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雜阿含經》中常說「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然後證初禪。

什麼是「覺」、「觀」?


David Chiou:

「覺」在唐代後譯為「尋」,「觀」在唐代後譯為「伺」。因此「有覺有觀」在別的經中譯為「有尋有伺」。

「尋」是「尋求」,「伺」是「伺察」,但白話意思怎麼解釋呢?

北傳及南傳的論在文字上對於「尋」和「伺」的描述不太相同:

  • 北傳通常解為「尋」是對事理的粗略思考作用。俱舍論卷四(大二九‧二一中):「心之麁性名尋。」成唯識論卷七(大三一‧三五下):「尋謂尋求,令心怱遽,於意言境,麁轉為性。」「伺」是對事理的細的思考作用。
  • 南傳通常解為「尋」的作用是把心投向目標,「伺」的作用是把心安止於目標。


我個人的看法是,北傳論中所謂粗細的思維,跟南傳論中所謂投向的注意力、持續的注意力,是同一回事,只是不同角度的描述,個人覺得南傳在這解說上稍微比較容易理解。

因此白話的註解如下:

  • 有覺有觀:「覺」與「觀」兩者皆有。「覺」又譯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觀」又譯為「伺」,是持續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時將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尋」;接著將心念持續地省察呼吸,就是「伺」。

Heaven Chow:

我引用清淨道論與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的文字.

清淨道論
(尋)尋是尋求,即思考的意思。以專注其心於所緣為相。令心接觸、擊觸於所緣為味(作用);蓋指瑜伽行者以尋接觸,以尋擊觸於所緣而言。引導其心於所緣為現起(現狀)。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一、尋(vitakka):在討論禪那時已介紹過尋,即五禪支的第一個。尋把心投向目標。其特相是把心投向或導向目標;作用是全面地撞擊目標;現起是把心導向目標。雖然註釋裡沒有提及它的近因,但可知目標即是它的近因。

一般的尋只是把心投向目標。然而,通過培育定,尋則能變成禪支。其時它名為「安止」(appana),即把心安止於目標。尋亦稱為「思惟」(sankappa),且分為「邪思惟」(micchasankappa)與「正思惟」(sammasankappa)兩種。後者是八聖道的第二道分。

在這裡可以看出,尋就是思考,也就是把心投向目標。

一般的思考、思惟,就是把心投向你在思考的對象,因為一般思考有時天馬行空,所以心就不斷的投向不同的目標,這都是尋的作用。

而禪定時,心不斷投向同一個目標,這時就是有力的禪支,這也是尋。

因為南傳在研究阿毗達摩,都是把 “概念法” 一一拆解成 “真實法” , 所以 “思考” 、 “思惟” ,這些拆解成真實法,就是 “尋心所” 了。

這也不能說是一字多義,而是同樣都是尋心所,只是在不同時情況下,有不同的表現,它們都是「心投向目標」,差別只在於是多個目標,或專一目標。


Y.C. Hsu:

個人對於「尋、伺」比較熟悉的白話解釋是「尋求、伺察」,目前樣本文中使用「投向」、「持續」的概念來區別這兩者,似乎比較接近個人參加南傳禪修時對尋伺禪支的解釋。因此想提出補充的意見:

尋伺的概念其實就是568經所說的口行(或稱語行),也就是內心語言層面的思惟分別,俱舍論直接說明尋就是「(用內心語言文字)分別事物的自性」,其他論典也都明說尋是比較粗的分別,伺是比較細的分別,所以論中也用鐘聲做比喻,當搥子敲到鐘發出的最初那一響是尋,而其後的餘音迴繞則是伺。因此尋、伺並非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同樣對所緣境的分別,然有粗細不同。

以下列出一些論典的敘述供參考: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三
語行云何?答:語亦名語行、語業亦名語行、尋伺亦名語行,於此義中意說尋伺語行。所以者何?要尋伺已能發語言,非無尋伺,是故尋伺說為語行。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第七
有尋有伺者,云何尋?謂離欲惡不善法者,心尋求、遍尋求、近尋求,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推度搆畫、思惟分別,總名為尋。云何伺?謂離欲惡不善法者,心伺察、遍伺察、近伺察、隨行隨轉、隨流隨屬,總名為伺。
尋與伺,何差別?令心麁性是尋,令心細性是伺。此復如何?如打鍾時,麁聲暫發,細聲隨轉;麁聲喻尋,細聲喻伺。......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二
云何尋。答諸心尋求辨了顯示推度搆畫分別性分別類是謂尋。諸心尋求等名雖有異而體無差別。皆為顯了尋自性故。
云何伺。答諸心伺察隨行隨轉隨流隨屬是謂伺。諸心伺察等名雖有異而體無差別。皆為顯了伺自性故。尋伺何差別。答心麁性名尋。心細性名伺。是謂差別。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
......自性分別體唯是尋.......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四
論曰。尋伺別者。謂心麁細。心之麁性名尋。心之細性名伺。......
復有釋言。尋伺二法是語言行。故契經言。要有尋伺方有語言。非無尋伺此語言行。

