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文件的舊版了喔!


中阿含經卷第二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導讀

(六)七法品善人往經第六(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為汝說七善人所往至處及無餘涅槃。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云何為七?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如是行者,無上息跡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如燒麩,纔燃便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中般涅槃,是謂第一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跡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上已即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中般涅槃,是謂第二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跡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從上來還,未至地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中般涅槃,是謂第三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跡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然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墮地而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生般涅槃,是謂第四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跡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墮少薪草上,若煙若燃,燃已便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行般涅槃,是謂第五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跡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墮多薪草上,若煙若燃,燃盡已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無行般涅槃,是謂第六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跡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墮多薪草上,若煙若燃,燃已便燒村邑、城郭、山林、曠野。燒村邑、城郭、山林、曠野已,或至道、至水、至平地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上流阿迦膩吒般涅槃,是謂第七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云何無餘涅槃?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跡慧之所見,而已得證。我說彼比丘不至東方,不至西方、南方、北方、四維、上、下,便於現法中息跡滅度。我向所說七善人所往至處及無餘涅槃者,因此故說。」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善人往經第六竟(千一百三字)

[校勘]

~A. VII. 52. Purisagati.

  ???

往+(來)【宋】【元】【明】

  「往」,宋、元、明三本作「往來」。
  大正藏無「來」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初一日誦〕-【明】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初一日誦」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纔=裁【宋】

  「纔」,宋本作「裁」。
  「裁」,大正藏原為「纔」,今依據宋本改作「裁」。

椎=鎚【元】【明】[>*]

  「椎」,元、明二本作「鎚」。
  「鎚」,大正藏原為「椎」,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鎚」。

往=住【宋】

  「往」,宋本作「住」。
  「住」,大正藏原為「往」,今依據宋本改作「住」。

膩=貳【宋】【元】

  「膩」,宋、元二本作「貳」。
  「貳」,大正藏原為「膩」,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貳」。

+(性空佛海德佛)【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作「性空佛海德佛」。
  大正藏無「性空佛海德佛」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善人…竟〕七字-【明】

  明本無「善人…竟」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善人…竟」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千一…字〕五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千一…字」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千一…字」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中般涅槃:「阿羅漢向」(已證「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從人間命終往生天界的中陰身階段即證得涅槃者。因為在「中」陰身階段「般涅槃」,所以名為「中般涅槃」。

世間諦如有:世間真正是有這種(聖者)。

生般涅槃:「阿羅漢向」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即證得涅槃者。因為出「生」即「般涅槃」,所以名為「生般涅槃」。

行般涅槃:「阿羅漢向」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後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者。因為努力修「行」才「般涅槃」,所以名為「行般涅槃」。

無行般涅槃:「阿羅漢向」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後沒有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者。因為「無」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為「無行般涅槃」。

上流阿迦膩吒般涅槃:「阿羅漢向」的聖人中,先往生色界較低層次的天,命終後往生更高層次的天,甚至色界最高天色究竟天(音譯「阿迦膩吒」)而證得涅槃者。因為往更「上」層的天界「流」轉甚至到「阿迦膩吒」天「般涅槃」,所以名為「上流阿迦膩吒般涅槃」。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七)中阿含七法品世間福經第七(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舍彌,在瞿沙羅園

爾時,尊者摩訶周那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佛所,到已作禮,卻坐一面,白曰:「世尊!可得施設世間福耶?」

世尊告曰:「可得。周那!有七世間福,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名譽,得大功德。云何為七?周那!有信族姓男、族姓女,施比丘眾房舍、堂閣。周那!是謂第一世間之福,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名譽,得大功德。

「復次,周那!有信族姓男、族姓女,於房舍中施與床座、氍[毯-炎+數]、毾[毯-炎+登]、氈褥、臥具。周那!是謂第二世間之福,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名譽,得大功德。

「復次,周那!有信族姓男、族姓女,於房舍中施與一切新淨妙衣。周那!是謂第三世間之福,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名譽,得大功德。

「復次,周那!有信族姓男、族姓女,於房舍中常施於眾朝粥、中食,又以園民供給使令,若風雨寒雪,躬往園所,增施供養。諸比丘眾食已,不患風雨寒雪沽漬衣服,晝夜安樂禪寂思惟。周那!是謂第七世間之福,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名譽,得大功德。

「周那!信族姓男、族姓女已得此七世間福者,若去若來,若立若坐,若眠若覺,若晝若夜,其福常生,轉增轉廣。周那!譬如恒伽水,從源流出,入于大海,於其中間轉深轉廣。周那!如是信族姓男、族姓女已得此七世間福者,若去若來,若立若坐,若眠若覺,若晝若夜,其福常生,轉增轉廣。」

於是,尊者摩訶周那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長跪叉手白曰:「世尊!可得施設出世間福耶?」

