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力

精華閱讀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Nice@Lion (Nice to meet you),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參考一下:業力
發信站: 獅子吼站 (Sun Jul  4 20:59:48 1999)
轉信站: Lion

[ 本文轉載自獅子吼站 BudaFeeling 版 ]
[ 本文原作者為: ag2000 ]

(摘自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 K. Sri Dhammananda原著,釋海印.張大卿合譯)

四八、業力

    業力不是具有人格性,它是根據我們行為運作的自然法則,這種法則
本身沒有立法者,業力自行運作,不受外在的獨立主宰者干預。

    業力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日子
未到」。用農作收成的話說,業力可解釋成:假使你播下好的種子,你將
會有好的收成,假使你播下壞的種子,你將得到不好的收穫。

    用科學的話說:業力是因果律,每一個原因就有一種結果。另外也可
稱為道德因果律,道德因果律應在道德領域中,正如物理領域裏的運動律
一樣

    法句經中對業的解釋是,心是善、惡業的主導者,假使你的語言和行
為基於善或惡的發心,則愉快或痛苦 (不愉快) 將跟隨你,如同牛車跟隨
牛蹄,如影隨形般永不離開。

    業力就是一種行為,生命體中有一種動力,名叫本能傾向或意識等等
,這種固有的習性推動每一種意識,包括推動心理和生理,這一動起來即
成行為,這種行為的重複就是習慣,此習慣變成他的個性,在佛教中,這
種過程稱它為業力。

    就「業」的終極意義來說,它是有善有惡的,可以是心智活動,也可
以是意志作用。佛說:「業是意志力」。如此說來,業是一種過程而不是
一種實體,它也是一種行為、能力和力量了。有人解釋這種力量為「行為
影響力」,這是我們自作自受。人所經驗到的苦樂都是他自己的身、口、
意活動的結果。成功、失敗、愉快、憂愁,都是由我們身、口、意的造作
而來。

    業力是根據我們行為運轉的,不具人格性的自然法則,這種法則本身
沒有立法者,業自行運轉,不受外在的獨立主宰干預。因為沒有背後指定
和管理賞罰的執法人,佛教徒不用依賴對一些至高無上的力量來祈禱影響
業果。依照佛陀說,業力既不是前世命運注定,也不是一種我們必須無助
地交出自己的神祕秘不可知的力量去決定。

    佛教徒相信人是種什麼因,就收什成果;我們現在所得的是我們過去
所做的,我們將來所得的,是我們現在所做的。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
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換句話說,人的過去和現在交互影響,
人的現在不完全等於他的過去,人的未來也不完完全等於他的現在,因為
過去和現在之間,現在和未來之間,一直都在變化流轉,業力不是完全的
絕對論,佛陀曾指出,如果每件事已經注定,那就無從有自由意志和道德
精神生活了,我們也將只是我們過去的奴隸,在另外一方面,假使每一件
事都沒有決定性,那我們將無從培育道德和精神的增長。所以佛陀是既非
全然的宿命論也非全然的不決定論者。

    在增支部經中說到有關對業力問題的誤解或不理智的觀點,而建議智
者要研究和放棄以下的觀點:一相信一切事務是過去生中所造的結果。二
相信一切的結果是由超越主宰者所創造。三相信諸法生起是無因無果。假
使一個人所以成為謀殺犯、盜賊或姦淫,是由於過去的行為,或者是由超
越的主宰者所造成,或者只是偶然的發生。那麼,這個人就不必負責他的
惡行了。

    另外還有一種對業的錯誤觀念,以為業是只運轉於某些有特定信仰的
人。事實上,人的未來命運一點也不受他所選擇的特殊宗教所左右。不管
他的宗教是什麼,人的命運完全由他能可以去塑造他們自己的業力
來影響他自己生命的方向。另一方面,人既不光是自己行為的囚犯,也不
是他業力的奴隸,人也不僅僅是機械,自動地放出本有的力量為主人做事
。人也不只是自然的產品,人具有強力的能力去控制業力,他的心更強大
於他的業力,所以業力律能為他服務。人不必為了臣服於他的業力而放棄
他的希望和努力,他可以累積功德來抵消那些惡業,他也可以做更多的善
法功德淨化他的內心,而不必單以祈求、禮拜,或者實行宗教儀式來消業
果,所以,人能為自己贏得寬恕,只要他以智慧去過那崇高的生活。

    人必須運用後天的賦與來促成他的理想。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雖然這並非我們當初自覺的選擇,但卻能追溯到我們過去的業力,現在
我們隨意做為,照我們已有的因緣做下去,我們可能有得有失。

