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七======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見相應 (2/2)]===== 《雜阿含經》「見相應」的內容為卷六第133~138經及本卷第139~171經,闡述: *為什麼會產生邪見? *邪見有哪些例子? *如何破除邪見? =====(一三九)@@[0042c15]@@===== @[0042c15]@如是我聞: @[0042c1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2c1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何所[[著]],何所見[[我]],若未起憂、悲、惱、苦-[1]-令起,已起憂、悲、惱、苦重令增廣?」 @[0042c18]@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2]-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0042c20]@佛告諸比丘:「-<[[色]]有故,色起,色繫、著故,於色見我,未起憂、悲、惱、苦[*]令起,已起憂、悲、惱、苦[*]重令增廣。[[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諸比丘,於意云何?色為常耶?為非常耶?」 @[0042c24]@答曰:「[[無常]],世尊!」 @[0042c24]@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0042c25]@答曰:「是苦,世尊!」 @[0042c25]@「如是,比丘!若無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繫、著、見我,若未起憂、悲、惱、苦[*]令起,已起憂、悲、惱、苦[*]重令增廣。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0042c28]@「是故,諸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0043a03]@「若復[[見、聞、覺、識]]、[[起、求、憶]]-[一]-、隨覺、隨觀,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0043a04]@「若見有我、有世間、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變易,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0043a06]@「若復見有-[3]-非此世我、非此世[[我所]]、非當來我、非當來我所,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0043a09]@「若[[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見處]]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者,於佛狐疑斷,於法、僧狐疑斷。 @[0043a11]@「是名,比丘!多聞聖弟子[[不復堪任]]作[[身、口、意業]]趣[[三惡道]];[[正使放逸]],聖弟子[[決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來]],作[[苦邊]]。」 @[0043a1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惱、苦」,宋、元、明三本作「苦、惱」。[*] [2]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3] 「見有」,大正藏原為「有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見有」。 ====[註解]==== [一] 起、求、憶:所生起的、所尋求的、所憶念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所(獲)得、所(尋)求、心之所思惟」。 ====[讀經拾得]==== 本經意義同卷六第133經,註解也可參見該經。 =====(一四〇、一四一)@@[0043a16]@@===== @[0043a16]@次經亦如是。差別者,苦、集、滅、道狐疑斷。 @[0043a18]@次經亦如是。差別者,佛、法、僧、苦、集、滅、道狐疑斷。 ====[註解]==== ====[讀經拾得]==== =====(一四二)@@[0043a20]@@===== @[0043a20]@如是我聞: @[0043a20]@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3a2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未起我、我所、[[我慢使繫著|我慢繫著使]]起,已起我、我所、我慢繫著使重令增廣?」 @[0043a24]@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乃至……。 @[0043a2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1]-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所」字。 ====[註解]==== ====[對應經典]==== * {ref>Za06.28} * {ref>S22.151}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見相應24〉第2經這是我的經。 ====[讀經拾得]==== =====(一四三、一四四)@@[0043a27]@@===== @[0043a27]@第二、第三經亦復如上。 ====[註解]==== ====[讀經拾得]==== =====(一四五)@@[0043a28]@@===== @[0043a28]@如是我聞: @[0043a28]@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3a2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若未起[[有漏]]、障礙、燒然、憂、悲、惱、苦生,已起有漏、障礙、燒然、憂、悲、惱、苦重令增廣?」 @[0043b03]@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註解]==== ====[讀經拾得]==== =====(一四六)@@[0043b05]@@===== @[0043b05]@如是我聞: @[0043b0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3b0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若[[三受]]-[一]-於-[1]-世間轉?」 @[0043b08]@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校勘]==== [1] 「於」,大正藏原為「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 ====[註解]==== [一] 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對應經典]==== * {ref>S35.105} * {ref>S22.150} ====[讀經拾得]==== =====(一四七)@@[0043b10]@@===== @[0043b10]@如是我聞: @[0043b10]@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3b1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三苦]]-[一]-世間轉?」 @[0043b12]@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註解]==== [一] 三苦:苦苦、壞苦、行苦。「苦苦」指身心的苦,「壞苦」指事物毀壞或樂受消失的苦,「行苦」指無常即是苦。 ====[讀經拾得]==== 搭配上一經的「三受」來看,三受會有三苦,因此說「觀受是苦」、「諸​受皆苦」。 =====(一四八)@@[0043b15]@@===== @[0043b15]@如是我聞: @[0043b1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3b1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世八法]]-[一]-世間轉?」 @[0043b18]@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註解]==== [一] 世八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種世間法。另譯為「世間八法」、「八風」。 ====[讀經拾得]==== 民間小說相傳,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有次提了一首詩:「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頗為得意,遣書僮送給他的好友佛印禪師。 禪師看了詩,揮毫批了兩個字,就叫書僮帶回去。 蘇東坡打開回文一看,竟然是「放屁」兩個字,立刻乘船過江,找禪師理論。 渡江到了金山寺,誰知佛印禪師已外出雲遊去了。而禪師的門板上貼了一個聯子,上面寫著:「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這則故事不見於史傳,然而也反應了佛經中所說的八風,早已為民間所熟悉。 唯有於五陰離我見、捨欲貪,才能不為八風所動。 =====(一四九)@@[0043b20]@@===== @[0043b20]@如是我聞: @[0043b20]@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3b2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我勝、我等、我卑]]-[一]-』?」 @[0043b23]@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註解]==== [一] 我勝、我等、我卑:我認為我比別人強、我認為我跟別人差不多、我認為我比別人差。 ====[對應經典]==== * {ref>S35.108} ====[讀經拾得]==== =====(一五〇)@@[0043b26]@@===== @[0043b26]@如是我聞: @[0043b2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3b2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有勝我者、有等我者、有卑我者』?」 @[0043c01]@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註解]==== ====[對應經典]==== * 參考 {ref>S35.108} ====[讀經拾得]==== =====(一五一)@@[0043c03]@@===== @[0043c03]@如是我聞: @[0043c0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3c0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無勝我者、無等我者、無卑我者』?」 @[0043c07]@諸比丘白佛言-[1]-:「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言」字。 ====[註解]==== ====[對應經典]==== * 參考 {ref>S35.108} ====[讀經拾得]==== =====[導讀:外道的見解]===== 古印度傳統的婆羅門教認為有「恆常、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我」,而要追尋真我。另外還有六種主要的外道,是反對婆羅門思想的自由思想家,佛教稱為「外道六師」。 不管是婆羅門教的追尋真我,或是外道六師,都是錯誤的見解,佛弟子由於知道正法,而能不受這些邪見所縛,有了正確的見解,才會有正確的行為,並達成解脫。 外道六師是: -富蘭那迦葉:否認善、惡的業報,認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種種惡事不會有罪報;作種種善事,也不會有好報。可說是無因果、無道德論者。(例如第162經所述的邪見。) -末迦梨瞿舍利子:認為人的際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為造成的,一切隨命運擺布,努力是徒然的。無論愚智,都要輪迴受諸苦樂,直到八萬四千大劫後,就自然得到解脫。因此也否定因果論,認為人所作的善事惡事都是徒然。可說是宿命論者。(例如第155、163經所述的邪見。)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認為人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造成,死後還歸地、水、火、風,全部敗壞,一了百了,沒有來生。作善作惡都沒有報應,所以不須布施乃至祭祀,只管追求快樂,而否定道德。可說是順世派、唯物快樂主義者。(例如第154、156經所述的邪見。) -迦羅拘陀迦栴延:認為眾生的存在有七種成分是真實的:地、水、火、風、苦、樂、命。這七種成分不必靠任何條件產生,而能安住不變。因此,縱使用刀砍頭,也不會死,因為刀只是在七法之中穿過罷了。因此也沒有揮刀的人,也沒有被砍的人,否定善惡觀念、道德觀念。可說是無因論的實有論者。(例如第161經所述的邪見。) -先闍那毘羅胝子:認為所謂真理只不過是主觀上以為是真的,要不陷於主觀的執著,最穩當的做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場。這一派沒有自己固定的主張,而是仗著語言的技巧去駁倒對手,類似中國的「白馬非馬論」。可說是懷疑論、不可知論者。(例如第164經所述的邪見。) -尼揵子: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其餘五派相比,較類似佛教提倡修行,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在卷五、卷二十一等卷中都有相關記載。) 除了外道六師外,當時百家爭鳴,對於宇宙和人生有六十二種不正確的見解,稱為「外道六十二見」,可歸納為以下八類: -常論:主張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人死後自我再生於來世而以現狀相續,永遠不會改變。這就是「常見」,「靈魂永生」的概念即是常見的一種。另一種常見,則是婆羅門教的「梵我如一」,認為我與大梵(造物主、大我)是一體的,因此而不滅。(參見第152、153、166、167經,以及第168經部分所述的邪見。) -半常半無常論:主張大梵(造物主、大我)是常,眾生則是無常的。(參見第165經以及第169經部分所述的邪見。) -有邊無邊論:執著認為宇宙有邊界、沒有邊界、既有邊界也沒有邊界、既不是有邊界也不是沒有邊界等。(參見第168經部分,以及第169經所述的邪見。) -異問異答:問東答西,對事全無定見,專為不可捉摸之說。(外道六師中的先闍那毘羅胝子也是其中一種。) -無因論:主張萬物都是無因無緣,不管好的、壞的事物的產生,都沒有原因。其中有一派認為萬物沒有任何原因即產生,另一派認為萬物都是自然產生,沒有其他的原因。(參見第157、158、159經,以及第169經部分所述的邪見。) -死後有想論、無想論、非想非非想論:討論眾生於未來死後是否仍保有感覺、認識、意志、思考等意識作用,屬於執著未來所起之常見或斷見。(參見第171經部分所述的邪見。) -斷滅論:主張死後斷滅,歸於無有。(參見第171經所述的邪見,而外道六師中阿耆多翅舍欽婆羅也屬於其中一種。) -現世涅槃論:以不究竟的快樂,認為是究竟的涅槃。例如主張五欲的快樂是最高的境界,或以初禪、第二禪、第三禪、或第四禪為最高的境界。(參見第170經所述的邪見。) 佛陀證悟後發現這些見解都是基於身見、基於愛欲、基於有限的觀察或臆測而誤認的,因此無法趨向解脫。初果聖者即已斷身見、戒取、疑,而超越這些邪見。 佛法離於「常見」與「斷見」這二邊,說著十二因緣的中道。 =====(一五二)@@[0043c09]@@===== @[0043c09]@如是我聞: @[0043c0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3c10]@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有我、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變易法,如爾安住]]-[一]-』?」 @[0043c13]@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註解]==== [一] 有我、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變易法,如爾安住:人的自我不滅,世界也常住不變,人死後自我再生於來世而以現狀相續,永遠不會改變。這就是「常見」,「靈魂永生」的概念即是常見的一種。 ====[對應經典]==== * {ref>S22.152} * {ref>S24.03} ====[讀經拾得]==== =====(一五三)@@[0043c15]@@===== @[0043c15]@如是我聞: @[0043c1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3c1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我、彼,一切不二、不異、不滅-[1]-]]-[一]-』?」 @[0043c19]@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校勘]==== [1] 「滅」,宋、元、明三本作「減」。 ====[註解]==== [一] 我、彼,一切不二、不異、不滅:這是婆羅門教所謂的「梵我如一」,認為我與大梵(造物主、大我)是一體的,因此而不滅。其中的「彼」即是指「大梵」(造物主、大我)。 ====[讀經拾得]==== =====(一五四)@@[0043c21]@@===== @[0043c21]@如是我聞: @[0043c2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3c2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無施]]-[一]-、[[無會]]-[二]-、[[無說]]-[三]-,無[[善趣]]、[[惡趣]]業報,無此世、他世,無母、無父、無眾生、無世間[[阿羅漢]]正到正趣,若此世、他世[[現法作證|見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043c28]@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註解]==== [一] 無施:布施沒有善報。 [二] 無會:供養沒有善報。 [三] 無說:咒願(祝福他人)沒有善報。 ====[對應經典]==== * {ref>S24.05} *參考 {ref>Cha27} *參考 {ref>S42.13} *參考 {ref>M076} *參考 {ref>D02} ====[讀經拾得]====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否定因果論,是佛教「世間正見」的相反。關於「世間正見」,可參考卷四的導讀。 =====(一五五)@@[0044a01]@@===== @[0044a01]@如是我聞: @[0044a0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4a0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無力、無精進、無力精進]]-[一]-、[[無士夫方便、無士夫精勤、無士夫方便精勤]]-[二]-、[[無自作、無他作、無自他作]]-[三]-;一切人、一切眾生、一切神,無方便、無力、無勢、無精進、無堪能,定分、相續、轉變,受苦樂[[六趣]]-[四]-』?」 @[0044a08]@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註解]==== [一] 無力、無精進、無力精進:任何能力都是徒勞的、任何精進努力都是徒勞的、任何能力與精進努力都是徒勞的。 [二] 無士夫方便、無士夫精勤、無士夫方便精勤:人們用什麼方法都是徒勞的、人們如何的精進努力都是徒勞的、人們用什麼方法精進努力都是徒勞的。 [三] 無自作、無他作、無自他作:自己所作都是徒勞的、他人(例如梵天)所作都是徒勞的、自己及他人所作都是徒勞的。 [四] 六趣:由於業因的不同,眾生往生所趣向的六種地方,分別為天趣、人趣、阿修羅趣、地獄趣、餓鬼趣、畜生趣。又譯為「六道」。 ====[對應經典]==== * {ref>S24.05} *參考 {ref>Cha27} *參考 {ref>S42.13} *參考 {ref>M076} *參考 {ref>D02} ====[讀經拾得]====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就是外道六師的「末迦梨瞿舍利子」主張的宿命論,認為人的際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為造成的,一切隨命運擺布,努力是徒然的。 =====(一五六)@@[0044a11]@@===== @[0044a11]@如是我聞: @[0044a1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4a1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諸眾生此世活,死後斷壞[[無所有]],[[四大]]和合[[士夫]],身命終時,地歸地、水歸水、火歸火、風歸風,根隨空轉,[[輿床]]-[一]-第五-[1]-,[[四人持死人往塜間]]-[二]-,乃至[[未燒可知,燒然已,骨白鴿色立]]-[三]-。[[高-[2]-慢者知施,黠慧者知受]]-[四]-。若說有者,彼一切虛誑妄說,若愚若智,死後他世,俱斷壞無所有』?」 @[0044a20]@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校勘]==== [1] 「第五」,宋、元、明三本作「弟子」。 [2] 「高」,元、明二本作「憍」。 ====[註解]==== [一] 輿床:火化死人前,用以擺放死人的床。 [二] 四人持死人往塜間:四個人各抬一角,將在輿床上的死人抬往墓地。(四個人搬運屍體,而輿床是第五個搬運者,所以前句稱「輿床第五」。) [三] 未燒可知,燒然已,骨白鴿色立:還沒有火化前,就知道火化後會變成一堆如白鴿顏色的白骨。 [四] 高慢者知施,黠慧者知受:驕傲自大的人才會去布施,聰明的人則會向別人拿東西。也就只看物質的層面,認為拿到東西才賺到。 ====[對應經典]==== * {ref>S24.05} *參考 {ref>Cha27} *參考 {ref>S42.13} *參考 {ref>M076} *參考 {ref>D02} ====[讀經拾得]====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就是外道六師之一「阿耆多翅舍欽婆羅」主張的唯物論、斷滅論。認為人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造成,死後還歸地、水、火、風,全部敗壞,一了百了,沒有來生。 這樣的唯物論也是現代普遍的一種看法,認為一切就只是物質的運作而已。 =====(一五七)@@[0044a22]@@===== @[0044a22]@如是我聞: @[0044a22]@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4a2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眾生煩惱,無因無緣』?」 @[0044a25]@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對應經典]==== * {ref>S24.07} *參考 {ref>D02} ====[讀經拾得]====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是外道六十二見中的「無因論」之一,主張萬物都是無因無緣,不管好的、壞的事物的產生,都沒有原因。 =====(一五八)@@[0044a28]@@===== @[0044a28]@如是我聞: @[0044a28]@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4a2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眾生清淨,無因無緣』?」 @[0044b02]@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對應經典]==== * {ref>S24.07} *參考 {ref>D02} ====[讀經拾得]====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是外道六十二見中的「無因論」之一,主張萬物都是無因無緣,不管好的、壞的事物的產生,都沒有原因。 =====(一五九)@@[0044b05]@@===== @[0044b05]@如是我聞: @[0044b0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4b0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眾生無知無見,無因無緣』?」 @[0044b08]@時,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對應經典]==== * {ref>S24.07} *參考 {ref>D02} ====[讀經拾得]====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是外道六十二見中的「無因論」之一,主張萬物都是無因無緣,不管好的、壞的事物的產生,都沒有原因。 =====(一六〇)@@[0044b11]@@===== @[0044b11]@如是我聞: @[0044b1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4b1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一]-?」 @[0044b14]@時,諸比丘白佛-[1]-:「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校勘]==== [1] 「佛」,宋、元、明三本作「佛言」。 ====[註解]==== [一] 如是說:此處可能有經文脫落,原文可能為「如是說:『眾生智見,無因無緣』」。,,,(參考《雜阿含經論會編》,印順法師著),,, ====[對應經典]==== *參考 {ref>S24.07} *參考 {ref>D02} =====(一六一)@@[0044b16]@@===== @[0044b16]@如是我聞: @[0044b1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4b1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謂[[七身]]-[一]-[[非作]]-[二]-、[[非作所作]]-[三]-,[[非化]]-[四]-、非化所化,不殺、不動、堅實。何等為七?所謂地身、水身、火身、風身、樂、苦、命。此七種身非作、非作所作,非化、非化所化,不殺、不動、堅實、不轉、不變、不相逼迫。若福、若惡、若福惡,若苦、若樂、若苦樂,若[[士梟士首]]-[五]-,亦不逼迫世間。若命、若身、七身間間容刀往返-[1]-,亦不害命,於彼無殺、無殺者,無繫、無繫者,無念、無念者,無教、無教者』?」 @[0044b27]@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校勘]==== [1] 「返」,宋、元、明三本作「反」。 ====[註解]==== [一] 七身:外道六師「迦羅拘陀迦栴延」所主張的地、水、火、風、苦、樂、命這七種元素。 [二] 非作:不是被製造出來的。 [三] 非作所作:不是被製造出來的東西所製造出來的。 [四] 非化:不是化生創造出來的。 [五] 士梟士首:一人(士)砍掉(梟)另一人(士)的頭(首)。 ====[對應經典]==== * {ref>S24.08} *參考 {ref>D02} ====[讀經拾得]====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就是外道六師的「迦羅拘陀迦栴延」的主張,認為眾生的存在有七種成分是真實的:地、水、火、風、苦、樂、命。這七種成分不必靠任何條件產生,而能安住不變。因此,縱使用刀砍頭,也不會死,因為刀只是在七法之中穿過罷了。因此也沒有揮刀的人,也沒有被砍的人,否定善惡觀念、道德觀念,也是一種唯物論。 此邪見所認為的「七身非作、非作所作、非化、非化所化」,意指外道認為這七種成分是最根本的元素,既不是由別的東西直接產生、也不會由別的東西輾轉產生,因此這七種元素是不會消滅的。 =====(一六二)@@[0044b29]@@===== @[0044b29]@如是我聞: @[0044b2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4c0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作、教作,斷、教斷,[[煮、教煮]]-[一]-,殺、教殺,害眾生、盜他財、行邪婬、知言妄語、飲酒、穿牆、斷[[鏁]]-[二]-、偷奪,[[復道]]-[三]-害村、害城、害人民,以極利劍輪[[剬-[1]-割]]-[四]-,斫截作大肉聚,作如是學:「彼非惡因緣,亦非招惡。於[[恒水]]-[五]-南殺害而去,恒水北[[作大會]]-[六]-而來,彼非因緣福惡,亦非招福惡。惠施、調伏、護持、[[行利]]-[七]-、[[同利]]-[八]-,於此所作,亦非作福」』?」 @[0044c10]@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校勘]==== [1] 「剬」,大正藏原為「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剬」。 ====[註解]==== [一] 煮、教煮:用湯煮(眾生),或教唆他人用湯煮(眾生)。也就是凌虐眾生。 [二] 鏁:古字,同「鎖」。 [三] 復道:僭伏於道路旁,伺機攔路搶劫。此處「復」是「伏」的意思。 [四] 剬割:割斷。「剬」是截斷的意思。 [五] 恒水:恆河。 [六] 作大會:舉辦祭典大會。 [七] 行利:行善利益他人,而攝引歸於正道。四攝法之一。 [八] 同利:與他人同甘共苦,藉機給予啟發,攝引歸於正道。四攝法之一。 ====[對應經典]==== * {ref>S24.06} *參考 {ref>D02} ====[讀經拾得]====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就是外道六師的「富蘭那迦葉」等所說,無道德論,否認善、惡的業報。認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種種惡事不會有罪報;作種種善事,也不會有好報。 =====(一六三)@@[0044c12]@@===== @[0044c12]@如是我聞: @[0044c12]@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4c1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於此十四百千[[生門]]-[一]-、六十千六百五業、三業、二業、一業、半業、六十二道跡、六十二內劫、百二十[[泥黎-[1]-]]-[二]-、百三十根、三十六貪界、四十九千[[龍]]家、四十九千金翅鳥家、四十九千邪命外道、四十九千[[外道出家]]、七想劫、七無想劫、七[[阿修羅]]、七[[毘舍遮]]-[三]-、七天、七人、七百海-[2]-、七夢、七百夢、七[[嶮]]-[四]-、七百嶮、七覺、七百覺、六生、十增進、八[[大士地]]-[五]-,於此八萬四千大劫,若愚若-[3]-智,往來經歷,[[究竟苦邊]]。[[彼無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六]-:「我常持戒,受諸苦行,修諸梵行,不[[熟業]]-[七]-者令熟,已熟業者棄捨,進退不可知。」此苦樂常住,生死定量,譬如[[縷丸]]-[八]-擲-[4]-著空中,漸漸來下,至地自住。如是八萬四千大劫生死定量,亦復如是』?」 @[0044c28]@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校勘]==== [1] 「黎」,宋、元、明三本作「犁」。 [2] 「海」,宋、元、明三本作「人」。 [3] 「若」,宋、元二本作「苦」。 [4] 「擲」,宋、元、明三本作「掉」。 ====[註解]==== [一] 生門:誕生的生命型態。此經所述的外道認為輪迴過所有這些生命型態後,自然會解脫。 [二] 泥黎:地獄。 [三] 毘舍遮:食人精氣或血肉之惡鬼。 [四] 嶮:「險」的異體字。 [五] 大士地:高貴的地位。 [六] 彼無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沒有修行人這麼說;這麼說的就不是修行人。 [七] 熟業:成熟的業報。 [八] 縷丸:將線纏起來而成的小球。 ====[對應經典]==== * {ref>S24.08} *參考 {ref>D02} ====[讀經拾得]====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就是外道六師的「末迦梨瞿舍利子」主張的宿命論,認為人的際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為造成的,一切隨命運擺布,努力是徒然的,經歷過所有這些輪迴,自然就會解脫。 