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十二======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因緣是什麼;因緣相應 (1/3)]===== 為什麼會有苦的集起?簡言之,因為沒有智慧(「無明」),因為有貪愛、執著。 若作更細部的解析,可分解為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緣」表示前者是後者的條件。 {{:agama:卷12第283經導讀_十二因緣.png?400|}} 十二因緣的各支,簡單解釋如下: ^ 第幾支 ^ 名稱 ^ 意義 ^ 舉例 ^ | 1 | 無明 | 沒有智慧 | 不如實知四聖諦 | | 2 | 行 | 造作、造業 | 身行(身體的造作)、口行(言語的造作)、意行(意念的造作) | | 3 | 識 | 識知、覺知 |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 | 4 | 名色 | 即色、受、想、行、識五陰 || | 5 | 六入處 | (觀察五陰的感官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個可對外境反應的感官 || | 6 | 觸 | (感官、外境、識三者的)接觸 | 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 | 7 | 受 | (接觸後產生)感受 |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 | 8 | 愛 | (對於感受產生)貪愛 | 欲愛(欲界眾生感官之欲的渴愛)、色愛(斷除淫欲的色界眾生的渴愛)、無色愛(斷除淫欲與物質欲的無色界眾生的渴愛) | | 9 | 取 | (由於貪愛,因此)執取 | 欲取(執著欲貪)、見取(執著邪見)、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我語取(執著認為「有我」) | | 10 | 有 | (因為執取,所以有)生命的存在、積集的善惡業 | 欲有(欲界的存在)、色有(色界的存在)、無色有(無色界的存在) | | 11 | 生 | (生命存在而)出生 | 眾生的出生、身心的產生 | | 12 | 老病死憂悲惱苦 | (出生後,自然會有)衰滅及苦果 || \\ 前者不一定直接產生後者,也可能只是後者成立的間接條件;但能確定的是,若沒有前者,後者就不會生起。 在後世佛教的用詞中,「因」與「緣」通常分別指直接的「原因」和間接的「助緣」,兩者有所區別;但在《阿含經》的翻譯上,通常「因」、「緣」混用,不特別區分,常簡稱為「緣」。例如「愛緣取」代表由於有「愛」,因此而有「取」。 佛陀開示因緣的重點在於解釋一切事物是相依而生、而滅,是無常的,因此沒有不變的自我。另一方面,由於感官接觸到外境時起貪愛執著,這樣的因緣纏縛眾生。 經中講述因緣時,時常只舉幾支為例,不一定都講十二支。這就好像防盜監視器的錄影畫面,有的防盜器一秒紀錄十二個畫面,有的一秒只記錄十個,甚至只有兩個畫面,都可以用來抓小偷;同樣地,根器特別好的人,知道十二因緣的用意是要解析並斷除貪愛、執著,立刻能禪觀並了知,就證知無我、悟道了。而我們一般人,則需要一步步停格分析,從頭檢查到尾,作較深入的瞭解,為修行悟道作好理智分析的準備。 《雜阿含經》「因緣相應」的內容為現今版本的本卷、卷十四、和卷十五第 365~370 經,當中佛陀為我們開示什麼是因緣。 =====[導讀:因緣與煩惱的關係]===== 第283、284、286經中,佛陀為我們分析煩惱是如何從小樹長大到根深蒂固的因緣,並教導我們如何能制止煩惱壯大,甚至讓煩惱不再生出。 =====(二八三)@@[0079a25]@@===== @[0079a25]@如是我聞: @[0079a2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79a2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結所繫]]-[一]-[[法]]-[二]-隨生[[味著]]-[三]-、[[顧念]]-[四]-、心縛,則[[愛]]-[五]-生;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六]-[[集]]-[七]-,如人種樹,初小軟-[1]-弱,愛護令安,[[壅]]-[八]-以糞土,隨時溉灌,冷暖調適,以是因緣,然後彼樹得增長大。如是,比丘!結所繫法味著將養,則生恩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0079b05]@「若-<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九]-,[[住生滅觀]]-[十]-、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猶如種樹,初小軟[*]弱,不愛護,不令安隱,不壅糞土,不隨時溉灌,冷暖不適,不得增長;若復斷根、截枝,段段斬截,分分解析,風飄日炙,以火焚燒,燒以成糞,或[[颺]]-[十一]-以疾風,或投之流水。比丘!於意云何?非為彼樹斷截其根,乃至焚燒,令其磨滅,[[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耶?」 @[0079b16]@答言:「如是,世尊!」 @[0079b16]@「如是,比丘!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0079b2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軟」,宋本作「漸」。[*] ====[註解]==== [一] 結所繫:煩惱所繫縛的。「結」指煩惱,又譯為「結使」。 [二] 法:事物。「法」在這裡是廣義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無形、真實、虛妄的事物或道理。 [三] 味著:愛樂貪著。 [四] 顧念:愛顧、眷念。 [五] 愛:(對於結所繫法的)貪愛。 [六] 純大苦聚:全都是大苦的積聚。 [七] 集:集起;生起。 [八] 壅:用泥土或肥料培養植物的根部。 [九] 隨順無常觀:依從「無常觀」。「無常觀」即觀察、思惟一切都是無常的。 [十] 住生滅觀:保持在「生滅觀」。「生滅觀」即觀察、思惟一切都是有生即有滅的。 [十一] 颺:通「揚」,風吹。 [] 於未來世成不生法:不會在未來世再次出生。 ====[對應經典]==== * {ref>S12.57}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50。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256。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257。 ====[讀經拾得]==== {{:agama:雜阿含卷十二第283經_外框化.png?600|}} *本經提到十二因緣其中的第八支至十二支:\\ 愛 → 取 → 有 → 生 → 老病死憂悲惱苦 {{:agama:卷12第283經讀經拾得_十二因緣圖_愛-老死_.png?400|}} 也就是說,貪「愛」,而執「取」,執取而「有」了善惡業,而產「生」後續的身心變化。以下粗略舉兩個生活上的例子: * **花瓶打破了** 家中一個精美的花瓶打破了!由於對這個花瓶的喜「愛」,執「取」(我語取)認為這花瓶是「我所有」的卻毀壞了,因為「有」這業力而產「生」憂悲惱苦的感覺。 如果有智慧,就知道花瓶是身外之物,設法解決問題,而不會心痛。 * **執著於美味** 對於喜愛美味的人而言,由於對美味貪「愛」,因此執「取」(欲取)想要保留或持續美味,由於執著在美味上,就「有」了必須要美食的纏縛,產「生」的心已變成美味的奴隸,擔憂沒有美味、吃到難吃的食物則會苦惱。 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斥了十二因緣,這些因緣也造就了人的一生,以及無盡的輪迴。 *本經分析了十二因緣當中一部分的「分解動作」,類似的經文還有[[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導讀_十二因緣|卷二第39、41、42、53、57經]]、[[agama:雜阿含經卷第八#導讀_六入處與十二因緣|卷八第213經]],想要深入理解十二因緣的同學,可對這些經文多加思考。 =====(二八四)@@[0079b23]@@===== @[0079b23]@如是我聞: @[0079b2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79b2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所取法]]-[一]-隨生味著、顧念、心縛-[1]-,-<其心[[驅馳]]-[二]-,追逐[[名色]]-[三]- >-,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譬大樹根幹、枝條、柯葉、華果,下根深固,壅以糞土,溉灌以水,彼樹堅固,永世不朽。如是,比丘!於所取法隨生味著、顧念、心縛,其心驅馳,追逐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2]-。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0079c06]@「若於所取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厭觀,心不顧念,無所縛著,識則不驅馳、追逐名色,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則純大苦聚滅,猶如種樹,不隨時愛護令其安隱,不壅糞土,不隨時溉灌,冷暖不適,不得增長;若復斷根、截枝,段段斬截,分分解析,風飄日炙,以火焚燒,燒以成糞,或颺以疾風,或投之流水。比丘!於意云何?非為彼樹斷截其根,乃至焚燒,令其磨滅,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耶?」 @[0079c18]@答言:「如是,世尊!」 @[0079c19]@「如是,比丘!於所取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識不驅馳、追逐名色,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3]-純大苦聚滅。」 @[0079c2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4]-奉行。 ====[校勘]==== [1] 「心縛」,大正藏原為「縛心」,今依宋、元、明三本改作「心縛」。 [2] 「惱、苦」,宋、元、明三本作「苦、惱」。 [3] 「如是如是」,大正藏原為「如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將「如是」補上。 [4] 「喜」,大正藏原為「善」,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喜」。 ====[註解]==== [一] 所取法:所會執著的事物。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九第240經:「云何所取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所取法。云何取法?謂欲貪,是名取法。」(CBETA, T02, no. 99, p. 58, a3-5) [二] 驅馳:奔走。 [三] 名色:即色、受、想、行、識五陰。其中「名」是「受、想、行、識」四陰,即所有心理的運作,沒有形體而只能用名字來詮釋,因此稱作「名」;「色」即色陰,也就是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 ====[對應經典]==== * {ref>S12.55} * {ref>S12.56} * {ref>S12.58}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50。 ====[讀經拾得]==== ***如何看待所會執著的事物?** 上一經及本經說明,若對於事物起貪愛執著的心,身心的運作讓感官(「六入處」)起作用,感官接「觸」外境後,產生了覺「受」,覺受可能導致貪「愛」,因貪愛而執「取」,因執取而「有」身、口、意的造作,因此「生」起後續的身心變化以及「苦」。 若能善加修行無常觀、生滅觀、無欲觀、滅觀、厭觀,則這一串產生苦的因緣即不生。實修上,這些觀法可以各用一炷香的時間打坐思惟,例如打坐觀身、受、心等等,由粗至細地觀察身心的無常,也可以日日修習並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觀照。 ***本經與十二因緣的對應** 本經經文中「若於所取法隨生味著、顧念、心縛」是在沒有智慧之下的造作,可約略對應到十二因緣的 (1) 無明及 (2) 行;「其心驅馳,追逐名色」可約略對應到 (3) 識及 (4) 名色;接下來的「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即是十二因緣剩下的各支。 ***當下的十二因緣,有什麼生活上的例子?** -無明:沒有智慧、看不清真相; -行:任何一個動作行為或意念; -識:識知; -名色:外觀; -六入處:眼睛; -觸:眼識看到外觀; -受:覺得好看; -愛:貪愛所看到的; -取:執取要繼續看; -有:有了要繼續看的業力; -生:產生執取好看的身心; -老死:結束。 ====[進階辨正]==== [[研討:《雜阿含經》第284經中「名色」為何舉例為「外觀」]] =====[導讀:因緣是如何被發現的?]===== 佛陀在出家前,見到了生、老、病、死的現象,為了探尋真理而出家修行,最後了悟了生、老、病、死的根源而證道。 從生、老、病、死開始一路追本溯源,最後回追到無明的過程,稱為「逆觀十二因緣」;至於從無明開始一支支往後分析到生、老、病、死等,則稱為「順觀十二因緣」。 第285及287經中,佛陀分享了他如何「逆觀十二因緣」而洞察十二因緣的過程,並說明十二因緣並非他的發明,而是他的發現,佛陀及過去諸佛都走過相同的真理之道。 =====(二八五)@@[0079c27]@@===== @[0079c27]@如是我聞: @[0079c2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79c2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一]-未[[成正覺]]-[二]-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三]-,生如是念:『[[世間難入]]-[四]-,所謂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遷]]-[五]-、若受生,然諸眾生,[[生、老、病-[1]-、死,上及所依]]-[六]-,不[[如實知]]。』 @[0080a03]@「我作是念:『[[何法有故__生__有?何法緣故__生__有]]-[七]-?』即[[正思惟]]-[八]-,起[[無間等]]-[九]-,知:『[[__有__有故__生__有,__有__緣故__生__有]]-[十]-。』 @[0080a05]@「復思惟:『[[何法有故__有__有?何法緣故__有__有]]-[十一]-?』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__取__有故__有__有,__取__緣故__有__有。』 @[0080a07]@「又作是念:『__取__復何緣?何法有故__取__有?何法緣故__取__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取法味著、顧念、心縛,愛欲增長,彼__愛__有故__取__有;愛故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0080a12]@「諸比丘!於意云何?譬如緣膏油及[[炷]],燈明得燒,數增油、炷,彼燈明得久住不?」 @[0080a14]@答言:「如是,世尊!」 @[0080a14]@「如是,諸比丘!於色取味著、顧念、愛縛增長;愛緣故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0080a17]@「我時復作是念:『何法無故無此老、病、死?何法滅故老、病、死滅?』即正思惟,起如實無間等:『無生則無老、病、死,生滅故則老、病、死滅。』 @[0080a20]@「復作是念:『何法無故無生?何法滅故生滅?』即正思惟,起如實無間等:『有無故生無,有滅故生滅。』 @[0080a22]@「又復思惟:『何法無故有無?何法滅故有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觀:『取無故有無,取滅故有滅。』 @[0080a24]@「又作是念:『何法無故取無?何法滅故取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觀:『所取法無常、生滅、離欲、滅盡、捨離,心不顧念,心不縛著,愛則滅;彼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0080a29]@「諸比丘!於意云何?譬如油、炷然燈,若不增油治炷,非彼燈明未來不生-[2]-、盡、磨滅耶?」 @[0080b02]@比丘白佛言-[3]-:「如是,世尊!」 @[0080b03]@「如是,諸比丘!於所取法觀察無常、生滅、離欲、滅盡、捨離,心不顧念,心不縛著,愛則滅;愛滅則取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0080b0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大正藏無「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 「生」,宋、元、明三本作「生法」。 [3] 大正藏無「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一] 宿命:過去世,在這裡特指這輩子過去的事。 [二] 成正覺:成佛。其中「正覺」指佛的真正覺悟的智慧。 [三] 禪思:獨坐而專心思惟。 [四] 世間難入:世間陷於苦難。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已陷入實在苦難的世間」。 [五] 遷:去世;往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去世」。 [六] 生、老、病、死,上及所依:生、老、病、死的之前以及其原因。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老、死苦的出離」。 [七] 何法有故生有?何法緣故生有:有了什麼事物,因此而有「生(出生)」?緣於什麼事物,因此而有「生(出生)」?此句中的「有」是動詞,指存在,「生」是名詞,指十二因緣的第十一支。(為協助讀者理解,這幾段經文中十二因緣的名詞以底線標示。) [八] 正思惟:正確地思惟;如理地思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理作意」。 [九] 無間等:洞察。沒有任何間隔、差距地以智慧觀察。又譯作「現觀」。 [十] 有有故生有,有緣故生有:有了「有(生命的存在)」因此而有「生(出生)」,緣於「有(生命的存在)」因此而有「生(出生)」。此句中第一、四個「有」是名詞,指十二因緣的第十支,第二、三、五個「有」是動詞,指存在,「生」是名詞,指十二因緣的第十一支。 [十一] 何法有故有有?何法緣故有有:有了什麼事物,因此而有「有(生命的存在)」?緣於什麼事物,因此而有「有(生命的存在)」? ====[對應經典]==== * {ref>S12.10} * {ref>S12.53} * {ref>S12.54}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52。 * 吉爾吉斯手抄本《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Sbv (Gnoli 1977:127)。 ====[讀經拾得]==== 本經記載佛陀逆觀十二因緣的第八支至十二支: {{:agama:卷12第283經讀經拾得_十二因緣圖_愛-老死_.png?400|}} 佛陀在未成佛前,靜坐觀察什麼是生、老、病、死的原因? 佛陀洞察到「有」(生命的存在、積集的善惡業)是生、老、病、死的原因。 佛陀接著觀察什麼是「有」的原因? 佛陀洞察到「取」(執取)是「有」的原因。 佛陀接著觀察什麼是「取」的原因? 佛陀洞察到「愛」(貪愛)是「取」的原因。 因此如果真能沒有貪愛,就不再有執著,也就不會積集業力而導致後續的身心運作甚至下一世的出生,自然就能解脫身心的苦及下一世的輪迴了。 知道是什麼是貪愛的原因,也較有機會斷除貪愛,在第287經中佛陀即進一步分析什麼是貪愛的原因。 ====[進階辨正]==== [[什麼是「上及所依」]] =====[導讀:十二因緣的還滅]===== {{ :agama:decoration:boracay_beach_1.jpg?240x320|}} 理論上,十二因緣中只要有一支斷了,下一支就不生,而可從中切斷十二因緣的鎖鏈,這稱為十二因緣的「還滅」。佛教的重點不只在於十二因緣造成流轉生死的現象,更在於十二因緣的還滅、解脫。 然而十二因緣並不是每一支都能下手斷除的,例如已「生」了,就無法不「老死」。一般認為原理上可在觸、受、愛、取這幾支下手,有智慧而不陷入十二因緣的鎖鏈,即可滅掉後續的苦果。例如守護六根不攀緣,而減少六入處與六境接「觸」,或在身體「受」苦時內心不隨著起煩惱,「受」樂時不貪「愛」、不執「取」,斷了十二因緣的鎖鏈,就不會導致憂悲惱苦。如果每個當下都能夠洞察(「無間等」)地斷除十二因緣鎖鏈,即可不受後「有」,解脫了。 實務上,貪愛執著不見得說斷就能斷,因此佛陀教導修行的方法,即「八聖道」,是讓佛弟子能一步步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 -正見:正確的見解;布施是善的、咒願(祝福)是善的、供養是善的、有善行惡行、有善惡業報、有輪迴、有父母(要孝順)、有眾生輪迴受生(非斷滅見)、有辦法證得涅槃,以及四聖諦等出世間的智慧。 -正志:正確的意向;離於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 -正語:正確的言語;不說妄語、惡口、兩舌、綺語。 -正業:正確的行為;不做殺生、偷盜、邪淫的事。 -正命:正當的謀生;以不違背佛法的方式取得衣服、飲食、臥具、湯藥。 -正方便:正確的努力;已生的惡令斷,未生的惡令不起,未生的善令生,已生的善令增長。 -正念:正確的專注;清澈的覺知。 -正定:正確的禪定。 「八聖道」又名「八正道」,在卷二十八有進一步的說明。 =====(二八六)@@[0080b08]@@===== @[0080b08]@如是我聞: @[0080b08]@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80b0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如上[[廣說]]。差別者:「譬如載[[樵]]-[一]-十束、二十束、三十束、四十束、五十束、百束、千束、百千束,積聚燒然,作大火聚,若復有人增其乾草樵薪,諸比丘!於意云何?此火相續長夜[[熾然]]-[二]-不?」 @[0080b14]@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0080b15]@「如是,諸比丘!於所取法味著、顧念、心縛著,增其愛緣取,取緣有,乃至純大苦聚集。諸比丘!若彼火聚熾然,不增樵草。諸比丘!於意云何?彼火當滅不?」 @[0080b19]@答言:「如是,世尊!」 @[0080b19]@「如是,諸比丘!於所取法觀察無常、生滅、離欲、滅盡、捨離,心不顧念、縛著,愛則滅,愛滅則取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 @[0080b2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樵:柴。 [二] 熾然:猛烈燃燒的樣子。 ====[對應經典]==== * {ref>S12.52} ====[讀經拾得]==== 本卷中對於十二因緣的還滅並沒有多作舉例,有興趣多加深入的同學也可搭配著讀[[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導讀_十二因緣的還滅|卷三第63~68經]],有助於理解十二因緣的還滅。 =====(二八七)@@[0080b24]@@===== @[0080b24]@如是我聞: @[0080b2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80b2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 @[0080b28]@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 @[0080c02]@「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一]-,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0080c06]@「我時作是念:『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 @[0080c09]@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廣說。 @[0080c10]@「我復作是思惟:-<『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0080c17]@「我時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二]-、古仙人[[逕]]-[三]-、古仙人[[道跡]]-[四]-,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譬如有人遊於曠野,披荒覓路,忽遇故道古人行處,彼則隨行,漸漸前進,見故城邑、故-[1]-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木清淨。彼作是念:『我今當往白王令知。』即往白王:『大王當知,我遊曠野,披荒求路,忽見故道古人行處,我即隨行;我隨行已,見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流清淨,大王可往居止其中。』王即往彼,止住其中,豐樂安隱,人民熾盛。 @[0080c27]@「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謂[[八聖道]]-[五]-,[[正見]]-[六]-、[[正志]]-[七]-、[[正語]]-[八]-、[[正業]]-[九]-、[[正命]]-[十]-、[[正方便]]-[十一]-、[[正念]]-[十二]-、[[正定]]-[十三]-。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我於此法[[自知自覺]]-[十四]-,成[[等正覺]]-[十五]-,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十六]-、[[優婆夷]]-[十七]-,及餘[[外道]]-[十八]-[[沙門、婆羅門]]、在家、出家,彼諸[[四眾]]-[十九]-聞法[[正向]]-[二十]-、[[信樂]]-[二十一]-,[[知法善]]-[二十二]-,[[梵行]]增廣,[[多所饒益]]-[二十三]-,[[開示顯發]]-[二十四]-。」 @[0081a07]@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故」,大正藏原為「古」,今依據高麗藏改作「故」。 ====[註解]==== [一] 齊識而還:追查生命的緣起,到「識」的界限而返回;從「名色」追查到「識」後就折返回「名色」;只是「老死」到「識」的範圍。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識轉回,往前不超越名色,就這個範圍而生、老、衰、死、再生」。這是因為「識」和「名色」輾轉相依,成為一個迴圈,可參考本卷第288經所解釋的「識緣名色[……]展轉相依,而得生長」,以及卷二第39經所說的「四識住」。 [二] 古仙人道:過去的諸佛所走過的道路。 [三] 逕:小路,通「徑」。 [四] 道跡:途徑。 [五] 八聖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聖者的道路。又譯為「八正道」。 [六] 正見:正確的見解;布施是善的、咒願(祝福)是善的、供養是善的、有善行惡行、有善惡業報、有輪迴、有父母(要孝順)、有眾生輪迴受生(非斷滅見)、有辦法證得涅槃,以及四聖諦等出世間的智慧。 [七] 正志:正確的意向;離於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又譯為「正治」、「正思」、「正思惟」。 [八] 正語:正確的言語;不說妄語、惡口、兩舌、綺語。 [九] 正業:正確的行為;不做殺生、偷盜、邪淫的事。 [十] 正命:正當的謀生;以不違背佛法的方式取得衣服、飲食、臥具、湯藥。 [十一] 正方便:正確的努力;已生的惡令斷,未生的惡令不起,未生的善令生,已生的善令增長。另譯為「正精進」、「正勤」。 [十二] 正念:正確的專注;清澈的覺知。 [十三] 正定:正確的禪定。 [十四] 自知自覺:親自證知、親自覺悟。 [十五] 等正覺:完全契於真理、遍於一切的覺悟。另譯作「正遍知」。 [十六] 優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 [十七] 優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 [十八] 外道:佛教以外的宗教。