世尊告曰:「可得。周那!更有七福出於世間,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名譽,得大功德。云何為七?周那!有信族姓男、族姓女,聞如來、如來弟子遊於某處,聞已歡喜,極懷踊躍。周那!是謂第一出世間福,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名譽,得大功德。

「復次,周那!有信族姓男、族姓女,聞如來、如來弟子欲從彼至此,聞已歡喜,極懷踊躍。周那!是謂第二出世間福,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名譽,得大功德。

「復次,周那!有信族姓男、族姓女,聞如來、如來弟子已從彼至此,聞已歡喜,極懷踊躍,以清淨心躬往奉見,禮敬供養,既供養已,受三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而受禁戒。周那!是謂第七出世間福,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名譽,得大功德。

「周那!信族姓男、族姓女若得此七世間之福及更有七出世間福者,其福不可數,有爾所福,爾所福果,爾所福報,唯不可限、不可量、不可得大福之數。周那!譬如從閻浮洲有五河流:一曰恒伽,二曰搖尤那,三曰舍勞浮,四曰阿夷羅婆提,五曰摩企,流入大海,於其中間水不可數,有爾所升斛,唯不可限,不可量、不可得大水之數。周那!如是信族姓男、族姓女若得此七世間之福及更有七出世間福者,其福不可數,有爾所福,爾所福果,爾所福報,唯不可限、不可量、不可得大福之數。」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恒伽之河,  清淨易渡,  海多珍寶,  眾水中王。
 猶若河水,  世人敬奉,
 諸川所歸,  引入大海。
 如是人者,  施衣飲食,
 床[木*翕]茵褥,  及諸坐具。
 無量福報,  將至妙處,
 猶若河水,  引入大海。」

佛說如是。尊者摩訶周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世間福經第七竟(九百九十三字)

[校勘]

〔中阿含〕-【明】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初一日誦〕-【明】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初一日誦」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登*毛]>[毯-炎+登=[登*毛]毾【元】【明】

  「毾[[登*毛]>[毯-炎+登]]」,元、明二本作「[登*毛]毾」。
  「[登*毛]毾」,大正藏原為「毾[[登*毛]>[毯-炎+登]]」,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登*毛]毾」。

氈=被【宋】【元】【明】

  「氈」,宋、元、明三本作「被」。
  「被」,大正藏原為「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被」。

沽=沾【宋】【元】【明】

  「沽」,宋、元、明三本作「沾」。
  「沾」,大正藏原為「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沾」。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及比丘眾=僧眾【宋】【元】,=僧中【明】

  ????

(有)+信【宋】【元】【明】

  「信」,宋、元、明三本作「有信」。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得+(知)【宋】【元】【明】

  「得」,宋、元、明三本作「得知」。
  大正藏無「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升=斗【宋】【元】【明】

  「升」,宋、元、明三本作「斗」。
  「斗」,大正藏原為「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斗」。

〔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渡=度【宋】【元】【明】

  「渡」,宋、元、明三本作「度」。
  「度」,大正藏原為「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度」。

〔世間…竟〕七字-【明】

  明本無「世間…竟」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世間…竟」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九百…字〕六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九百…字」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九百…字」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拘舍彌:古代印度都市名,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蹉國(拔沙國)的首都,相當於現今的 Kosam,位於恒河支流 Yamunā 河沿岸。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跋蹉國又稱為拘睒彌國。另譯為「拘睒彌」、「俱睒彌」、「拘深」。

瞿沙羅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瞿沙羅長者所佈施。另譯為「瞿師羅園」、「瞿師園」。

晡時:黃昏時分,約下午三點至五點多。

施設:安立;描述。

叉手:雙手在胸前合而為一,表示恭敬。又譯為「合十」、「合掌」、「叉十」。

閻浮洲:佛經所載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們居住於此。另譯為「閻浮提」、「南瞻部洲」。

[對應經典]

 

(八)中阿含七法品七日經第八(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鞞舍離,在[木*奈]氏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一切行無常,不久住法、速變易法、不可猗法,如是諸行不當樂著,當患厭之,當求捨離,當求解脫。所以者何?有時不雨,當不雨時,一切諸樹、百穀、藥木皆悉枯槁,摧碎滅盡,不得常住。是故一切行無常,不久住法、速變易法、不可猗法,如是諸行不當樂著,當患厭之,當求捨離,當求解脫。

「復次,有時二日出世,二日出時,諸溝渠川流皆悉竭盡,不得常住。是故一切行無常,不久住法、速變易法、不可[*]猗法,如是諸行不當樂著,當患厭之,當求捨離,當求解脫。

「復次,有時三日出世,三日出時,諸大江河皆悉竭盡,不得常住。是故一切行無常,不久住法、速變易法,不可[*]猗法,如是諸行不當樂著,當患厭之,當求捨離,當求解脫。

「復次,有時四日出世,四日出時,諸大泉源從閻浮洲五河所出:一曰恒伽,二曰搖尤那,三曰舍牢浮,四曰阿夷羅婆提,五曰摩企,彼大泉源皆悉竭盡,不得常住。是故一切行無常,不久住法、速變易法,不可[*]猗法,如是諸行不當樂著,當患厭之,當求捨離,當求解脫。

