盡想陰。是無色界天的最高層次。+[七] 非想非非想入處:沒有一般粗重的想陰,但想陰仍未真正斷盡的定境。猶如油已經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來了,但表面還是黏著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處已幾乎沒有想陰,但又不能說斷盡想陰。是無色界天的最高層次。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行 968: 行 977:
@[0046a04]@佛說是-[1]-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46a04]@佛說是-[1]-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46a06]@如是,過去、未來、現在、過去未來、過去現在、未來現在、過去未來-[2]-現在,當求大師,八種經如是-[一]-。種種教[[隨順]]、安、廣安、周普安、導、廣導、究竟導、說、廣說、隨順說、正-[3]-、第二伴、真知識、同意、愍、悲、崇義、崇安慰、樂、崇觸、崇安隱、欲、精進、方便、廣方便、堪能方便、堅固、強、健、勇猛、身心-[4]-勇猛、難伏、攝受常學、[[不放逸]]、修、思惟、念、覺、知-[5]-、明、慧、辯、思量、梵行、[[四如意足|如意]]、[[四念處|念處]]、[[四正勤|正懃]]、[[五根|根]]、[[五力|力]]、[[七覺分|覺]]、[[八聖道分|道]]、[[止]]、[[觀]]、念身、正憶念一一八經,亦如上說-[二]-。如斷義,如是知義、盡義、吐義、止義、捨義亦如是。+@[0046a06]@如是,過去、未來、現在、過去未來、過去現在、未來現在、過去未來-[2]-現在,當求大師,八種經如是-[一]-。種種教[[隨順]]、安、廣安、周普安、導、廣導、究竟導、說、廣說、隨順說、第二伴、真知識、同意、愍、悲、崇義、崇安慰、樂、崇觸、崇安隱、欲、精進、方便、廣方便、堪能方便、堅固、強、健、勇猛、身心-[3]-勇猛、難伏、攝受常學、[[不放逸]]、修、思惟、念、覺、知-[4]-、明、慧、辯、思量、梵行、[[四如意足|如意]]、[[四念處|念處]]、[[四正勤|正懃]]、[[五根|根]]、[[五力|力]]、[[七覺分|覺]]、[[八聖道分|道]]、[[止]]、[[觀]]、念身、正憶念一一八經,亦如上說-[二]-。如斷義,如是知義、盡義、吐義、止義、捨義亦如是。
====[校勘]==== ====[校勘]====
行 976: 行 985:
[2] 大正藏無「過去現在、未來現在、過去未來」十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 大正藏無「過去現在、未來現在、過去未來」十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大正藏無「正」字,今依據蘇錦坤居士建議加上。+[3] 「心」,大正藏原為「八」,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心」。
-[4] 「心」,大正藏原為「八」,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心」。 +[4] 「知」,宋、元、明三本作「智」。
- +
-[5] 「知」,宋、元、明三本作「智」。+
====[註解]==== ====[註解]====
行 1011: 行 1018:
@[0046a1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一]-,當云何救?」 @[0046a1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一]-,當云何救?」
-@[0046a18]@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二]-[[勤方便|慇懃方便]]-[三]-時救令滅。」+@[0046a18]@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二]-,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0046a19]@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除斷滅;為斷無常火故,勤求大師。斷何等無常故勤求大師?謂斷色無常故勤求大師,斷受、想、行、識無常故勤求大師。」+@[0046a19]@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除斷滅;為斷無常火故,勤求大師。斷何等無常故勤求大師?謂斷色無常故勤求大師,斷受、想、行、識無常故勤求大師。」
@[0046a23]@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46a23]@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1025: 行 1032:
[二] 增上欲:加強的意願。 [二] 增上欲:加強的意願。
-[三] 慇懃方便:勤奮努力。 +[三] 然:同「燃」。
- +
-[四] 然:通「燃」。+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行 1063: 行 1068:
[二] 外身:自身以外,有解為他人、也有解為身外的物理世界(也如自身是由四大地、水、火、風所構成)。 [二] 外身:自身以外,有解為他人、也有解為身外的物理世界(也如自身是由四大地、水、火、風所構成)。
