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察經豆得》(18)相似空境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作者: lailn (LNL) 看板: BudaXfile
標題: 《占察經豆得》(18)相似空境
時間: Fri Dec  7 16:19:17 2007


  本文由abstsai(白非白)授權轉貼

《占察經豆得》(18)相似空境

真如實觀,咱們用熱狗解法可以解釋成:
一、「真如」的實體觀察法。
二、真正的「如實」觀察法。

不過,不管是真如或如實,古來一直未能摸到真相,因為
真如沒有實體,用第一解時沒有實體可觀。用第二解時,
如實的實指的是哪一個目標?

地藏菩薩在這裡教我們用另一種思惟方式去思考,他要我
們丟掉真如或如實的名詞,這樣子作:
┬┬┬┬┬┬┬┬┬┬┬┬┬┬┬┬┬┬┬┬┬┬┬┬┬
若學習真如實觀者。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
永離一切分別之想。
┴┴┴┴┴┴┴┴┴┴┴┴┴┴┴┴┴┴┴┴┴┴┴┴┴

咦?這個和止法的「思惟內心不可見相,圓滿不動,無來
無去。本性不生,離分別故。」有何不同?當然有不同,
起碼字數就不一樣。XD

說真的,止法是把注意力放在一個不會變化的無固定形體
的東西上,不可見就是無形體,我們常用的方法就是觀落
日,不刺眼可觀察,它不會變化,而且圓滿不動,無來無
去等等這些都合於我們的條件。有的人會觀一個光球,意
思差不多。

止法是不讓心思散掉,但是感官仍在運作,仍有聽、聞等
的感覺。所以有時會聽到體內的血液流動,心臟跳動等一
些我們平常不會去覺知的現象。

真如實觀則不是,它是把心思放在「無生無滅。不住見聞
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無生無滅,就不會有任何主
目標,不住見聞覺知就是感官不會對外界有反應,沒反應
就不會有分別,例如不會去分別知道我現在正在呼氣或我
現在正在吸氣等。也就是關閉感官知覺的訓練。

菩薩說這種訓練可以「漸漸能過空處、識處、無少處、非
想、非非想處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過了非想非
非想已經是四禪了,地藏菩薩說這只是“相似空”而已。

能得相似空已經不容易,那時的現象是:「得相似空三昧
時。識、想、受、行麤(粗)分別相不現在前。」也就是主
要的受想行識對外界的分別已經消失。

能得到相似空境在阿含系列裡面已經算是基本的得空境了
,世尊特別給一個名詞叫作「世間空」或「空世間」。我
們來看看:《雜阿含》(T02n0099_p0056)
┬┬┬┬┬┬┬┬┬┬┬┬┬┬┬┬┬┬┬┬┬┬┬┬┬
佛告三彌離提。眼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所空。(略)
。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世間空。佛說此經
已。三彌離提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眼睛有常恒不變法嗎?有的,那就是《楞嚴經》裡世尊對
阿難說的“見性”不變。一旦眼的見性空了,主觀的“我
的眼睛在看”(我所,我的所在)的知覺也就空了。耳鼻舌
身意比照辦理。

能得相似空便可以更加精進,接著會進入心寂三昧,得到
了心寂三昧後便可以進入一行三昧。地藏菩薩沒有解釋什
麼是心寂三昧和一行三昧,因為得相似空(世間空)後學者
很自然的會了解接下來的境界。

有意思的是:
┬┬┬┬┬┬┬┬┬┬┬┬┬┬┬┬┬┬┬┬┬┬┬┬┬
(得相以空者)此修學為善知識大慈悲者守護長養。是故離
諸障礙勤修不廢。展轉能入心寂三昧。得是三昧已。即復
能入一行三昧。入是一行三昧已。見佛無數發深廣行。心
住堅信位。
┴┴┴┴┴┴┴┴┴┴┴┴┴┴┴┴┴┴┴┴┴┴┴┴┴

進到一行三昧反而「見佛無數」。如果非由感官覺知如何
見佛無數?這就需要由同學們親自去證知了。

真如實觀不容易成功,地藏菩薩說「唯心識觀」和「真如
實觀」是給二種人用的,鈍根的人用唯心識觀,利根的人
用真如實觀。

也許有同學會唉唉叫:“菩薩啊,人家怎麼觀都觀不起來
啦,怎麼辦呢?”如果連心中保持一個落日都觀不起來,
別緊張,地藏菩薩最後還有一個絕招,耶?什麼絕招:
┬┬┬┬┬┬┬┬┬┬┬┬┬┬┬┬┬┬┬┬┬┬┬┬┬
有如此疑怖及種種障礙等者。應於一切時一切處。常勤誦
念我之名字。
┴┴┴┴┴┴┴┴┴┴┴┴┴┴┴┴┴┴┴┴┴┴┴┴┴