「復次,有時五日出世,五日出時,大海水減一百由延,轉減乃至七百由延;五日出時,海水餘有七百由延,轉減乃至一百由延;五日出時,大海水減一多羅樹,轉減乃至七多羅樹;五日出時,海水餘有七多羅樹,轉減乃至一多羅樹;五日出時,海水減一人,轉減乃至七人;五日出時,海水餘有七人,轉減乃至一人;五日出時,海水減至頸、至肩、至腰、至[月*奇]、至膝、至踝,有時海水消盡,不足沒指。是故一切行無常,不久住法、速變易法、不可[*]猗法,如是諸行不當樂著,當患厭之,當求捨離,當求解脫。

「復次,有時六日出世,六日出時,一切大地須彌山王皆悉煙起,合為一煙,譬如陶師始爨灶時,皆悉煙起,合為一煙。如是六日出時,一切大地須彌山王皆悉煙起,合為一煙。是故一切行無常,不久住法、速變易法,不可[*]猗法,如是諸行不當樂著,當患厭之,當求捨離,當求解脫。

「復次,有時七日出世,七日出時,一切大地須彌山王洞燃俱熾,合為一[火*僉];如是七日出時,一切大地須彌山王洞燃俱熾,合為一[*][火*僉],風吹火[*][火*僉],乃至梵天。是時,晃昱諸天始生天者,不諳世間成敗,不見世間成敗,不知世間成敗,見大火已,皆恐怖毛豎而作是念:『火不來至此耶?火不來至此耶?』前生諸天[*]諳世間成敗,見世間成敗,知世間成敗,見大火已,慰勞諸天曰:『莫得恐怖,火法齊彼,終不至此。』七日出時,須彌山王百由延崩散壞滅盡,二百由延、三百由延,乃至七百由延崩散壞滅盡;七日出時,須彌山王及此大地燒壞消滅,無餘栽燼,如燃酥油,煎熬消盡,無餘煙墨;如是七日出時,須彌山王及此大地無餘災燼。是故一切行無常,不久住法、速變易法、不可[*]猗法,如是諸行不當樂著,當患厭之,當求捨離,當求解脫。

「我今為汝說須彌山王當崩壞盡,誰有能信?唯見諦者耳,我今為汝說大海水當竭消盡,誰有能信?唯見諦者耳。我今為汝說一切大地當燒燃盡,誰有能信?唯見諦者耳。所以者何?比丘!昔有大師名曰善眼,為外道仙人之所師宗,捨離欲愛,得如意足。善眼大師有無量百千弟子,善眼大師為諸弟子說梵世法,若善眼大師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終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火*僉]摩天,或生兜率哆天,或生化樂天,或生他化樂天。若善眼大師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設有具足奉行法者,彼修四梵室,捨離於欲,彼命終已,得生梵天。彼時善眼大師而作是念:『我不應與弟子等同俱至後世共生一處,我今寧可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彼時善眼大師則於後時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善眼大師及諸弟子學道不虛,得大果報。

「諸比丘!於意云何?昔善眼大師為外道仙人之所師宗,捨離欲愛,得如意足者,汝謂異人耶?莫作斯念,當知即是我也。我於爾時名善眼大師,為外道仙人之所師宗,捨離欲愛,得如意足;我於爾時有無量百千弟子,我於爾時為諸弟子說梵世法。我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終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火*僉]摩天,或生兜率哆天,或生化樂天,或生他化樂天。我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設有具足奉行法者,修四梵室,捨離於欲,彼命終已,得生梵天。我於爾時而作是念:『我不應與弟子等同俱至後世共生一處,我今寧可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我於後時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我於爾時及諸弟子學道不虛,得大果報。我於爾時親行斯道,為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爾時說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淨,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訖,爾時不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亦未能得脫一切苦。

「比丘!我今出世,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我今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我今說法得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我今已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我今已得脫一切苦。」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日經第八竟(千七百一字)

[校勘]

〔中阿含〕-【明】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A. VII. 62. Suriya.,[No. 30, No. 125(48.1)]

  ????

〔初一日誦〕-【明】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初一日誦」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木*奈]=奈【宋】【元】【明】

  「[木*奈]」,宋、元、明三本作「奈」。
  「奈」,大正藏原為「[木*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奈」。

猗=倚【元】【明】*

  「猗」,元、明二本作「倚」。
  「倚」,大正藏原為「猗」,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倚」。

[>恒伽]~Gaṅgā.

  ???

[>搖尤那]~Yamunā.

  ???

[>舍牢浮]~Sarabhū.

  ???

[>阿夷羅婆提]~Aciravatī.

  ???

[>摩企]~Mahī.

  ???