大乘五蘊論
云何為尋?謂能尋求意言分別思慧差別令心麁為性。
云何為伺?謂能伺察意言分別思慧差別令心細為性。

個人的理解是,在初學乃至初禪的階段,個人在意念所緣時,不論是修數息觀、四大分別觀、慈心觀、不淨觀等,都還需要透過語言層面的思惟分別。就像經中說的「知息長、知息短......」仍會分別出入息是「長、短」的概念。

相信各位在蒐集資料時,也已經查詢過論典和佛學辭典等其他相關資料。個人認為「將注意力投向所緣」的說法,一方面容易與作意心所混淆。另外從反面來說,當行者進入二禪以後,我們稱為無尋無伺的狀態,並不是「不再將心投向所緣、不再讓心停留在所緣上」,也不是「不再將心念投向要講的話」。應該是禪修者在進入二禪後,心裡不再現起(較粗或較微細的)語言層次的思惟分別,因此達到比初禪更寂靜的境界。

因為尋、伺被廣泛的用在禪修層次的界定上(欲界至初禪、初禪與二禪的中間禪、二禪以上),如果能夠將定義界定清楚,對初學者了解禪修層次會也許會更有幫助?

雖然個人知道「投向」、「持續」是南傳禪師普遍說明尋伺的說法,個人也聽過用蜜蜂來比喻,蜜蜂找花是尋,找到花以後停在花上是伺。但對照論典的說明後,感覺這只是給初學者的方便說明,容易產生誤會,因此希望就論典的定義提出討論,請編輯組成員參考。不然按照這個說法,二禪以上的修行人都沒有將注意力導向所緣或放在所緣上了!!!(因為那是作意心所的功用!) 很遺憾個人沒有時間將全書細細品嚐,只能匆匆瀏覽一部分,就其中一點提出討論。


David Chiou:

感謝許居士認真的校讀及建議!

尋伺的概念其實就是568經所說的口行(或稱語行),也就是內心語言層面的思惟分別

以個人的理解,語言時有尋伺,但尋伺並不限於語言。

人都習慣心中有聲音,但是像海外留學講外語久時,就會發現講國語是一回事、講國語背後的念頭才是根源。在國外生活久了,初步可以用英文來思考,進一步觀察力夠細的,則可以發現很多思考並不須要語言。不須要用國語或英語的思考,直接得多。

另外像是解建築學問題或幾何學問題時要在腦中描繪出立體的物件,然後在腦中以各種方式操作立體的物件,這是思維但完全不須一丁點語言,這時也有尋有伺。

許居士所舉的北傳論中,我個人看起來也沒有將尋伺限制在語言層面的思惟分別,只是解說語言背後有尋伺。

個人認為「將注意力投向所緣」的說法,一方面容易與作意心所混淆。

這是好問題。想請問其他有作過相關研習的同學,論中是如何將「作意」跟「尋伺」區分的?

當行者進入二禪以後,我們稱為無尋無伺的狀態,並不是「不再將心投向所緣、不再讓心停留在所緣上」,也不是「不再將心念投向要講的話」。應該是禪修者在進入二禪後,心裡不再現起(較粗或較微細的)語言層次的思惟分別,因此達到比初禪更寂靜的境界。

據我所知,「無尋無伺」是指入定功深,不須再刻意把注意力擺在所緣上,自然就維持於定中,也呼應「定生喜樂」。

「無尋無伺」我覺得不是指「心裡不再現起(較粗或較微細的)語言層次的思惟分別」耶,因為在欲界都可以心裡不現起語言層次的思惟分別了,例如正念現前的狀態有時即如此。

個人對於「尋、伺」比較熟悉的白話解釋是「尋求、伺察」

「尋求」、「伺察」是很好的說明。另一方面,這兩個詞還是較文言,我們是儘量找一般人能聽懂的解釋,因此才沒有寫為最保險的「尋求」、「伺察」。

感謝許居士用心的討論,也請其他同學貢獻意見囉。


Russ Wang:

