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tj@Lion (fatman), 信區: BudaHelp\\ 標題 問題\\ 時間 獅子吼站 (Tue Aug 19 12:43:18 1997) 各位大德: 後學最近在看雜阿含《雜阿含經》卷四第102經,可是國文程度不好,一些看起來簡單的句子實在覺得很奇怪,故特來此請教。在此先謝啦! > (一〇二)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次第乞食。至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舍。時婆羅門手執木杓。盛諸軟食。供養火具。住於門邊。遙見佛來。見已白佛。作是言。住住領群特。慎勿近我門。佛告婆羅門。汝知領群特領群特法耶。婆羅門言。我不知領群特。亦不知領群特法。沙門瞿曇。知領群特及領群特法不。佛言。我善知是領群特及領群特法。是時。婆羅門即放事火具。疾敷床座。請佛令坐。白言。瞿曇。為我說領群特及領群特法。佛即就座。為說偈言 > 瞋恚心懷恨 隱覆諸過惡 犯戒起惡見 虛偽不真實 > 如是等士夫 當知領群特 弊暴貪吝惜 惡欲慳諂偽 > 無慚無愧心 當知領群特 一生二生者 一切皆殺害 > 無有慈愍心 是為領群特 若殺縛椎打 聚落及城邑 > 無道以切責 當知領群特 住止及行路 為眾之導首 > 苦切諸群下 恐怛相迫愶 取利以供己 當知領群特 > 聚落及空地 有主無主物 掠護為己有 當知領群特 > 自棄薄其妻 又不入淫舍 侵陵他所愛 當知領群特  ^^^^^^^^^^^^^^^^^^^^^ 這一句怎麼說? > 內外諸親屬 同心善知識 侵掠彼所愛 當知領群特 > 妄語欺誑人 詐取無證財 他索而不還 當知領群特 > 為己亦為他 舉責及與責 或復順他語 妄語為他證 > 如是妄語者 當知領群恃 作惡不善業 無有人知者 > 隱諱覆藏惡 當知領群特 若人問其義 而答以非義 > 顛倒欺誑人 當知領群特 實空無所有 而輕毀智者 > 愚癡為利故 當知領群特 高慢自稱舉 毀壞於他人 > 是極卑鄙慢 當知領群特 自造諸過惡 移過誣他人 > 妄語謗清白 當知領群特 前受他利養 他人來詣己 > 無有敬報心 當知領群特 沙門婆羅門 如法來乞求 > 呵責而不與 當知領群特 若父母年老 少壯氣已謝 > 不勤加奉養 當知領群特 父母諸尊長 兄弟親眷屬 > 實非阿羅漢 自顯羅漢德 世間之大賊 當知領群特 自顯,是指自己?還是指 〞父母諸尊長  兄弟親眷屬〞? > 初上種姓生 習婆羅門典 而於其中間 習行諸惡業 > 不以勝生故 障呵責惡道 現法受呵責 後世墮惡道 > 生旃陀羅家 世稱須陀夷 名聞遍天下 旃陀羅所無 > 婆羅門剎利 大姓所供養 乘於淨天道 平等正直住 > 不以生處障 令不生梵天 現法善名譽 後世生善趣 > 二生汝當知 如我所顯示 不以所生故 名為領群特 > 不以所生故 名為婆羅門 業為領群特 業為婆羅門 > > 婆羅門白佛言 > 如是大精進 如是大牟尼 不以所生故 名為領群特 > 不以所生故 名為婆羅門 業故領群特 業故婆羅門 > 時事火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轉得信心。以滿鉢好食。奉上世尊。世尊不受。以說偈得故。偈如上說。時事火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見食瑞應已。增其信心。