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 什麼是佛教徒的飲食觀?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 發信人: b3503050@cc.ntu.edu.tw (Post Gateway), 信區: BudaFood 標 題: 什麼是佛教徒的飲食觀 發信站: 中正大學 BBS 收信 Server (Sat Mar 16 09:44:12 1996) 本文出自《學佛群疑》,聖嚴法師著: 卍 什麼是佛教徒的飲食觀? 佛教出現於印度的時候,佛教徒並沒有特殊的飲食習慣和規定,因為印度是一 個宗教信仰普遍的國家,凡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有大同小異的飲食觀念。所以, 原始時代的佛教徒乃至出家的比丘、比丘尼,過的是沿門托缽,所謂「一缽千家飯」 的飲食生活;他們不選擇托缽的對象,也沒有所謂潔淨或不潔淨,神聖或不神聖的 飲食禁忌,為的是一律平等、廣結善緣。相沿迄今,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上座 部的佛教區域,還保留著當時的古風,也就是供養者供養什麼就接受什麼,沒有選 擇、挑剔的餘地,只要不是特為某一些托缽者而殺,縱然魚肉等食物,也不拒絕, 這就是為什麼小乘佛教不規定必須素食的原因。 素食是佛教所強調和鼓勵的,如果能夠辦到的話,這是基於慈悲的立場,不是 現代人為了健康和經濟的原因。事實上,肉食既傷慈悲,也的確有損健康,所以, 大乘經典如《梵網經》、《楞嚴經》等都強調素食,嚴禁肉食。 至於葷腥,應有分別,所謂「葷菜」,是指具有惡臭味的蔬類,例如︰大蒜、 蔥、菲菜、小蒜等。《愣嚴經》說︰葷菜生食生瞋,熟食助淫。在比丘戒律裏面則 規定︰吃了葷菜要單獨住,或者距離他人數步以外,並位於他人下風而坐,或者必 須漱口至沒有惡臭為止。這主要是為了不擾亂大眾,所以,不得食葷。並且在誦經 之前,為了不使聽經的鬼神發瞋和起貪,最好不吃葷菜。所謂「腥」就是指肉食。 辣椒、胡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皮等都算是香料,不算葷菜,不在戒律所限。 至於不得飲酒,在印度乃是佛教徒的特色,其他宗教不僅不戒酒,甚至認為酒 能通神。本來釀酒不須殺生,並且可以成為藥物之一種,不應列為宗教的禁忌;但 因為佛教重視智慧,若多飲酒容易亂性,而飲酒之後還能夠自制而不致昏亂的人不 多,所以,為了保持經常清醒,利於精進的修行,特別是為了達成修定的目的,必 須戒酒。至於一般大眾,若據孔子所說的「飲不及亂」,無傷大雅。所以若受五戒 而不能戒酒,也可以捨掉酒戒或不受此一酒戒,還不失為三寶弟子。 若將酒當做菜的佐料,如已沒有酒味,失去醉人的力量,應該不在酒戒之限。 故在中國的新興宗教──所謂理教也戒酒;當在必須用酒的場合,以醋代理,例如 以醋代替烹飪的佐料,因為此時的醋已無酒性。 如果進入葷菜館或居家時家人之中有人吃素,也有人吃葷,能夠使用葷素兩種 不同炊具和餐具,是最為理想。因為葷素的氣味不同,對於飲食者的感受也不一樣, 為了習慣上的理由,保持清淨是必要的。可是禪宗的六祖惠能大師,在開悟傳法之 後,隱於獵人隊伍之時,僅吃肉邊菜,而避菜邊肉。不吃肉是為了慈悲眾生,還吃 菜是為必須生存,因此在生活條件不許可強求的條件下,用肉食的炊具來煮素食, 那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 對於菸、麻醉品的觀念,在佛制的戒律,可因病而由醫生處方使用;不僅是菸, 乃至於酒,在不得不用的情況下,不算犯戒。當然,不能假藉治病而貪口腹之慾去 吸飲菸酒和麻醉品。抽菸是為防止瘴氣,在瘴癘發生和瀰漫的地區,出家人可以適 量地吸菸;否則,為了威儀,應該戒除。若是為了刺激、嗜好、無聊等原因而抽菸, 那就不為佛戒所許。在南方熱帶地區,嚼檳榔也是為了防止呼吸器官感染疾病;但 是在不為治病的情況下,那就成了有失威儀和損傷形象的一種惡習。 菸、檳榔都非飲食中的必需品,對人體少用是為了治病,多用則有害無益。例 如︰酒精過量者中毒;菸的尼古丁則傷肺損氣並為致癌的原因;檳榔的液汁,有損 牙齒的健康,令琺瑯質受到腐蝕,佛教徒能夠不用最好不用。 至於蛋類,應該是屬於腥類,因為它可以孵成為雛,而且它的味道,就是腥味, 如果持素清淨的人,最好不吃。雖然現在養雞場所產的雞蛋,是無性的,在消費巿 場所買到的都是屬於無生命的;但它很顯然地並非植物,若從殺生的立場,吃無性 卵,不算犯戒,也無損於慈悲,若以素食的習慣而言,便應當避免了。 最好,關於乳製品,不屬於肉食,也不屬於腥食,因為牛羊吃草及五穀,所產 的乳汁也不含腥味。飲乳既未殺生,也不妨礙牛犢、羔羊的飼育,而且是由人來飼 養、控制乳量的生產,不會影響雛兒的生長與發育,所以,在佛的時代,普遍飲用 牛乳,而且將乳製品分為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級類,是日常的食品,也 是必需的營養品,不在禁戒之列。 ============================================================================== 發信人: July@Lion (淒越), 信區: BudaFood 標 題: 佛教素食觀 發信站: 獅子吼站 (Fri Dec 6 11:28:47 1996) ====================================================== 純 正 的 佛 教 素 食 觀 ====================================================== (一)今生一直吃肉,死了到哪裏去? 