    有什麼行為就有什麼結果,這對任何人都是無差別的,每一種行為都
有其業果的。每一種業都不帶任何有目的的意圖,也不能構成為決定性或
不決定性的行為。此即以佛陀解釋業力如同意志活動的理由。也就是說,
無論是善或惡的行為,如果我們所做下的善惡是沒有任何目的之意圖之下
所做,則未必能強而有力的帶到來生。然而,如果其本質屬於愚痴,則不
能免除其業報,連小孩和無知的成人都可能犯下惡種,只要他們的行為是
有意去損害,他們就不能逃脫業報,例如小孩接觸一個火燒的鐵棒,那熱
度不可能沒有燙傷小孩的手指,業力的作用正是同樣的情形,業力是不偏
差的,如同地心引力一樣。

    鴦掘摩羅和阿育王性格徹底的轉變,說明了人的潛在力足以去控制他
的業力。鴦掘摩羅是一個馬路上的大盜,他謀害了上千的同胞,我們能以
他所做的行為論斷嗎?在他有生之年,他證得了阿羅漢果,這樣的,他超
度了他過去的惡業。

    阿育王是印度大帝,他在戰爭中殺害了成千上萬的人而擴大了他的帝
國。然而,當戰爭勝利後,他完全的改過自新,也因而大大轉變了他一生
的經歷,聞名於世的歷史學家H.G衛爾斯說:「歷史上成萬的帝王,有
不少人締造下了文治武功,但其中似乎只有阿育王的名字能如明星照耀千
古。」

    佛教徒相信人能控制他的業力,但他們並不相信任何事都是業力所致
;他們並不忽視自然界的其他力量。依照佛法,有五種過程或自然律運轉
於此身心世界:1有關於季節性轉變的季節性的律法。2有關胚芽和種子
順序的生物學上的律法。3有關道德因果或者行為和結果的業力法則。4
有關電力和潮汐的物理現象。5有關主宰潛意識過程的心理律則。

    如此,業力被認為只是五種自然律之一種,解釋世界上各種多樣變化
。業力常常被環境所影響,慈善的和惡意的力量形成去反對或支持這種自
我運轉律。其他也能促成或妨礙這種業力的是:出生背景、時間或各種因
緣條件,外表的俊醜壯弱和個人努力。

    一個有利的出生,或不有利的出生能發展或阻礙業力的實現。舉例說
,一個人出生在一個高貴的家庭中或者是愉快的生活中,他的幸福出生會
提供一個容易機會為他的善業所運轉。即使他不聰明,也能因某種喜業而
出生在一個富責之家,他將因他的父母而被人們所尊敬。如果同樣的一個
人出生得運氣較差,他將不能有同樣的待遇了。

    美好的外表和不好的外表是兩種其他因素,可以妨礙或幫助業力的作
用,假使具有一些善業,一個人可以得到好的出生,但是這種出生卻被一
些惡業所轉壞,那麼他將不能充份享受到善業的利益,即使他是一個王位
的繼承者,他將因身心的殘缺而無法接受提拔到最高地位。外表美貌也是
一個資產,一個長得英俊的人,即使生在貧窮父毋的家庭,也能從而獲得
顯著的影響力。我們也能發現到有人從貧寒、身份低賤的家庭背景中,崛
起而獲得名聲和大眾的歡喜,如男女電影明星或選美會當選的美女皇后。


    時代和環境也是影響業力作用的另外的兩種要素,當飢荒和戰亂的時
代裏,所有人們被迫於受雖和在同等命運中而無例外,這種不如意的環境
也可能是惡業在操縱。在另一方面,如意的環境也可妨礙惡業的運轉。

    努力和才智或許是影響業力運轉中最重要因素。沒有努力,物質和精
神方面都不可能有進步。如果一個人不作努力去治療自己的疾病或解決他
的困難,或勤勉奮鬥使自己進步,那麼他的惡業將得到一個適當的因緣而
產生結果。然識或身體中找到。如同芒
果不是含藏在芒果樹上的任何地方,而是依靠某種特殊的因緣和合而產生
,這就是業。業如同風和火,它不是含藏在宇宙任何地方,而是在某種特
定的因緣和合之下而存在。
--

▲▲▲   ╮╔╯  ╰╦═╭══╗╔═╮╰═╗╭    
███ ═╬╬═╮╔╬╮    ╭╯║  ║  ╭╯║    ▲▲▲
◥█◤ ╭╬╬═╝║║╠══╬═╣  ║╭╬═╣    ███   臺大佛學研究中心 
  Ξ     ║╠═╗║║║╰═╩╯║  ║    ◥█◤    獅子吼佛教專站       
  ╰◣ ╰╝╰═╩╯║  ╰═╯      ╰═╯  ╚═╯◢Ξ     歡迎加入交流討論  
Ξ 獅子吼站相關資源:                               ◇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佛教經典系列, 電子化經典初步彙整 - http://ccbs.ntu.edu.tw/canon/

		 
精華閱讀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