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一====== 東晉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年六月了於東亭寺-[1]-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道祖筆受-[2]- 中阿含-[3]-七法品第一(有十經)(初[[一日誦]]-[]-)(有[[五品半合有六十四經]]-[]-)-[4]-  善法、晝度樹  城、水、木積喻\\  善人往、世福  七日、車、漏盡-[5]-\\ =====(一)中阿含-[6]-七法品善法經第一===== @[0421a13]@我聞如是: @[0421a13]@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0421a1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成就七法者,便於賢聖得歡喜樂,正趣漏盡。云何為七?謂比丘知法、知義、知時、知節、知己、知眾、知人勝如-[7]-。 @[0421a17]@「云何比丘為知法耶?謂比丘知[[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8]-義]]-[9]--[]-,是謂比丘為知法也。若有比丘不知法者,謂不知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如是比丘為不知法。若有比丘善知法者,謂知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是謂比丘善知法也。 @[0421a25]@「云何比丘為知義耶?謂比丘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是謂比丘為知義也。若有比丘不知義者,謂不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如是比丘為不知義。若有比丘善知義者,謂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是謂比丘善知義也。 @[0421b02]@「云何比丘為知時耶?謂比丘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是謂比丘為知時也。若有比丘不知時者,謂不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如是比丘為不知時。若有比丘善知時者,謂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是謂比丘善知時也。 @[0421b08]@「云何比丘為[[知節]]-[]-耶?謂比丘知節,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捐除睡眠,修行[[正智]]-[]-,是謂比丘為知節也。若有比丘不知節者,謂不知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捐除睡眠,修行正智,如是比丘為不知節。若有比丘善知節者,謂知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捐除睡眠,修行正智,是謂比丘善知節也。 @[0421b17]@「云何比丘為知己耶?謂比丘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是謂比丘為知己也。若有比丘不知己者,謂不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如是比丘為不知己。若有比丘善知己者,謂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是謂比丘善知己也。 @[0421b24]@「云何比丘為知眾耶?謂比丘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是謂比丘為知眾也。若有比丘不知眾者,謂不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如是比丘為不知眾。若有比丘善知眾者,謂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是謂比丘善知眾也。 @[0421c05]@「云何比丘知人勝如?謂比丘知有二種人,有信、有不信;若信者勝,不信者為不如也。謂信人復有二種,有[[數往見比丘]]-[]-、有不數往見比丘;若數往見比丘者勝,不數往見比丘者為不如也。謂數往見比丘人復有二種,有禮敬比丘、有不禮敬比丘;若禮敬比丘者勝,不禮敬比丘者為不如也。謂禮敬比丘人復有二種,有問經、有不問經;若問經者勝,不問經者為不如也。謂問經人復有二種,有一心聽經、有不一心聽經;若一心聽經者勝,不一心聽經者為不如也。謂一心聽經人復有二種,有聞持法、有聞不持法;若聞持法者勝,聞不持法者為不如也。謂聞持法人復有二種,有聞法觀義、有聞法不觀義;若聞法觀義者勝,聞法不觀義者為不如也。謂聞法觀義人復有二種,有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之;有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法次法、不隨順法、不如法行。若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者勝;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法次法、不隨順法、不如法行者為不如也。謂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人復有二種,有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有不自饒益,亦不饒益他,不饒益多人,不愍傷世間,不為天、不-[10]-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若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此人於彼人中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譬如因牛有乳,因乳有酪,因酪有生酥,因生酥有熟酥,因熟酥有酥精,酥精者,於彼中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如是若人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此二人如上所說,如上分別,如上施設,此為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是謂比丘知人勝如。」 @[0422a15]@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422a17]@善法經第一竟-[11]-(一千四百二十三字)-[12]-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年六月了於東亭寺」二十三字。 [2] 宋、元、明三本無「道祖筆受」四字。 [3] 宋、元、明三本無「中阿含」三字。 [4] 宋、元、明三本將「有五品半合有六十四經」十字夾註置於「中阿含經卷一」後。 [5]「七日、車、漏盡」,大正藏原為「日、車、漏盡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七日、車、漏盡」。 [6]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7]「知法、知義、知時、知節、知己、知眾、知人勝如」,巴利本作 Dhammaññū, attaññū, kālaññū, mattaññū, atthaññū, parisaññū, puggalaparaññū。 [8]大正藏在「說」字之後有一「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9]「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巴利本作 Sutta, Geyya, Veyyākaraṇa, Gāthā, Udāna, Itivuttaka, Jātaka, Abbhutadhamma, Vedalla。 [10]宋、元、明三本無「不」字。 [11]明本無「善法經第一竟」六字。 [12]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四百二十三字」八字。 ====[註解]==== [] 一日誦:指結集經典時,一日誦出的經典份量(約八千字)。後世演變為一日課誦經典的份量。 [] 五品半合有六十四經:指初誦的五品:七法品、業相應品、舍梨子相應品、未曾有法品、習相應品,因王相應品有七經在初誦,另有七經是在小土城頌王相應品內,所以稱半品。從七法品善法經到王相應品天使經共64部經,涵蓋於卷一至卷十二。 [] 正經:佛陀所說法中簡單散文形式的經文。又譯為「契經」、「貫經」,音譯為「修多羅」。按:這段的正經、歌詠……說義即十二部經,是將佛陀說法依據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十二種類的佛經。「契經」可廣義地指全部的佛經,在這裡則是狹義地指十二部經之一。 [] 歌詠:本意是「可以唱出來的」,但在文學形式裏是指以韻文形式的偈頌來重述前面散文形式的經文。例如經中的攝頌(結集經典時將佛經中的關鍵名詞以偈頌代表,以避免遺漏、並方便記憶,常見將每十經的關鍵名詞整理為一攝頌),以及在《雜阿含經》以八眾為說法對象的經文(八眾誦)中,常見佛陀在問答後所說的偈頌。音譯為「祇夜」、「祇夜經」。 [] 記說:原指佛陀說法中進一步詳細解說教理或以問答方式解說教理的部分,後轉指佛陀確知地預言弟子將證得的果位或往生去處。又譯為「授決」、「授記」、「受記」、「記別」、「受記經」。 [] 偈咃:這是一種只有韻文的文學形式,例如《法句經》、《長老偈》、《長老尼偈》等。又譯為「偈」、「偈經」,音譯為「伽陀」。 [] 因緣:經典中說明佛陀說法及制定戒律由來的部分。另譯為「天本經」,音譯為「尼陀那」。 [] 撰錄:佛弟子前世的故事,例如某些人在今世有傑出的表現,而在前世也有英雄式的善行,像這樣將過去、現在以因果業報串連起來的故事。又譯為「譬喻」、「證喻經」,音譯為「阿波陀那」。 [] 本起:過去佛的世界所發生的故事或過去轉輪王的故事;過去世所發生的故事,除了「本生」(佛陀在修菩薩行的過去世的故事)和「譬喻」(佛弟子在過去世的故事)以外的。又譯為「本末」、「本事」、「相應經」、「如是語」,音譯為「伊帝目多伽」。 [] 此說:佛陀有感而發、不問自說的法。佛陀通常是應別人的請求而說法,未經他人請求而自己說出來的法即為自說經。又譯為「說」、「自說」、「無問自說」、「廣演」、「法句經」,音譯為「優陀那」。 [] 生處:佛陀前世的故事,例如《生經》、《六度集經》等。又譯為「生經」、「本緣經」、「本生經」,音譯為「闍多伽」。 [] 廣解:廣說種種甚深的法義,也指大乘經典。又譯為「廣經」、「方等」、「方廣」,音譯為「毘富羅」、「毘佛略」。 [] 未曾有法:佛陀所說希有而不可思議的事情,例如《中阿含經》[[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八|卷八]]、[[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九|卷九]]〈未曾有法品 4〉的經文。又譯為「未曾有」、「未曾有經」,音譯為「阿浮多達摩」。 [] 說義:對佛陀所說經典的註釋說明,例如《雜阿含經》卷二十[[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五五二|第552經]]。又譯為「廣普」、「論議」、「大教經」,音譯為「優波提舍」。 [] 彼彼說義:十二部經每一部所說的含義。 [] 下相:能沉澱心情的相,例如單一的所緣。又譯為「止相」、「息止相」。 [] 高相:能振奮心情的相,例如光明相或能引起喜悅的佛號或佛像。又譯為「舉相」、「精進相」。 [] 捨相:能讓心捨離的相,例如苦的觀想。又譯為「捨離相」。 [] 知節:知道節制;知足。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知量」。 [] 正智:在這裡特指「正確的見識」。相當的《七知經》經文作「事從約省」,相當的《增壹阿含經》經文作「自籌量[……]知止足」,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知道……領受的量」。 [] 所得:對佛法的證量。 [] 剎利: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階級,掌管政治及軍事。又譯為「剎帝利」。 []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為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 [] 居士:在家的修行人。 [] 沙門:出家的修行人。 [] 數往見比丘:時常前往會見比丘。 [] 向法次法:依著一個修行「法」、下一個修行法(「次法」)的實踐方「向」順序修行。又譯為「法次法向」、「如說修行」。 ====[對應經典]==== * {ref>Ze39.01} * {ref>A07.068} * {ref>Tn0027} ====[讀經拾得]==== ***「知時」的修法** 本經在「知時」的段落,說「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可參見《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14經的教導:在心浮動散亂時,不宜用能振奮心情的方法,而要用能沉澱心情的方法;在心萎靡不振時,要用能振奮心情的方法,不宜用能沉澱心情的方法。例如修定,當無論如何都很昏沉時,要用能提神醒腦的方法作個改變,而不是繼續修定而更加昏沉。 