-[三] 內外身:自身以內及以外的四大(同時觀察)。+[三] 內外身:自身以內及以外(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四] 內受:自身的感受。 [四] 內受:自身的感受。
行 1069: 行 1074:
[五] 外受:他人的感受。 [五] 外受:他人的感受。
-[六] 內外受:自身及他人的感受(同時觀察)。+[六] 內外受:自身及他人的感受(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七] 內心:自己的心念。 [七] 內心:自己的心念。
行 1075: 行 1080:
[八] 外心:他人的心念。 [八] 外心:他人的心念。
-[九] 內外心:自己及他人的心念(同時觀察)。+[九] 內外心:自己及他人的心念(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十] 內法:自己的諸法。 [十] 內法:自己的諸法。
行 1081: 行 1086:
[十一] 外法:他人的諸法。 [十一] 外法:他人的諸法。
-[十二] 內外法:自己及他人的諸法(同時觀察)。+[十二] 內外法:自己及他人的諸法(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行 1174: 行 1179:
====[註解]==== ====[註解]====
-[]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意欲」所引發的禪定,漸次斷諸行,而成就神通。其中「欲定」是指由(對禪定的、聖果的)意欲而引發的禪定;「斷行」可解為漸次斷諸行(參見《雜阿含經》卷十七[[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七#四七四|第474經]]),或解為行於[[四正斷]];「如意足」又譯為「神足」,即隨心所欲的神通。+[]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意欲」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其中「欲定」是指由(對禪定的、聖果的)意願、欲望而引發的禪定;「斷行」可解為斷除各種造作,也可解為勤奮努力(即行於「[[四正斷]]」);「如意足」又譯為「神足」,即神通的基礎。又譯為「欲定心成就斷如意足」、「欲定如意足」、「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欲定精勤不懈滅行成就以修神足」、「自在三昧行盡神足」、「自在三昧神力」。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欲定勤行成就神足」。
-[] 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精進」所引發的禪定,漸次斷諸行,而成就神通。「精進定」又譯為「勤定」。+[] 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精進」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精進定」又譯為「勤定」。
-[] 意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心念專注」所引發的禪定,漸次斷諸行,而成就神通。「意定」又譯為「心定」。+[] 意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心念專注」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意定」又譯為「心定」。
-[] 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慧觀」所引發的禪定,漸次斷諸行,而成就神通。「思惟定」又譯為「觀定」。+[] 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慧觀」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思惟定」又譯為「觀定」、「誡三昧」。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行 1309: 行 1314:
====[註解]==== ====[註解]====
-[一] 念覺分:專注清楚,修習[[四念處]]。其中「覺」即覺悟,「分」即分支、部分。「修念覺分」即修習覺悟的方法中念的部分。+[一] 念覺分:專注清楚,修習[[四念處]]。其中「念」是專注清楚,「覺」即覺悟,「分」即部分、分支。「念覺分」即「覺悟的念的要素(部分)」,由修習四念處而成。
[二] 擇法覺分:以智慧明辨、揀擇各種法。 [二] 擇法覺分:以智慧明辨、揀擇各種法。
行 1315: 行 1320:
[三] 精進覺分:勇猛精勤修行。 [三] 精進覺分:勇猛精勤修行。
-[四] 喜覺分:契合於佛法而生的歡喜、法喜。+[四] 喜覺分:修行讓煩惱減輕而心生歡喜。
[五] 除覺分:身心輕安、平靜。又譯為猗覺分、輕安覺分。 [五] 除覺分:身心輕安、平靜。又譯為猗覺分、輕安覺分。
-[六] 捨覺分:心平等、寧靜,而能捨離。+[六] 捨覺分:心平等、寂靜,而能捨離。
[七] 定覺分:入定而不散亂。 [七] 定覺分:入定而不散亂。
行 1493: 行 1498:
[三] 讁罰:責罰。 [三] 讁罰:責罰。
-[四] 駛流:湍急的水流。 +[四] 駛流:迅速的水流。
