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治篇(2) 信心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信心冸 一即一切冸 一切即一冸 但能如是冸 何慮不畢冸 信心不二冸 言語道斷冸 非去來今冸 ~三祖僧璨冸 𦴩(信心銘) 文/太虛大師冸 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則知世出世 間一切善根功德之本,唯此信心·得之而作聖成佛,失之便流轉 生死,永溺苦海·惟起大乘之信心,庶幾佛種不斷,此馬鳴菩薩所以 有大乘起信論之作也·唯識等論,明十一善心所,亦以信心為首·諸 修行人,雖具修百善,若無此信心,則其為善乃雜染而不清潔,不足 以期無上之道·昔禪宗三祖僧燦大師信心銘,以明達磨之西來大意· 後永明禪師亦謂「但入信心,便登祖位」·皆足以證此信心為超凡入 卂聖之根本,學佛者之第一層基礎也!又如彌陀經謂「為一切左婷 g 謂「為一切孕 @ 間說此難信之法」·則知淨土法門, 亦行之非艱, 信之唯艱,修此行者之所以願不切而行不篤者,皆以無真正之信心耳 ·眾生外感業繫,內迷妄執,熏染已深·往往雖發心學佛,視其形誠 乾乾惕惕,若已深有信心者;而試使按心自問,則其信心者,依然迷 惑顛倒妄想煩惱之心耳·認賊為子,以妄作真,佛法之正信心,渺不 可得·論喻信心如水清珠,能澄濁水,故欲證此信心之下落,當觀察 自心一切迷惑顛倒妄想煩惱等不定之心,皆已寂滅;則此信心,乃根 固蒂密,不可動搖,入正定聚菩薩位矣·否則,盲從迷信,猶在顛倒 不定之途,未足云已具信心也·欲得此正信心,當去淨無始劫來惑習 熏染之邪知邪見,而求得佛菩薩之正知正見·茲將邪知邪見之由來, 表列於左,為著手去滅之預備·冸 邪知邪見之由來冸 內生冸 邪思──不正思惟妄斷為是冸 夢想──夢境中或禪靜中之發現景象,執以為實冸 外來冸 邪教──遺傳來之神教等冸 惡俗──圓光、扶乩等冸 𦴩一面竭力破除神權迷信之邪說,私心自用之惡習·一面依佛經 論及善知識之開示,勤求正知正見,以得此根深蒂固確乎不拔之信心 ·孔子云︰𥮴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𦱿·信心猶立志也,志立 而學成矣·信心立則一切善根具,無上菩提之基立矣·求正知正見之 道,當具如下之三種修習︰一、經論為正教量,當精澈研究,學習思 維,以為思想之標準·二、善知識為先知先覺者,當時刻親近,乞其 開示·三、息心靜慮,以參研所疑,以期斷疑生信,入佛知見·然大 概言之,必如何乃為真正信心?茲依大乘起信論分為四義︰冸 𦴩一、信根本︰謂真如性為一切法之根本,即所謂諸法實相,亦 謂之本來面目·如實了知其義,確信無疑,謂之信根本·冸 𦴩二、信佛︰圖畫偶像,固為佛之形相·然金剛經云︰𥮴若以色 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𦱿·則不可執形相以求 佛·佛者覺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覺諸法實相之謂佛·故曰︰ 𥮴如來者,即諸法如義𦱿·如是而信,乃謂之信佛·冸 𦴩三、信法︰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了解三界眾生之依正·無非 有漏之苦,由煩惱業之所集起;欲普令眾生皆得解脫,當修習六度萬 行,即知即行謂之信法·冸 𦴩四、信僧︰有廣狹二義︰四人以上曰僧·出家五眾同起居、同 飲食,以清淨戒行而和合之眾,曰住持僧·三乘之聖賢眾,同修一事 ,同遵一理,彼此和合,大眾清淨,曰勝義僧·如金剛經中之四向、 四果等,華嚴經中之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皆聖賢僧之類也· 能了解其所以為僧者,證得其如何起因,如何修習,如何得果,以此 起信,是為狹義的信僧·僧者,和合眾義·凡為眾緣和合之所成者, 皆謂之僧·四大和合而成此身,四大失調則病,四大分離則死,故和 合眾之性,乃一切事物之所同具,大至世界,小而微塵,無不以和合 眾為原則,能遵此和合眾之原則,實施於家庭則家齊,推而至於社會 、國家、世界,則天下太平矣·以此起信,是為廣義的信僧·冸 學佛者,能依此至教量求得正知正見,斷疑生信,起正信心;則 舉足動步,頭頭是道,道道皆波羅密行,行行入無礙法界矣!故當求 正信心之成就,不可玩忽!(寂光記)(見海刊八卷八期)冸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