白佛言。世尊。我今可得於正法律出家受具足不。佛告婆羅門。汝今可得於正法律出家受具足戒。即得出家。獨靜思惟。如前說。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得阿羅漢。心善解脫。自覺喜樂。即說偈言 > 非道求清淨 供養祠祀火 不識清淨道 猶如生盲者 > 今已得安樂 出家受具足 逮得於三明 佛所教已作 > 先婆羅門難 今為婆羅門 沐浴離塵垢 度諸天彼岸 為什麼 〞今為婆羅門〞? 是 〞度諸天 彼岸〞,還是 〞度 諸天彼岸〞? Thank you very much! ---- 作者 abstsai@ms1.hinet.net (Post Gateway), 信區: BudaHelp\\ 標題 Re: 問題\\ 時間 由 獅子吼站 收信 (Thu Aug 21 09:54:31 1997)\\ >。請佛令坐。白言。瞿曇。為我說領群特及領群特法。佛即就座。為說偈言 > > 瞋恚心懷恨 隱覆諸過惡 犯戒起惡見 虛偽不真實 > 如是等士夫 當知領群特 弊暴貪吝惜 惡欲慳諂偽 > 無慚無愧心 當知領群特 一生二生者 一切皆殺害 > 無有慈愍心 是為領群特 若殺縛椎打 聚落及城邑 > 無道以切責 當知領群特 住止及行路 為眾之導首 > 苦切諸群下 恐怛相迫愶 取利以供己 當知領群特 > 聚落及空地 有主無主物 掠護為己有 當知領群特 > 自棄薄其妻 又不入淫舍 侵陵他所愛 當知領群特 >  ^^^^^^^^^^^^^^^^^^^^^^^^^    > * 這一句怎麼說? 首先我們知道當時的修行團體(宗教)也有很多,婆羅門就是當時佛法之外的宗教領袖(有些學者指是印度教,其實不一定),這些帶領信徒的人就叫 "領群特" 。 現在也有許多這種人,自創某某宗某某派..這些都叫 "領群特",用白話來說就是 "帶「領」有一「群」信徒的「特」別的人。 為何世尊不用當時印度傳統對 "宗教領袖" 的稱謂--婆羅門來稱呼他們呢?因為婆羅門是有一定水準的修行者,除了出身自婆羅門世家之外,還要有足夠的修為(行為準則),但是當時自稱婆羅門這些宗教領袖有沒有達到那樣的水準呢?所以世尊暫時不用婆羅門來稱他們,把那些想當宗教領袖的人稱之為 "領群特",然後再告訴些「領群特」們,想當一個宗教領袖的話,就不可以有哪些行為。 這部經就是那些行為的記錄,而您的問題:「自棄薄其妻,又不入淫舍,侵陵他所愛」的解釋就是「自己不去理會老婆、嫌惡老婆,有生理上的需要時又不去找妓女解決,反而去找良家婦女」。意思就是一個領群特不可以搞婚外情。為何可以找妓女呢,因為妓女是買賣業,也是服務業,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所以找妓女是純是解決生理需求。無關善意的行為。搞婚外情就不是打著修行者旗號的人所該作的。 > 當知領群特 父母諸尊長 兄弟親眷屬 > 實非阿羅漢 自顯羅漢德 世間之大賊 有些領群特在親人面前為了得到好感,因而說自己已得阿羅漢,還有把自己的兄弟..等人捧為阿羅漢。這都是不行的。 這句話包含了自己和兄弟親人。在現代則包含同路人,所以不但上濕有神通,連老婆、小孩、大徒弟小徒弟..只要入了會就都有神通了矣。 >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得阿羅漢。心善解脫。自覺喜樂。