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淨道論導讀(三十二)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sendoh@Lion (用心傾聽就會聽得到), 信區: sitting
標  題: 清淨道論導讀(三十二)
發信站: 獅子吼站 (Mon Dec 20 03:00:51 1999)
轉信站: Lion

[ 本文轉載自獅子吼站 religion 版 ]
[ 本文原作者為: sendoh ]

  第二節:見清淨

    
1:見清淨就是觀察名色。第三清淨的見清淨,開始修行毗婆舍那觀,觀察
清楚名和色的樣子,深入其內,解剖分析,就像拿著高倍放大鏡微觀,如實
知見名與色。名就是傾向,它的功能是攀緣色、依緣於色,內容是除了八種
出世間心之外的一切心與心所法;色就是惱壞,會來騷擾心,本身會變壞。
修觀察第一階段的成就即是名色分別智。

    有些人講起觀察世間,練達人情事故,洞明政經變化,乃至究大自然、
宇宙。但是試著靜下來觀察呼吸,不是妄想就是昏昏欲睡,再怎麼猛醒用力
也感覺不到呼吸的存在。修觀察,就得先看看自己身心的樣子。

2:觀察名色的方法。

2.1:從「名」出發的方法。已修習成就安止定的奢摩他行者(Samathayanika)
,欲修見清淨,改成毗婆舍那觀的方式來觀察業處,不再以安住於一境的方
式修止。它欲先確定「名」,就觀察尋伺喜樂一境的諸禪支及與禪支相應的
受想等心所法。它們的特性就是傾向於對像、面向對像,這就確定「名」。
他欲觀察「色」,就如在家裡看到蛇(喻為名)之後,開始找蛇住的洞(喻為名
的依處,就是色)。觀察名而遍求名的依處,就是心的所依處(二十四所造色
的第十三個),持續觀察,把握心的所依處的四大種和二十四種所造色。確
知一切色的特性就是惱壞。

2.2:從「色」出發的方法。純毗婆舍那觀的行者(Suddhavipassanayanika),
沒有修成奢摩他的行者)或奢摩他的行者,它以四界差別的方法觀察色,任
何一個色法都有地水火風的特性,不斷地生起與變化。藉由四大差別的簡單
方法確定色法,進而由認識之門確定七識界的八十一世間心,還有各種一起
現出的心所法,由之而確定「名」。

2.3:其它的方式可以詳細觀察分析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或只是簡單地
確定名與色。

3:現起非色的方法。  圖十三:現起非色的方法

3.1:現起非色當精進觀察色。觀察非色的法(亦即是名)的現起並不容易,
因其微細、變化非常快。但修行者不當放棄,當更精進,對色更加注意,修
習再修習,分解、抉擇、確定色。當他這樣子地觀察,次第澄清色法、解開
色法,色法變得極清淨之時,非色的名也隨之明瞭。例如有眼的人,在不乾
淨的鏡子前看不到自己的相,但他不應丟棄鏡子,而應勤拂拭、數數擦拭鏡
子,擦乾淨之時,就自然看到他的相。

3.2:現起非色的方法。由觸入手觀察,現起非色的方法,觀行者於髮中乃
至於出入息中,以地界有凝固之相等的方法而把握四界,最初覺察到由四大
的衝擊而現起觸,與觸相應的受為受蘊,想為想蘊,與觸一起現起的思為行
蘊,心為識蘊。如是由觸而現起非色。亦可由受入手觀察,現起非色,或由
識入手。

3.3:初下手修觀,現起名並不容易,即使現起色也得方法正確。不適合一
開始就來個觀心、觀念頭;也不是自以為什麼都不想就是沒有邪妄分別,已
經是無想或無心了;更不是初下手就修個什麼諸法不生不滅。這些人就好像
初學游泳就想學跳水,初學跳高就想學撐竿跳。

4:確定名色而沒有我見。由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確定世間的一切法只是
名與色,就如以劍劈開竹子而分為二。因此,確知唯有名色,沒有人、天等
有情。世間的一切就只是名色的各種聚集與變化,並沒有真實的有情。人天
等有情只是語言施設的概念,方便世間的溝通使用。就如同車子只是各種零
件的組合,並沒有真正的車子。人是什麼?作第一義的真實觀察,只是名色
的組合,並沒有「我」。

而執著有情想,認為自己有滅就墮於斷見,認為不滅就墮於常見。因此,確
定唯有名色,而沒有人、我,不墮於常見或斷見。這就是如實見。

5:名色的相依關係。名色相互依待而生存,名支持色,色支持名;名倒色
就倒,色倒名就倒。就好像兩束蘆相依相立,相離相倒。另方面名與色是不
相雜的,名中無色,色中無名。就好像擊鼓而發聲之時,鼓不是聲,聲不是
鼓,鼓與聲不相雜。總之,名色既是相互依緣而起而不離,名色又是不相雜
的,它們是不離不即的。


 圖十四:名色的關係

--
      也 縱 缺 完 存 求 獲 得 有 有 既 既 散 聚 緣 隨 人      ︻
      是 使 陷 善 有 心 得 與 愛 恩 是 是 時 時 盡 緣 與      隨
      永 一 也 固 隨 之 與 失 便 便 相 相 盡 盡 而 而 人      緣
      恒 剎 是 可 緣 所 付    無 無 識 逢 其 其 散 聚 之   │ ︼
         那 美 喜 之 安 出    恨 怨       在 在       間   佚
                  心                      人 我            名
Ξ Origin: 獅子吼站          ◎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