本經中「我常持戒,受諸苦行,修諸梵行,不熟業者令熟,已熟業者棄捨,進退不可知」所述的,不管是苦行外道也好、佛教也好,都與宿命論主張的一切自有定數相衝突,於是被此類外道拿來當攻擊的對象:就說一切都有定數了,還要持戒、修苦行、梵行做什麼?所以這類外道認為「無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 現代也有一些前世今生的思想,承認有輪迴的存在,表示輪迴本身就是學習、就是修行,經歷輪迴自然就會到更高的境界。這種思想雖然通常是鼓勵積極、正向的思考,但也接近於「經歷過所有這些輪迴,自然就會解脫」的見解。佛陀則表示輪迴不一定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輪迴再久也不會自然解脫,端看所造的業而決定輪迴的去向。 =====(一六四)@@[0045a02]@@===== @[0045a02]@如是我聞: @[0045a02]@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5a0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1]-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風不吹、火不燃、水不流、箭不射、[[懷妊]]-[一]-不產、乳不[[𤛓-[2]-]]-[二]-、日月若出若沒、若明若闇不可知』?」 @[0045a07]@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2] 「𤛓」,大正藏原為「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𤛓」。 ====[註解]==== [一] 懷妊:懷孕。 [二] 𤛓:擠牛、羊乳,讀音同「克」。 ====[對應經典]==== * {ref>S24.01} * {ref>S24.19} * {ref>S24.45} ====[讀經拾得]====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就是外道六師的「先闍那毘羅胝子」主張的不可知論,沒有自己固定的主張,而是仗著語言的技巧去駁倒對手,如同「白馬非馬論」一般。 ====[進階辨正]==== *[[研討:「𤛓」字」]] =====(一六五)@@[0045a09]@@===== @[0045a09]@如是我聞: @[0045a0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5a10]@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此大梵自在,造作自然,為眾生父-[1]-]]-[一]-』?」 @[0045a13]@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校勘]==== [1] 「父」,明本作「及」。 ====[註解]==== [一] 此大梵自在,造作自然,為眾生父:大梵(造物主、大我)是無所不能、恆常永存的,創造了萬事萬物,是眾生的天父。這也是外道六十二見的「常見」或「半常半無常論」的主張。 ====[讀經拾得]==== =====(一六六)@@[0045a15]@@===== @[0045a15]@如是我聞: @[0045a1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5a1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色是我,餘則虛名;無色是我,餘則虛名;[[色非色是我,餘則虛名]]-[一]-;非色非無色是我,餘則虛名;我有邊,餘則虛名;我無邊,餘則虛名;我-[1]-有邊無邊,餘則虛名;我非有邊非無邊,餘則虛名。一想、種種想、多想、無量想,我[[一向樂]]-[二]-、一向苦、若-[2]-苦、樂、不苦-[3]-不樂,餘則虛名』?」 @[0045a24]@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校勘]==== [1]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色」。 [2] 「若」,宋、元、明三本作「不」。 [3] 宋、元、明三本無「樂、不苦」三字。 ====[註解]==== [一] 色非色是我,餘則虛名:色(物質)與非色(精神)組成了「我」,其他的都是假的。 [二] 一向樂:永遠都是安樂的。 ====[對應經典]==== * {ref>S24.37} * {ref>S24.38} * {ref>S24.39} * {ref>S24.40} * {ref>S24.41} * {ref>S24.42} * {ref>S24.43} * {ref>S24.44} ====[讀經拾得]====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是基於「我見」而生起各種錯誤知見的一些列舉。 =====(一六七)@@[0045a26]@@===== @[0045a26]@如是我聞: @[0045a2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5a2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色是我,餘則妄想;非色、非非色是我,餘則妄想;我有邊,餘則妄想;我無邊,餘則妄想;我非有邊非無邊,餘則妄想。我一想、種種想、少想、無量想,我一向樂、一向苦,若-[1]-苦、樂、不苦不樂』?」 @[0045b04]@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若」字。 ====[對應經典]==== *參考 {ref>S24.70} ====[讀經拾得]====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是基於「我見」而生起各種錯誤知見的一些列舉。 =====(一六八)@@[0045b06]@@===== @[0045b06]@如是我聞: @[0045b0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5b0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1]-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我世間常]]-[一]-、[[世間無常]]-[二]-、[[世間常無常]]-[三]-、[[世間非常非無常]]-[四]-;[[世有邊]]-[五]-、[[世無邊]]-[六]-、[[世有邊無邊]]-[七]-、[[世非有邊非無邊]]-[八]-;[[命即是身]]-[九]-、[[命異身異]]-[十]-;[[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有無、如來死後非有非無』?」 @[0045b13]@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註解]==== [一] 我世間常:我和宇宙的主體是永恆不變的。 [二] 世間無常:宇宙的主體是無常的,會消失而一了百了(斷滅論)。 [三] 世間常無常:宇宙的主體是常也是無常。 [四] 世間非常非無常:宇宙的主體不是常也不是無常。 [五] 世有邊:宇宙有邊界。 [六] 世無邊:宇宙沒有邊界。 [七] 世有邊無邊:宇宙既是有邊界、又是沒有邊界。 [八] 世非有邊非無邊:宇宙既不是有邊界、也不是沒有邊界。 [九] 命即是身:生命(靈魂)即是肉體,兩者不可以分離。另譯為「彼命彼身」、「是命是身」。 [十] 命異身異:生命(靈魂)是一回事,肉體是另一回事,兩者可以分離。 ====[對應經典]==== * {ref>S24.09} * {ref>S24.10} * {ref>S24.11} * {ref>S24.12} * {ref>S24.13} * {ref>S24.14} * {ref>S24.15} * {ref>S24.16} * {ref>S24.17} * {ref>S24.18} ====[讀經拾得]==== 此經所記載即「十四無記」,佛陀不予回答的問題。 要如何正確地看待「十四無記」的問題?可參見卷十第262經:「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CBETA, T02, no. 99, p. 67, a2-4) 佛陀離於有、無的二邊,離於斷、常的二邊,以因緣法講說世間完整的面貌。 有同學會問說:「十四無記有『世間無常』,佛教也認為『世間無常』呀?」其實兩者雖然中文字面相同,實際的意義卻不一樣。十四無記所說的「世間無常」是將宇宙(世間)視為一個主體、大我,認為這個主體是無常,會消失而一了百了,屬於斷滅論。佛教所說的「世間無常」則是基於因緣的分析,描述人世間的遷流變化,而非有一個主體、大我。 至於「如來死後有」等問題,則可參見卷五第106經「[[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0%AB%E7%B6%93%E5%8D%B7%E7%AC%AC%E4%BA%94#第106經經文導讀|導讀]]」的說明。 關於佛教對於「十四無記」的看法,也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五第106經、卷十六第408經、卷三十二第905經、卷三十四第962經,《中阿含經》卷六十第220經,《長阿含經》卷十二第18經歡喜經。 =====(一六九)@@[0045b15]@@===== @[0045b15]@如是我聞: @[0045b1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5b1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世間我常、世間我無常、世間我常無常、世間我非常非無常;我苦常、我苦無常、我苦常無常、我苦非常非無常;世間我[[自作]]-[一]-、世間我[[他作]]-[二]-、世間我[[自作他作]]-[三]-、世間我非自作非他作、非自非他[[無因作]]-[四]-;世間我苦自作、世間我苦他作、世間我苦自他作、世間我苦非自非他無因作』?」 @[0045b24]@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註解]==== [一] 自作:自己所作。指世間苦樂等一切,都是我自己所作的。例如「常見」執著認為常住不變的「我」造作了一切。 [二] 他作:他人所作。指世間苦樂等一切,都是他人(例如造物主大梵天)所作的。例如執著認為大梵(造物主、大我)創造一切。 [三] 自作他作:部分是自己所作,部分是他人所作。 [四] 無因作:沒有原因而自然發生。 ====[讀經拾得]====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是外道六十二見的「常見」及「半常半無常論」的一些列舉,都是以「我」為中心,而對世間的本質進行臆測。佛教則是從緣起來看世間,了知世間因緣生、因緣滅,而不是以「我」為中心。 =====(一七〇)@@[0045b26]@@===== @[0045b26]@如是我聞: @[0045b2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5b2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1]-如是見、如是說:『若無[[五欲]]-[一]-娛樂,是則[[見法般涅槃]]-[二]-;若[[離欲-[2]-、惡不善法]]-[三]-,[[有覺有觀]]-[四]-,[[離生喜樂]]-[五]-,入[[初禪]]-[六]-,乃至[[第四禪]]-[七]-,是第一義般涅槃』?」 @[0045c02]@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作」字。 [2] 大正藏無「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一] 五欲: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而起的欲望。也就是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 [二] 見法般涅槃:當生證得解脫涅槃,另譯為「現法涅槃」、「現法般涅槃」。 [三] 離欲、惡不善法: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 [四] 有覺有觀:「覺」與「觀」兩者皆有。「覺」又譯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觀」又譯為「伺」,是持續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時將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尋」;接著將心念持續地省察呼吸,就是「伺」。 [五] 離生喜樂: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 [六] 初禪:色界的四個禪定層次的第一個層次;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七] 第四禪:色界的四個禪定層次的第四個層次;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不苦不樂,只有因捨而生的清淨之念,心專注純一,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讀經拾得]====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即是外道六十二見的「現世涅槃論」,有的認為能離開世間的五欲娛樂就是永遠的煩惱的止息,有的認為四禪是永遠的煩惱的止息。而佛陀發現,縱使是四禪也是因緣生滅的。 ====[進階辨正]==== *[[什麼是「覺、觀」]] =====(一七一)@@[0045c05]@@===== @[0045c05]@如是我聞: @[0045c0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5c0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若麁四大色斷壞、無所有,是名[[我正斷]]-[一]-;若復我[[欲界]]-[二]-斷壞、死後-[1]-無所有,是名我正斷;若復我[[色界]]-[三]-死後斷壞、無所有,是名我正斷;若得[[空入處]]-[四]-、[[識入處]]-[五]-、[[無所有入處]]-[六]-、[[非想非非想入處]]-[七]-,我死後斷壞、無所有,是名我正斷』?」 @[0045c13]@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後」字。 ====[註解]==== [一] 我正斷:我就完全斷滅了。 [二] 欲界:有淫欲和食欲的有情眾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天道的欲界諸天以下統稱為欲界,欲天的最高天是他化自在天,以下包含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三] 色界:離於淫欲和食欲,身體及宮殿等物質(色)相當殊勝精緻的有情眾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包含天道的色界十八天。 [四] 空入處:以無邊的空間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一天的層次。又譯為「無量空入處」、「空處」、「空無邊處」。 [五] 識入處:以無邊的識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二天的層次。又譯為「無量識入處」、「識處」、「識無邊處」。 [六] 無所有入處: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三天的層次。又譯為「無所有處」。 [七] 非想非非想入處:沒有一般粗重的想陰,但想陰仍未真正斷盡的定境。猶如油已經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來了,但表面還是黏著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處已幾乎沒有想陰,但又不能說斷盡想陰。是無色界天的最高層次。 ====[讀經拾得]==== 此經所記載的邪見,是外道六十二見的「死後有想論、無想論、非想非非想論」及「斷滅論」的一些列舉。 =====[導讀:斷除對五陰執著的方法;斷知相應 (2/2)]===== 《雜阿含經》「斷知相應」的內容為卷六第130~132經及本卷第172~187經,當中佛陀教導我們如何因捨斷而徹底地了知五陰。 佛陀說的捨斷五陰,不是要人舉刀自殺,而是斷除對五陰的執著、斷除十二因緣的鎖鏈。那要如何才能斷除對五陰的執著呢?在第174~186經中,佛陀為我們諄諄教誨,舉了很多方法,在前幾卷許多已經提過了: -親近善知識:第174、175經 -修習三十七道品:第176~183經 -修習(四聖諦的)道諦:第184經 -修習無貪、無瞋、無癡的教說:第185、187經 -修習止、觀:第186經 =====(一七二)@@[0045c15]@@===== @[0045c15]@如是我聞: @[0045c1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5c1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法無常者當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一]-。何法無常?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 @[0045c1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以義饒益,長夜安樂:以真義帶來幫助,長久得到安穩快樂。 ====[進階辨正]==== [[什麼是「以義饒益」]] [[研討:「義」的意思]] =====(一七三)@@[0045c20]@@===== @[0045c20]@如是我聞: @[0045c20]@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5c2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過去無常法當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云何過去無常法?過去色是無常法,過去欲是無常法,彼法當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0045c2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45c27]@如是未來、現在、過去現在、未來現在、過去未來、過去未來現在。 ====[讀經拾得]==== 本經的各小經將過去、未來、現在(的各種排列組合)的五陰都一一表示為無常法而應斷。例如不管是記憶中的、或是宿命通回憶的過去五陰,都是無常、不應該執著的;希求於未來的、或是天眼通預見的未來五陰,也是無常、不應該執著的。 這些經文和《雜阿含經》中常見的以下經文也相通:「當觀知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正觀無常已,色愛即除。色愛除已,心善解脫。」(CBETA, T02, no. 99, p. 4, c26-29) ====[進階辨正]==== [[研討:《雜阿含經》第173經提到「過去未來」等五陰要如何理解]] =====(一七四)@@[0045c29]@@===== @[0045c29]@如是我聞: @[0045c2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6a0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為斷無常法故,當求[[大師]]。云何是無常法?謂色是無常法;為斷彼法,當求大師。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0046a04]@佛說是-[1]-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46a06]@如是,過去、未來、現在、過去未來、過去現在、未來現在、過去未來-[2]-現在,當求大師,八種經如是-[一]-。種種教[[隨順]]、安、廣安、周普安、導、廣導、究竟導、說、廣說、隨順說、第二伴、真知識、同意、愍、悲、崇義、崇安慰、樂、崇觸、崇安隱、欲、精進、方便、廣方便、堪能方便、堅固、強、健、勇猛、身心-[3]-勇猛、難伏、攝受常學、[[不放逸]]、修、思惟、念、覺、知-[4]-、明、慧、辯、思量、梵行、[[四如意足|如意]]、[[四念處|念處]]、[[四正勤|正懃]]、[[五根|根]]、[[五力|力]]、[[七覺分|覺]]、[[八聖道分|道]]、[[止]]、[[觀]]、念身、正憶念一一八經,亦如上說-[二]-。如斷義,如是知義、盡義、吐義、止義、捨義亦如是。 ====[校勘]==== [1] 「是」,明本作「此」。 [2] 大正藏無「過去現在、未來現在、過去未來」十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心」,大正藏原為「八」,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心」。 [4] 「知」,宋、元、明三本作「智」。 ====[註解]==== [一] 如是,過去……八種經如是:如同本經所講的「斷無常法」,還有「斷過去無常法」……等八種經文(七種有時間的標示,加上原經共八種)。 [二] 種種教隨順……一一八經,亦如上說:如同本經所講的「為斷無常法故,當求大師」,還有「為種種教隨順故,當求大師」……等法,每一法各有八篇經文(前述的過去……等八種)。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研討:《雜阿含經》第174經校勘]] =====[導讀:如救頭燃]===== 曾參與寺院晚課的人,大多聽過〈普賢警眾偈〉:\\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此偈後半段的意義可參見以下的經文。 =====(一七五)@@[0046a16]@@===== @[0046a16]@如是我聞: @[0046a1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6a1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一]-,當云何救?」 @[0046a18]@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二]-,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0046a19]@佛告比丘:「頭衣燒[[然]]-[三]-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除斷滅;為斷無常火故,勤求大師。斷何等無常故勤求大師?謂斷色無常故勤求大師,斷受、想、行、識無常故勤求大師。」 @[0046a23]@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46a25]@如斷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如是八種救頭然譬經,如上廣說。如求大師,如是求種種教、隨順教,如上廣說。如斷義,如是知義、盡義、吐義、止義、捨義、滅義、沒義,亦復如是。 ====[註解]==== [一] 火燒頭衣:火燒到頭髮和衣服。 [二] 增上欲:加強的意願。 [三] 然:同「燃」。 ====[進階辨正]==== [[研討:普願警眾偈]] =====(一七六)@@[0046b02]@@===== @[0046b02]@如是我聞: @[0046b02]@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6b0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為斷無常故,當隨修-[1]-[[內身身觀住]]-[一]-。何等法無常?謂色無常,為斷彼故,當隨修[*]內身身觀住。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為斷彼故,當隨修[*]內身身觀住。>-」 @[0046b07]@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46b09]@-<如無常,如是過去色無常,未來色、現在色、過去未來色、過去現在色、未來現在色、過去未來現在色無常,斷彼故,當隨修[*]內-[2]-身身觀住。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0046b12]@如隨修[*]內身身觀住八種,如是[[外身]]-[二]-身觀、[[內外身]]-[三]-身觀、[[內受]]-[四]-受觀、[[外受]]-[五]-受觀、[[內外受]]-[六]-受觀、[[內心]]-[七]-心觀、[[外心]]-[八]-心觀、[[內外心]]-[九]-心觀、[[內法]]-[十]-法觀、[[外法]]-[十一]-法觀、[[內外法]]-[十二]-法觀住一一八經,亦如上說。 @[0046b16]@-<如斷無常義,修[[四念處]];如是知義、盡義、吐義、止義-[3]-、捨義、滅義、沒義故,隨修[*]四念處,亦如上說。>- ====[校勘]==== [1] 「修」,宋、元、明三本作「順」。[*] [2] 大正藏無「內」字,宋、元、明三本「內」字在第一個「身」字後,今依據前後文在「身」字前補上。 [3] 宋、元、明三本無「止義」二字。 ====[註解]==== [一] 內身身觀住:正念安住在身體內,覺知當下的身體狀態或本質。「身觀住」是「四念處」中「身念處」的另譯。「內身」指自身以內。 [二] 外身:自身以外,有解為他人、也有解為身外的物理世界(也如自身是由四大地、水、火、風所構成)。 [三] 內外身:自身以內及以外(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四] 內受:自身的感受。 [五] 外受:他人的感受。 [六] 內外受:自身及他人的感受(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七] 內心:自己的心念。 [八] 外心:他人的心念。 [九] 內外心:自己及他人的心念(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十] 內法:自己的諸法。 [十一] 外法:他人的諸法。 [十二] 內外法:自己及他人的諸法(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讀經拾得]==== [[四念處]]是依據身、受、心、法而實修,參見卷二十四的說明。 ====[進階辨正]==== [[什麼是「內外心、內外法」]] =====(一七七)@@[0046b19]@@===== @[0046b19]@如是我聞: @[0046b1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6b20]@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0046b21]@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0046b22]@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斷,為斷無常火故,隨修內身身觀住。云何為斷無常火故,隨修[*]內身身觀住?謂色無常,為斷彼故,隨修內身身觀住。受、想、行、識無常,為斷彼故,隨修內身身觀住……」廣說乃至……。 @[0046b2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46c01]@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如內身身觀住八經,如是外身身觀八經、內外身身觀八經如上說。 @[0046c05]@如身念處二十四經,如是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二十四經如上說。 @[0046c06]@如當斷無常九十六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九十六經,亦如上說。 ====[讀經拾得]==== =====(一七八)@@[0046c10]@@===== @[0046c10]@如是我聞: @[0046c10]@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6c1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0046c12]@比丘白佛言:「世尊!起-[1]-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0046c13]@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斷。為斷無常火故,已生惡不善法當斷,起欲、精勤、攝心令增長。斷何等無常法故,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起欲、方便、攝心增進?謂色無常故,受、想、行、識無常當斷故,已生惡不善法令斷,起欲、方便、攝心增進……」廣說乃至……。 @[0046c19]@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46c21]@如無常經,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八經,亦如上說。 @[0046c25]@如已生惡不善法當斷故,如是未生惡不善法令不生、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廣故,起欲、方便、攝心增進八經,亦如上說。 @[0046c28]@如當斷無常三十二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三十二經,廣說如上。 ====[校勘]==== [1] 「起」,宋、元、明三本作「當起」。 ====[讀經拾得]==== 本經說明以[[四正勤]]([[四正斷]])精進努力:(1)已生惡令斷滅、(2)未生惡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長,而斷無常。 《雜阿含經》的「正勤相應」在千年的傳抄中已佚失,所以對此主題的探討要多參考其他經典及南傳《相應部尼柯耶》的對應經卷。 =====(一七九)@@[0047a02]@@===== @[0047a02]@如是我聞: @[0047a02]@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7a0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0047a04]@比丘白佛言:「世尊-[1]-!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0047a05]@佛告比丘:「頭衣燒燃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為斷無常火故,當修[[欲定斷-[2]-行成就如意足]]-[一]-。當斷何等法無常?謂當斷色無常,當斷受、想、行、識無常故,修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如經廣說,乃至……。 @[0047a10]@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47a12]@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3]-八經,亦-[4]-如上說。 @[0047a16]@如修欲定,如是[[精進定]]-[二]-、[[意定]]-[三]-、[[思惟定]]-[四]-亦如是。如當斷三十二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三十二經,亦如上說。 ====[校勘]==== [1] 「尊」,明本作「增」。 [2] 「斷」,宋、元、明三本作「斷斷」。[*] [3] 宋、元、明三本無「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八字。 [4] 宋、元、明三本無「亦」字。[*] ====[註解]==== []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意欲」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其中「欲定」是指由(對禪定的、聖果的)意願、欲望而引發的禪定;「斷行」可解為斷除各種造作,也可解為勤奮努力(即行於「[[四正斷]]」);「如意足」又譯為「神足」,即神通的基礎。又譯為「欲定心成就斷如意足」、「欲定如意足」、「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欲定精勤不懈滅行成就以修神足」、「自在三昧行盡神足」、「自在三昧神力」。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欲定勤行成就神足」。 [] 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精進」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精進定」又譯為「勤定」。 [] 意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心念專注」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意定」又譯為「心定」。 [] 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慧觀」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思惟定」又譯為「觀定」、「誡三昧」。 ====[讀經拾得]==== 本經說明應修行[[四如意足]],精勤禪定成就神通,而斷無常。 《雜阿含經》的「如意足相應」在千年的傳抄中已佚失,因此對此主題的探討要多參考其他經典及南傳《相應部尼柯耶》的對應經卷。 四如意足中: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是依__願__成就如意足。 -「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是依__行__成就如意足。 -「意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可依例如無量心三昧(慈__悲__喜捨四無量心)成就如意足。 -「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是依__智__成就如意足。 依悲、智、願、行所引發的禪定而成就神通、解脫,也是四如意足。 ====[進階辨正]==== [[研討:四如意足的「斷行」是斷什麼行]] [[研討:意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和無量心三昧有何關係]] =====(一八〇)@@[0047a19]@@===== @[0047a19]@如是我聞: @[0047a1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7a20]@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0047a21]@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0047a22]@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為斷無常火故,當修[[信根]]-[一]-。斷何等無常法?謂當斷色無常,當斷受、想、行、識無常故,修信根……」如是廣說,乃至……。 @[0047a2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47a28]@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亦如上說。 @[0047b02]@如信根八經,如是修[[精進根]]-[二]-、[[念根]]-[三]-、[[定根]]-[四]-、[[慧根]]-[五]-八經,亦如上說。 @[0047b04]@如當斷四十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1]-捨、當滅、當沒四十經,亦如上說。 ====[校勘]==== [1] 「當」,宋本作「常」。 ====[註解]==== [一] 信根:對佛、法、僧、戒的信心。如同根生莖葉般能增上其他善法,因此稱為「根」。 [二] 精進根:勇猛精勤修行。 [三] 念根:修習四念處而不忘。 [四] 定根:入定而不散亂。 [五] 慧根:智慧。 ====[讀經拾得]==== [[五根]]是五種能轉迷為悟的能力,詳見卷二十六。 =====(一八一)@@[0047b06]@@===== @[0047b06]@如是我聞: @[0047b0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7b0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0047b08]@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0047b09]@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為斷無常火故,當修[[信力]]-[一]-。斷何等無常故,當修信力?謂斷色無常故,當修信力,斷受、想、行、識無常故,當修信力-[1]-……」如是廣說,乃至……。 @[0047b1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47b16]@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八經,亦[*]如上說。 @[0047b19]@如信力,如是[[精進力]]-[二]-、[[念力]]-[三]-、[[定力]]-[四]-、[[慧力]]-[五]-八經,亦如上說。 @[0047b21]@如當斷四十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四十經,亦如上說。 ====[校勘]==== [1] 「力」,宋、元、明三本作「力斷」。 ====[註解]==== [一] 信力:對佛、法、僧、戒的淨信,能破邪信。 [二] 精進力:徹底地斷惡生善,能破懈怠。 [三] 念力:修習[[四念處]]而不忘,能破邪念。 [四] 定力:入四禪等定境,能破散亂。 [五] 慧力:證得[[四聖諦]]的智慧,能破無明。 ====[讀經拾得]==== [[五力]]是由五根實修而發揮出的具體力量,詳見卷二十六。 =====(一八二)@@[0047b23]@@===== @[0047b23]@如是我聞: @[0047b2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7b2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0047b25]@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0047b26]@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為斷無常火故,修[[念覺分]]-[一]-。斷何等法無常故,修念覺分?謂斷色無常,修念覺分,當斷受、想、行、識無常,修念覺分……」如是廣說,乃至……。 @[0047c0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47c03]@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八經如上說。 @[0047c06]@如念覺分八經,如是[[擇法覺分]]-[二]-、[[精進覺分-[1]-]]-[三]-、[[喜覺分]]-[四]-、[[除覺分]]-[五]-、[[捨覺分]]-[六]-、[[定覺分]]-[七]-一一八經,亦如上說。 @[0047c09]@如當斷五十六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五十六經如上說。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在「分」字下尚有「念覺分」三字。 ====[註解]==== [一] 念覺分:專注清楚,修習[[四念處]]。其中「念」是專注清楚,「覺」即覺悟,「分」即部分、分支。「念覺分」即「覺悟的念的要素(部分)」,由修習四念處而成。 [二] 擇法覺分:以智慧明辨、揀擇各種法。 [三] 精進覺分:勇猛精勤修行。 [四] 喜覺分:修行讓煩惱減輕而心生歡喜。 [五] 除覺分:身心輕安、平靜。又譯為猗覺分、輕安覺分。 [六] 捨覺分:心平等、寂靜,而能捨離。 [七] 定覺分:入定而不散亂。 ====[讀經拾得]==== [[七覺分]]是覺悟的七個要素,詳見卷二十六、二十七。 =====(一八三)@@[0047c11]@@===== @[0047c11]@如是我聞: @[0047c1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7c1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0047c13]@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0047c14]@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為斷無常火故,當-[1]-修[[正見]]。斷何等無常火-[2]-故,當修正見,斷色無常故,當修正見,斷受、想、行、識無常故,當修正見……」如是廣說,乃至……。 @[0047c19]@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47c21]@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亦如上說。 @[0047c24]@如正見八經,如是[[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一一八經,亦如上說。 @[0047c26]@如當斷六十四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六十四經,亦如上說。 ====[校勘]==== [1] 「當」,宋、元、明三本作「常」。 [2] 大正藏在「火」字之前有一「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讀經拾得]==== [[八正道]]是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詳見卷二十八。 =====(一八四)@@[0047c28]@@===== @[0047c28]@如是我聞: @[0047c28]@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7c2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0048a01]@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0048a02]@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無餘。為斷無常火-[1]-故,當修[[苦習-[2]-盡道]]-[一]-。斷何等無常法故,當修苦習[*]盡道?謂斷色無常故,當修苦習[*]盡道;斷受、想、行、識無常故,當修苦習[*]盡道……」如是廣說,乃至……。 @[0048a07]@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48a09]@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亦如上說。 @[0048a12]@如苦習[*]盡道八經,如是[[苦盡道]]-[二]-、[[樂非盡道]]-[三]-、[[樂盡道]]-[四]-一一八經,亦如上說。 @[0048a14]@如當斷三十二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三十二經,亦如上說。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火」字。[*] [2] 「習」,元、明二本作「集」。[*] ====[註解]==== [一] 苦習盡道:滅除「苦的集(習)起」的途徑,也就是四聖諦的「道」諦。 [二] 苦盡道:滅除苦的途徑,也就是四聖諦的「道」諦。 [三] 樂非盡道:滅除非樂(苦及不苦不樂)的途徑,也就是四聖諦的「道」諦。 [四] 樂盡道:滅除樂(受而涅槃)的途徑,也就是四聖諦的「道」諦。 ====[讀經拾得]==== 本經說明應修習(四聖諦的)道諦,而斷無常。 ====[進階辨正]==== [[什麼是「苦習盡道、苦盡道、樂非盡道、樂盡道」]] =====(一八五)@@[0048a16]@@===== @[0048a16]@如是我聞: @[0048a1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8a1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0048a18]@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0048a19]@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1]-斷無餘。為斷無常火故,當修[[無貪法句]]-[一]-。斷何等法無常故,當修無貪法句?謂當斷色無常故,修無貪法句,斷受、想、行、識無常故,修無貪法句……」如是廣說,乃至……。 @[0048a2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48a26]@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亦如上說。 @[0048a29]@如當修無貪法句八經,如是無恚、無癡諸句正句法句一一八經如上說。 @[0048b02]@如當斷二十四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二十四經,亦如上說。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盡」字。 ====[註解]==== [一] 無貪法句:離貪的教說。「法句」是表達正法教說的詞句,常為偈頌形式。 ====[讀經拾得]==== =====(一八六)@@[0048b04]@@===== @[0048b04]@如是我聞: @[0048b0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8b0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0048b06]@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0048b07]@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為斷無常火[*]故,當修止。斷何等法無常故,當修[[止]]?謂斷色無常故,當修止;斷受、想、行、識無常故,當修止……」如是廣說,乃至……。 @[0048b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48b13]@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亦如上說。 @[0048b16]@如修止八經,如是修[[觀]]八經,亦如上說。 @[0048b17]@如當斷十六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十六經,亦如上說。 @[0048b19]@「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實知]];受、想、行、識亦如是。多聞聖弟子如是[[正觀]]者,於色生[[厭]],受、想、行、識生厭;厭已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048b2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48b27]@「如無常,如是[[動搖]]、旋轉、[[尫瘵]]-[一]-、破壞、飄疾、朽敗、危頓、不恒、不安、變易、惱苦、災患、魔邪、魔勢、魔器,如沫、如泡、如芭蕉、如幻,微劣、貪嗜、殺摽、刀劍、疾[[妬]]-[二]-、相殘、損減、衰耗、繫縛、搥打、惡瘡、癰疽、利刺、煩惱、[[讁罰]]-[三]-、陰蓋、過患、處愁、慼、惡知識,[[苦、空、非我]]、非我所,怨家、連[[鏁]]、非義、非安慰,[[熱惱]]、無蔭、無洲、無覆、無依、無護,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憂悲法、惱苦法、無力法、羸劣法、不可欲法、誘引法、將養法、有苦法、有殺法、有惱法、有熱法、有相法、有吹法、有取法、深嶮法、難澁法、不正法、兇暴法、有貪法、有恚法、有癡法、不住法、燒然法、罣閡-[1]-法、災法、集法、滅法、骨聚法、肉段法、執炬法、火坑法,如毒蛇、如夢-[2]-假-[3]-借、如樹果-[4]-、如屠牛者、如殺人者、如觸露、如淹水、如[[駛流]]-[四]-、如織縷、如輪涉-[5]-水、如[[跳杖-[6]-]]-[五]-、如毒瓶、如毒身、如毒華、如毒果[*]、煩惱動。如是,比丘-[7]-!乃至斷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乃至滅沒,當修止觀。 @[0048c15]@「斷何等法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乃至滅沒,修止觀?謂斷色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乃至滅沒,故修止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0048c18]@「是故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實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0048c21]@「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生厭,於受、想、行、識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8]-,自知不受後有。』」 @[0048c2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閡」,宋、元、明三本作「礙」。 [2] 「夢」,宋、元、明三本作「夢如」。 [3] 「假」,大正藏原為「價」,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假」。 [4] 「果」,宋、元二本作「菓」。[*] [5] 「涉」,大正藏原為「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涉」。 [6] 「杖」,宋、元、明三本作「狀」。 [7] 宋、元、明三本無「丘」字。 [8] 宋、元、明三本無「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十八字。 ====[註解]==== [一] 尫瘵:又弱又病。「尫」是「弱」,「瘵」是「病」。 [二] 妬:「妒」的異體字。 [三] 讁罰:責罰。 [四] 駛流:迅速的水流。 [五] 跳杖:跳起的杖子。參見《雜阿含經》卷十六第430、431經及卷三十四第954經所說,擲杖空中不是杖頭、就是杖尾、杖腹落地,比喻輪迴當中一定曾墮地獄道、畜生道、或餓鬼道。 ====[讀經拾得]==== 觀五陰無常、苦、空、非我,不只是概念,更是需要實證的。實證的修法,最常見的就是「止觀」:「止」是心專注於一處(或一境)而不散亂,例如專注在呼吸上,止息想念與思慮,可以培養「定」;「觀」是洞察,例如觀無常,可以培養「慧」。止、觀配合,則可以實證真理。 ====[進階辨正]==== [[什麼是「跳杖」]] =====(一八七)@@[0048c27]@@===== @[0048c27]@如是我聞: @[0048c2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48c2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以成就一法故,不復堪任知色無常,知受、想、行、識無常。何等為一法成就?謂[[貪欲]]一法成就,不-[1]-堪能知色無常,知受、想、行、識無常。何等一法成就?謂無貪欲成就,無貪欲法者,堪能知色無常,堪能知受、想、行、識無常。」 @[0049a0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49a06]@「如成就不成就,如是知不知、親不親、明不明、識不識、察不察、量不量、覆不覆、種不種、掩不掩、[[映翳]]-[一]-不映-[2]-翳亦如是。 @[0049a08]@「如是知,如是識解,受、求、辯-[3]-、獨證,亦復如是。 @[0049a09]@「如-[4]-貪,如是恚、癡、瞋、恨、[[呰]]-[二]-、執、嫉、慳、幻、諂、無慙、無愧、[[慢]]、慢慢、增慢、[[我慢]]、[[增上慢]]-[三]-、邪慢、卑慢、[[憍慢]]、放逸、矜高、曲偽-[5]-相規、利誘、利惡、欲多、欲常、欲不敬、惡口、惡知識、不忍貪、嗜下-[6]-貪、惡貪,[[身見]]、[[邊見]]-[四]-、[[邪見]]、[[見取]]-[五]-、[[戒取]]-[六]-、欲愛、[[瞋恚]]、睡眠、[[掉悔]]-[七]-、疑、[[惛悴]]-[八]-、[[蹁蹮]]-[九]-、[[贔屓-[7]-]]-[十]-、懶、亂想、不正憶、身濁、不直、不軟、不異、[[欲覺]]-[]-、[[恚覺]]-[]-、[[害覺]]-[]-、親覺、國土覺、輕易覺、愛他家覺、愁憂惱苦[*],於此等一一法,乃至映翳,不堪任滅色作證。 @[0049a18]@「何等為一法?所謂惱苦,以惱苦映翳故,不堪任於色[[滅盡]]作證,不堪任於受、想、行、識滅盡作證。一法不映翳故,堪任於色滅盡作證,堪任於受、想、行、識滅盡作證。 @[0049a22]@「何等一法?謂惱苦,此一法不映翳故,堪任於色滅盡作證,堪任於受、想、行、識滅盡作證。」 @[0049a2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成就不」,宋、元、明三本作「不成就」。 [2] 大正藏無「映」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而明本則作「暎」字。 [3] 「辯」,宋、元二本作「辨」。 [4] 「如」,元、明二本作「如是」。 [5] 「偽」,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偽」。 [6] 「下」,大正藏原為「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下」。 [7] 「贔屓」,宋本作「[阿-可+鼻]欷」。 ====[註解]==== [一] 映翳:遮蔽。 [二] 呰:毀謗。 [三] 增上慢:未得未證而自認為已得已證。 [四] 邊見:偏於一邊的見解,包括常見(認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的見解,又稱為「有見」)及斷見(斷滅的見解,又稱為「無見」)。 [五] 見取:執著邪見(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見解)。 [六] 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 [七] 掉悔:心浮動靜不下來。「掉」又譯為「掉舉」,心浮動不安;「悔」即「追悔」,於所作的事心懷憂惱。 [八] 惛悴:昏亂、憂傷。 [九] 蹁蹮:行走搖晃不穩的樣子。 [十] 贔屓:用力的樣子。 [] 欲覺:欲貪的念頭。又譯為「欲尋」。 [] 恚覺:生氣的念頭。又譯為「恚尋」。 [] 害覺:加害別人的念頭。又譯為「害尋」。 ====[讀經拾得]==== 貪欲熾盛時,就會失去智慧,而不能夠知道五陰無常。其餘各種執著熾盛時也是如此。 ====[進階辨正]==== *[[什麼是「惛悴、蹁躚、贔屓」]] *[[什麼是「欲覺、恚覺、害覺」]] ======雜阿含經卷第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