即說偈言 > 非道求清淨 供養祠祀火 不識清淨道 猶如生盲者 > 今已得安樂 出家受具足 逮得於三明 佛所教已作 > 先婆羅門難 今為婆羅門 沐浴離塵垢 度諸天彼岸 > ^^^^^^^^^^^^^^^^^^^^^^^^^ ^^^^^^^^^^^^ >* 為什麼 〞今為婆羅門〞? >* 是 〞度諸天 彼岸〞,還是 〞度 諸天彼岸〞? 世尊說過,祀火婆羅門是以火為供具的,像今天的道教的燒火、密教的火供..等都是以火為崇拜的工具。這種修法會得到轉生諸天的福報,所以他們的彼岸就是轉生到諸天。婆羅豆婆遮的意思就是: 「如果照以前所作所為,要成為真正的婆羅門生到彼岸實在是很難,今天聽了世尊所說的法,我才了解到真正的婆羅門是什麼,現在我是真正的婆羅門了,我確信可以度到諸天的彼岸去了」 婆羅豆婆遮先生得到了阿羅漢,對於去處已了然於心,為何他不直接到真正的彼岸而仍然選擇諸天為彼岸呢?同學們別忘了婆羅豆婆遮先生還有一大票信眾要度的,同時這些信眾都是信祀火法的,因為不能中途背棄信眾,要讓信眾了解到真正的婆羅門法。 今天眾多上濕大得法輸們連領群特法都作不到,更別說進階的婆羅門法和佛法了。老話一句,成天只會阿彌陀佛哀哀叫的領群特是和佛法無關的。 ---- 作者 sendoh@Lion (用心傾聽就會聽得到), 信區: BudaHelp\\ 標題 Re: 問題\\ 時間 獅子吼站 (Thu Aug 21 20:30:54 1997)\\ 對不起,蔡老師,吐一下嘈... 就我目前所了解,雜阿含(大正一O二)的領特群經中,領特群好像是指"賤民",這篇經的大意主要是一拜火教的婆羅門遇佛罵佛為"賤民",佛乃利用此一機會教化. 在" 自棄薄其妻 又不入淫舍 侵陵他所愛 當知領群特" 這一段中主要是說:拋棄妻子,或不善待妻子,(想享受性欲之樂),又不去媱舍,卻去侵犯別人的妻妾,這種人就是領特群[賤民]!! 在"父母諸尊長 兄弟親眷屬 實非阿羅漢 自顯羅漢德 世間之大賊 當知領群特" ,是說對於父母尊長,兄弟親屬,說不實的話,自己非解脫的聖者,卻對外宣稱自己是解脫的聖者,這種人就是世間的大賊,當知這種人就是領特群[賤民]!! 在"先婆羅門難 今為婆羅門 沐浴離塵垢 度諸天彼岸"中應該是說,以前雖自稱是婆羅門但卻很難說名符其實的婆羅門,現在我可以說我是真正的婆羅門了,我已(藉由法的)沐浴洗淨一切塵垢,能度諸天到(解脫)的彼岸. 末學對蔡老師您對佛法上的解說相當認同,唯對解經釋詞有點意見,因此在這紓發鄙見,若末學真對經說理解有誤,還望蔡老師您能對末學指教,末學將會感激不盡.謝謝 祝 福慧雙修 註:在梵巴原文中,常有句子省略的情況發生,因此()中是末學根據經文前後意思,以直翻為序理解為便當原則所加入的句子,但原文中並無此句. ---- 作者 abstsai@ms1.hinet.net (Post Gateway), 信區: BudaHelp\\ 標題 Re: 問題\\ 時間 由 獅子吼站 收信 (Thu Aug 21 19:10:57 1997)\\ >發信人: sendoh@Lion (用心傾聽就會聽得到), 信區: BudaHelp >: >發信人: ctj@Lion (fatman), 信區: BudaHelp >: >。請佛令坐。白言。瞿曇。為我說 >: >領群特及領群特法。佛即就座。為說偈言 >: > 自棄薄其妻 又不入淫舍 侵陵他所愛 當知領群特 >: >  ^^^^^^^^^^^^^^^^^^^^^^^^^    >: > * 這一句怎麼說? >: 首先我們知道當時的修行團體(宗教)也有很多,婆羅門就是當時 >: 佛法之外的宗教領袖(有些學者指是印度教,其實不一定),這些 >: 帶領信徒的人就叫 "領群特" 。 