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聚淨戒論菩薩戒的時空效應{19}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littlec@Lion (最沒有價值學弟),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從三聚淨戒論菩薩戒的時空效應{19} 發信站: 獅子吼站 (Sat Aug 17 20:46:45 1996) 轉信站: Lion 20 頁 經》卷五有云: 若菩薩住律儀戒,於一日一夜中,若佛在世,若佛 塔廟,若法,若經卷、若菩薩修多羅藏、若菩薩摩 得勒伽藏、若比丘僧、若十方世界大眾菩薩,若不 少不多供養、乃至一禮、乃至不以一偈讚歎三寶功 德、 乃至不能一念淨心者、是名為犯, 眾多犯。 (94) 這是鼓勵受了菩薩戒的人,應當盡力而為地禮敬、供養 、讚嘆三寶,若多若少,乃至一日一夜中僅作一禮,僅起一 念淨心,都算是持戒菩薩,若不能遵守最低要求,才算犯了 突古羅罪 ( 犯了微細威儀之罪 )。 縱然犯了菩薩戒,尚有 懺除罪愆的方法(95);如以增上煩惱犯了波羅夷處法,即失 戒律儀,但又可以重受;若無具德智者為戒師,亦得於佛像 前如是自受: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曲身合掌,作如 是言: 我某甲白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及大地諸菩薩眾,我今 於諸佛菩薩前,受一切菩薩戒: 律儀戒、攝善法戒 、攝眾生戒。此諸戒是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 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第二 ( 遍 ) 第 三 ( 遍 ),亦如是說,說已應起。(96) 可見若有具德的戒師,則請師授,若無具德戒師,也可 以自誦三聚戒相,自誓受戒,而且並未如《梵網經》輕戒第 四十一條那樣,規定自誓受戒,必得苦到禮拜三世千佛,要 見到好相,始為得戒。足徵受持三聚淨戒,既然困難,也很 容易。 七、由易而難的三聚淨戒 同屬於從《瑜伽師地論》抽出,由劉宋求那跋摩所譯的 一卷本《菩薩善戒經》,對於菩薩的三聚淨戒,稱為 1. 戒 ,2. 善戒,3. 利益眾生戒。 (97) 在其授菩薩戒問答文中 ,則有另外的名稱,其內容如下: (授戒師問)汝今真實是菩薩否? 真實發於善提心 否?汝今具足三種戒否?能 ──────────────── (94) 大正藏三十,913頁下。 (95) 大正藏三十,917頁上。 (96) 大正藏三十,917頁上。 (97) 《菩薩善戒經》開頭即說: 「菩薩摩訶薩當成就 戒,成就善戒,成就利益眾生戒。 」(大正藏三 十,1013頁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仁者不殺生 義者不偷盜 禮者不邪淫 ∣ ( ) ���� ▕ 智者不飲酒 信者不妄語 ∣ (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Ξ Origin: 獅子吼站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