一=十【宋】【元】【明】

  「一」,宋、元、明三本作「十」。
  「十」,大正藏原為「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十」。

[月*奇]=胯【宋】【元】【明】

  「[月*奇]」,宋、元、明三本作「胯」。
  「胯」,大正藏原為「[月*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胯」。

[火*僉]=焰【宋】*【元】*【明】*

  「[火*僉]」,宋、元、明三本作「焰」。
  「焰」,大正藏原為「[火*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焰」。

諳=聞【宋】*【元】*【明】*

  「諳」,宋、元、明三本作「聞」。
  「聞」,大正藏原為「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聞」。

〔乃〕-【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乃」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栽=灰【宋】,=災【元】【明】

  ????

墨=燄【宋】【元】【明】

  「墨」,宋、元、明三本作「燄」。
  「燄」,大正藏原為「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燄」。

災=灰【宋】

  「災」,宋本作「灰」。
  「灰」,大正藏原為「災」,今依據宋本改作「灰」。

[>善眼]~Sunetta.

  ???

梵世法~Brahmalokasahavyatāya dhamma.

  ???

大=天【宋】【元】【明】

  「大」,宋、元、明三本作「天」。
  「天」,大正藏原為「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天」。

〔七日…竟〕六字-【明】

  明本無「七日…竟」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七日…竟」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千七百一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千七百一字」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千七百一字」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鞞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舍離」、「毘耶離」、「廣嚴城」。

不可猗法:不是你所該倚靠(對應)的。也就是不可靠。

如意足:神通,超乎常人能力。另譯為「神足」。

晃昱天:又譯作「光音天」,色界第二禪天中的最高一層。光音天人不用口語溝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稱為「光音」。

[對應經典]

 

(九)中阿含七法品七車經第九(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精舍,與大比丘眾共受夏坐,尊者滿慈子亦於生地受夏坐。是時,生地諸比丘受夏坐訖,過三月已,補治衣竟,攝衣持鉢,從生地出,向王舍城,展轉進前,至王舍城,住王舍城竹林精舍。

是時,生地諸比丘詣世尊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

世尊問曰:「諸比丘!從何所來?何處夏坐?」

生地諸比丘白曰:「世尊!從生地來,於生地夏坐。」

世尊問曰:「於彼生地諸比丘中,何等比丘為諸比丘所共稱譽,自少欲、知足,稱說少欲、知足;自閑居,稱說閑居;自精進,稱說精進;自正念,稱說正念;自一心,稱說一心;自智慧,稱說智慧;自漏盡,稱說漏盡;自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稱說勸發渴仰、成就歡喜?」

生地諸比丘白曰:「世尊!尊者滿慈子於彼生地,為諸比丘所共稱譽,自少欲、知足,稱說少欲、知足;自閑居,稱說閑居;自精進,稱說精進;自正念,稱說正念;自一心,稱說一心;自智慧,稱說智慧;自漏盡,稱說漏盡;自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稱說勸發渴仰、成就歡喜。」

是時,尊者舍梨子在眾中坐,尊者舍梨子作如是念:「世尊如事問彼生地諸比丘輩,生地諸比丘極大稱譽賢者滿慈子,自少欲、知足,稱說少欲、知足;自閑居,稱說閑居;自精進,稱說精進;自正念,稱說正念;自一心,稱說一心;自智慧,稱說智慧;自漏盡,稱說漏盡;自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稱說勸發渴仰,成就歡喜。」

尊者舍梨子復作是念:「何時當得與賢者滿慈子共聚集會,問其少義,彼或能聽我之所問。」

爾時,世尊於王舍城受夏坐訖,過三月已,補治衣竟,攝衣持鉢,從王舍城出,向舍衛國,展轉進前,至舍衛國,即住勝林給孤獨園。尊者舍梨子與生地諸比丘於王舍城共住少日,攝衣持鉢,向舍衛國,展轉進前,至舍衛國,共住勝林給孤獨園。

是時,尊者滿慈子於生地受夏坐訖,過三月已,補治衣竟,攝衣持鉢,從生地出,向舍衛國,展轉進前,至舍衛國,亦住勝林給孤獨園。尊者滿慈子詣世尊所,稽首作禮,於如來前敷尼師檀,結加趺坐。

時,尊者舍梨子問餘比丘:「諸賢!何者是賢者滿慈子耶?」

諸比丘白尊者舍梨子:「唯然,尊者在如來前坐,白皙隆鼻,如鸚鵡[口*雋],即其人也。」

時,尊者舍梨子知滿慈子色貌已,則善記念。

尊者滿慈子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舍衛國而行乞食,食訖中後,還衣鉢,澡洗手足,以尼師檀著於肩上,至安陀林經行之處。尊者舍梨子亦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舍衛國而行乞食,食訖中後,還舉衣鉢,澡洗手足,以尼師[*]檀著於肩上,至安陀林經行之處。