現在也有許多這種人,自創某某 >: 宗某某派..這些都叫 "領群特",用白話來說就是 "帶「領」有一 >: 「群」信徒的「特」別的人。 > 就我目前所了解,雜阿含(大正一O二)的領特群經中,領特群好像是指"賤民", > ,這篇經的大意主要是一拜火教的婆羅門遇佛罵佛為"賤民",佛乃利用此一 > 機會教化. 您對經文文義的解釋和我的解釋並無不同,只是對 "領群特" 一詞的解釋不一樣,您的解釋是正解,我的解釋是歪解,不過我再來說明一下: 照傳統的解法是把領群特作 "賤民" 解,古來大都作這樣的解釋。不過我認為真正的解釋不可以作賤民解釋,應該作 "賊頭" 解釋。因為印度的階級--賤民--另有所指,因此不可以把領群特解釋為賤民。但是賊頭又指有犯罪的那些分子,譯經的先賢因而照著詞義來創出一個新名詞。 在經上,婆羅豆婆遮先生看見了世尊,叫世尊為領群特,若把這名詞譯為印度階級的賤民是犯了錯誤,因為世尊的出身所有的婆羅門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婆羅豆婆遮先生叫世尊時不可能把出身比他(婆羅門)高的人故意矮化,這在當時是大忌,因而領群特是當時的一個特別的名詞,意思指那些自稱為婆羅門人而實際上卻不是出生於婆羅門威儀的人。 婆羅豆婆遮以為世尊雖是出身尊貴,但是也不過是帶領一群信徒的混混,不是真正的婆羅門(他以為世尊是以貴族身分行婆羅門事)。婆羅門世家以宗教領袖自居,因而對非婆羅門種(出生)的宗教領袖就以 "領群特" 來稱呼。 婆羅豆婆遮的領群特的意思是:非出生於婆羅門(宗教世家)家中的人卻自稱是婆羅門的人。 但是世尊把領群特的定義和婆羅的條件相比較,把婆羅門的行為規範納入領群特中,列出了當時雖出生婆羅門的婆羅門,但實際上行為很差的那些婆羅門人的惡形惡狀,所以世尊在說法的最後強調了: 二生汝當知 如我所顯示 不以所生故 名為領群特\\ 不以所生故 名為婆羅門 業為領群特 業為婆羅門\\ 不是出生的種姓來判定是不是婆羅門。而是以所行的業(行為)來判定是不是婆羅門。當然也就不是非婆羅門生的人就是領群特。 婆羅豆婆遮先生也明白了,使用「領群特」這種帶有岐視意味的詞是不恰當的,因為領群特的行為正是當時婆羅門人的行為,這也就是那些特權階級的人的行為,所以婆羅豆婆遮先生才會說若是照以前的行為,他自己不可能是真正的婆羅門。 而婆羅門生天卻不是專利,而是具有真正婆羅門行為的人會生天,因而世尊對婆羅豆婆遮先生強調: 不以勝生故 障呵責惡道 現法受呵責 後世墮惡道\\ 生旃陀羅家 世稱須陀夷 名聞遍天下 旃陀羅所無\\ 婆羅門剎利 大姓所供養 乘於淨天道 平等正直住\\ 不以生處障 令不生梵天 現法善名譽 後世生善趣\\ ^^^^^^^^^^^^^^^^^^^^^^^^^^^^^^^^^^^^^^^^^^^^^^ 也就是生天是以善業為主的,和生不生在婆羅門家中無關。 所以我個人認為領群特不能譯為賤民。 > 在"先婆羅門難 今為婆羅門 沐浴離塵垢 度諸天彼岸"中應該是說, > 以前雖自稱是婆羅門但卻很難說名符其實的婆羅門,現在我可以說我是真正的 > 婆羅門了,我已(藉由法的)沐浴洗淨一切塵垢,能度諸天到(解脫)的彼岸.                     ^^^^^^^^^^^^^^^^^^^^^^^ 這裡可能是犯了 "大佛教沙文主義" 的嫌疑,在此經中世尊還沒有對婆羅豆婆遮先生說半句要他入佛門的意思,純只是善法而已。可是那位婆羅豆婆遮先生有慧根,所以要求受具足戒,主動入佛門。 