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齋戒...................甯傑

精華閱讀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緣起〉

        寒暑假,對每一位學子來說,正是充實自我最佳的機會,一來有足夠的時間,做什
麼都比較方便;二來正好妥善規劃,想清楚自己最想要、最需要的是什麼,利用時間好好充
電。

        我選擇參加蓮因寺的齋戒學會,是在放暑假前不久突然下的決定,現在回想起來,
或許是我之前經歷了一段課業繁重的時期,等到重拾佛法,竟有一股新生的感覺,覺得一切
都可以再重頭開始。我思索著:如果從頭開始......此時齋戒學會的印象便浮現在我腦海裡
。那已經是許多學長、前輩們推薦過我的道場,自己毅然決定去走訪一番,也很順利地,就
成行了。

        一切都在倉促中進行。當我拿到報名表,已經是報名截止日期的最後一天;寄出了
報名表的當兒,我仍然不確定自己能否成行!當時忽然體驗到,所有因緣的聚合,像一齣戲
在眼前開始上演……一切在醞釀之中,不久,我收到了通知!喜悅之餘,心裡也篤定了。

        前一日,我獨自摸索著路往南投水里,心裡其實頗以古德們不遠千里求法的精神自
期。雖然路途不熟,有口可以問路,有腿可以跋涉,實在也不缺什麼了。比起古人我們實在
太方便了,到處都是現成的資源,往往不費力氣;然而,古德們求法聞法的決心與毅力,現
在的人卻大大不如了!古人有云,佛法須在「恭敬」中求,須臾所得之法必不真實。一路上
想,這句話實在值得自己警惕!

〈莊嚴佛地〉

        蓮因寺不是很大的道場,而且位於水里蠻偏僻的山上;雖然懺公聲名遠播,卻很少
有信眾來此,更不用說觀光的遊客了。我記得住在山上的十四天,也只看到零星十幾位在家
信眾來訪,幾乎都是來求法的,而不是慕名來參觀參觀的!此處乃真正清淨絕俗的佛地啊!
難怪能夠培養出戒行清淨,具足威儀的修行人!這是在塵世中熱鬧的寺院所無法比擬的。

        那種寧靜的感覺,正如學長說的:自己初下山的時候,才發現以前一直都住在一個
塵囂的都市,感覺人車聲聽起來特別響,一時之間還真是難以適應!

〈精進五堂功課〉

        在寺中,除了早晚課,還有早齋、午齋,和蒙山課。午休後起身,還加一堂八十八
佛禮懺的功課,這是行門方面;解門則是上午和下午各兩小時的講座。一天的生活是嚴謹而
充實的。像我這種平時連早晚課都沒有維持的「散人」,本想應該受不了才對,但是整天的
課程安排得很好,有動有靜,對治昏沉和妄想,正好把心調得服服貼貼的,讓我真正體會一
點動靜一如的清涼法味。

        蓮因寺的特色是拜佛和放蒙山。有很多人不習慣那裡很緩慢的禮佛,但其實是一種
動中靜慮的訓練。真的拜佛拜到輕安時,不知不覺就過了半個小時,和打坐靜慮是一樣的;
而且對於像我這樣打坐容易昏沉,雙盤一下就腿麻的人,拜佛的方式更適用。拜佛的時候,
可以把平常止觀的工夫用上去,可以觀呼吸,觀想,可以念佛,或攝耳諦聽。緩慢拜佛還有
另一個好處,就是不用計較拜了多少下,心才能夠真正專注於觀想。其實腦子裡一直有個數
字,反而障礙禪定。

        我回憶在山上的十幾天,除了睡眠,整顆心幾乎安住在修行和利益大眾。我擔任執
事,必須提早上大殿布置,大眾出班後留下來整理收拾;由於這個因緣,使我更謹慎地收攝
心念,專注於每一個當下,時時警策自己不能放逸。
        也由於這個增上緣,不久我便了解專注於當下,不思前、不思後的妙用,欲望和煩
惱自然都淡了!平時散散漫漫的習氣也不知不覺消失了;以往很重睡眠的我,能夠很快入睡
,按時起床,睡眠的需要量減少,常常夜半一兩點自動醒來;食量也減少,過午不食很自然
,晚間肚子安安靜靜也不餓,改變之快,程度之大,連我自己都很驚訝!這些生理上的改變
,其實都來自心理調適的成功。