時,尊者滿慈子到安陀林,於一樹下敷尼師[*]檀,結[*]加趺坐。尊者舍梨子亦至安陀林,離滿慈子不遠,於一樹下敷尼師[*]檀,結[*]加趺坐。

尊者舍梨子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往詣尊者滿慈子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則問尊者滿慈子曰:「賢者!從沙門瞿曇修梵行耶?」

答曰:「如是。」

「云何?賢者!以戒淨故,從沙門瞿曇修梵行耶?」

答曰:「不也。」

「以心淨故、以見淨故、以疑蓋淨故、以道非道知見淨故、以道跡知見淨故、以道跡斷智淨故,從沙門瞿曇修梵行耶?」

答曰:「不也。」

又復問曰:「我向問賢者從沙門瞿曇修梵行耶?則言如是。今問賢者以戒淨故從沙門瞿曇修梵行耶?便言不也。以心淨故、以見淨故、以疑蓋淨故、以道非道知見淨故、以道跡知見淨故、以道跡斷智淨故,從沙門瞿曇修梵行耶?便言不也。然以何義,從沙門瞿曇修梵行耶?」

答曰:「賢者!以無餘涅槃故。」

又復問曰:「云何?賢者!以戒淨故,沙門瞿曇施設無餘涅槃耶?」

答曰:「不也。」

「以心淨故、以見淨故、以疑蓋淨故、以道非道知見淨故、以道跡知見淨故、以道跡斷智淨故,沙門瞿曇施設無餘涅槃耶?」

答曰:「不也。」

又復問曰:「我向問仁,云何賢者以戒淨故,沙門瞿曇施設無餘涅槃耶?賢者言不。以心淨故、以見淨故、以疑蓋淨故、以道非道知見淨故、以道跡知見淨故、以道跡斷智淨故,沙門瞿曇施設無餘涅槃耶?賢者言不。賢者所說為是何義?云何得知?」

答曰:「賢者!若以戒淨故,世尊沙門瞿曇施設無餘涅槃者,則以有餘稱說無餘;以心淨故、以見淨故、以疑蓋淨故、以道非道知見淨故、以道跡知見淨故、以道跡斷智淨故,世尊沙門瞿曇施設無餘涅槃者,則以有餘稱說無餘。賢者!若離此法,世尊施設無餘涅槃者,則凡夫亦當般涅槃,以凡夫亦離此法故。賢者!但以戒淨故,得心淨,以心淨故,得見淨,以見淨故,得疑蓋淨,以疑蓋淨故,得道非道知見淨,以道非道知見淨故,得道跡知見淨,以道跡知見淨故,得道跡斷智淨,以道跡斷智淨故,世尊沙門瞿曇施設無餘涅槃也。

「賢者!復聽。昔拘薩羅波斯匿在舍衛國,於婆雞帝有事,彼作是念:『以何方便,令一日行,從舍衛國至婆雞帝耶?』復作是念:『我今寧可從舍衛國至婆雞帝,於其中間布置七車。』爾時,即從舍衛國至婆雞帝,於其中間布置七車。布七車已,從舍衛國出,至初車,乘初車,至第二車,捨初車,乘第二車,至第三車,捨第二車,乘第三車,至第四車,捨第三車,乘第四車,至第五車,捨第四車,乘第五車,至第六車,捨第五車,乘第六車,至第七車,乘第七車,於一日中至婆雞帝。

「彼於婆雞帝辦其事已,大臣圍繞,坐王正殿,群臣白曰:『云何,天王!以一日行從舍衛國至婆雞帝耶?』王曰:『如是。』『云何天王,乘第一車一日從舍衛國至婆雞帝耶?』王曰:『不也。』『乘第二車乘第三車至第七車,從舍衛國至婆雞帝耶?』王曰:『不也。』云何賢者!拘薩羅王波斯匿群臣復問,當云何說?

「王答群臣:『我在舍衛國,於婆雞帝有事,我作是念:「以何方便,令一日行,從舍衛國至婆雞帝耶?」我復作是念:「我今寧可從舍衛國至婆雞帝,於其中間布置七車。」我時即從舍衛國至婆雞帝,於其中間布置七車。布七車已,從舍衛國出,至初車,乘初車,至第二車,捨初車,乘第二車,至第三車,捨第二車,乘第三車,至第四車,捨第三車,乘第四車,至第五車,捨第四車,乘第五車,至第六車,捨第五車,乘第六車,至第七[*]車,乘第七車,於一日中至婆雞帝。』

「如是,賢者!拘薩羅王波斯匿答對群臣所問如是。如是,賢者!以戒淨故,得心淨,以心淨故,得見淨,以見淨故,得疑蓋淨,以疑蓋淨故,得道非道知見淨,以道非道知見淨故,得道跡知見淨,以道跡知見淨故,得道跡斷智淨,以道跡斷智淨故,世尊施設無餘涅槃。」

