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 Kao:

《中阿含經》卷十當中,第51經的「習」和第52經的「食」有何不同?


Yunling:

關於《中阿含經》卷十的集、習、食,整理如下:

集:舊譯作「習」,常用於說明苦之原因,皆由集之招感; 使我們凡夫眾生有世間苦果的原因,稱作集。聚集了苦的因及苦的緣,使得業與煩惱相輔相成而成了苦的果報。

習:常有熏習、習以成性、因緣等的意思。51經中有愛者,則有習,非無習– 此處的有習,主要是有因緣(有緣由)的意思。這句是說:為何會有貪愛,這是有因緣的,不是無因無緣的。藉此強調修行了透緣起的重要。

無著比丘的英譯:Craving for existence is conditioned; it is not without conditions.

食:常有資益增長的意思,譬如經文說明四食。52經中有愛者,則有食,非無食– 此處的有食,主要是增長。這句是說,有情生存的延續,是有賴食的增長,滋養身心的功能。藉此強調修行中安頓身心的重要。

無著比丘的英譯: Craving for existence has its nutriment; it is not without nutriment.


Russ:

  • 習:原因、即南傳論所說的「近因」,讓某現象得以存在的原因、立足處,不是滋養的意思。
  • 食:有滋養某現象的意思。

兩者切入面有微細的差別,南傳的看法中「近因」是不可或缺的,例如要在地面走路必須要有地面,但地面並不是走路的滋養物。

以四正勤來看,如果還沒有生善但要生善,需要加強生善的直接原因,如果已有生善但要加強,則需要加強生善的滋養物。


David Chiou:

一個比對提供作參考:

  • 第51經「習」的次第:善人 → 親近善知識 → 聞善法 → 生信 → 正思惟 → 正念、正智 → 護諸根 → 三妙行 → 四念處 → 七覺支 → 明、解脫。
  • 第52經「食」的次第:善人 → 親近善知識 → 聞善法 → 生信 → 正思惟 → 正念、正智 → 護諸根 → 三妙行 → 四念處 → 七覺支 → 明、解脫。

看來一模一樣?

初學者先不必煩惱有何不同,實修上一步步努力做即可 :-)


Satisapattha Shi:

  • 第51經的「習」(巴利文 upanisā)是直接原因(近因、立足處),指主要條件。
  • 第52經的「食」(巴利文 āhāra)是滋養物,喻指間接原因的資助緣。

這也牽涉到兩個不同的詞(中文字面相同但意義不同):

  • A. 正思惟 = 正志 = sammāsaṅkappa是尋心所,指無欲尋思、無恚尋思、無害尋思。
  • B. 正思惟 = 如理作意 = yoniso + manasikāra是作意心所。「如理」(yoniso)是「從起源;從根源」的意思。

其中「有習」是指 B,瞭解因緣而能如理作意順、逆緣起,正思惟的由果推因、由因推果。

  • 51經:有愛者,則有習,非無習。→ 三界渴愛生起有其直接原因、主要條件
  • 52經:有愛者,則有食,非無食。→ 三界渴愛有滋養物作為增長助緣
  • 51經:有愛者,則有習,非無習。何謂有愛習?答曰:『無明為習。』
  • 52經:有愛者,則有食,非無食。何謂有愛食?答曰:『無明為食。』

從51經、52經來看,「無明」是「渴愛」生起的直接原因,「渴愛」生起以後,「無明」又能作為滋養物,資助「渴愛」不斷的增長,墮無明暗夜而生死輪迴不已。所以「正思惟」就是如理作意渴愛的「習」、「食」,思惟渴愛的順、逆緣起,正觀「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終至「無明」滅則「渴愛」滅的一切苦滅,出離生死的自在清涼解脫。

 
agama2/研討_習_和_食_有何不同.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4:1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19708919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