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 Kao:

請問「諸有沙門、婆羅門不受他語,方便致詰,此非沙門、婆羅門之法;然此瞿曇沙門不受他語,方便致難,我等那得與彼論議?」要怎麼解釋?


David Chiou:

諸有沙門、婆羅門不受他語,方更致詰,此非沙門、婆羅門之法;然此瞿曇沙門不受他語,方更致難,我等那得與彼論議:許多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話,更進而質問,這不是修行人該有的行為;而這位叫喬達摩的出家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話,更進而質疑,我們又怎麼能和他議論?(這外道是自己片面推脫說釋迦牟尼佛不願意談,不是我不願意談。)


Kevin Hsu:

不蘭迦葉說:「大部分的沙門、婆羅門不能接受他人論議時,就不斷的斥責論議者:『這些(指論議者所言)不是沙門、婆羅門法』;但是沙門瞿曇不同,他不同意他人論點時,即繼續質問(直至論議者啞口無言)。我們有誰能辯得過他呢?」


David Chiou:

謝謝 Kevin 幫忙想,Kevin 的解讀也是一種解法,不過看全文的話,因為「致詰」和「致難」意義應該相同,同樣的意義在同句的前後作不同的解法,會有點牽強。

另一方面,這幾天看了一些律制緣起,跟這些外道強辯的作為可能有關: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二十六以及其他的律中(還有雜阿含經卷二十三的阿育王傳引用的事蹟)有提到,佛教受到歡迎後,外道六師因得到的供養變少而嫉妒。他們知道佛教不隨便現神通(佛陀制戒禁止弟子向未受大戒者前現上人法),就跟各國王說他們的神通比佛陀強,佛陀如果真有神通,就該公開接受比賽神通。只要佛陀到了一個國家,這些外道就先下手為強,用這一招抹黑佛陀,說佛陀神通都是假的,真有神通的話就來跟我比。而佛教通常不為這些事現神通,就一直處於被挨打的分。

每一次佛陀知道了都只說時機未至,而未回覆。直到有一次佛陀到舍衛城時,外道六師重施故技,波斯匿王詢問佛陀後,佛陀表示時機已到,而願意在七日後接受比賽。七日後,由於佛弟子不想顯露自己的能力,只默默地讓場地出現種種瑞相,此時外道六師則說現場的人這麼多,怎麼能說不是外道的神通造成的瑞相?後來佛陀進房舍中入定,以火光三昧讓房舍都在大火中,外道六師見到失火,幸災樂禍地說這大火一定是佛陀的神通,沒想到火光過後房舍更為乾淨,完好無缺。後來佛陀以手觸地,地上現出許多大蓮花,一一花上有化佛示現神通,花上有花直到色究竟天,外道六師則沒有神通可現,佛陀也藉機宣說四聖諦,度了許多人。

讀經班的解法,也有點呼應這種外道狡辯抹黑佛陀的方法:

⑥ 諸有沙門、婆羅門不受他語,方更致詰,此非沙門、婆羅門之法;然此瞿曇沙門不受他語,方更致難,我等那得與彼論議:許多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話,更進而質問,這不是修行人該有的行為;而這位叫喬達摩的出家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話,更進而質疑,我們又怎麼能和他議論?(這外道是自己片面推脫說釋迦牟尼佛不願意談,不是我不願意談。)

(就像外道片面推脫說是釋迦牟尼佛沒有神通所以不敢公開比神通,不是我沒有神通。)


Cathy Kao:

很同意 Kevin 的看法,但是 David 的邏輯很完備,真的是很全面性的解讀。 尤其「致詰」、「致難」這二個詞,我也認為是不一樣的意思。 再者,如果將方便校勘為「方更」成立的話,這個「方更」要如何解釋才好?

另外「比較輸贏」用台語來讀真的是很傳神 XD。


Kevin Hsu:

正在看 雜阿含經卷二十七 覺支相應。看到(743)經時閃過一念:這不就可旁證外道對與佛陀論議時心理上的無形障礙嗎?

