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雜阿含經》卷三第71經「身行息」是什麼意思?


David Chiou:

  • 身行息:身體的各種造作都止息,例如第四禪呼吸止息。

guest2:

「身行息」的「息」pasaddha 是輕安,沒有停止的意思。


Satipatthana Shi:

從《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二〈結禁品46〉第2經、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10〈救護品2〉第20經來看,身輕安的解釋較適合。

然而,從《成實論》、《舍利弗阿毘曇論》的解釋來看,是有第四禪離入出息的意思。

《成實論》卷2:「十聖處者,聖人斷五法,成六法,守一法,依四法,滅偽諦,捨諸求,不濁思惟,離諸身行,善得心解脫、善得慧解脫,所作已辦,獨而無侶。…離身行者,除欲界結,得四禪故,名離身行。」(CBETA, T32, no. 1646, p. 253b6-22)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8:「云何斷五支人?若人五蓋斷,欲愛蓋、瞋恚、睡眠、掉悔、疑蓋,是名斷五支人。… 云何除身行人?身謂出息入息。彼若入於寂靜滅除,是名除身行人。復次除身行人,若此比丘斷苦斷樂先滅憂喜想,不苦不樂捨念清淨,成就於四禪行,是名除身行人。」(CBETA, T28, no. 1548, pp. 588b23-589a9)

二個意思的解說都合於上下文的經意,所以我認為應保留二種解說。


David Chiou:

謝謝大家的分享,註解增進如下:

  • 身行息:身體的各種造作都止息,例如第四禪呼吸止息。也有解為身體輕安(平靜、輕鬆)。

Satipatthana Shi:

北傳:雜阿含474經 南傳:相應部36相應11經

《雜阿含474經》卷17:「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漸次諸行止息?」 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止息,二禪正受時,覺觀止息,三禪正受時,喜心止息,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空入處正受時,色想止息,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5]想止息,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止息,想受滅正受時,想受止息,是名漸次諸行止息。」」(CBETA 2019.Q3, T02, no. 99, p. 121b9-16)[5]想【大】,〔-〕【宋】【元】【明】。

相應部36相應11經/獨處經(受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有這六種安息(寧靜):入初禪者,言語被安息了;入第二禪者,尋與伺被安息了;入第三禪者,喜被安息了;入第四禪者,入息出息被安息了;入想受滅者,想與受被安息了;煩惱已盡的比丘,貪被安息了,瞋被安息了,癡被安息了。」

SĀ 474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 = SN 36.11入第四禪者,入息出息被安息了
→ 止息 = 安息 = passaddhi (輕安)

→ 由此可知16行的第四行 SĀ 810「身行休息」是 「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
SĀ 810 休息 = SĀ 474止息 = SN 36.11安息 = passaddhi (輕安)

曾經懷疑16行的第四行 SĀ 810「身行休息」(即「身行輕安」是什麼意思?)
從SĀ 474、SN 36.11來看,確實是第四禪「出入息止息」,身心調柔有勘能性。

pasaddha 意為「輕安」,也有「停止」的意思,例如:SĀ 474六種止息 = SN 36.11六種安息 = 法蘊足論 六順輕安相 。

 
agama/什麼是_身行息.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48819828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