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聚淨戒論菩薩戒的時空效應{7}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littlec@Lion (最沒有價值學弟),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從三聚淨戒論菩薩戒的時空效應{7}
發信站: 獅子吼站 (Sat Aug 17 20:37:49 1996)
轉信站: Lion


 7 頁

        終身飲酒,有何惡哉。如是行者,乃應生褔,無有罪也。…
        …若人飲酒,不起惡業,歡喜心故,不起煩惱,善心因緣,
        受善果報。汝持五戒,有何殃乎。」 (19) 這段經文,並不
        表示五戒可以去掉一戒,而是說,若能「得酒念戒」,不起
        惡業,心生歡喜者,仍未破戒。結果衹陀太子未捨五戒,而
        增受十善。

            可是十善戒也非容易受持,特別是菩薩所重的三條心戒
        。此在《末曾有因緣經》卷上,記載釋尊的生父閱頭檀王請
        示佛陀:「十善行法,心道三法,難得護持,當云何受,令
        不漏失? 」佛也同意此說,故不要求,經常保持三條心戒清
        淨,立即宣說了三時持戒法:「從晨至食,名為上時;經一
        食頃,名為中時;行百步時,名為下時。」 (20) 受了十善
        戒的人,若能經常不犯三條心戒,已是大解脫者,一般凡夫
        ,但求隨力守持,若從早晨至午餐的階段,心意保持清淨而
        與菩薩道相應者名為上時持戒;頓飯工夫,保持清淨者名中
        時持戒;乃至僅於行走百步的短時間內,保持三條心戒清淨
        ,名為下時持戒。

            從《未曾有因緣經》所載的以上兩例,可以證明菩薩戒
        持戒標準,極富於人間性。不像七眾律儀戒那樣,被結集者
        規定得動彈不得,以致形成戒律精神的僵化,無法伸縮自如
        ,失去了因應時地變遷的潛力。

            三、由約而繁的菩薩戒

            根據日本學者大野法道所著《大乘戒經の研究》 2l 條
        列出經錄所選與大乘戒經相關的聖典,範圍相當廣泛,共有
        八十六部, (22) 以系統來分類,則有《大般若經》、《遺
        日摩尼寶經》、《維摩詰經》、《法華經》、《華嚴經》、
        《無量壽經》、《菩薩地持經》、《阿含經》、《大般涅槃
        經》、《梵網經》、《大集經》、《大寶積經》、密教經典
        、以及單獨的經典等共有十四個系統以上。

            另一位日本學者土橋秀高所著《戒律の研究》 23 第五
        章第四節中,討論到菩薩戒的略系說,強調提獎菩薩戒的經
        典是《大涅槃經》卷六〈如來性品〉;菩薩戒之有獨自的戒
        相條目者,乃為《菩薩地持經》卷五,提出三聚淨戒以及在
        家出家應受四重四十三輕的戒相條文;又有《優婆塞戒經》
        提出六重二十八失意罪的在家菩薩戒相;《梵網經》則提出
        十波羅夷四十八輕,強調在家菩薩道,也主張實踐出世間法
        的菩薩道。(24)
        ──────────────
            (19) 大正藏十七,585 頁上~中。
            (20) 大正藏十七,581 頁上。
            (21) 京山喜房佛書林昭和 29 年 3 月 30 日初版,昭
                 和 38 年 7 月 8 日第五版發行。
            (22) 大野法道著《大乘戒經の研究》 11 ~ 35 頁。
            (23) 京都永田文昌堂 1980 年 5 月 21 日發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仁者不殺生  義者不偷盜  禮者不邪淫     (  )    智者不飲酒      信者不妄語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Ξ Origin: 獅子吼站  [FROM: 140.112.211.177]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