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聚淨戒論菩薩戒的時空效應{8}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littlec@Lion (最沒有價值學弟),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從三聚淨戒論菩薩戒的時空效應{8}
發信站: 獅子吼站 (Sat Aug 17 20:38:27 1996)
轉信站: Lion


 8 頁

            駒澤大學佐藤達玄教授所著《中國佛教における戒律の
        研究》 (25) 第十一章第三節,介紹菩薩戒的流布說,首由
        曇無讖 (385 ─ 433) 譯出《大般涅槃經》、《菩薩地持經
        》、《菩薩戒本》、《優婆塞戒經》、大力弘通菩薩戒;同
        時指出境野黃洋著《支那佛教史講話》告訴我們《菩薩瓔珞
        本業經》、《梵網經》、《地持經》,是大乘戒經中的三大
        聖典。(26)

            事實上,大乘戒經的確很多,經過整合演變,便匯集成
        為主要的幾部經了。菩薩戒的訴求,原先是為擺脫律儀戒的
        呆板束縛,所以重視實質的化世力量、重視無上菩提心的開
        發,以及滌除心垢即是解脫,即是空慧的體驗、即是佛法化
        世的目的。例如《維摩詰經》〈弟子品〉云:「心垢故,眾
        生垢,心淨故,眾生淨。」若知心不在內、外、中間,罪垢
        即除。 (27) 所以也無須斤斤計較於戒律條文問題。從大乘
        菩薩的立場看,戒律的目的是為了解脫,而將條文的戒相稱
        為別解脫戒,所以《清淨毘尼方廣經》要說:「毘尼毘尼者
        ,調伏煩惱,為知煩惱,故名毘尼。」又說:「煩惱不起,
        是畢竟毘尼。」毘尼的漢譯是律,律的作用是知煩惱,伏煩
        惱,若能直下不起煩惱,當然是最好的律了。若將聲聞律與
        菩薩律相比,則「菩薩毗尼猶如大海,所有毘尼無不納受。
        」 (28) 也就是說,只要能伏煩惱,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心,便是攝盡一切毘尼的最上毘尼了。

            可是,對於凡夫而言,心垢不易清除,心戒不易恒持,
        煩惱時時生起,放逸的行為也常常發生,僅靠發菩提心是無
        法獲大利益的。所以佛在《長阿含經》卷四《遊行經》中作
        最後的教誡之時,要說:「是故比丘,無為放逸,我以不放
        逸故,自致正覺。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 (29) 如何
        能不放逸?必須「依經、依律、依法。」 (30) 對於不放逸
        的方法,最好還是持戒,故有偈云:「念無放逸,比丘戒具
        。」 (31) 到了《大般涅槃經》的〈分別邪正品〉,便要求
        佛子「戒無粗細,當堅固持。」初期大乘戒是由繁而約,結
        果發現了徒托空言,不切實際,故又主張凡是戒律,從根本
        戒至微細戒,均宜
        ────────────
            (24) 土橋秀高著《戒律の研究》 969 ~ 970 頁。
            (25) 東京都木耳社昭和  61 年 12 月 15 日第一刷發
                 行。
            (26) 佐藤達玄著《中國佛教における戒律の研究》
                 318 ~ 320 頁。
            (27) 大正藏十四,541 頁中。
            (28) 《清淨毘尼方廣經》的三項引文出自大正藏二十
                 四, 1078 頁上~中。
            (29) 大正藏一,26 頁中。
            (30) 《長阿含經》遊行經第二中。大正藏一,17 頁下
                  ~ 18 頁上,佛陀再三再四地告示弟子:「我依
                  諸經,依律,依法」。
            (31) 同上注 17 頁上。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仁者不殺生  義者不偷盜  禮者不邪淫     (  )    智者不飲酒      信者不妄語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Ξ Origin: 獅子吼站  [FROM: 140.112.211.177]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