在心念專注穩定時,進一步修行捨離,則有助於智慧的生起;但若心還完全無法專注,沒有「正念」的基礎,一味地捨離恐怕會讓心念更跳躍,而難以專注穩定下來。 這也和《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47經呼應:「應當專心方便,隨時思惟三相。云何為三?隨時思惟止相,隨時思惟舉相,隨時思惟捨相。若比丘一向思惟止相,則於是處其心下劣。若復一向思惟舉相,則於是處掉亂心起。若復一向思惟捨相,則於是處不得正定,盡諸有漏。」(CBETA, T02, no. 99, p. 342, a4-10) ***對應經典中對「知時」的說明** 對應經典中對於「知時」的說明,《七知經》所載和本經類似:「知是時可惟寂滅想,是時不惟受行想,是時可惟慎護想」,《增壹阿含經》和南傳《增支部尼柯耶》中則除了禪修時的調整外,也含括生活中更廣的層面,如《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三〈等法品 39〉第1經:「可修觀時便修觀,可修止時便修止,可默知默,可行知行,可誦知誦,可授前人便授前人,可語知語。」南傳《增支部尼柯耶》7集68經:「這是學習的時機,這是遍問的時機,這是努力的時機,這是獨坐的時機。」 ***「知人勝如」的層次** 經文中「知人勝如」的層次為:有信 -> 數往見比丘 -> 禮敬比丘 -> 問經 -> 一心聽經 -> 聞持法 -> 知法、知義、向法次法 -> 有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 這當中包含能讓人證得初果的四個要素(「四預流支」):親近善男子->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進階辨正]==== *[[研討:十二部經譯詞的對應]] =====(二)中阿含-[1]-七法品晝度樹經第二(初一日誦)-[2]-===== @[0422a19]@我聞如是: @[0422a19]@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0422a20]@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三十三天[[晝度樹]]-[]-葉萎黃,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葉不久當落。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葉已落,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葉不久當還生。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葉已還生,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生網。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已生網,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生如鳥喙]]-[]-。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已生如鳥喙,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開如鉢。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已開如鉢,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盡敷開。若晝度樹已盡敷開,光所照、色所映、香所熏,周百[[由延]]-[]-,是時,三十三天於中夏四月,以天五欲功德具足而自娛樂,是謂三十三天於晝度樹下集會娛樂也。 @[0422b06]@「如是義,聖弟子亦復爾,思念出家,是時聖弟子名為葉黃,猶三十三天晝度樹葉萎黃也。復次,聖弟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是時聖弟子名為葉落,猶三十三天晝度樹葉落也。復次,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四]-[[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葉還生,猶三十三天晝度樹葉還生也。復次,聖弟子覺觀已息,內靜-[3]-、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為生網,猶三十三天晝度樹生網也。復次,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生如鳥喙,猶三十三天晝度樹如鳥喙也。復次,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生如鉢,猶三十三天晝度樹如鉢也。 @[0422b23]@「復次,聖弟子諸漏已盡,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是時,聖弟子名盡敷開,猶三十三天晝度樹盡敷開也。彼為漏盡阿羅訶比丘,三十三天集在善法正殿,咨嗟稱歎:『某尊弟子於某村邑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諸漏已盡,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是謂漏盡阿羅訶共集會也,如三十三天晝度樹下共集會也。」 @[0422c06]@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422c08]@晝度樹經第二竟-[4]-(七百五十二字)-[5]- ====[校勘]==== [1]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2]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3] 「靜」,宋、元、明三本作「靖」。 [4]明本無「晝度樹經第二竟」七字。 [5]宋、元、明三本無「七百五十二字」六字。 ====[註解]==== {{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d/Flower_I_IMG_3974.jpg?320|刺桐樹}} [] 晝度樹:刺桐樹,為豆科刺桐屬的落葉大喬木。在這裡特指三十三天一株知名的樹,義譯為「香遍樹」。 [] 生如鳥喙:另譯作「雹節」,即晝度樹的花苞初綻,狀如鳥的尖嘴。 [] 由延:長度單位,帝王一天行軍的里程,約七、八公里。另譯作「由延」。 [] 初禪: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 成就遊:達成並保持著。又譯為「具足住」。 [] 定生喜樂:依定而生起喜與樂,指第二禪的境界。 [] 知如真: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又譯為「如實知」。 ====[對應經典]==== * {ref>Ze39.02} * {ref>A07.069} * {ref>Tn0028} ====[讀經拾得]==== 本經中以晝度樹開花的次序來比喻的,為由戒生定、依定發慧的次第。 c.f. http://buddhaspace.org/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aHelp/9/F0010089&num=24 ====[進階辨正]==== *[[研討:晝度樹經問答]] *[[研討:《中阿含經》第三禪敘述的空、室、定]] =====(三)中阿含-[1]-七法品城喻經第三(初一日誦)-[2]-===== @[0422c10]@我聞如是: @[0422c10]@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0422c1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王邊城七事具足,四食豐饒,[[易不難得]]-[]-,是故王城不為外敵破,唯除內自壞。 @[0422c13]@「云何王城七事具足?謂王邊城造立樓櫓,築地使堅,不可毀壞,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一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掘鑿池塹,極使深廣,修備可依,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二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周匝通道,開除平博,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三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集四種軍力-[3]-,象軍、馬軍、車軍、步軍-[4]-,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四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豫備軍器弓、矢、[[鉾]]-[]-、戟,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五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立守門大將,明略智辯,勇毅奇謀,善則聽入,不善則禁,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六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築立高墻,令極牢固,泥塗堊灑,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七事具足也。 @[0422c28]@「云何王城四食-[5]-豐饒,易不難得?謂王邊城水草樵木,資有豫備,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一食豐饒,易不難得。復次,如王邊城多收稻穀及儲畜麥,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二食豐饒,易不難得。復次,如王邊城多積[[秥]]-[6]--[]-豆及大小豆,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三食豐饒,易不難得。復次,如王邊城畜酥油、蜜及甘蔗、糖-[7]-、魚、鹽、[[脯]]-[]-肉,一切具-[8]-足,為內安隱,制外-[9]-怨敵,是謂王城四食豐饒,易不難得。如是王城七事具足,四食豐饒,易不難得,不為外敵破,唯除內自壞。 @[0423a11]@「如是,若聖弟子亦得七善法,[[逮]]-[]-[[四增上心]]-[]-,易不難得。是故聖弟子不為魔王之所得便,亦不隨惡不善之法,不為[[染污]]-[]-所染,不復更受生也。 @[0423a14]@「云何聖弟子得七善法?謂聖弟子得堅固信,深著如來,信根已立,終不隨外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是謂聖弟子得一善法。復次,聖弟子常行[[慚]]-[]-恥,可慚知慚,[[惡不善法]]-[]-穢汙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二善法。復次,聖弟子常行羞[[愧]]-[]-,可愧知愧,惡不善法穢汙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三善法。復次,聖弟子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是謂聖弟子得四善法。復次,聖弟子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是謂聖弟子得五善法。復次,聖弟子常行於念,成就正念,久所曾習,久所曾聞,恒憶不忘,是謂聖弟子得六善法。復次,聖弟子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是謂聖弟子得七善法也。 @[0423b04]@「云何聖弟子逮四增上心,易不難得?謂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初增上心,易不難得。復次,聖弟子覺、觀已息,內靜-[10]-、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逮第二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第二增上心,易不難得。復次,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逮第三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第三增上心,易不難得。復次,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第四增上心,易不難得。 @[0423b16]@「如是,聖弟子得七善法,逮四增上心,易不難得。不為魔王之所得便,亦不隨惡不善之法,不為染污所染,不復更受生。