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雜阿含經》卷十第265經中,佛陀對五陰的譬喻,總結為:「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 經文全文可見: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二六五|第265經]]。 還請大家分享心得。 ---- Satipatthana Shi: 無著比丘解釋:經典以一套明喻,來描述五蘊獨特的樣貌。這些明喻, -將色蘊比作一堆無實質的泡沫,隨河流而逝。 -受蘊,猶如下雨時,在水面上所形成的無常的水泡。 -想蘊,如同海市蜃樓虛幻的本質。 -行蘊,猶如不具實體的芭蕉樹(因為它沒有實心材)。 -識蘊,則像魔術師騙人的把戲。 這套明喻指出每個蘊的核心特性,這些是我們必須理解的。以色蘊的情形而言,隨觀「 色 」不可愛及無實體的性質,矯正了將色蘊視為實體、美麗的錯誤觀念。關於受蘊,覺知它無常的本質,可抵制透過感受尋求慾樂的傾向。關於想蘊,覺知它哄騙的行為,則揭露了個人將自身的價值判斷,投射到外界現象的傾向─彷彿這些現象果真有外在事物的素質。就行蘊而言,洞察它無我的特質,矯正了將意志力視為實體的自我展現的誤謬觀念。至於識蘊,瞭解它欺騙的表現,則抵銷識蘊經常賦予事物的凝聚感和實體感。事實上,這些事物都是種種無常和依緣而生的現象的拼湊物。—《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 ---- Anderson Chang: 雜阿含卷十第(二六五)經 世尊對五陰說出如下的譬喻: {{ :agama:decoration:水泡.jpg|}} 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時燄,\\ 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 這段法句我個人覺得很有意思,深入思惟後更是對佛陀精確的譬喻萬分佩服! 難怪佛陀常以譬喻說法,並說智者因譬得解。 這五種現象各有不同特色,從它們的對比之中,可以體現出五陰各自與眾不同的特質。 **觀色如聚沫** 溪流常在一些特定的地方,如轉彎處聚集了一堆泡沫。 駐足久一點觀察,可以發現這些泡沫大部分是從上游飄下,有時候則是從其他地方突然就生出一個水泡飄過來匯聚而成。 我們的身體和一切物質也是這樣,由過去業力及各種環境因緣形塑而成就,並且是由許多許多相類似的成分堆砌組合而成。 與其他四陰的譬喻相比,聚沫可維持相當的一段時間才散滅。 **受如水上泡** 這個譬喻我想到的是下雨天,雨滴打到水面所產生的水泡。 要有某個東西丟觸到水面上,才會產生泡泡。 受陰的譬喻提醒了我們,緣觸才會有受,並且泡泡的維持時間非常短暫。 這個譬喻應用在生活上,可以讓我們在出現強大三受時,警醒自己觀察:是什麼原因引發了這個感受? 同時也不用太認真,因為不管什麼泡泡都一下子就會消失了。 **想如春時燄** 酷熱夏天開車時,遠方柏油路上偶爾會出現海市蜃樓,往往當我們定睛一看,才會發現其實前面並不存在什麼東西。 陽燄的譬喻,突出了想陰可隨我們心意而改變的特點。 這點我常有體驗,由於我的近視不深,只有100多度,平常幾乎都不戴眼鏡。因此每當晚上出門在外,幾乎每天都有誤認錯看的情形發生,像是把樹枝看成蛇、塑膠袋看成小貓小狗,靠近一看往往莞爾一笑,並不是自己心中所想。 可能我比較鈍吧!每天被提醒了好幾年,有一天才突然覺察到,原來對事物的取相辨別,可以隨自己的心而變化。 這個譬喻提示了想陰是五陰中最容易下手而改變的。 **諸行如芭蕉** 把一片芭蕉樹的葉子往下剝,完全剝離開後,發現下面仍有另一片葉子,除非把層層疊疊的樹葉全都剝光,才會發現整個樹幹並無實體。 芭蕉葉和其他四陰譬喻相比,最為堅實而固着。我們的意志抉擇也是如此,強大者可以推動我們造下善惡諸業。 但當我們仔細檢視一個意志的成因時,往往會發現它是依附在另一片葉子之上。 **諸識法如幻** 頂級幻師的魔術,就算明知道是在造假也看不出任何破綻。 如同身在幻中而難以自知,或許就是識陰的特點。 色受想行或多或少都還可以觀察,依佛陀此喻,六根對外境的反應識知,如果就像幻師所化,那還真有幾分駭客任務的味道。 **相關經文:**(待繼續增加) 《雜阿含經》卷十第270經 世尊告諸比丘:「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雜阿含經》卷十第272經 貪覺、恚覺、害覺,此三覺由想而起。云何想?想有無量種種,貪想、恚想、害想,諸不善覺從此而生。...云何究竟滅盡?於四念處繫心,住無相ⓕ三昧,修習多修習,惡不善法從是而滅,無餘永盡,正以此法。 「相」,明本作「想」。 《雜阿含經》卷四十三第1170經:「云何律儀?多聞聖弟子【若眼見色,於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眾多覺想相續住,見色過患;見過患已,能捨離。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律儀。」(CBETA, T02, no. 99, p. 313, a8-12) 《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第752經 佛告迦摩:「欲,謂五欲功德。何等為五?謂眼識明色,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如是耳、鼻、舌、身識觸,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是名為欲。然彼非欲,於彼貪著者,是名為欲。」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世間雜五色,彼非為愛欲,貪欲覺想者,是則士夫欲, 《雜阿含經》卷十八第490經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欲者,云何為欲?」 舍利弗言:「欲者,謂眼所識色可愛、樂、念,染著色。耳聲、鼻香、舌味、身所識觸可愛、樂、念,染著觸。閻浮車,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 時,舍利弗即說偈言: 「非彼愛欲使,世間種種色,唯有覺想者,是則士夫欲。彼諸種種色,常在於世間,調伏愛欲心,是則黠慧者。」 中陰經 無形受形教 斷想斷滅本\\ 三世諸佛等 無不行此法\\ 色法自熾然 滅以定意道\\ 如來真實相 無生無起滅\\ 觀身內外空 解知非常法\\ 行由癡愛本 如灰覆火上\\ 愚者謂為滅 火本猶常存\\ http://goo.gl/84d8gQ ---- Russ Wang: 好棒的分享啊 ! 觀色如聚沫,我聯想到二六八經:「若凡愚眾生不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樂著於色,言色是我,彼色隨斷」,有一種趴在泡泡上的概念,彼色隨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