〈開示〉

        懺公師父雖然年紀大了,但是五堂功課都會參加,絕對不缺, 有時會在早晚課時�
}示如何依文觀想等等;此外,主要是利用早午齋的時間,來回答同學們的問題。懺公回答�
暋D的方式很特別, 都是直接點出方法,而不會拉拉雜雜一大堆話,而且不時有發人深省的
幽默。記得有位學長問師父:「出家的話不能傳宗接代,父母不答應。」結果師父說:「出
家人可以傳天台宗,接印光大師、弘一大師的代,也是傳宗接代。」一下子把整個視野打開
了!這也是我所聽過最妙的答案。

        懺公也會突然無問自說,當機的人自然了悟。所以有人就偷偷告訴我說:他想問的
問題還沒開口,懺公就回答了!其實大多數人的問題,都是如何對治障礙, 而懺公在這方�
悸爾g驗很豐富,每次聽師父和學長一問一答,都發現師父在破除發問者的心結是很有一套�
滿I這次上山我也記了幾個口訣,雖然都是簡簡單單,對我而言,比誦經持咒還管用,這就�
O應機的效果。最有效的不見得是最昂貴的藥,而是對症的藥!

〈清淨律儀〉

        久聞蓮因寺是重視持戒的道場,果然在齋戒期間,幾乎天天都會聽到持戒方面的開
示。對於佛陀所告誡的「以戒為師」,我想蓮因寺是真的做得蠻徹底;在其他道場,或是聽
其他法師講經,確實很少如此頻繁提到要重視戒律的!懺公上人嚴守過午不食,數十年如一
日。寺裡有些年輕的出家師父,甚至嚴守佛制日中一食,真是令人讚嘆!所謂「施主一粒米
,大如須彌山。」懺公師父對食物非常地珍惜,碗缽都會吃到最乾淨為止,乃至一顆掉落桌
上的飯粒,或是一滴醬油,都不肯浪費。我起先不知道,還以為懺公嘴饞呢!後來,才懂得
欣賞他老人家獨特的吃法!

〈諸上善人〉

        由於此番我擔任執事,因此有比較多機會接觸寺中的出家眾法師,覺得那裡的出家
師父就是有股不染塵世的氣質!從我與他們談話和他們的生活中,都不難感覺到,確是戒行
清淨,律儀莊嚴的出家眾典範。我一直覺得,若決心出家,就要放下一切俗緣, 先求自己�
D業有成,再圓入世度眾的願力。這樣的出家法師,正是我打從心裡最欣賞的!
        據學長說,蓮因寺裡的出家眾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換一批,因為懺公向來不蓄弟子,
當他老人家覺得弟子的戒定慧足夠了,就要弟子下山各自發展。數十年來, 培養的僧才不�
p其數,遍布全省各道場。懺公於此決不居功,懺公的弟子們,也能體會師父的苦心,成為�
驩藩W立的如來弟子。懺公的做法,確實是有智慧!
        在寺裡十四天,也認識了不少學長,發現能夠發心來參加齋戒的,一種是老修行的
學長,一種是初發心而善根特別深厚,甚至有出家志向的學長。認識這些諸上善人讓我覺得
驚訝而歡喜,也慚愧自己一直都偏重解門,對於行門發心,實在缺乏。當時在寺中自己反覆
思維,要如何安排行門定課的問題,後來也終於找到了答案!關鍵其實在於忍辱波羅密。

    回想起來,能和寺中的清淨僧眾,及諸位學長共修十四天,實在是我很大的福報!

〈結語〉

        其實像齋戒這樣的活動,雖然比起其他道場活動來說是嚴格一些,但希望大家有機
會一定要去看看。懺公對學生特別親切,功課很要求,對於回答學生問題很熱心,也喜歡用
輕鬆的方式和大家談佛法;相較下,對於出了社會的居士就嚴肅多了。趁著自己還是得天獨
厚的大學生,去參訪一下,體驗一下清涼的道場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入寶山絕不會
空手而回的!

		 
精華閱讀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