如王邊城造立樓櫓,築地使堅,不可毀壞,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得堅固信,深著如來,信根已立,終不隨外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是謂聖弟子得信樓櫓,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0423b23]@「如王邊城掘鑿池塹-[]-,極使深廣,修備可依,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常行慚恥,可慚知慚,惡不善法穢汙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慚池塹,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0423b28]@「如王邊城周匝通道,開除平博,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常行羞愧,可愧知愧,惡不善法穢污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愧平道,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0423c03]@「如王邊城集四種軍力[*],象軍、馬軍、車軍、步軍,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是謂聖弟子得精進軍力,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0423c08]@「如王邊城豫備-[11]-軍器弓、矢、鉾-[12]-、戟,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13]-,是謂聖弟子得多聞軍器,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0423c14]@「如王邊城立守門大將,明略智辯,勇毅奇謀,善則聽入,不善則禁,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常行於念,成就正念,久所曾習,久所曾聞,恒憶不忘,是謂聖弟子得念守門大將,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0423c19]@「如王邊城築立高牆,令極牢固,泥塗堊灑,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是謂聖弟子得智慧牆,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0423c23]@「如王邊城水草樵木,資有豫備,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樂住無乏,安隱快樂,自致涅槃也。 @[0423c27]@「如王邊城多收稻穀及儲畜麥,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逮第二禪成就遊,樂住無乏,安隱快樂,自致涅槃也。 @[0424a02]@「如王邊城多積秥豆及大小豆,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逮第三禪成就遊,樂住無乏,安隱快樂,自致涅槃也。 @[0424a06]@「如王邊城畜酥油、蜜及甘蔗、糖[*]、魚、鹽、脯肉,一切充足,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禪成就遊,樂住無乏,安隱快樂,自致涅槃。」 @[0424a10]@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424a12]@城喻經第三竟-[14]-(一千九百二字)-[15]- ====[校勘]==== [1]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2]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3] 宋、元、明三本無「力」字。[*] [4]「象軍、馬軍、車軍、步軍」,巴利本作 Hatthārohā, assārohā, rathikā, dhanuggahā。 [5]「食」,宋、元、明三本作「事」。 [6]「秥」,元、明二本作「葫」。 [7]「糖」,宋、元、明三本作「糖」。[*] [8]「具」,宋、元、明三本作「充」。 [9]「外」,明本作「伏」。 [10]「靜」,宋、元、明三本作「靖」。[*] [11] 「豫備」,元、明二本作「備豫」。 [12]「鉾」,宋、元、明三本作「矛」。 [13]「達」,宋、元、明三本作「遠」。 [14] 明本無「城喻經第三竟」六字。 [15]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九百二字」六字。 ====[註解]==== [] 易不難得:容易、不難得到。 [] 鉾:「矛」的異體字。讀音同「矛」。 [] 秥:穀類的總稱。讀音同「年」。 [] 脯:乾肉。 [] 逮:達到。 [] 四增上心:四種提升的心境,指四禪。又譯為「四種增上心法」、「四增心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增上心與在當生中為樂住處之四種禪」。 [] 染污:煩惱之別稱。又作雜染、染。 [] 慚:羞恥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慚愧」二字中,「慚」較重著在自己反省而羞恥,例如「自慚形穢」。) [] 惡不善法:惡的、不善的事情。 [] 造生死本:造成生死輪迴的根本原因。 [] 愧:愧疚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慚愧」二字中,「愧」較重著在面對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對父母」。) [] 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時時​作意,專一而堅持地以​各種方法修行善因。 [] 初善、中善、竟亦善:開頭、中間、結尾都是善的。 [] 有義有文:有正確的意義、有正確的詞句。 [] 翫習:反覆研習。「翫」讀音同「萬」,研習。 [] 意所惟觀:心作深度思惟。 [] 觀興衰法:又譯為「觀察生滅」、「觀法生滅」。 [] 身覺樂:身體感覺到離欲而生的快樂。 []塹:深坑、護城河。讀音同「欠」。 ====[對應經典]==== * 參考{ref>Ze39.04} * 參考{ref>A07.067} ====[讀經拾得]==== 修七善法及四禪,可不受魔擾、不隨惡法、不起煩惱、解脫輪迴。 七善法為: -對佛的堅固信心。 -羞恥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 -愧疚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 -精進,斷惡、修善。 -廣學多聞,通達法義。 -成就正念。 -修行智慧,觀察生滅。 《中阿含經》卷二十一〈長壽王品2〉第86經所說的「七財」(信、戒、慚、愧、聞、施、慧)和本經所說的七善法有所相通。 =====(四)中阿含-[1]-七法品水喻經第四(初一日誦)-[2]-===== @[0424a14]@我聞如是: @[0424a14]@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為汝說七水人。