婆羅豆婆遮得了阿羅漢果,但是他並沒有能力度諸天到彼岸,只是他自己有能力解脫而已,這一位婆羅豆婆遮是有信眾的婆羅門,因而世尊才會引用「帶領信眾的人該具有的威儀」的主題來說法。 您所說的: > ,這篇經的大意主要是一拜火教的婆羅門遇佛罵佛為"賤民",佛乃利用此一 > 機會教化. 可能是誤會。實際上婆羅豆婆遮是姓氏,罵佛的那位婆羅豆婆遮是另外一個人, "婆羅豆婆遮.婆羅門" 就如我們說 :"張.立法委員" 一樣。那位喜歡罵人的婆羅門叫 "健罵婆羅豆婆遮婆羅門" 。 > 末學對蔡老師您對佛法上的解說相當認同,唯對解經釋詞有點意見,因此在這紓發鄙見,若末學真對經說理解有誤,還望蔡老師您能對末學指教,末學將會感激不盡.謝謝 別緊張,我又不是大官,哪能指教別人,咱們天南地北各說各話,我先聲明我說的都不是正解,也就是說不是傳統的解釋,當然您會嚇一跳,您對這部經文的解法我認為很對啊( 和我一樣嘛 , CCC.. )。 > 註:在梵巴原文中,常有句子省略的情況發生,因此()中是末學根據經文前後 > 意思,以直翻為序理解為便當原則所加入的句子,但原文中並無此句. 您如果研讀巴利文典,可能會發現凡是 "汝" 的意思的地方,有很多都被寫成 "賤民" 了,現在我們所讀的巴利語可不是當時佛和弟子們用的語言,學者在這一點上頗有爭論。任何經典都有偽作或加味的手法,巴利語的加味料不會比漢語經典少,這一點可得小心。 附帶一點: 可別以為老小子大聲疾呼同學們多讀《阿含經》,就以為阿含沒有加味,其實錯了,阿含的加味也不少: 例如三皈,原先是 "皈佛、法、眾"。\\ 後來成了: "皈佛、法、僧"。\\ 再後來了: "皈佛、法、比丘僧"。 ---- 作者 ptk (Kao)\\ 標題 Re: [問題]有人知道「領群特」是什麼嗎?\\ 時間 2005年 6月21日 6:46:39 星期二\\ 下為印順導師於「妙雲集」裡解釋 (節錄自 http://www.ebud.cn/budren/yinshun/miaoyun23/budren_yinshun_miaoyun23_20030428_11.html ) 關於「領群特」一詞,又別作Vasalaka。考毘舍離域(異譯毘耶離),巴利文常作Vesa^li^;但也有作Vasalaka的,如律文七百結集中「毘舍離諸跋耆比丘」的毘舍離。所以巴利文的Vasalaka,即是毘舍離。婆羅門稱釋尊為Vasalaka,意思是毘舍離人。 依後代的解說,毘舍離的意義是「廣嚴」,並無卑賤的意味。這與婆羅門口中的毘舍離,帶有卑劣不淨的意義不合。毘舍離,即今Besarh村,在北貝哈爾的Muzaffarpur區。正統的婆羅門學者,對這一帶的民族,無論在血統上,文化上,素來是輕視的。所以「毘舍離人」本意很好,但在婆羅門口中說起來,就有點輕視誣辱的意味。這如東夷的本為仁人,在從前中國人的口中說起來就有點鄙視一樣。釋尊是舍夷國的釋迦族人,這是沒有問題的。他與毘舍離一帶民族,有血統與文化上的共同性;婆羅門這才稱 釋尊為毘舍離人,釋尊也不否認。漢譯的旃陀羅,是毘舍離通俗的意譯,一望而知的知道是賤族。至於領群特一名,大抵是指領群的特牛。牝牛vasa 與毘舍離的聲音相近;釋尊的教化眾生,如領群的大牛一樣。譯者的譯作領群特,或許如此。總之,領群特一名,在婆羅門口中,是意味著種族的卑劣。 ---- Heaven Chou: 我聽過另一種解釋, 剛在維基百科上也有看到: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8A%E8%BF%A6%E7%89%9F%E5%B0%BC 佛陀因具足大丈夫相和福澤親族眷屬,而常被比喻為「公牛王」(梵語:ṛṣabha,巴利語:usabha,nisabha),翻譯時或略為「牛王」]。 