喔?原來還是這老詞兒啊?沒錯,稱名是地藏菩薩所向無
敵的絕招,攻無不克,克無不竟,學者稱名,畢竟成佛。
稱名好處多多,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不能雜亂心:
┬┬┬┬┬┬┬┬┬┬┬┬┬┬┬┬┬┬┬┬┬┬┬┬┬
能聞我名者。謂得決定信利益行故。乃至一切所能者。
皆得不退一乘因故。

若雜亂垢心。雖復稱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為聞。以不能生
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如是雜亂
垢心。隨其所修一切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

以真誠心稱地藏名的附帶好處就是現世可離苦得樂之外,
下輩子不落惡道,而且可以隨願往他生他方國土:
┬┬┬┬┬┬┬┬┬┬┬┬┬┬┬┬┬┬┬┬┬┬┬┬┬
此人捨身終不墮惡道八難之處。還聞正法習信修行。亦能
隨願往生他方淨佛國土。
┴┴┴┴┴┴┴┴┴┴┴┴┴┴┴┴┴┴┴┴┴┴┴┴┴

能進入一行三昧名叫「無相禪」在唯心識觀和真如實觀的
階段是名為「有相禪」,菩薩提醒我們學習有相禪時有三
種現象會阻礙進步:
┬┬┬┬┬┬┬┬┬┬┬┬┬┬┬┬┬┬┬┬┬┬┬┬┬
復次當知若修學世間有相禪者有三種。何等為三。
一者無方便信解力故。貪受諸禪三昧功德而生憍慢。為禪
所縛退求世間。
二者無方便信解力故。依禪發起偏厭離行。怖怯生死退墮
二乘。
三者有方便信解力。所謂依止一實境界。習近奢摩他毗婆
舍那二種觀道故。能信解一切法唯心想生如夢如幻等。雖
獲世間諸禪功德而不堅著。不復退求三有之果。又信知生
死即涅槃故。亦不怖怯退求二乘。
┴┴┴┴┴┴┴┴┴┴┴┴┴┴┴┴┴┴┴┴┴┴┴┴┴

上面那段我們用白話說明一下:

第一個現象“無方便信解力”就是沒有方法增加信解力,
也就是不知道情況可以再進步,有了神通感應後就停頓,
樂在神通境中。沉迷在神通之中自然不會再進步。

第二是因禪境而生了退隱之心,看空一切,不想再行弘佛
道了。

第三就是已得相似空出三界了,但是還沒進入涅槃,可是
就卡在那裡,這個現象就是《楞嚴經》說的「窮空不盡空
」的現象,也就是明白道理但就是不再堅持。

地藏菩薩只是提醒我們說會有這三種情形,但是沒有批評
好或不好,可能是因為反正有他在,人人最後一定會成佛
,所以他不用擔心。想卡住的人就給他卡住,到時還不是
一樣得上路。

有相禪的過程有十個步驟可以判定是否正確,菩薩說:
┬┬┬┬┬┬┬┬┬┬┬┬┬┬┬┬┬┬┬┬┬┬┬┬┬
如是修學一切諸禪三昧法者。當知有十種次第相門。具足
攝取禪定之業。能令學者成就相應不錯不謬。
何等為十。
一者攝念方便相。(隨時隨地可以念佛)
二者欲住境界相。(主動的會想要觀,不會偷懶)
三者初住境界分明了了知出知入相。(有了初境心不散亂)
四者善住境界得堅固相。(境界不會滅了,例如觀到“火
花去”或是觀著觀著睡著了。^_^)
五者所作思惟方便勇猛轉求進趣相。(會努力求進步)
六者漸得調順稱心喜樂除疑信解自安慰相。(覺得有進步
,心情歡樂)
七者剋獲勝進意所專者少分相應覺知利益相。(多少都有
一點進步的感覺)
八者轉修增明所習堅固得勝功德對治成就相。(觀法的心
得可以對治壞習慣)
九者隨心有所念作外現功德如意相應不錯不謬相。(能觀
出相應的境界)
十者若更異修依前所得而起方便次第成就出入隨心超越自
在相。(換一種觀法時也能自在相應,不會轉不過來)
是名十種次第相門攝修禪定之業。
┴┴┴┴┴┴┴┴┴┴┴┴┴┴┴┴┴┴┴┴┴┴┴┴┴

由上面可知地藏法門是相當善巧方便的法門,一點也不枯
燥,不會無聊。同學們可以止、可以觀,可以唯心、可以
真如,唯一不變的是持名稱地藏聖號。經驗上同學們稱名
到一定階段時,大概就會找到各人最相應的觀法了。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佛法求助哇啦啦 - 別害羞, 儘管問喔!                               BudaHelp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