另譯作「異學」。 [十九] 四眾:比丘(受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比丘尼(受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優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優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 [二十] 正向:正確地趣向涅槃。 [二十一] 信樂:確信和愛樂。 [二十二] 知法善:知道佛法的完善。 [二十三] 多所饒益:很有幫助。 [二十四] 開示顯發:揭開、展示、顯現、發揚。 ====[對應經典]==== * {ref>Ze38.04} * {ref>S12.65} * [[http://www.cbeta.org/result/T16/T16n0713.htm|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 * [[http://www.cbeta.org/result/T16/T16n0714.htm|緣起聖道經(T0714)。]] * [[http://www.cbeta.org/result/T16/T16n0715.htm|佛說舊城喻經(T0715)。]]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35。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28。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54。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94。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0。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6。 ====[讀經拾得]==== ***追查生老病死的原因,追查到識** {{:agama:卷12第283經導讀_十二因緣.png?400|}} 佛陀在未成佛前,靜坐觀察什麼是老、病、死的原因? 佛陀洞察到有「生」(出生),才會有老、病、死。 什麼是「生」的原因?「有」(生命的存在、積集的善惡業)。 什麼是「有」的原因?「取」(執取)。 什麼是「取」的原因?「愛」(貪愛)。 什麼是「愛」的原因?「受」(感受)。 什麼是「受」的原因?「觸」(感官、外境、識的接觸)。 什麼是「觸」的原因?要有「六入處」(眼、耳、鼻、舌、身、意,六個可對外境反應的感官)。 什麼是「六入處」的原因?有「名色」(五陰,包含認知的對象)則六入處才能起作用。 什麼是「名色」的原因?「識」(識知、覺知)能引生五陰。 ***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 :agama:decoration:characters-1036501_640.png?320|}} 追查到「識」就難以突破了,經中形容為「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這是因為如本卷第288經所述的「識」和「名色」輾轉相依,成為一個迴圈,追查「名色」的原因找到「識」,追查「識」的原因又找到「名色」。 若只問「何法有故因緣有?」,單看「有」這一邊,就容易誤以為「識」是究竟、無法超越「識」。這也就是輪迴會一直延續下去沒有盡頭的現象:只要有身心的運作(名色)就會繼續增長攀緣的覺知(識),只要有攀緣的覺知就會產生更多身心的運作,因此「識」和「名色」輾轉相生、沒有盡頭。 但佛陀畢竟不是省油的燈,不執著在「有」這一邊,進一步思惟:「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如何才能把這些都滅掉,以解脫輪迴?這次佛陀突破了「識」,發現「識」和「名色」輾轉相依的迴圈是由「造業」(「行」)而來。要如何滅「行」呢?就是要滅除「無明」。 =====(二八八)@@[0081a09]@@===== @[0081a09]@如是我聞: @[0081a09]@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081a10]@爾時,尊者[[舍利弗]]-[一]-、尊者[[摩訶拘絺羅]]-[1]--[二]-在[[耆闍崛山]]-[三]-。 @[0081a11]@爾時,尊者舍利弗[[晡時]]-[四]-[[從禪覺]],詣尊者摩訶拘絺羅,共相[[問訊]][[慶慰-[2]-]]-[五]-已,於一面坐。語尊者摩訶拘絺羅:「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3]-不?」 @[0081a14]@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舍利弗言:「仁者且問,知者當答。」 @[0081a15]@尊者舍利弗問尊者摩訶拘絺羅:「云何?尊者摩訶拘絺羅!有老不?」 @[0081a17]@答言:「有。」 @[0081a17]@尊者舍利弗復問:「有死不?」 @[0081a18]@答言:「有。」 @[0081a18]@復問:「云何?老死[[自作]]-[六]-耶?為[[他作]]-[七]-耶?為[[自他作]]-[八]-耶?為[[非自非他無因作]]-[九]-耶?」 @[0081a19]@答言:「尊者舍利弗!老死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亦非非自-[4]-他作無因作,然-[5]-彼生緣故有老死。」 @[0081a22]@「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為自作、為他作、為自他作、為非自他無因作?」 @[0081a24]@答言:「尊者舍利弗!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名色緣識生]]-[十]-。」 @[0081a26]@復問:「彼識為自作、為他作、為自他作、為非自非他無因作?」 @[0081a27]@答言:「尊者舍利弗!彼識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6]-無因作,然彼識緣-[7]-名色生。」 @[0081a29]@尊者舍利弗復問:「-{識與名色相依而生長}--<尊者摩訶拘絺羅!先言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名色緣識生,而今復言[[名色緣識]]-[十一]-,此義云何?>-」 @[0081b04]@尊者摩訶拘絺羅答言:「-<今當說譬,如智者因譬得解。[[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竪立]]-[十二]-,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竪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0081b09]@尊者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尊者摩訶拘絺羅!世尊[[聲聞]]中,智慧明達,善調無畏,見[[甘露法]]-[十三]-,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證]]-[十四]-者,謂尊者摩訶拘絺羅,乃有如是甚深義辯,種種難問,皆悉能答,如無價寶珠,世所頂戴,我今頂戴尊者摩訶拘絺羅亦復如是。我今於汝所,快得善利,諸餘梵行數詣其所,亦得善利,以彼尊者善說法故。我今以此尊者摩訶拘絺羅所說法故,當以三十種讚歎稱揚隨喜。」 @[0081b18]@尊者摩訶拘絺羅說:「老死厭患、離欲、滅盡,是名法師;說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厭患、離欲、滅盡,是名法師;若比丘於老死厭患、離欲、滅盡向,是名法師;乃至識厭患、離欲、[[滅盡向]]-[十五]-,是名法師;若比丘於老死厭患、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十六]-,是名法師;乃至識厭患、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法師。」 @[0081b25]@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於世尊聲聞中,智慧明達,[[善調無畏]]-[十七]-,見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證者,謂尊者舍利弗,能作如是種種甚深正智之問,猶如世間無價寶珠,人皆頂戴,汝今如是,普為一切諸梵行者之所頂戴、恭敬、奉事。我於今日快得善利,得與尊者共論妙義。」 @[0081c03]@時,二正士更相隨喜,各還所住。 ====[校勘]==== [1] 「摩訶拘絺羅」,巴利本作 Mahākoṭṭhita。 [2] 「慰」,宋、元、明三本作「慰慰」。 [3] 「與」,元、明二本作「以」。 [4] 「自」,宋、元、明三本作「自作」。 [5] 「然」,宋、元、明三本作「然後」。 [6] 「非自他作」,宋、元、明三本作「非自非他」。[*] [7] 「緣」,大正藏原為「增」,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緣」。 ====[註解]==== [一] 舍利弗:比丘名,以「智慧第一」聞名。又譯為「舍利子」,因為他的母親名叫「舍利」。 [二] 摩訶拘絺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得四辯才,觸難答對」第一。他是舍利弗的舅舅,從佛出家前又被稱為「長爪梵志」。「摩訶」為音譯,義譯為「大」,加在人名前可作尊稱,例如用以和資歷較淺的同姓名人士區分。 {{ http://www.tangmi.com/indiaphoto/wangshe_city_map.jpg|王舍城靈鷲山一帶略圖。取自http://www.xiule.com/board/d197413.htm}} [三] 耆闍崛山:為音譯,義譯為「靈鷲山」,因山頂似鷲頭、且山中多鷲而得名。位於摩竭提國王舍城東北角。 [四] 晡時:黃昏時分,約下午三點至五點多。 [五] 慶慰:慶賀慰問。 [六] 自作:自己所作。指世間苦樂等一切,都是我自己所作的。例如「常見論」執著認為常住不變的「我」造作了一切。 [七] 他作:他人所作。指世間苦樂等一切,都是他人(例如造物主大梵天)所作的。例如執著認為大梵(造物主、大我)創造一切。 [八] 自他作:部分是自己所作,部分是他人所作。 [九] 非自非他無因作:不是自己所作、不是他人所作,沒有原因而自然發生。 [十] 彼名色緣識生:那「名色」是緣起於「識」而產生的;「識」是「名色」的原因、條件。 [十一] 名色緣識:有「名色」,因此而有「識」;「名色」是「識」的原因、條件。就六根來看,因為應對了六境(在名色的範疇內),六識才會產生。從人身來看,因為有身心(在名色的範疇內),六識才能增長。 [十二] 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竪立:猶如三支蘆葦立在空地上,彼此支撐,才能直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譬如兩蘆束,相互依持則能直立」。 [十三] 甘露法:用甘露(不死藥)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脫法門;又作甘露法門、甘露門。 [十四] 具足身作證:具備滿足,親身體證。 [十五] 滅盡向:即「向滅盡」,朝向滅除煩惱、生死。 [十六] 心善解脫:心徹底地解脫。 [十七] 善調無畏:善於調伏,無所畏懼。 ====[對應經典]==== * {ref>S12.67}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55。 ====[讀經拾得]==== 識與名色彼此「展轉相依,而得生長」,表示身心的運作(名色)會增長覺知(識),而覺知也會產生更多的身心運作,因此識和名色輾轉相生沒有盡頭。 這個現象在卷二第39經中,將識比喻為種子,種在色、受、想、行的土壤中,如果再加上貪喜、像水一般地灌溉潤澤,識就會愈長愈大。 舉例而言,一個學生在沒看過金庸小說之前,不會對金庸小說有特別的感覺。但看了一部金庸小說,上癮了,就想要看更多的金庸小說,對小說的偏好和讀小說的行為像滾雪球般,最後成為金庸小說迷。在這個例子中,讀小說的身心運作增長了對於小說的喜愛及覺知,對小說的喜愛及覺知又促成更多讀小說的身心運作。對金庸小說的識(覺知)在讀小說的色、受、想、行當中,由於有貪喜,就「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看電影也是如此,本來沒有特別想看電影的人,可能在看了一部特定類型的片子後有了喜好,就想看更多該類型的片子,終於培養出對於該類電影的嗜好。 除了生活中的例子,在巨觀上來看,識與名色的輾轉相生也造成了難以止盡的生死輪迴。 ====[進階辨正]==== [[研討:「識」緣「名色」,但「識」和「名色」有重複,要如何理解]] =====[導讀:因緣能如何應用?]===== 第 289 及 290 經以因緣分析身心隨時都在變化,不應執著為我,並且要練習覺知「觸支」及「受支」,拆解種種感受產生的原因。 第 291 經則表示可練習斷「愛支」,觀察世間可愛的的事物,其後患如同疾病、膿瘡、毒刺、凶器。 第 292 經要我們以十二因緣思量觀察如何能徹底地斷盡苦,當中提到凡夫不管是作善的、惡的、不善不惡的行為,都是基於「無明」而造作,斷「無明」才能斷盡苦、徹底解脫生死輪迴。 =====[導讀:五陰與我]===== 在佛經的用語中,人的身心及世間的一切可區分為: * 色:物質(例如身體)及物理世界的現象。 * 受:感受。例如苦的感受、樂的感受、不苦不樂的感受。 * 想:取相;面對境界而心中浮現對應的相;也就是認知。例如看到一個顏色,心中立刻浮現過往所見過相同的顏色,而知道這是什麼顏色。 * 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 * 識:識知;覺知。 以上色、受、想、行、識五項,合稱「五陰」或「五蘊」(蘊是「積聚」的意思)。 凡夫執著認為在五陰中有恆常不變的「我」。舉例而言,就「身體」與「我」的關係而言,凡夫可能誤認: *身體是「我」:身體就是恆常不變的「我」,至於受、想、行、識都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東西。 *身體異「我」:身體之外有恆常不變的「我」。例如以為「識」甚至所謂的「靈魂」是「我」,而身體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東西。 *身體和「我」互相含攝:「我」處於身體之中,或是身體處於「我」之中。例如認為有造物主(大我)遍於一切物質(也包括身體)之中,一切物質都有造物主在其中,但造物主卻又不是物質。 