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緣起(2)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DavidChiou@Lion (邱大剛), 信區: BudaFeeling

轉貼一文供作參考:

發信人: kftseng.bbs@bbs.nchu (羅侯羅),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五戒緣起

□ 引用發信人: kftseng 的文章 □
>         我那篇沒講完, 那部份只適用兩種人:
>         1. 初窺堂門高廣, 心起懼怕, 不敢深入的人.

        補充:

                昔日有善來比丘發心出家,
                佛陀將他交給已得羅漢的行者教授.
                羅漢為其剃度後, 為他講五戒,
                1. 不殺生
                2. 不偷盜
                3. 不邪淫
                4. 不妄語
                5. 不飲酒.

                數日之後又授其他輕重戒律..

                善來比丘修行的方法就是前些日子 osho 兄
                提到的『壓抑』法. 弄得心神俱疲.
                到最後和上座長老說要還俗去了..

                長老就很緊張啊, 一直和他商量,
                並一直在和他說, 這個戒為何要守?
                那個戒為何不能犯? 犯了會有什麼業報?
                善來比丘越聽越灰心.

                佛陀在精舍中聽到外面吵吵鬧鬧的,
                還有爭執的聲音, 哭泣的聲音.
                就走出來, 請這些在勸善來比丘不要還俗的人,
                到堂前來解釋事情經過.

                佛陀很慈悲啊, 看善來比丘修行的形容枯槁的,
                就問他, 你是怎麼了? 善來比丘很誠實,
                就把他受到的委曲啊, 全部都說給佛陀聽了.

                佛陀就和那些上座長老說, 你們這樣教就不對了.
                和那些長老說, 這樣好了, 我自己來教.

                然後就和善來比丘說, 他們教的通通先不要管,
                修行只要記得時時觀照『身、口、意』三業,
                不要散慢、放縱就好. 然後在善來比丘情緒穩定後,
                就和長老說, 就讓他這樣修行就好.

                善來比丘回去後, 自己不斷的用心觀照自己的身、口、意
                三業. 不令過犯, 不久之後就證入阿羅漢, 所有的戒行,
                都悉清淨無染.

                後來佛陀就制戒了, 說, 在沙彌戒尚未圓滿前,
                不可以和他教菩薩戒. 所以, 現在流傳下來,
                就算沙彌很有心要修行, 在他心智尚未圓熟之前,
                上座長老在授菩薩戒時, 沙彌不可以在旁邊聽戒.


--
﹉﹊﹉﹊ � ﹉﹊﹉﹊﹉﹊﹉﹊﹉﹊﹉﹊﹉﹊﹉﹊﹉﹊﹉﹊﹉﹊﹉﹊﹉﹊﹉﹊﹉﹊﹉﹊
             幻                  陽焰          化城    水月
           浮泡                   眼花               旋火輪
﹍﹎﹍﹎﹍﹎﹍﹎﹍﹎﹍﹎﹍﹎﹍﹎﹎﹍﹎﹍﹎﹍﹎﹍﹎﹍﹎﹍﹎﹍﹎﹍ � ﹎﹍﹎﹍
 
Ξ 獅子吼站  [FROM: 18.85.18.80] ◇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Education 版 - 關懷教人成人的百年志業(本站教育版精華區資料完備歡迎參閱)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