於是,尊者舍梨子問尊者滿慈子:「賢者名何等?諸梵行人云何稱賢者耶?」

尊者滿慈子答曰:「賢者!我號滿也。我母名慈,故諸梵行人稱我為滿慈子。」

尊者舍梨子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滿慈子,為如來弟子,所作智辯聰明決定,安隱無畏,成就調御,逮大辯才,得甘露幢,於甘露界自作證成就遊,以問賢者甚深義盡能報故。賢者滿慈子!諸梵行人為得大利,得值賢者滿慈子,隨時往見,隨時禮拜,我今亦得大利,隨時往見,隨時禮拜。諸梵行人應當縈衣頂上戴賢者滿慈子,為得大利,我今亦得大利,隨時往見,隨時禮拜。」

尊者滿慈子問尊者舍梨子:「賢者名何等,諸梵行人云何稱賢者耶?」

尊者舍梨子答曰:「賢者!我字優波鞮舍,我母名舍梨,故諸梵行人稱我為舍梨子。」

尊者滿慈子歎曰:「我今與世尊弟子共論而不知,第二尊共論而不知,法將共論而不知,轉法輪復轉弟子共論而不知。若我知尊者舍梨子者,不能答一句,況復爾所深論?善哉,善哉!尊者舍梨子!為如來弟子,所作智辯聰明決定,安隱無畏、成就調御、逮大辯才、得甘露幢,於甘露界自作證成就遊,以尊者甚深甚深問故。尊者舍梨子!諸梵行人為得大利,得值尊者舍梨子,隨時往見,隨時禮拜,我今亦得大利,隨時往見,隨時禮拜。諸梵行人應當縈衣頂上戴尊者舍梨子,為得大利,我今亦得大利,隨時往見,隨時禮拜。」

如是二賢更相稱說,更相讚善已,歡喜奉行,即從坐起,各還所止。

七車經第九竟(二千五百八字)

[校勘]

〔中阿含〕-【明】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M. 24. Rathavinīta-sutta,[No. 125(39.10)]

  ????

〔初一日誦〕-【明】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初一日誦」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竹林精舍]~Veḷuvana.

  ???

滿慈子~Puṇṇa Mantāniputta.

  ???

檀=壇【宋】*【元】*【明】*

  「檀」,宋、元、明三本作「壇」。
  「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壇」。

加=跏【宋】*【元】*【明】*

  「加」,宋、元、明三本作「跏」。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跏」。

[>安陀林]~Andhavana.

  ???

燕=宴【宋】【元】【明】

  「燕」,宋、元、明三本作「宴」。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無餘涅槃~Anupādā parinibbāna.

  ???

[>波斯匿]~Pasenadi.

  ???

~Saketa. 娑雞帝

  ???

一=二【宋】【元】【明】【CB】

  「一」,宋、元、明、CB四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一」,今依據宋、元、明、CB四本改作「二」。

車+(捨第六車)【宋】*【元】*【明】*

  「車」,宋、元、明三本作「車捨第六車」。
  大正藏無「捨第六車」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號=父號【宋】,=字【元】【明】

  ????

優波鞮舍=憂波鞮舍【宋】【元】【明】~Upatissa.

  「優波鞮舍」,宋、元、明三本作「憂波鞮舍」。
  「憂波鞮舍」,大正藏原為「優波鞮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憂波鞮舍」。

(等)+弟【宋】【元】【明】

  「弟」,宋、元、明三本作「等弟」。
  大正藏無「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七車…竟〕六字-【明】

  明本無「七車…竟」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七車…竟」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二千…字〕六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二千…字」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二千…字」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受夏坐: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安居」。

滿慈子:比丘名,以「說法第一」聞名,佛陀稱讚他「能廣說法,分別義理」。又譯為「富樓那」、「富留那彌多羅尼子」、「滿願子」。

舉:這裡指「收藏」。

燕坐:靜坐禪修,另作「宴坐、燕坐、禪思、獨一靜處,禪思思惟、獨靜禪思」。

問訊:問候請安。

瞿曇: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後分族稱釋迦氏。又譯為「喬達摩」。佛弟子稱佛陀為「世尊」,而外道則以佛陀的俗家古姓「瞿曇」或「沙門瞿曇」來稱呼他。

波斯匿:優婆塞名,是舍衛城的城主、拘薩羅國的國王,相傳與佛陀同年紀。年長後繼承王位,早年暴惡無信,後來因末利夫人的引導,篤信佛法,治理拘薩羅國及迦尸國,國威強盛。他將妹妹為韋提希夫人嫁給摩竭提國頻婆娑羅王,女兒勝鬘夫人嫁給阿踰闍國友稱王。又譯為「勝軍」。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c.f. agama.buddhason.org/book/bb/bb27.htm

[進階辨正]

(一〇)中阿含七法品漏盡經第十(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樓瘦,在劍磨瑟曇拘樓都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以知、以見故諸漏得盡,非不知、非不見也。云何以知、以見故諸漏得盡耶?有正思惟、不正思惟,若不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未生有漏無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廣;若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滅,未生有漏、無明漏而不生,已生便滅。」