以上三類認為有「我」的見解,佛經中稱為「色是我」、「色異我」、「相在」。 佛陀則發現五陰都是因緣生滅的,一切的身心運作中沒有不變的「我」。例如人的身體屬於色陰,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內的細胞早因新陳代謝而不一樣了,物理世界也是一直遷流變化的,沒有恆常不變的色陰。心理也是如此,剎那生滅,更沒有恆常不變的「我」。 執著於五陰而引起煩惱實在不智。於是佛陀教導我們如何認清真相,修證無我的智慧,才能徹底地放下自我(無我),也不掛念身外之物(無我所),斷除煩惱執著,解脫生死輪迴,獲得真正的自由。 若想要深入了解五陰相關的法義,也可參見《雜阿含經》卷一等「陰相應」的內容。 =====(二八九)@@[0081c04]@@===== @[0081c04]@如是我聞: @[0081c04]@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081c0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背捨,而非識]]-[一]-。所以者何?見四大身有增、有減、有取、有捨,而於[[心、意、識]]-[二]-,愚癡無聞凡夫不能生厭、離欲、解脫。所以者何?彼長夜於此[[保惜繫我]]-[三]-,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於彼生厭、離欲、背捨。[[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身繫我、我所,不可於識繫我、我所]]-[四]-。所以者何?-{心意識須臾生滅無常}--<四大色身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復少-[1]-過]]-[五]-。彼心、意、識日夜時刻-[2]-,[[須臾]]-[六]-轉變,[[異生、異滅]]-[七]-。猶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滅。>- @[0081c17]@「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八]-善思惟觀察,所謂[[樂觸緣生樂受]]-[九]-,[[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十]-;彼樂觸滅,樂觸因緣生受亦滅、止、清涼、息、沒。如樂受,苦觸……喜觸……憂觸……捨觸因緣生捨受,捨受覺時,如實知捨受覺;彼捨觸滅,彼捨觸因緣生捨受亦滅、止、清涼、息、沒。彼如是思惟:『[[此受觸生、觸樂、觸縛]]-[十一]-,[[彼彼]]觸樂故,彼彼受樂,彼彼觸樂滅,彼彼受樂亦滅、止、清涼、息、沒。』如是,多聞聖弟子於色生厭,於受、想、行、識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081c2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少」,大正藏原為「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少」。 [2] 「刻」,大正藏原為「剋」,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刻」。[*] ====[註解]==== [一] 愚癡無聞凡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背捨,而非識:有愚笨沒有見識的凡人對於四大所構成的身體厭其過患、離於愛欲、捨離以解脫,但卻不對心識如此(厭其過患、離於愛欲、捨離以解脫)。其中「四大」是古代印度人認為一切物質及物理現象的四種組成:地大(堅固性)、水大(濕潤性)、火大(溫熱性)、風大(移動性),「四大身」指「四大所構成的身體」,也就是肉體。 [二] 心、意、識:在《阿含經》中通常心、意、識三者相通,三者同列是以同義字重複以使語意更加充實的用法。依作用可區分三者,心是精神作用的中心,有「集起」的意思,意指「思量」作用,識指「了別、認識」作用。 [三] 保惜繫我:保護、愛惜,執著為我。 [四] 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身繫我、我所,不可於識繫我、我所:(其實照理來說,)愚笨沒有見識的凡人寧可對於四大所構成的身體執著是我、我所擁有的,也不應該於心識執著是我、我所擁有的。 [五] 若善消息或復少過:如果善於照顧,或許還能略為超過(一百歲)。其中「消息」是「照顧」的意思。 [六] 須臾:片刻;短時間。 [七] 異生、異滅:不斷地變異生滅。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依一個生起,依另一個被滅」。 [八] 緣起:由因緣(種種條件)而生起。 [九] 樂觸緣生樂受:在能讓人快樂的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時,生起快樂的感受。 [十] 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覺知到快樂的感受時,如其原貌地了知快樂的感受。 [十一] 此受觸生、觸樂、觸縛:這感受是依觸而生、依觸而樂、被觸所縛。 ====[對應經典]==== * {ref>Ze09.03} * {ref>Ze09.04} * {ref>S12.61}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56。 ====[讀經拾得]==== {{ :agama:decoration:clock-1081013_640.jpg?320|}} 有的人因為見到了身體會增減、會變化,而認知到身體的過患,不再將身體視為恆常的我,卻轉而將心識視為恆常的我,執著在靈魂永生之類的概念上。 佛陀則表示,身體起碼還能撐個幾十年,心識卻是不斷地變異生滅,不應該將心識執著是我、或我所擁有的。 明瞭佛法的佛弟子會好好思惟觀察緣起,以了解心識的緣生緣滅,在本經中即舉觀察十二因緣的觸支、受支為例。 若要作學理上的分析,本經第一段的「彼長夜於此保惜繫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可說相當於十二因緣中的無明、行、識三支,「四大身」及「心意識」可說相當於名色支,有這些因緣才有本經第二段的觸支、受支。 ====[進階辨正]==== *[[研討:為何「彼樂觸滅,樂觸因緣生受亦滅止、清涼、息、沒」]] *[[研討:《雜阿含經》第289經與「一心論」、「多心論」]] =====(二九〇)@@[0082a01]@@===== @[0082a01]@如是我聞: @[0082a01]@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082a0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四大色身生厭、離欲、背捨,但非識。所以者何?四大色身現有增減、有取、有捨,若心、若意、若識,彼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於識生厭、離欲、背-[1]-捨,長夜保惜繫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於彼生厭、離欲、背[*]捨。 @[0082a08]@「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色身繫我、我所,不可於識繫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復少過。彼心、意、識日夜時刻[*],須臾不停,種種轉變,異生異滅。譬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種種變易,異生、異滅。 @[0082a15]@「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思惟觀察,所謂樂觸緣生樂受,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彼樂觸滅,樂因緣生樂受亦滅、止、清凉、息、沒。如樂受,苦觸……喜觸……憂觸……捨觸因緣生捨受,捨受覺時,如實知捨受覺;彼捨觸滅,捨觸因緣生捨受亦滅、止、清涼、息、沒。-<譬如兩木相磨,和合生火;若兩木離散,火亦隨滅,>-如是,諸受緣觸集;觸生觸集,若彼彼觸集故,彼彼受亦集;彼彼觸集滅故,彼彼受集亦滅、止、清涼、息、沒。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解脫,我說彼於苦得解脫。」 @[0082a2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背」,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背」。[*] ====[註解]==== ====[對應經典]==== * {ref>S12.62}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57。 ====[讀經拾得]==== {{ :agama:decoration:長臂猿_1280.jpg?240x320|心猿意馬}} 經中常說「緣意,法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CBETA, T02, no. 99, p. 88, a14-15),每一剎那緣生的意識都是新的,已經不同於前一個意識。本經以比喻說明,心、意、識不斷地生滅變異,就好像猴子在樹上盪來盪去,不斷地放掉舊枝條、隨即抓取新枝條:「譬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種種變易,異生異滅。」 在佛教的論中,一般認為前一剎那的意識成為下一剎那的意根,這也符合本經中「放一取一」的比喻。 每次輾轉緣生的意根與意識都是新的、不同於前一個意識,所以意識也是無常、無我的。 =====(二九一)@@[0082a28]@@===== @[0082a28]@如是我聞: @[0082a28]@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082a2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說[[內觸法]]-[一]-,汝等為[[取]]-[二]-不?」 @[0082b01]@時,有[[異比丘]]從座起,整衣服,稽首禮足,合掌白佛言:「世尊!所說內觸法,我已取也。」時,彼比丘於佛前如是如是自[[記說]]-[三]-。如是如是世尊不悅。 @[0082b04]@爾時,尊者阿難在佛後執扇扇佛,佛告阿難:「如聖[[法、律]]內觸法,異於此比丘所說。」 @[0082b06]@阿難白佛:「今正是時,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賢聖法、律內觸法,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0082b08]@佛告阿難:「善哉,諦聽,當為汝說。此諸比丘取內觸法,應如是思惟:『若眾生所有種種眾苦生,此苦[[何因、何集、何生、何觸]]-[四]-?』作如是取時,當知此苦[[億波提]]-[五]-因、億波提集、億波提生、億波提轉-[1]-。 @[0082b12]@「復次,比丘內觸法,又億波提何因、何集、何生、何觸?彼取時當復知億波提[[愛因、愛集、愛生、愛觸]]-[六]-。 @[0082b14]@「復次,比丘取內觸法,當復知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觸。如是取時當知[[世間所念諦正之色]]-[七]-,[[於彼愛生而生、繫而繫、住而住]]-[八]-。 @[0082b17]@「若諸沙門、婆羅門於世間所念諦正之色,作常想、恒想、安隱想、無病想、我想、我所想而見,則於此色愛增長;愛增長已,億波提增長,億波提增長已,苦增長;苦增長已,則不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不解脫苦。譬如路側清涼池水,香味具足,有人以毒著中,陽春之月,諸行路者風熱渴逼,競來欲飲。有人語言:『士夫!此是清涼池-[2]-,色香味具足,然中有毒,汝等勿飲。若當飲者,或令汝死,或近死苦。而彼渴者不信而飲,雖得美味,須臾或死,或近死苦。』如是,沙門婆羅門見世間可念端正-[3]-之色,作常見、恒見、安隱見、無病見、我、我所見,乃至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0082c02]@「若諸沙門、婆羅門於世間可念端正[*]之色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十]-、無常、[[苦、空、非我]],彼愛則離,愛離故億波提離,億波提離故則苦離,苦離故則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離。譬如路側清涼池水,香味具足,有人以毒著中,陽春之月,諸行路者風熱渴逼,競來欲飲,有人語言:『此水有毒!汝等勿飲,若當飲者,或令汝死,或近死苦。』彼則念言:『此水有毒,若當飲者,或令我死,或近死苦,我且忍渴,食乾[[麨]]-[十一]-飯,不取水飲。』如是,沙門、婆羅門於世間可念之色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乃至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故,阿難!於此法如是見、如是聞、如是覺、如是知,於過去、未來亦如-[4]-此道。如是觀察。」 @[0082c1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億波提因、億波提集、億波提生、億波提轉」,巴利本作 Upadhinidānaṃ upadhisamudayaṃ upadhijātikaṃ upadhipabhavaṃ。 [2] 大正藏無「池」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3] 「正」,大正藏原為「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4] 「如」,宋、元、明三本作「於」。 ====[註解]==== [一] 內觸法:內心觸發的原理。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內在的探查」。 [二] 取:得到;把握。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把握」。 [三] 記說:決定說;確定說。這裡特指這位比丘有自信地解說。 [四] 何因、何集、何生、何觸:什麼是其原因?什麼是其集起?什麼產生它?什麼觸發它?其中「何觸」又譯為「何轉」,「轉」指依因緣而生起。 [五] 億波提:為音譯,義譯為「依著」、「有餘」,指生命存在的基礎。阿羅漢自知不受「後有」,即自證已無「億波提」。