[[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0424a17]@佛言:「云何為七?或有一人常臥水中;或復有人[[出水還沒]]-[]-;或復有人[[出水而住]]-[]-;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3]-;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人]]-[]-。如是,我當復為汝說七水喻人。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0424a25]@佛言:「云何為七?或有一-[4]-人常臥水中-[5]-;或復有人出已還沒;或復有人出已而住;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梵志。此七水喻人,我略說也。如上所-[6]-說,如上施設。汝知何義?何所分別?有何因緣?」 @[0424b05]@時,諸比丘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7]-,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等聞已,得廣知義。」 @[0424b07]@佛便告曰:「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0424b09]@佛言:「云何有人常臥?謂或有人為不善法之所覆蓋,染汙所染,受惡法報,造生死本,是謂有人常臥。猶人沒溺,臥于水中,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初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0424b13]@「云何有人出已還沒?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失信不固,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而不堅固,是謂有人出已還沒。猶人溺水,既出還沒,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二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0424b18]@「云何有人出已而住?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是謂有人出已而住,猶人溺水,出已而住,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三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0424b23]@「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8]-、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見,三結便盡,謂[[身見、戒取、疑]]-[]-,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9]-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便得苦際,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四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0424c04]@「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10]-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是見,三結便盡,謂身見、戒取、疑,三結已盡,婬、怒、癡薄,得[[一往來]]-[]-天上、人間,一往來已,便得苦際,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五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0424c15]@「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是見,[[五下分結]]-[]-盡,謂貪欲、瞋恚、身見、戒取、疑,五下分結盡已,生於彼間,便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六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0424c26]@「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梵志?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梵志。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人。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七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我向所言,當為汝說七水人者,因此故說。」 @[0425a12]@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425a14]@水喻經第四竟-[11]-(千三百八十八字)-[12]- ====[校勘]==== [1]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2]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3]「渡」,宋、元、明三本作「度」。 [4] 大正藏無「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5]大正藏無「水中」二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6]「所」,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7]「主」,宋、元、明三本作「王」。 [8]「習」,元、明二本作「集」。[*] [9]「七」,元本作「十」。 [10]「固」,元本作「因」。 [11] 明本無「水喻經第四竟」六字。 [12]宋、元、明三本無「千三百八十八字」七字。 ====[註解]==== [] 諦聽:仔細地聽。 [] 出水還沒:浮出水面後又下沈。 [] 出水而住:浮出水面後能保持住。 [] 住已而觀:保持住後能觀察周遭。 [] 觀已而渡:觀察周遭後能渡河。 [] 住岸人:停駐在岸上,不會再回到水中。 [] 身見、戒取、疑:生死流轉的三種關鍵束縛,即「身見(另譯作『薩迦耶見、有身見、身見、我見、身邪結』,執著『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真我』)、戒禁取(另譯作『戒盜結』,誓守禁戒與禁忌)、疑(疑結,對正法的疑惑)」。 [] 一往來:即斯陀含果。斷身見、戒取、疑,貪、瞋、癡薄的聖人,最多投生至天界再投生人間,往返一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第二果,又稱為一來果。 [] 五下分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 [] 不退法:即阿那含果。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的聖人,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第三果,又稱為不還果。 ====[對應經典]==== * {ref>Ze39.03} * {ref>A07.015} * {ref>Tn0029} * 參考 [[https://tripitaka.cbeta.org/N50n0027_001#0416a10|巴利藏《人施設論》第七章之二]] {ref>Pgp-AP} ====[讀經拾得]==== -常臥水中 -出水還沒 -出水而住 -住已而觀 -觀已而渡 -渡已至彼岸 -住岸人 ====[進階辨正]==== [[agama:什麼是「五下分結、五上分結」|什麼是「五下分結、五上分結」]] =====(五)中阿含-[1]-七法品木積喻經第五(初一日誦)-[2]-===== @[0425a16]@我聞如是: @[0425a16]@一時,佛遊[[拘薩羅]]-[]-,在人間,與大比丘眾[[翼從]]-[]-而行。爾時,世尊則於中路,忽見一處有[[大木積]]-[]-,洞燃俱熾,世尊見已,便下道側,更就餘樹敷[[尼師檀]]-[3]--[]-,結跏-[4]-趺坐。 @[0425a20]@世尊坐已,告諸比丘:「汝等見彼有大木積洞燃俱熾耶?」 @[0425a21]@時,諸比丘答曰:「見也,世尊!」 @[0425a21]@世尊-[5]-復告諸比丘曰:「於-[6]-意云何?諸-[7]-大木積洞燃俱熾,若抱、若坐、若臥,謂剎利女,梵志、居士、[[工師女]]-[]-,年在盛時,沐浴香薰,著明淨衣,[[華鬘]]-[]-、[[瓔珞]]-[]-嚴飾其身,若抱、若坐、若臥,何者為樂?」 @[0425a26]@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諸[*]大木積洞燃俱熾,若抱、若坐、若臥,甚苦。世尊!謂剎利女,梵志、居士、工師女,年在盛時,沐浴香薰,著明淨衣,華鬘、瓔珞嚴飾其身,若抱、若坐、若臥,甚樂。世尊!」 @[0425b01]@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抱木積洞燃俱熾,若坐、若臥,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若抱剎利女,梵志、居士、工師女,年在盛時,沐浴香薰,著明淨衣,華鬘、瓔珞嚴飾其身,若坐、若臥者,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0425b15]@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緊索毛繩絞勒其[[𨄔]]-[8]--[]-斷皮,斷皮已斷肉,斷肉已斷筋,斷筋已斷骨,斷骨已至髓而住,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按摩身體、支節、手足,何者為樂?」 @[0425b19]@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士以緊索毛繩絞勒其𨄔[*]斷皮,斷皮已斷肉,斷肉已斷筋,斷筋已斷骨,斷骨已至髓而住,甚苦。世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按摩身體、支節、手足,甚樂。世尊!」 @[0425b24]@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緊索毛繩絞勒其𨄔[*]斷皮,斷皮已斷肉,斷肉已斷筋,斷筋已斷骨,斷骨已至髓而住,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按摩身體、支節、手足,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0425c10]@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瑩磨利刀截斷其[[髀]]-[]-,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禮拜,恭敬將迎,何者為樂?」 @[0425c13]@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士以瑩磨利刀截斷其髀,甚苦。世尊!若從剎利、梵-[9]-志、居士、工師受信施、禮拜,恭敬將迎,甚樂。世尊!」 @[0425c16]@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瑩磨利刀截斷其髀,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禮拜,恭敬將迎,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0425c29]@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鐵銅[[鍱]]-[]-洞燃俱熾,纏絡其身,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衣服,何者為樂?」 @[0426a03]@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士以鐵銅鍱洞燃俱熾,纏絡其身,甚苦。世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衣服,甚樂。世尊!」 @[0426a06]@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鐵銅鍱洞燃俱熾,纏絡其身,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衣服,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0426a19]@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熱鐵鉗鉗-[10]-開其口,便以鐵丸洞燃俱熾,著其口中,彼熱鐵丸燒脣,燒脣已燒舌,燒舌已燒齗,燒齗已燒咽,燒咽已燒心,燒心已燒腸胃,燒腸胃已下過,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食無量眾味,何者為樂?」 @[0426a25]@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士以熱鐵鉗鉗[*]開其口,便以鐵丸洞燃俱熾,著其口中,彼熱鐵丸燒脣,燒脣已燒舌,燒舌已燒齗,燒齗已燒咽,燒咽已燒心,燒心已燒腸胃,燒腸胃已下過,甚苦。世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食無量眾味,甚樂。世尊!」 @[0426b02]@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熱鐵鉗鉗開其口,便以鐵丸洞燃俱熾,著其口中,彼熱鐵丸燒脣,燒脣已燒舌,燒舌已燒齗,燒齗已燒咽,燒咽已燒心,燒心已燒腸胃,燒腸胃已下過,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食無量眾味,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0426b19]@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鐵銅床洞燃俱熾,強逼使人坐臥其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床[[㯓]]-[]-臥具,何者為樂?」 @[0426b22]@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士以鐵銅床洞燃俱熾,強逼使人坐臥其上,甚苦。世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床㯓臥具,甚樂。世尊!」 @[0426b25]@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鐵銅床洞燃俱熾,強逼使人坐臥其上,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床㯓臥具,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0426c10]@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大鐵銅釜洞燃俱熾,撮舉人已,倒著釜中,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房舍,泥治堊灑,窗戶牢密,爐火溫暖-[11]-,何者為樂?」 @[0426c14]@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士以大鐵銅釜洞燃俱熾,撮舉人已,倒著釜中,甚苦。世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房舍,泥治堊灑,窗戶牢密,爐火溫[*]暖,甚樂。世尊!」 @[0426c18]@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大鐵銅釜洞燃俱熾,撮舉人已,倒著釜中,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房舍,泥治堊灑,窗戶牢密,爐火溫暖[*],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12]-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0427a03]@說此法時,六十比丘漏盡結解,六十比丘捨戒還家。所以者何?世尊教誡-[13]-甚深、甚難,學道亦復甚深、甚難。 @[0427a05]@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427a07]@木積喻經第五竟-[14]-(二千六百四十四字)-[15]- 中阿含經卷第一(八千一百九字)-[16]-(初一日誦)-[17]- ====[校勘]==== [1]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2]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3]「檀」,宋、元、明三本作「壇」。 [4]「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跏」。 [5] 宋、元、明三本無「世尊」二字。 [6] 大正藏在「於」字之後有一「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7]「諸」,大正藏原為「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諸」。 [8] 「𨄔」,宋、元、明三本作「腨」。[*] [9]「梵」,元本作「居」。 [10]「鉗鉗」,宋、元、明三本作「鉆鉆」。[*] [11]「溫暖」,大正藏原為「熅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溫暖」。[*] [12] 「信」,元、明二本作「布」。 [13] 「誡」,宋、元、明三本作「戒」。 [14] 明本無「木積喻經第五竟」七字。 [15]宋、元、明三本無「二千六百四十四字」八字。 [16] 宋、元、明三本無「八千一百九字」六字。 [17] 宋、元、明三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註解]==== [] 拘薩羅: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部,其首都為舍衛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國。另譯為「憍薩羅」。 [] 翼從:隨從。 [] 大木積:(燃燒的)大木堆。 [] 尼師檀: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坐具、敷具。 [] 工師女:工匠的女兒。 [] 華鬘:以花結串而成的飾品。 [] 瓔珞:以玉編綴的飾品,通常掛在脖子上。 [] 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衡量兩者對自己或他人的利益。 [] 不虛不空:努力修行,沒有虛度光陰浪費時間。 [] 信施:基於信心的布施;信徒的布施。 [] 大光明: [] 𨄔:音ㄕㄨㄢˋ。足腫;腳後跟(?) [] 髀:膝部以上的大腿骨,或指大腿。 [] 鍱:薄鐵皮。讀音同「頁」。 [] 㯓:讀音踏。「榻」的異體字,類似床的坐臥用具。 ====[對應經典]==== * {ref>Ze33.10} * {ref>A07.072} ====[讀經拾得]==== 此經與《雜阿含經》卷九第241經:「愚癡無聞凡夫,比丘!寧以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令其熾然,不以眼識取於色相、取隨形好。所以者何?取於色相、取隨形好故,墮惡趣中如沈鐵丸。…」(CBETA, T02, no. 99, p. 58, a8-12) 可互相參照,在修行上警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