「然凡夫愚人不得聞正法,不值真知識,不知聖法,不調御聖法,不知如真法。不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未生有漏、無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滅,未生有漏、無明漏而不生,已生便滅。不知如真法故,不應念法而念,應念法而不念,以不應念法而念,應念法而不念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未生有漏、無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廣。

「多聞聖弟子得聞正法,值真知識,調御聖法,知如真法。不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未生有漏、無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滅,未生有漏、無明漏而不生,已生便滅。知如真法已,不應念法不念,應念法便念,以不應念法不念,應念法便念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滅,未生有漏、無明漏而不生,已生便滅也。

七種斷煩惱的方法有七斷漏、煩惱、憂慼法。云何為七?有漏從見斷,有漏從護斷,有漏從離斷,有漏從用斷,有漏從忍斷,有漏從除斷,有漏從思惟斷。

「云何有漏從見斷耶?凡夫愚人不得聞正法,不值真知識,不知聖法,不調御聖法,不知如真法,不正思惟故,便作是念:『我有過去世,我無過去世,我何因過去世,我云何過去世耶?我有未來世,我無未來世,我何因未來世,我云何未來世耶?自疑己身何謂是,云何是耶?今此眾生從何所來,當至何所?本何因有,當何因有?』彼作如是不正思惟,於六見中隨其見生而生真有神,此見生而生真無神,此見生而生神見神,此見生而生神見非神,此見生而生非神見神,此見生而生此是神,能語、能知、能作、能教、能起、教起,生彼彼處,受善惡報,定無所從來,定不有、定不當有,是謂見之弊,為見所動,見結所繫。凡夫愚人以是之故,便受生、老、病、死苦也。

「多聞聖弟子得聞正法,值真知識,調御聖法,知如真法,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真已,則三結盡,身見、戒取、疑三結盡已,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便得苦際;若不知見者,則生煩惱、憂慼,知見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見斷也。

「云何有漏從護斷耶?比丘!眼見色護眼根者,以正思惟不淨觀也,不護眼根者,不正思惟以淨觀也。若不護者,則生煩惱、憂慼,護則不生煩惱、憂慼。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護意根者,以正思惟不淨觀也,不護意根者,不正思惟以淨觀也。若不護者,則生煩惱、憂慼,護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護斷也。

「云何有漏從離斷耶?比丘!見惡象則當遠離,惡馬、惡牛、惡狗、毒蛇、惡道、溝坑、屏廁、江河、深泉、山巖。惡知識、惡朋友、惡異道、惡閭里、惡居止,若諸梵行與其同處,人無疑者而使有疑,比丘者應當離。惡知識、惡朋友、惡異道、惡閭里、惡居止,若諸梵行與其同處,人無疑者而使有疑,盡當遠離。若不離者,則生煩惱、憂慼,離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離斷也。

「云何有漏從用斷耶?比丘!若用衣服,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嚴飾故,但為蚊虻、風雨、寒熱故,以慚愧故也。若用飲食,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肥悅故,但為令身久住,除煩惱、憂慼故,以行梵行故,欲令故病斷,新病不生故,久住安隱無病故也。若用居止房舍、床褥、臥具,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嚴飾故,但為疲惓得止息故,得靜坐故也。若用湯藥,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肥悅故,但為除病惱故,攝御命根故,安隱無病故。若不用者,則生煩惱、憂慼,用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用斷也。

「云何有漏從忍斷耶?比丘!精進斷惡不善,修善法故,常有起想,專心精勤,身體、皮肉、筋骨、血髓皆令乾竭,不捨精進,要得所求,乃捨精進。比丘!復當堪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虱,風日所逼,惡聲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諸病,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忍。若不忍者,則生煩惱、憂慼,忍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忍斷也。

「云何有漏從除斷耶?比丘!生欲念不除斷捨離,生恚念、害念不除斷捨離,若不除者,則生煩惱、憂慼,除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除斷也。

「云何有漏從思惟斷耶?比丘!思惟初念覺支,依離、依無欲、依於滅盡,起至出要,法精進喜息定,思惟第七捨覺支,依離、依無欲、依於滅盡,趣至出要。若不思惟者,則生煩惱、憂慼,思惟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思惟斷也。

「若使比丘有漏從見斷則以見斷,有漏從護斷則以護斷,有漏從離斷則以離斷,有漏從用斷則以用斷,有漏從忍斷則以忍斷,有漏從除斷則以除斷,有漏從思惟斷則以思惟斷,是謂比丘一切漏盡諸結已解,能以正智而得苦際。」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漏盡經第十竟(千六百二十一字)

中阿含經卷第二(七千九百三十四字)

中阿含七法品第一竟(一萬六千四十三字)(初一日誦)

[校勘]

〔中阿含〕-【明】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M. 2. Sabbāsava-Sutta,[No. 21, No. 125(40.6)]

  ????

〔初一日誦〕-【明】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初一日誦」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以知…得盡~jānato passato āsavāna khayaṃ.