[五] 跳杖:跳起的杖子。參見《雜阿含經》卷十六第430、431經及卷三十四第954經所說,擲杖空中不是杖頭、就是杖尾、杖腹落地,比喻輪迴當中一定曾墮地獄道、畜生道、或餓鬼道。 [五] 跳杖:跳起的杖子。參見《雜阿含經》卷十六第430、431經及卷三十四第954經所說,擲杖空中不是杖頭、就是杖尾、杖腹落地,比喻輪迴當中一定曾墮地獄道、畜生道、或餓鬼道。
行 1499: 行 1504: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觀五陰無常、苦、空、非我,不只是概念,更是需要實證的。實證的修法,最常見的就是「止觀」:「止」是心定於一處(或一境)而不動,例如專注在呼吸上,止息想念與思慮,可以培養「定」;「觀」是洞察,例如觀無常,可以培養「慧」。止、觀配合,則可以實證真理。+觀五陰無常、苦、空、非我,不只是概念,更是需要實證的。實證的修法,最常見的就是「止觀」:「止」是心專注於一處(或一境)而不散亂,例如專注在呼吸上,止息想念與思慮,可以培養「定」;「觀」是洞察,例如觀無常,可以培養「慧」。止、觀配合,則可以實證真理。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行 1519: 行 1524:
@[0049a08]@「如是知,如是識解,受、求、辯-[3]-、獨證,亦復如是。 @[0049a08]@「如是知,如是識解,受、求、辯-[3]-、獨證,亦復如是。
-@[0049a09]@「如-[4]-貪,如是恚、癡、瞋、恨、[[呰]]-[二]-、執、嫉、慳、幻、諂、無慙、無愧、[[慢]]、慢慢、增慢、[[我慢]]、[[增上慢]]-[三]-、邪慢、卑慢、[[憍慢]]、放逸、矜高、曲偽-[5]-相規、利誘、利惡、欲多、欲常、欲不敬、惡口、惡知識、不忍貪、嗜下-[6]-貪、惡貪,[[身見]]、[[邊見]]-[四]-、[[邪見]]、[[見取]]-[五]-、[[戒取]]-[六]-、欲愛、[[瞋恚]]、睡眠、[[掉悔]]-[七]-、疑、[[惛悴]]-[八]-、[[蹁蹮]]-[九]-、[[贔屓-[7]-]]-[十]-、懶、亂想、不正憶、身濁、不直、不軟、不異、[[欲覺]]-[十一]-、恚覺、[[害覺]]-[十二]-、親覺、國土覺、輕易覺、愛他家覺、愁憂惱苦[*],於此等一一法,乃至映翳,不堪任滅色作證。+@[0049a09]@「如-[4]-貪,如是恚、癡、瞋、恨、[[呰]]-[二]-、執、嫉、慳、幻、諂、無慙、無愧、[[慢]]、慢慢、增慢、[[我慢]]、[[增上慢]]-[三]-、邪慢、卑慢、[[憍慢]]、放逸、矜高、曲偽-[5]-相規、利誘、利惡、欲多、欲常、欲不敬、惡口、惡知識、不忍貪、嗜下-[6]-貪、惡貪,[[身見]]、[[邊見]]-[四]-、[[邪見]]、[[見取]]-[五]-、[[戒取]]-[六]-、欲愛、[[瞋恚]]、睡眠、[[掉悔]]-[七]-、疑、[[惛悴]]-[八]-、[[蹁蹮]]-[九]-、[[贔屓-[7]-]]-[十]-、懶、亂想、不正憶、身濁、不直、不軟、不異、[[欲覺]]-[]-、[[恚覺]]-[]-、[[害覺]]-[]-、親覺、國土覺、輕易覺、愛他家覺、愁憂惱苦[*],於此等一一法,乃至映翳,不堪任滅色作證。
@[0049a18]@「何等為一法?所謂惱苦,以惱苦映翳故,不堪任於色[[滅盡]]作證,不堪任於受、想、行、識滅盡作證。一法不映翳故,堪任於色滅盡作證,堪任於受、想、行、識滅盡作證。 @[0049a18]@「何等為一法?所謂惱苦,以惱苦映翳故,不堪任於色[[滅盡]]作證,不堪任於受、想、行、識滅盡作證。一法不映翳故,堪任於色滅盡作證,堪任於受、想、行、識滅盡作證。
行 1549: 行 1554:
[二] 呰:毀謗。 [二] 呰:毀謗。
-[三] 增上慢:特別強烈的傲慢,特指未得未證而自認為已得已證。「增上」即「加強」的意思。+[三] 增上慢:未得未證而自認為已得已證。
[四] 邊見:偏於一邊的見解,包括常見(認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的見解,又稱為「有見」)及斷見(斷滅的見解,又稱為「無見」)。 [四] 邊見:偏於一邊的見解,包括常見(認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的見解,又稱為「有見」)及斷見(斷滅的見解,又稱為「無見」)。
行 1565: 行 1570:
[十] 贔屓:用力的樣子。 [十] 贔屓:用力的樣子。
-[十一] 欲覺:想要感官之欲的意向。此處的「覺」即「有覺有觀(有尋有伺)」的「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 欲覺:欲貪的念頭。又譯為「欲尋」。 
 + 
 +[] 恚覺:生氣的念頭。又譯為「恚尋」。
-[十二] 害覺:想要加害別人的意向。+[] 害覺:加害別人的念頭。又譯為「害尋」。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行 1575: 行 1582: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什麼是「惛悴、蹁躚、贔屓」]]+  *[[什麼是「惛悴、蹁躚、贔屓」]] 
 +  *[[什麼是「欲覺、恚覺、害覺」]]
======雜阿含經卷第七 ====== ======雜阿含經卷第七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七.1531402617.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18/07/12 21:3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90145301818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