在《雜阿含經》中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稱佛陀為「領群特」即「領群之牛父」 ---- David Chou: 感謝多年來諸大德們的努力,跟 1997 年相比,現在學佛的工具資源多多了,而也可查到本經在《別譯雜阿含經》及南傳都有別譯,因此也可協助釐清字義。 對應經典: * {ref>BZa13.19} * 《南傳大藏經.小部尼柯耶.經集》〈1 蛇品〉Sn. 1. No.7 (賤民經)\\ 當然,不一定哪一個傳承的經典文字是絕對的標準,但起碼核心法義是共通的,就很實用了。 ---- From: 322103張晴副主編\\ Sent: Wednesday, November 28, 2018 12:06 PM\\ Subject: 請教《好讀 雜阿含經 第一冊》191頁註126 阿彌陀佛! 臺南有位法師來電給我們客服,\\ 說《好讀 雜阿含經 第一冊》191頁註126有問題:\\ 指出「領群的特牛(公牛)」和「而昆舍離與特牛(牝牛)的發音相近」,\\ 「牝牛」的意思為「母牛」,這樣與前面的「公牛」相互矛盾。 附件是我找出的《好讀 雜阿含經 第一冊》191頁註126原文,以及註解參考的印順導師原文。 領群特:領群的特牛(公牛),是婆羅門嘲諷他人種族卑賤的雙關語。佛陀與毘舍離一帶的民族,有血統與文化上的共同性,而「毘舍離」與「特牛(牝牛)」的發音相近,此婆羅門(白種人)歧視「毘舍離」一帶居住的民族(黃種人),加上佛陀帶領了一群的弟子,因此婆羅門嘲諷為領群的公牛。 領群的特牛是公牛沒錯,牝牛是vasā也沒錯,但是「特牛」分別使用(公牛)、(牝牛)補充說明,確實反而會讓讀者困擾。請問你覺得要修改嗎?\\ 例如刪除第二次出現的(牝牛),\\ 改為:「毘舍離」與「牝牛」的發音相近\\ 或有其他建議,\\ 謝謝! 祝\\ 和喜自在 張晴 合十 ---- David Chiou: 感謝法師的來電以及您的告知。 看來印老是省略的說法,大致的聯想脈絡是這樣: 毘舍離 -(音近)-> 母牛 -(都是牛)-> 公牛 -(諷刺佛)-> 領群特 我會將這位法師的建議加入進階辨正中,也感謝法師的指點。 ---- Huiyi Lin: 古印度包括佛陀時代,牛是重要資產,雅利安人的祖先就是以養牛為生的半游牧民族。母牛又特別重要,因為母牛能生小牛,還能產乳,利用價值高。在以物易物的大宗交易中,母牛往往是價格衡量的標準。印度人犯偷盜罪最常見的是偷牛,而且掠奪牛或丟失牛常常引發部落戰爭。 雜阿含有個名詞「領群特」,特是指公牛,有種族偏見的婆羅門罵世尊是「領群特」,一方面世尊是男眾,另一方面,公牛是相對價值較低的牛,所以「領群特」自然就含有看扁人的意思。 印順法師解釋「領群特」時加了一句「牝牛(vasā)與毘舍離的聲音相近」。 牝牛是母牛,對印度人來說,母牛比公牛的價值還要高,沒有理由以母牛來比喻低賤。就像古人罵和尚是「禿驢」,用驢而不用馬來罵人,是因為馬是漢人重要的戰略物資,如同現代的坦克和飛彈一樣,相比之下,只能當卡車用的驢子價值就較低了。如果印順法師那個時候有像現代那麼豐富的印度史料可以讀,他應該就不會加上牝牛那句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