作意是將注意力「指向」或「轉向」所緣,「尋」解釋為 將注意力「投向」所緣我覺得沒有問題

伺的特相是重複的省察,在南傳也有人觀察「伺」為不斷投向在同一個所緣的「特化的尋」

帕奧禪師在《智慧之光》舉例說明尋、思、作意這三個心所的差別時,以划船為例子,後面掌舵控制方向與控制向前划的是作意,中間只需專注往前划的是尋

另外關於「不論是修數息觀、四大分別觀、慈心觀、不淨觀等,都還需要透過語言層面的思惟分別。」就阿闍黎所教,只有在初學還不能穩定正知時,才會使用語言的思維來幫助強化正知,等能夠穩定安住正念正知就應該放掉語言標籤

Y.C. 在這兩個地方的觀念都和我所知不太一樣


Heaven Chow:

如果要看北傳大毗婆沙論的看法,大概這裡是最詳細的。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27n1545_p0218c26

我把幾個重點節錄出來:

云何尋。答諸心尋求辨了顯示推度搆畫分別性分別類是謂尋。諸心尋求等名雖有異而體無差別。皆為顯了尋自性故。

云何伺。答諸心伺察隨行隨轉隨流隨屬是謂伺。諸心伺察等名雖有異而體無差別。皆為顯了伺自性故。

尋伺何差別。答心麁性名尋。心細性名伺。是謂差別。

施設論說。如叩鍾鈴銅鐵器等。其聲發運。前麁後細。尋伺亦爾。

法蘊論說。如天震雷人吹貝等。初大後微。尋伺亦爾。

又作是說。如鳥飛空鼓翼翔翥。前麁後細尋伺亦爾。

彼說皆顯尋伺不俱作用增時有前後故。

此中略有三種分別。一自性分別。謂尋伺。二隨念分別。謂意識相應念。三推度分別。謂意地不定。

我認為言語、思維、推度、分別.... 這些都是尋伺的作用,但尋伺不能只單獨作為某一個的解釋。

作意和尋是不同的。作意是轉向目標,尋是投入目標。

例如我在禪修中突然發現打妄想了,立刻把心轉回呼吸,這個轉向呼吸就是作意,然後立刻再度將心投入呼吸中,就是尋,然後持續將心安住在呼吸上,就是伺。 現在突然想到射箭的比喻(我自己想的),當拿著弓箭對著目標瞄來瞄去,就是作意,瞄到想要射的目標後,把箭放出去就是尋,射中後箭身依然不斷在顫動,大概可以比喻為伺。當箭完全不動了,就算是無尋無伺的二禪了。

我個人的看法是,北傳論中所謂粗細的思維,跟南傳論中所謂投向的注意力、持續的注意力,是同一回事,只是不同角度的描述,個人覺得南傳在這解說上稍微比較容易理解。

若是只用北傳的心粗或心細來解釋,應該不容易理解。

推度、分別就稍為可以談論,因為推度、分別,就是心不斷的投入不同的目標,才能進行推度、分別。

我又想到一個比喻,例如要證明一題數學,心中一直在想證明的過程,心不斷投入在每一個證明步驟,這就是尋,也就是尋求。

寫完證明後,不斷檢查證明的內容,這就是伺,也就是伺察。

寫證明過程就是比較粗的心,檢查證明過程就是比較細的心。

所以用這個角度去理解:投入與持續的注意力,應該是可以理解的。

尋伺的概念其實就是568經所說的口行(或稱語行),也就是內心語言層面的思惟分別

如果把尋伺解釋為語行,那就表示初禪還有言語,這就和聲音為禪刺的見解相反了。

若勉強把語行解釋為內心語言,那其實就是「意行」,何需視之為「語行」?

我認為可以說言語就有尋伺,但尋伺不一定有言語。

另外從反面來說,當行者進入二禪以後,我們稱為無尋無伺的狀態,並不是「不再將心投向所緣、不再讓心停留在所緣上」,也不是「不再將心念投向要講的話」。

二禪是心直接定在所緣,所以的確沒有需要再投入,也不需要持續注意所緣,但並不是不讓心停留在所緣上。

就像敲鐘的比喻,敲鐘是尋,鐘聲持續迴響是伺,二禪就是鐘完全靜止,沒有敲,也沒有迴響震動。

或是射箭比喻,射箭是尋,射中後箭身的餘震是伺,完全不動是無尋無伺。

蜜蜂找花是尋,找到花以後停在花上是伺。

清淨道論是這樣比喻:

這裡有振動的為尋,即心的初生之時的顫動狀態,...如蜜蜂的心為香氣所引向下降於蓮花相似。

恬靜的狀態為伺,即心的不很顫動的狀態,....如向下降於蓮花的蜜蜂蹣跚於蓮花上相似。

在比喻中,尋就是”下降”,伺就是 “蹣跚”,二者都有動,只是動的程度粗與細,並不是停在花上。 停在花上算是無尋無伺的比喻了。

 
agama/什麼是_覺_觀.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2/16 10:59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1091709136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