  ???

正思惟不正思惟~yoniso manasikāraṃ ayoniso m.

  ???

欲漏~Āsava.

  ???

見~Dassana.

  ???

護~Saṃvara.

  ???

離~Parivajjana.

  ???

用~Paṭisevanā.

  ???

忍~Adhivāsana.

  ???

除~Vinodana.

  ???

思惟~Bhāvana.

  ???

大正藏無「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能」,大正藏原為「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能」。

習=集【宋】【元】【明】

  「習」,宋、元、明三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集」。

惓=倦【宋】【元】【明】

  「惓」,宋、元、明三本作「倦」。
  「倦」,大正藏原為「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倦」。

靜=靖【宋】【元】【明】

  「靜」,宋、元、明三本作「靖」。
  「靖」,大正藏原為「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靖」。

復當=當復【宋】【元】【明】

  「復當」,宋、元、明三本作「當復」。
  「當復」,大正藏原為「復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當復」。

〔虱〕-【明】

  明本無「虱」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虱」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病=疾【宋】【元】【明】

  「病」,宋、元、明三本作「疾」。
  「疾」,大正藏原為「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疾」。

起=趣【宋】【元】【明】

  「起」,宋、元、明三本作「趣」。
  「趣」,大正藏原為「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趣」。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際=除【宋】【元】【明】

  「際」,宋、元、明三本作「除」。
  「除」,大正藏原為「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除」。

〔漏盡…竟〕六字-【明】

  明本無「漏盡…竟」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漏盡…竟」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十竟=竟十【元】

  「十竟」,元本作「竟十」。
  「竟十」,大正藏原為「十竟」,今依據元本改作「竟十」。

〔千六…字〕七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千六…字」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千六…字」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卷末題在品末題次行【宋】【元】【明】

  ???

〔七千…字〕八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七千…字」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七千…字」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中阿含〕-【明】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一萬…字〕八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一萬…字」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萬…字」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初一日誦〕-【明】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初一日誦」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註解]

三有漏之一, 欲漏是因欲貪而起的煩惱;欲界眾生的煩惱。

三有漏之一, 有漏是因生存而引起的煩惱;色界與無色界眾生的煩惱。

三有漏之一, 無明漏是無明引發的煩惱。

如真法:確實的知道無常是苦。見增壹阿含經 (卷27)(10)。

六種邪見,即1.有我的真我。2.無我的真我。3.我以真我而解了真我。4.我以真我而解了非真我。5.我以非真我而解了真我。6.我的真我能說,能感受,能經驗善惡,而這我的真我是永恆不變的。(《增壹阿含四十品六經》、《中阿含十經》、《中部二經》)

本來人格不被懷疑的也變得令人懷疑?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七種斷煩惱的方法:
    • 有漏從見斷:見解正確,而能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而不生煩憂。
    • 有漏從護斷:善護六根,如理作意,以不淨觀對治,而不生煩憂。
    • 有漏從離斷:遠離凶險,如兇惡野獸、危險環境、惡朋友、惡外道,而不生煩憂。
    • 有漏從用斷:受用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但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維持生命以修行,而不生煩憂。
    • 有漏從忍斷:忍耐而能精進斷惡修善,忍受飢寒、蚊蟲、辱罵、病苦,而不生煩憂。
    • 有漏從除斷:除去貪欲的念頭、瞋恚的念頭、加害的念頭,而不生煩憂。
    • 有漏從思惟斷:禪修七覺支,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而不生煩憂。

這七個中,可說前兩個(見、護)是基礎,中間三個(離、用、忍)是治標,最後兩個(除、思惟)是治本,而能消除煩惱。

就治標的這三個來看,「有漏從離斷」遠離凶險,而不會自找麻煩、自尋煩惱。除此之外,生活上還有許多必須處理的事務,「有漏從用斷」有了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來維持生命,能避免生活困頓造成的煩惱,也以「不是為了享受」的心態避免起貪心。但如果沒有辦法改善生活的困頓及環境的惡劣,也只能「有漏從忍斷」,逆來順受而避免起瞋心。

  • 六種邪見的列舉

沒有正見而產生的六種邪見,本經及相當的南傳經文對照如下:

本經 南傳《中部尼柯耶》
真有神 有我的真我
真無神 沒有我的真我
神見神 我就以真我認知真我
神見非神 我就以真我認知非真我
非神見神 我就以非真我認知真我
此是神,能語、能知、能作、能教、能起、教起,生彼彼處,受善惡報,定無所從來,定不有、定不當有 這個說話的、能感受的、到處經驗善惡業果報之我的真我,而這個我的真我是常的、堅固的、常恆的、不變易法,它將正如等同常恆那樣存續。


由於邪見本來就是凡夫臆測錯誤的見解,沒有標準可言,數量更是遠多於六種,因此不須拘泥於其細部意義。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二.1533456172.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18/08/05 16:02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5927109718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