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依著」。 [六] 愛因、愛集、愛生、愛觸:「愛」是原因、「愛」而集起、「愛」而產生、「愛」而觸發。 [七] 世間所念諦正之色:世間可愛的美好的事物。「諦」疑為「端」的訛誤。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當世間中可愛的、令人滿意的色」。 [八] 於彼愛生而生、繫而繫、住而住:對於美好的事物,有貪愛生起才生起(貪愛),(有貪愛)繫著才繫著(貪愛),保持(在貪愛上)才保持(在貪愛上)。 [十] 如病、如癰、如刺、如殺:(譬喻色境的後患)如同疾病、膿瘡、毒刺、凶器。 [十一] 麨:一種將米、麥炒熟後磨粉製成的乾糧。讀音同「炒」。 ====[對應經典]==== * {ref>S12.66}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58。 ====[讀經拾得]==== ***內觸法** 內心觸發的原理,是覺察在面對可愛的境界時,如果有貪愛就會產生後有,導致不可避免的苦;如果觀察、思惟此可愛境界的過患,而不起貪愛,就不會產生後有,也就不會有苦。 本經以十二因緣的「名色」支、「愛」支、「有」支、「苦」支來舉例,雖然跳過了中間的「六入、觸、受」與「取」支,但實際上這幾支仍是發生了,例如要有「六入處」才看得到色境,只不過在本經的舉例中沒有特別提出來而已。 ***有毒的飲料喝不喝?** 當我們看到美色時,是否產生貪愛執著,進而作常想、恒想、安隱想、無病想、我想、我所想?佛陀說這樣的問題,就好像是口渴時見到了清涼甘甜、卻被下毒的池水,此時要喝還是不喝? 面對美色時,而能夠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不起貪愛執著、進而修行解脫,這就好像能忍住乾渴的人,雖然一開始會比較苦,但卻避免因為喝了毒水而喪命的災禍。 《雜阿含經》卷十八第490經:「欲者,謂眼所識色可愛、樂、念,染著色。耳聲、鼻香、舌味、身所識觸可愛、樂、念,染著觸。閻浮車!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CBETA, T02, no. 99, p. 127, b5-7) 美色本身只是世間的現象,凡夫心中錯誤的取相所導致的貪欲,才會帶來後患。 ====[進階辨正]==== *[[什麼是「沙門、婆羅門」]] =====(二九二)@@[0082c18]@@===== @[0082c18]@如是我聞: @[0082c18]@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082c1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云何思量觀察[[正盡苦]]-[一]-,[[究竟苦邊]]-[二]-?時,思量眾生所有眾苦,種種差別,此諸苦何因、何集、何生、何觸?思量取因、取集、取生、取觸。若彼取滅無餘,眾苦則滅,彼所乘-[1]-苦滅道跡如實知,修行彼[[向次法]]-[三]-,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取滅。 @[0082c24]@「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取何因、何集、何生、何觸?思量彼取愛因、愛集、愛生、愛觸。彼愛永滅無餘,取亦隨滅,彼所乘取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愛滅。 @[0082c29]@「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則思量彼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愛受因、受集、受生、受觸。彼受永滅無餘,則愛滅,彼所乘愛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受滅。 @[0083a05]@「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受觸因、觸集、觸生、觸緣。彼觸永滅無餘,則受滅,彼所乘觸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 @[0083a10]@「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觸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當知彼觸六入處因、六入處集、六入處生、六入處觸。彼六入處-[2]-滅無餘,則觸滅,彼所乘六入處滅-[3]-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 @[0083a15]@「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六入處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六入處名色因、名色集、名色生、名色觸。名色永滅無餘,則六入處滅,彼所乘名色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名色滅。 @[0083a21]@「復次,比丘思量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名色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名色識因、識集、識生、識觸。彼識欲滅無餘,則名色滅,彼所乘識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識滅。 @[0083a26]@「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識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識行因、行集、行生、行觸,-<作諸[[福行]]-[四]-,[[善識]]-[五]-生;作諸[[不福不善行]]-[六]-,不善識生;作[[無所有行]]-[七]-,無所有識生>-,是為彼識行因、行集、行生、行觸。彼行欲滅無餘,則識滅,彼所乘行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行滅。 @[0083b04]@「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行無明因、無明集、無明生、無明觸。-<彼福行無明-[4]-緣,[[非福行]]-[八]-亦無明緣,[[非福不福行]]-[九]-亦無明緣。>- @[0083b09]@「是故當知,彼行無明因、無明集、無明生、無明觸。彼無明永滅無餘,則行滅,彼所乘無明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無明滅。」 @[0083b12]@佛告比丘:「於意云何?若不樂無明而生明,復緣彼無明作福行、非福行、無所有行不?」 @[0083b14]@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多聞聖弟子不樂無明而生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如是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0083b18]@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我亦如是說,汝亦知此。於彼彼法起彼彼法,生彼彼法,滅彼彼法,滅、止、清涼、息、沒。若多聞聖弟子無明離欲而生明,[[身分齊受]]-[十]-所覺,身分齊受所覺時如實知;若[[壽分齊受]]-[十一]-所覺,壽分齊受所覺時如實知;身壞時壽命欲盡,於此諸受一切所覺滅盡無餘。-<譬如力士取新熟瓦器,乘熱置地,須臾散壞,熱勢悉滅。如是,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身分齊受所覺如實知,壽分齊受所覺如實知,身壞命終,一切受所覺悉滅無餘。>-」 @[0083b2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乘」字。 [2] 大正藏在「處」字之後有一「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 宋、元、明三本無「滅」字。 [4] 「明」,宋、元、明三本作「明無明」。 ====[註解]==== [一] 正盡苦:徹底地斷盡所有的苦。 [二] 究竟苦邊:到達苦的盡頭。 [三] 向次法:次第的修行法;「向」著一個、下一個(「次」)的次第修行「法」。 [四] 福行:有福的行為;能感召福報的行為。 [五] 善識:良善的心識。 [六] 不福不善行:能感召惡報的作惡行為,即「非福行」。 [七] 無所有行:心中一無所有、不善不惡的行為。也可以指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對象(所緣)的行為。 [八] 非福行:能感召惡報的行為。 [九] 非福不福行:既非福行、也非不福行,即「無所有行」。 [十] 身分齊受:身體終結的感受。「分齊」即分際、界限。 [十一] 壽分齊受:壽命終結的感受。 ====[對應經典]==== * {ref>S12.51}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59。 ====[讀經拾得]==== 「行緣識」的因果關係,本經舉例為「作諸福行,善識生;作諸不福不善行,不善識生;作無所有行,無所有識生」,行善得善識、作惡得惡識,作無所有的行為得到無所有的識。 但凡夫不管是作善的、惡的、不善不惡的行為,都仍是基於無明而造作,如經中說:「彼福行無明緣,非福行亦無明緣,非福不福行亦無明緣。」即使像是入於無色定的凡夫、或無色界的眾生,好像什麼事也沒做,卻仍是一種基於無明的行為,猶不能脫離輪迴。 =====(二九三)@@[0083c01]@@===== @[0083c01]@如是我聞: @[0083c01]@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083c02]@爾時,世尊告異比丘:「我已[[度疑]]-[一]-,離於猶豫,拔[[邪見]]-[二]-刺,不復[[退轉]],心無所著故,何處有我?為彼比丘說法;為彼比丘說賢聖、[[出世-[1]-]]-[三]-、[[空相應]]-[四]-、緣起隨順法,所謂[[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五]-。所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 @[0083c10]@「如是說法,而彼比丘猶有疑惑、猶豫,[[先不得得想、不獲獲想、不證證想]]-[六]-,今聞法已,心生憂苦、悔恨、[[朦-[2]-沒]]-[七]-、障礙。所以者何?-{有生而有滅,不生而不滅}--<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八]-、[[無為]]-[九]-,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因集故苦集,因滅故苦滅,斷諸逕路,滅於相續,[[相續滅滅]]-[十]-,是名苦邊。>-比丘!彼何所滅?謂有餘苦,彼若滅、止、清涼、息、沒,所謂一切取滅、愛盡、無欲、寂滅、涅槃。」 @[0083c2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世」,宋、元、明三本作「世坐」。 [2] 「朦」,大正藏原為「矇」,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朦」。 ====[註解]==== [一] 度疑:超越、克服了疑惑。 [二] 邪見: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見解。 [三] 出世:超出世俗;出離世間。 [四] 空相應:相應於空的;符合於空的。 [五] 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有了這個因此而有那個,這個生起因此那個生起。說明一切事物由因緣所成立,皆具有相依相待的關係。另譯為「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六] 先不得得想、不獲獲想、不證證想:之前(對緣起法)沒有得到卻自以為得到了,沒有獲得卻自以為獲得了,沒有證得卻自以為證得了。 [七] 朦沒:迷糊不清楚。 [八] 有為:有造作的;因緣而生的。「為」是「造作」的意思。 [九] 無為:無造作的;不是由因緣而生的(因此也不會隨因緣而滅)。例如涅槃。 [十] 相續滅滅:相續的因緣徹底滅盡。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二九四)@@[0083c23]@@===== @[0083c23]@如是我聞: @[0083c23]@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083c2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一]-。[[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二]-。此[[六觸入]]-[三]-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因起種種]]-[四]-。>-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若黠慧者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如是內有識身,外有名色,此二緣生[[六觸入處]],[[六觸]]所觸故,智者生苦樂受覺,因起種種。何等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愚夫、[[黠慧]]-[五]-,[[彼於我所修諸梵行-[1]-]]-[六]-者,有何差別?」 @[0084a04]@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七]-。善哉,世尊!唯-[2]-願演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0084a0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彼愚癡無聞凡夫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身壞命終,還復[[受身]]-[八]-;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以者何?