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ss Chen: 「斷知」的註釋是:(捨斷而)徹底地了知。 從個人對經文的理解來看,是否可能為:「因徹底地了知而捨斷」? ---- David Chiou: 「斷知」的「斷」在漢譯《阿含經》有二義,而且這邊很可能是一字多義的雙關語用法:1. 徹底地. 2. 斷除。 這詞的重點還是「知」,以「徹底地了知」為主要意義,而當「斷」解為「斷除」時時也可形容這個「知」,因此譯為(因捨斷而)徹底地了知。巴利本則是譯為「遍知」。(也就是「斷」解為「徹底地」一義。) Ness Chen 的建議在中文來說會順得多,不過重點會變成「斷除」,有些微小的差別,和巴利本意義差別也就較大。 就修行而言,真正全能捨斷時也才有遍知,能捨才能得。套《華嚴經》的講法就是「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斷了妄想執著而能有如來智慧德相。 當然,捨斷和遍知不見得一個先一個後,或許兩個方向都說得通,最後可能是同時的。 另外,卷六第112經也有言:「於色憂、悲、苦、惱盡,離欲、滅、息、沒,是名色斷知;於受、想、行、識,憂、悲、惱、苦盡,離欲、滅、息、沒,是名受、想、行、識斷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