雜阿含經文中常見比丘與外道相議論被問倒了,悻悻然地回去稟報佛陀。這時佛陀總會教他們怎麼地反問回去,讓他們一刀斃命。在話語之末會有個總結,自信的說:「我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聞我所說,隨順【樂者】,唯除如來及聲聞眾者。 」

沒有被追問的人還能充滿自信愉快的口吻回答(#樂者),大都「…心則駭散,或說外異事,或瞋慢、毀呰,違背不忍,或默然萎熟低頭,失辯思惟而住。」(#不樂者),此即「致難」。


Cathy Kao:

哈哈哈 ~推「一刀斃命」。是啊是啊,但若被問倒的外道若能夠放下慢心執念,立即證果的也不在少數,這也間接證明了佛法的理論。


周靖山:

關於增壹阿含力品第三十八 第 11 經 當中這句「不蘭迦葉曰:「諸有沙門、婆羅門不受他語,方便致詰,此非沙門、婆羅門之法;然此瞿曇沙門不受他語,方便致難,我等那得與彼論議?」 在大正藏原為:「不蘭迦葉曰:「諸有沙門、婆羅門不受他語,方〈便〉致詰,此非沙門、婆羅門之法;然此瞿曇沙門不受他語,方〈便〉致難,我等那得與彼論議?」

而宋、元、明三本為:「不蘭迦葉曰:「諸有沙門、婆羅門不受他語,方〈更〉致詰,此非沙門、婆羅門之法;然此瞿曇沙門不受他語,方〈更〉致難,我等那得與彼論議?」

依個人看法,在大正藏那句我比較認為較通順且易解釋。在宋、元、明三本宋、元、明三本那句我比較認為較不通順且不易解釋。 因為我查了一下佛學大辭典、丁福保字典的解釋,方便:是善巧、巧妙的意思。方更:是不〈回〉向的意思。佛光大辭典的解釋,方更:是不〈迴〉向的意思。

因此如果把「方更」:是不〈回〉向的意思套到版上所提的增壹阿含力品第三十八 第 11 經這一句,我真的不曉得如何解釋? 但從另一個方向思考,除非把標點符號移動一下。把版上所列宋、元、明三本此句改成「不蘭迦葉曰:「諸有沙門、婆羅門不受他語方,〈更〉致詰,此非沙門、婆羅門之法;然此瞿曇沙門不受他語方,〈更〉致難,我等那得與彼論議?」,如此或許就容易解釋了。

當然在大正藏的句子與宋、元、明三本的句子解釋也會有些微不同,大家可思維一下。


Cathy:

嗯,我也想過 方便校勘為 方更的問題。我也是不知道如何解釋「方更」,看有沒有其他在校勘上比較熟悉的同學有沒有想法? 這邊的方便,校勘如果改為「方更」要如何解釋?

另外一個問題是致詰和致難,請問靖山學長認為這二個詞的意思是一樣的嗎?


周靖山:

我的看法,雖然好像大剛學長認為致詰、致難的意義是一樣,但我是認為還是有些許差別。

在辭典中認為追問、詰責、譴責、質問、斥責、責問、駁詰、非難、詰難為近義詞。但我認為致詰、致難之間的語氣的強弱是有差別。 「致詰」:是偏向是追問,質問的意思。語氣比較在互相質問的語氣。 「致難」:是偏向非難的意思,比較是單方在責問對方的語氣。

因此大正藏那句「諸有沙門、婆羅門不受他語,方〈便〉致詰,此非沙門、婆羅門之法;然此瞿曇沙門不受他語,方〈便〉致難,我等那得與彼論議?」,我解釋為:「這些的沙門、婆羅門不能接受他人論議時,就不斷的依論議者各種不同問題提出追問。說這不是沙門、婆羅門應說的法;而沙門瞿曇則不認同他人的論議時,則是以單方非難、責問的方式,那麼我們要如何與他來議論?」

這句話是外道們以褒揚自己如何公正辯法,而以貶抑佛陀為以強勢非難辯論者來從事辯法。這不也跟我們現今社會一樣,充滿著自己本無理,但卻硬說自己有理,來說對方是無理的。

至於宋、元、明三本我就暫不說明。


Sunyata

我覺得詰難這兩字常常並用,「致詰」、「致難」這二個詞理解為一樣意思也很通順呀! 我是這樣理解

「諸有沙門、婆羅門不受他語,方更致詰,此非沙門、婆羅門之法;然此瞿曇沙門不受他語,方更致難,我等那得與彼論議」: 許多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話,哪有辦法更進一步質問? 這不是修行人該有的行為;而這位叫喬達摩的出家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話,哪有辦法更進一步質難,我們又怎麼能和他議論?(這外道是自己片面推脫說釋迦牟尼佛不願意談,不是我不願意談。)

在《佛典與中古漢語研究》中,「方」的意思是辦法、謀略。

 
agama1/什麼是_然此瞿曇沙門不受他語_方便致難_我等那得與彼論議.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4:1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740302085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