此愚癡凡夫本不修梵行,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故,是故身壞命終,還復受身;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0084a14]@「-<若黠慧者無明所-[3]-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斷,愛緣盡;無明斷,愛緣盡故,身壞命終,更不復受>-;不更受故,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以者何?彼先修梵行,正向盡苦,[[究竟苦邊]]故,是故彼身壞命終,更不復受;更不受故,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凡夫及黠慧者,彼於我所修諸梵行,種種差別。」 @[0084a2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大正藏無「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3] 宋、元二本無「所」字。 ====[註解]==== [一] 識身:有識的身體,即身與心。 [二] 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在內有這個有識的身體,在外有名色(的境界),這身內和外境兩者的因緣而接觸。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依此身與外之名色,如是依此二者,有觸」。 [三] 六觸入:「六觸入處」的略稱。由「六觸」進入身心的管道,常特指六觸使人心意動搖、產生貪愛。六觸是「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這裡的「觸」特指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是十二因緣之一。 [四] 因起種種:因而生起種種(的身心)。相當的南傳經文沒這四個字。 [五] 黠慧:聰明有智慧。「黠」讀音同「狹」,聰明的意思。 [六] 彼於我所修諸梵行:他們在我(佛陀)這邊作各種清淨的修行。在此特指前述的「黠慧」的人。 [七] 法根、法眼、法依:佛法的根源,佛法的導引,佛法的依歸。 [八] 受身:(陷於輪迴而)投生。又譯為「受生」。 ====[對應經典]==== * {ref>S12.19}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61。 ====[讀經拾得]==== ***「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對應到十二因緣的識、名色、六入處、觸這幾支** 本經所說:「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包含了十二因緣的無明、行(愛緣繫)、識、名色、六入處(在身內)、觸這幾支。 本卷第284經:「其心驅馳,追逐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包含了十二因緣的識、名色、六入處、觸這幾支。 這些經文將「名色」解釋為可追逐的、身外的,也就是可以對應感知到的「六境」: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法境。前五者是物質的,也就是「色」,第六個「法境」是心理的,也就是「名」,因此「六境」也是一種「名色」。 《雜阿含經》卷三第68經等許多經都說「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尤其在十二因緣相關經文反覆提及,但這個過程是對應到當下身心的十二因緣的哪幾支?由於名色可對應到六境,而能合理推測根、境、識和合生觸的過程可對應到識、名色、六入處、觸這幾支,如下圖所示。 {{:agama:緣眼_色_生眼識_三事和合觸.jpg?1000|}} 自此,對相關經文已熟悉的同學,就可找出當下的身心的十二因緣各支之間的關係,可由哪些《雜阿含經》經文對應解說了。 不過,在根、境、識和合生觸的過程中,識是在六入處及名色之後,為什麼十二因緣中 (3) 識是在 (4) 名色 (5) 六入處之前呢?這個議題牽涉到較複雜的邏輯,可參考[[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五#三六六|卷十五第366經]]的「讀經拾得」,或本經的「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研討:名色的識不就是六識身,為何要分內外]] [[研討:十二因緣和「緣眼色生眼識」如何對應]] [[研討:十二因緣中為何識在名色和六入處前]] [[研討:十二因緣和「觸俱生受想思」可對應嗎]] =====[導讀:當下的因緣與三世的輪迴]===== 在《雜阿含經》中,十二因緣主要用來解釋當下身心的因緣;在其他的經論中,也有以十二因緣來解釋三世的輪迴。 用十二因緣解釋當下身心的因緣,詳見《雜阿含經》[[http://buddhaspace.org/agama/2.html#導讀_十二因緣|卷二]]、三相關各經。以經中所說「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為例,在根緣境生識而觸的當下,就已經完成了一次的十二因緣,但由於我們誤認其中有我、我所,起了貪愛,造下了業,而讓這些心識不斷地相互攀緣、增長擴大。 每一次的十二因緣雖然當下就已經完成,但這不表示未來就不會有作用。這就好像在推骨牌,從微觀的角度,每一個骨牌撞擊下一個骨牌都是在一剎那間發生;從巨觀的角度來看,就會看到骨牌的推動與相疊持續不斷地發生,延續成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用十二因緣解釋三世的輪迴,則有如下的說法: ^ 第幾支 ^ 分類 ^ 名稱 ^ 意義 ^ | 1 | 過去因 | 無明 | (過去世的)沒有智慧 | | 2 | 過去因 | 行 | (過去世的)身行、口行、意行所造的業 | | 3 | 現在果 | 識 | 投胎而有新的一生的識 | | 4 | 現在果 | 名色 | 有胎形,初步的身心,但尚未長出六入處 | | 5 | 現在果 | 六入處 | 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長成 | | 6 | 現在果 | 觸 | 出胎與外境接觸;六觸 | | 7 | 現在果 | 受 | (接觸後產生)感受 | | 8 | 現在因 | 愛 | (對於感受產生)貪愛 | | 9 | 現在因 | 取 | (由於貪愛,因此)執取 | | 10 | 現在因 | 有 | (因為執取,所以有)積集的善惡業,能感招未來的果報 | | 11 | 未來果 | 生 | (未來世的)出生 | | 12 | 未來果 | 老病死憂悲惱苦 | (未來世的)衰滅及苦果 | \\ 一念之起,當下輪迴,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斥了十二因緣,這些因緣累積起來,也造就了人的一生,乃至三世的輪迴。 {{ :agama:鸚鵡螺.jpg?320|圖片出自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8/NautilusCutawayLogarithmicSpiral.jpg/1920px-NautilusCutawayLogarithmicSpiral.jpg}} 數學或物理造詣較深的同學,也可用「碎形」或「複雜系統」的「自相似性」來理解這樣的現象:鸚鵡螺切中間一小塊來看,其數學構成符合黃金比例,累積起來的大塊也符合黃金比例,整個螺形也是黃金比例,這就是「自相似性」。在數學上,具有自相似性的碎形的生成是基於一個不斷疊代的方程式,即一種基於遞迴的反饋系統。類似地,人們當下的身心運作符合十二因緣的模式,而當下的因緣長久累積之後,造就了宏觀的輪迴生死,也具有自相似性而符合十二因緣的模式。 阿羅漢破除無明、有智慧,則在根緣境生識而觸的當下,生起明觸,觸生受、想但不造業,也不見我、我所,而能不受後有,解脫當下的因緣及三世的輪迴。 =====(二九五)@@[0084a23]@@===== @[0084a23]@如是我聞: @[0084a23]@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084a2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此身]]-[一]-非汝所有,亦非餘人所有。謂六觸入處,[[本修行願]]-[二]-,受得此身。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彼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善正思惟觀察:『有此[[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所謂此有故,有當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是名[[有因有緣世間集]]-[三]-。謂此無故,六識身無,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無,謂此無故,無有當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若多聞聖弟子於世間集、世間滅如實正知-[1]-,[[善見、善覺、善入]]-[四]-,是名聖弟子招此善法、得此善法、知此善法、入此善法,覺知、覺見世間生滅,成就賢聖-[2]-出離、貫穿-[3]-、正盡苦,究竟苦邊。所以者何?謂多聞聖弟子世間集滅如實知,善見、善覺、善入故。」 @[0084b10]@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知」,宋、元、明三本作「智」。[*] [2] 「賢聖」,明本作「聖賢」。 [3] 「貫穿」,大正藏原為「實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貫穿」。 ====[註解]==== [一] 此身:這個身體。可注意本經經文稍後「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當中的「身」則不是指身體,而是指種類、集合。 [二] 本修行願:以往所作的行為和欲望。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是舊業,應該被看作被造作的、被思所製造的」。 [三] 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緣(條件)使得世間聚集而生起。 [四] 善見、善覺、善入:徹底地觀察、理解、證悟。 ====[對應經典]==== * {ref>S12.37} * 參考 {ref>Za14.12} ====[讀經拾得]==== 身體不是自己(例如恆常不變的靈魂)所擁有,也不是其他人(例如造物主)所擁有,而是由過去六根接觸六境時、身心造作的因緣相續所生的。 ====[進階辨正]==== [[研討:《雜阿含經》第295經的「貫穿」指什麼]] =====(二九六)@@[0084b12]@@===== @[0084b12]@如是我聞: @[0084b12]@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084b1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因緣法]]-[一]-及[[緣生法]]-[二]-。 @[0084b14]@「-{因緣法}-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0084b16]@「-{緣生法}-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三]-,>-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四]-,[[審諦]]-[五]-、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 @[0084b26]@「-{聖弟子不求過去世,不求未來世,不著我見、眾生見、壽者見}-多聞聖弟子於此因緣法、緣生法正[*]知善見,不求[[前際]]-[六]-,言:『我過去世若有、若無?我過去世何等類?我過去世何如?』不求[[後際]]-[七]-:『我於當來世為有、為無?云何類?何如?』內不猶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為前?誰終當云何之?此眾生從何來?於此沒當何之?』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繫,謂說[[我見]]-[八]-所繫、說[[眾生見]]-[九]-所繫、說[[壽命見]]-[十]-所繫、[[忌諱吉慶見]]-[十一]-所繫,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多聞聖弟子於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 @[0084c09]@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因緣法:事物是依於條件而生起的法則。又譯為「緣起法」。 [二] 緣生法:依緣(條件)而生的事物。 [三] 法住、法界:真理是穩固的、真理維持其特性。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那個界住立、法安住性」。 [四] 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真理是穩固的、真理是空的、真理是真實(真如)的、真理自然就是這樣(不是由誰所訂定的)、真理不離開真實、真理無異於真實。如,意為「真實」。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法安住性、法決定性、真實性、特定條件性、無誤性、無例外性」。 [五] 審諦:精確。 [六] 前際:過去。 [七] 後際:未來。 [八] 我見:執著於有「我」的見解。 [九] 眾生見:執著於眾生實有的見解,不了知眾生是因緣生滅的。又譯為「眾生相」、「眾生想」、「有情論」。 [十] 壽命見:執著於壽命長短的見解,不了知壽命是因緣生滅的。又譯為「壽者相」、「壽命想」、「命者論」。 [十一] 忌諱吉慶見:執著於無益解脫的吉凶禁忌。又譯為「吉凶論」。 ====[對應經典]==== * {ref>S12.20} * 參考[[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26/1537_012.htm|《阿毗達磨法蘊足論》緣起品第二十一]]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63。 ====[讀經拾得]==== *本經說明了聖弟子不求過去世、不求未來世,心不猶豫,不著我見、眾生見、壽命見,呼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CBETA, T08, no. 235, p. 751, b27-28)、「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CBETA, T08, no. 235, p. 750, b7)。 *本經中說「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佛陀只是發現本來就存在的真理,本卷第299經也說:「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CBETA, T02, no. 99, p. 85, b24-26) ====[進階辨正]==== [[研討:十二因緣的次序]] [[什麼是「法住法界」]] [[什麼是「審諦」]] =====[導讀:因緣與中道]===== 許多人執著於世間的「有」,認為自己的靈魂、或造物主、或萬物,可以永恆的存在。這種見解,稱為「常見」。 也有人執著於世間的「無」,認為殺人放火都沒關係,反正人死後就一了百了,只是早死晚死的差別。這種見解,稱為「斷見」。 佛陀則告訴我們,執著於「常見」、「斷見」都不能解脫,要觀世間因緣而生、因緣而滅:因為了知世間是因緣而生,所以不落入「常見」,因為了知世間會因緣而滅,所以不落入「斷見」,這就是所謂「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即出自本卷第297、300、301經,及卷十第262經。 由於不知道因緣法,外道產生了五花八門的邪見,例如有外道主張「命即是身」,認為生命(靈魂)即是肉體,兩者不可以分離,也就是將身體認為是「我」。另外也有外道主張「命異身異」,認為生命(靈魂)是一回事,肉體是另一回事,兩者可以分離,也就是認為心理或有個靈魂是「我」。 佛陀則發現身心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的,沒有恆常的自我,肉體敗壞後還是會由於因緣而輪迴,因此「命即是身」是錯誤的;身體和心理是交互影響的、互相緣生的,不能單獨存在,也不是有個「靈魂」作為恆常的自我,因此「命異身異」也是錯誤的。(附帶一提,人摸不到鬼的形體,並不是因為鬼只有靈魂沒有身體,而是因為鬼和人的身體組成不同,就像不同頻率的電台不互相干擾。) 知道緣起緣滅的中道,就不會落入這些邪見,也才能確實地對症下藥,斷除因緣的鎖鏈而解脫輪迴。 =====(二九七)@@[0084c11]@@===== @[0084c11]@如是我聞: @[0084c11]@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 @[0084c1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二]-,[[善義善味]]-[三]-,純一清淨,梵行清白,所謂大空法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大空法經}--<云何為大空法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四]-,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純大苦聚集。>- @[0084c16]@「緣生老死者,若有問言:『彼誰老死?老死屬誰?』彼則答言:『我即老死,今老死屬我,老死是我。』所言:『[[命即是身]]-[五]-。』或言:『[[命異身異]]-[六]-。』[[此則一義,而說有種種]]-[七]-。若見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無有]]-[八]-。若復見言:『命異身異。』梵行者所無有。[[於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九]-。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緣無明故有行。 @[0084c25]@「若復問言:『誰是行?行屬誰?』彼則答言:『行則是我,行是我所。』彼如是:『命即是身。』或言:『命異身異。』彼見命即是身者,梵行者無有;或言命異身異者,梵行者亦無有。離此二邊,正向中道。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1]-,所謂緣無明行。 @[0085a01]@「諸比丘!若無明離欲而生明,彼誰老死?老死屬誰者?老死則斷,則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若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彼誰生?生屬誰?乃至誰是-[2]-行?行屬誰者?行則斷,則知斷其[[根本]]-[十]-,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若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彼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是名大空法經。>-」 @[0085a09]@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大正藏在「見」字之後有「所知」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 「是」,宋、元、明三本無「是」字。 ====[註解]==== [] 拘留搜:在拘留國中。其中「拘留」是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恆河上游西岸,相當於現今的德里所在,「搜」為地方的複數語尾。又譯為「拘樓瘦」、「拘留沙」、「拘流沙」。 [] 調牛聚落:地名,是佛陀教化遊歷最西北端的城市。又譯為「調伏駮牛聚落」、「雜色牧牛聚落」、「法行城」,音譯為「劍磨瑟曇拘樓都邑」、「劍摩瑟曇拘樓都邑」、「劫摩沙住處」。 [二] 初、中、後善:開頭、中間、結尾都是善的。 [三] 善義善味:意義正確,文句正確。 [四]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有了這個因此而有那個,這個生起因此那個生起。說明一切事物由因緣所成立,皆具有相依相待的關係。 [五] 命即是身:生命(靈魂)即是肉體,兩者不可以分離。另譯為「彼命彼身」、「是命是身」。 [六] 命異身異:生命(靈魂)是一回事,肉體是另一回事,兩者可以分離。 [七] 此則一義,而說有種種:這些都是同樣的(因為不了解因緣),而產生種種不同的說法。 [八] 彼梵行者所無有:(佛教的)清淨的修行人沒有這種見解。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則無梵行生活」。 [九] 於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對於常見與斷見二邊,心不認同,而是正確地向著中道。「中道」指不走極端、不偏不倚的觀念或行為。 [十] 根本:這裡指生死流轉的根源。 ====[對應經典]==== * {ref>S12.35} * {ref>S12.36}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64。 ====[讀經拾得]==== =====(二九八)@@[0085a11]@@===== @[0085a11]@如是我聞: @[0085a11]@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 @[0085a1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緣起法,[[法說]]-[一]-、[[義說]]-[二]-。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0085a13]@「云何緣起法法說?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緣起法法說。 @[0085a16]@「-{十二因緣各支的解說}-云何義說?謂緣無明行者。彼云何無明?若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三]-、若劣若勝、染污清淨,分別緣起,皆悉不知;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於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癡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 @[0085a25]@「緣無明行者,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四]-。緣行識者,云何為識?謂六識身——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緣識名色者,云何名?謂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云何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此色及前所說名,是為名色。緣名色六入處者,云何為六入處?謂六[[內入處]]——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緣六入處觸者,云何為觸?謂六觸身——眼觸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緣觸受者,云何為受?謂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緣受愛者,彼云何為愛?謂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五]-。緣愛取者,云何為取?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取]]-[六]-。緣取有者,云何為有?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七]-。緣有生者,云何為生?若彼彼眾生,彼彼身種類生-[1]-,超越和合出生,得陰、得界、得入處、得命根,是名為生。緣生老死者,云何為老?若髮白露頂,皮緩根熟,支弱背僂,垂頭呻吟,短氣前輸,柱-[2]-杖而行,身體黧黑,[[四體]]-[八]-班駮,闇鈍垂熟,[[造行艱難羸劣]]-[九]-,是名為老。云何為死?彼彼眾生,彼彼種類沒、遷移、身壞、壽盡、火離、命滅,捨陰時到,是名為死。此死及前說老,是名老死。是名緣起義說。」 @[0085b19]@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大正藏在「生」字之前有一「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 「柱」,宋、元、明三本作「任」。 ====[註解]==== [一] 法說:佛法的原理。例如如實知見的緣起法。 [二] 義說:義理的分別。例如緣起各支的個別解說。 [三] 習不習:該親近、不該親近。另譯作「可習法、不可習法」。 [四] 身行、口行、意行:身體的造作、言語的造作、意念的造作。「行」指造作;業;潛在形成力。 [] 不苦不樂受:不是苦、也不是樂的感受。又譯為「捨受」。 [五] 欲愛、色愛、無色愛:欲界眾生(感官之欲)的渴愛、(斷除淫欲的)色界眾生的渴愛、(斷除淫欲與物質欲的)無色界眾生的渴愛。 [六] 欲取、見取、戒取、我取:執著欲貪,執著邪見(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見解),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執著認為「有我」。其中「取」即執著。 [七] 欲有、色有、無色有:欲界的存在、色界的存在、無色界的存在。「有」表示生命的存在、積集的善惡業。 [八] 四體:四肢。 [九] 造行艱難羸劣:動作、行為艱難瘦弱。 ====[對應經典]==== * {ref>Ze49.05} * {ref>S12.01} * {ref>S12.02} * [[http://www.cbeta.org/result/T02/T02n0124.htm|《緣起經》。]] * [[https://suttacentral.net/d211/xct/dege| 藏傳《緣起經》D211/Q877。]] * [[https://suttacentral.net/sf165/san/tripathi|《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65。]] * [[https://suttacentral.net/sf238/san/vaidya|《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238。]]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256。 ====[讀經拾得]==== 本經將十二因緣展開,一一舉例解說各支的意義,整理如下表: ^ 第幾支 ^ 名稱 ^ 解說 ^ | 1 | 無明 | 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淨,分別緣起,皆悉不知;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於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癡闇、無明、大冥 | | 2 | 行 | 身行、口行、意行 | | 3 | 識 |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 | 4 | 名色 | 五陰 | | 5 | 六入處 | 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 || | 6 | 觸 | 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 | 7 | 受 |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 | 8 | 愛 | 欲愛、色愛、無色愛 | | 9 | 取 | 欲取、見取、戒取、我取 | | 10 | 有 | 欲有、色有、無色有 | | 11 | 生 | 出生 | | 12 | 老死 | 若髮白露頂,皮緩根熟,支弱背僂,垂頭呻吟,短氣前輸,柱杖而行,身體黧黑,四體班駮,闇鈍垂熟,造行艱難羸劣;彼彼眾生,彼彼種類沒、遷移、身壞、壽盡、火離、命滅,捨陰時到 || \\ =====(二九九)@@[0085b21]@@===== @[0085b21]@如是我聞: @[0085b21]@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 @[0085b22]@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謂緣起法為世尊作,為餘人作耶?」 @[0085b24]@佛告比丘:「-{佛陀只是發現本來就存在的真理}--<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0085b29]@佛說此經已。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1]-。 ====[校勘]==== [1] 「奉行」,宋、元、明三本作「隨喜作禮而去」。 ====[註解]==== ====[讀經拾得]==== =====(三〇〇)@@[0085c03]@@===== @[0085c03]@如是我聞: @[0085c03]@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 @[0085c04]@時,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慶慰,慶慰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云何?瞿曇!為[[自作自覺]]-[一]-耶?」 @[0085c06]@佛告婆羅門:「我說此是[[無記]]-[二]-,自作自覺,此是無記。」 @[0085c07]@「云何?瞿曇![[他作他覺]]-[三]-耶?」 @[0085c08]@佛告婆羅門:「他作他覺,此是無記。」 @[0085c09]@婆羅門白佛:「云何?我問自作自覺,說言無記;他作他覺,說言無記,此義云何?」 @[0085c10]@佛告婆羅門:「-{非自作自覺、非他作他覺,因緣說離於斷常二邊}--<自作自覺則墮[[常見]]-[四]-,他作他覺則墮[[斷見]]-[五]-。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1]-,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0085c15]@佛說此經已,彼婆羅門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校勘]==== [1] 「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巴利本作 Ete ubho ante anupagamma majjhena Tathāgato dhammaṃ deseti。 ====[註解]==== [一] 自作自覺:自己所作、自己所受。指世間苦樂等一切,都是我自己所作的,造業者即受報者。 [二] 無記:不加以討論或回答。 [三] 他作他覺:他人所作、(另外的)他人所受。指世間苦樂等一切,都是他人所作的,造業者和受報者不同。 [四] 常見:認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的見解。例如認為有「真我」或「造物主」永恆不變的見解。又稱為「有見」。 [五] 斷見:斷滅的見解。例如認為「人死後塵歸塵、土歸土,一無所有」的見解。又稱為「斷滅見」、「無見」。 ====[對應經典]==== * {ref>S12.46}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67。 ====[讀經拾得]==== 本卷先前第288經也說苦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而是因緣生滅。 這些外道認為的「自作自覺」、「他作他覺」,都是以「我」為中心,而對世間的本質進行臆測。佛教則是從緣起來看世間,了知世間因緣生、因緣滅,而不是以「我」為中心。 =====(三〇一)@@[0085c17]@@===== @[0085c17]@如是我聞: @[0085c17]@一時,佛住[[那梨聚落]]-[一]-深林中待賓舍。 @[0085c18]@爾時,尊者𨅖陀迦旃延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正見。云何正見?云何世尊[[施設]]-[二]-正見?」 @[0085c20]@佛告𨅖陀迦旃延:「-{何謂正見}--<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無,[[為取所觸]]-[三]-;取所觸故,或依有、或依無。若無此取者,[[心境繫著使不取、不住、不計我]]-[四]-。苦生而生,苦滅而滅,於彼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自知,是名正見,是名如來所施設正見。>-所以者何?[[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五]-;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是名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0086a02]@佛說此經已,尊者𨅖陀迦旃延聞佛所說,不起諸漏,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註解]==== [一] 那梨聚落:村落名,位於跋耆國拘利村至鞞舍離的路上,附近有牛角娑羅林。又譯為「那梨迦聚落」、「那陀村」、「那提」。 [二] 施設:安立;描述。 [三] 為取所觸:被執取所引發。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為攀住、執取、黏著所束縛」。 [四] 心境繫著使不取、不住、不計我:對於心接觸境而執著的煩惱,不執取、不依著、不思量為「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對攀住、執取、心的依處、執持、煩惱潛在趨勢不攀取、不緊握,不固持『我的真我』」。 [五] 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契合真理地正確知道、見到世間的集起,就不會有「世間無」的見解(斷見)。 ====[對應經典]==== * {ref>S12.15}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68。 ====[讀經拾得]==== =====(三〇二)@@[0086a04]@@===== @[0086a04]@如是我聞: @[0086a04]@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0086a05]@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出耆闍崛山,入王舍城乞食。 @[0086a06]@時,有阿支羅迦葉-[1]-為營小事,出王舍城,向耆闍崛山,遙見世尊。見已,詣佛所,白佛言:「瞿曇!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2]-不?」 @[0086a09]@佛告迦葉:「今非論時,我今入城乞食,來還則是其時,當為汝說。」 @[0086a10]@第二亦如是說,第三復問:「瞿曇!何為我作[[留難]]-[一]-?瞿曇!云何有異?我今欲有所問,為我解說。」 @[0086a13]@佛告阿支羅迦葉:「隨汝所問。」 @[0086a13]@阿支羅迦葉白佛言:「云何?瞿曇!苦自作耶?」 @[0086a14]@佛告迦葉:「苦自作者,此是無記。」 @[0086a15]@迦葉復問:「云何?瞿曇!苦他作耶?」 @[0086a16]@佛告迦葉:「苦他作者,此亦無記。」 @[0086a16]@迦葉復問:「苦自他作耶?」 @[0086a17]@佛告迦葉:「苦自他作,此亦無記。」 @[0086a18]@迦葉復問:「云何?瞿曇!苦非自非他無因作耶?」 @[0086a19]@佛告迦葉:「苦非自非他無因作者-[3]-,此亦無記。」 @[0086a20]@迦葉復問:「云何無因作者?瞿曇!所問苦自作耶?」答言:「無記。」「他作耶?自他作耶?非自非他無因作耶?」答言:「無記。」「今無此苦耶?」 @[0086a23]@佛告迦葉:「非無此苦,然有此苦。」 @[0086a23]@迦葉白佛言:「善哉,瞿曇!說有此苦,為我說法,令我知苦見苦。」 @[0086a25]@佛告迦葉:「若受即自受者,我應說苦自作,若-[4]-他受他即受者,是則他作,若受自受他受,復與苦者。如是者自他作,我亦不說,若不因自他,無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說。離此諸邊,說其中道,如來說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0086b03]@佛說此經已,阿支羅迦葉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0086b04]@時,阿支羅迦葉[[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狐疑,不由他知、不因他度,於正法、律心得無畏,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度,我從今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盡壽作優婆塞,證知我。」 @[0086b08]@阿支羅迦葉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0086b09]@時,阿支羅迦葉辭世尊去不久,為[[護犢牸牛]]-[二]-所觸殺,於命終時,[[諸根]]清淨,顏色鮮白。 @[0086b11]@爾時,世尊入城乞食。時,有眾多比丘亦入王舍城乞食,聞有傳說:「阿支羅迦葉從世尊聞法,辭去不久,為牛所觸殺,於命終時,諸根清淨,顏色鮮白。」諸比丘乞食已,還出,[[舉]]衣鉢,洗足,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眾多比丘入城乞食,聞阿支羅迦葉從世尊聞法、律,辭去不久,為護犢牛所觸殺,於命終時,諸根清淨,顏色鮮白。世尊!彼生何趣?何處受生?彼何所得?」 @[0086b20]@佛告諸比丘:「彼已見法、知法、次法、不受於法,已[[般涅槃]]-[三]-,汝等當往供養其身。」 @[0086b22]@爾時,世尊為阿支羅迦葉授-[5]-[[第一記]]-[四]-。 ====[校勘]==== [1] 「阿支羅迦葉」,巴利本作 Acela-Kassapa。 [2] 「與」,元、明二本作「以」。 [3] 大正藏無「無因作者」四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4] 「若」,宋、元、明三本作「苦」。 [5] 「授」,大正藏原為「受」,今依據明本改作「授」。[*] ====[註解]==== [一] 留難:阻留、刁難。 [二] 護犢牸牛:保護小牛的母牛。「犢」讀作「獨」,幼牛。「牸」讀作「子」,母牛。 [三] 般涅槃:「般」為完全,「涅槃」為滅除煩惱、生死。這裡特指解脫者的去世。 [四] 第一記:記說為最高成就者,即「阿羅漢」。 ====[對應經典]==== * {ref>S12.17} * [[http://tripitaka.cbeta.org/T14n0499_001|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69。 ====[讀經拾得]==== 阿支羅迦葉問佛陀:「苦是自作的嗎?是他作的嗎?是自他作的嗎?是無因作的嗎?」佛陀對於這些問題都不予回答。 有人會想說:「『自他作』是指『部分是自己所作,部分是他人所作』,好像還算合理,為什麼佛陀也不回答?」 無論是「自作」、「他作」還是「自他作」,都是以「我」為中心而對世間的本質進行臆測;佛陀則不以自己或他人的「我」為中心,而是以「緣起」來看世間,了知世間是因緣生、因緣滅。 因為阿支羅迦葉所問的問題本身就錯了,所以佛陀沒有回答。然而阿支羅迦葉並沒有因此惱羞成怒,反而更謙遜地向佛陀請教,直到問對了問題,終於搞懂了因緣法,證得了阿羅漢。 =====(三〇三)@@[0086b24]@@===== @[0086b24]@如是我聞: @[0086b24]@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0086b25]@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於路見玷牟留[[外道出家]]-[一]-,[[少-[1]-有所營]]-[二]-,至耆闍崛山遊行,遙見世尊,往詣其所,共相慶慰,共相慶慰已,於一面住,白佛言:「瞿曇!欲有所問,寧有閑暇為解說不?」 @[0086b29]@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今非論時,須入城乞食,來還當為汝說。」 @[0086c02]@第二說亦如是。第三復請:「沙門瞿曇!將於我所作留難不?欲有所問,為我解說。」 @[0086c04]@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隨汝意問,當為汝說。」 @[0086c05]@玷牟留外道出家即問:「沙門瞿曇!苦樂自作耶?」 @[0086c06]@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說苦樂自作者,此是無記。」 @[0086c07]@復問:「沙門瞿曇!苦樂他作耶?」 @[0086c08]@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說苦樂他作者,此是無記。」 @[0086c09]@復問:「沙門-[2]-瞿曇!苦樂-[3]-自他作耶?」 @[0086c10]@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說苦樂自他作者,此是無記。」 @[0086c11]@復問:「瞿曇!苦樂非自非他無因作耶?」 @[0086c12]@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說苦樂非自非他無因作者,此是無記……」廣說如上阿支羅迦葉經,乃至世尊為玷牟留外道出家授[*][[第一記]]。 ====[校勘]==== [1] 「少」,大正藏原為「小」,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少」。 [2] 大正藏無「沙門」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大正藏在「樂」字之後有一「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一] 外道出家:泛稱佛弟子以外的出家人,另譯作「異學」。 [二] 少有所營:有些事情要辦。 ====[對應經典]==== * {ref>S12.18}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70。 ====[讀經拾得]====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