《楞嚴經》上說:「食肉之人,死墮惡道,受無量苦。」惡道指的就是地獄 道、餓鬼道、畜牲道。因此,我們知道一個吃肉的人,總有一天會無法轉生為人 的。我們再看看八指頭陀的話──「池魚忽泣作人語,曰客曰客吾語汝,我亦曾 作富家子,汝曾為魚登我俎,今我為魚填汝肚。」說明了吃肉的人,墮入地獄道 、餓鬼道之外,還要轉生為各類畜牲,以償還血肉債。 (二)自己不殺生,買別人殺好的來吃可以嗎?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這是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得到的。至於這些「不如意」的 原因在那裏?就很少人去探索了!《楞嚴經》上說:「食肉之人,所求功德,悉不成 就。」《華嚴經》上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動物和我們都是血 肉之軀,由於我們的購買,便有人幫我們殺好,這種借刀殺人的間接殺生,使我片想 求的功德都求不到,而造成家庭不平安、身體不健康、兒女不孝順、事業不順利.... 等,種種的不如意。 從另一方面說:吃肉對修學佛法,也會產生很大的障礙。《入楞伽經》上說:「 夫血肉者,眾仙所棄,群聖不食......夫食肉者,諸天遠離,口氣常臭......肉非美 好,肉不清淨,生諸罪惡,敗諸功德,諸仙聖人之所棄捨!」《楞嚴經》上也說:「 食肉之人,諸天遠離,眾生怖畏!」因此,一個吃肉的人,是得不到天龍八部的護持 的,所以他的道業很難有所成就,人生的不如意事,也自然的增多了! =========================================================================== 發信人: ctc@pivot (dear ctc),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Re: 關於吃素 發信站: 中興大學天樞資訊網 (Tue Jan 24 00:07:21 1995) 轉信站: pivot > 發信人: tjm@pivot (Jer-Min Tsai), 信區: Buddhism > 標 題: 關於吃素 > > 嗯!這個問題不但這裡討論,宗教板也是蠻熱中的。而清海無上師 > 的支持者在中山強烈的抨擊肉食,而曾兄又引佛經說不一定要素食。 > > 其實我真的很想知道正確的答案,或者是真正吃素的原因。例如 > David兄說「慈心」,那就不是戒律,也與功德無關,也不必視肉食為 > 極端之邪惡。因此應該建議吃素,而不是強制吃素。 蔡兄: 我又溜回來了,還真虧曾兄先幫個忙,才得與老友再會. 我自知自己每段時期的看法都不同,所以這次對這問題 又有另一種觀點,您萬一還記得以前的,可別笑啊! 佛教戒律為的是防非.就有如堤防是預防滾滾大水般, 戒律為的是至少減緩眾人不斷做出後悔的事.也許一時 意氣風發,豪情萬丈,但氣數漸盡之日,往昔所做種種 歷歷顯現.世間許多人事都是如此現象. 要求吃素,先可防屠夫之殺業,復可息自身之貪欲.其 餘健康等等因素,已多有一定之探討. 慈悲在佛教不但是德行,也是戒律. 深信因果者,見人食肉,並不視之為罪惡,而是真心的 為他祈禱,祈禱他們的將來,希望他們能早脫苦海. 並非說食肉就罪孽、食素便有福報,每個人的命運都是 苦苦樂樂堆積而成的,沒有個絕對感受.同時,一個人 的生命,不但是此肉身而已,還包括其環境與人際間, 要往後有一個好環境,就要從日常與周遭好好相做起處, 食他眾生視為珍寶之身,難有好緣. Ammon ------------------------------------------------------------------------------ 發信人: ctc@pivot (dear ctc),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Re: 關於吃素 發信站: 中興大學天樞資訊網 (Sun Jan 29 10:02:57 1995) 轉信站: pivot > 發信人: tjm@pivot (Jer-Min Tsai), 信區: Buddhism > 標 題: Re: 關於吃素 > > □ 引用發信人: ctc@pivot (dear ctc) 的文章 □ > > 所以後來要大家吃素的原因是「防止不對的事情發生」。是這樣嗎? > 另外兄有空可不可以幫忙整理一下佛教板上關於吃素的看法? ‵防止不對的事′,這標題太大了,小弟也不知如何下手. 基本上,戒律在最初層面是‵防非′,但隨後的效應則十 分多.例如守戒律則不會去妨害他人,同時提昇自己心靈, 而一些阻撓也較少.當然還有其他各層面的優點. 戒律就好比教學生臨摹習字,她或許有些僵化的缺點,但 卻有數不盡的好處.說好處可能過於露骨,但如果以一位 教導者的觀點,這卻是基本又必要的基礎.或許有人自稱 天縱英才,要求一開始即不用受此薰陶,但我認為最好別 有這種期望. ‵吃素′不是佛教對學佛者所定的戒律,一般人連五戒( 殺盜淫妄酒)都很難把持,再說更進一層形而上的戒律是 徒增負擔而已. 心靈到了怎樣的層次,就會反應出怎樣的行事;吃素也應 是一種如此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行事. 小弟不堪整理之任,因為我在家中囿於親人,無法全素. 家人每每跟我說些‵心中有素就好′等等不著實際的話, 或是‵早齋即可′的半調子,我都笑而不答,裝糊塗算了. 他們不會因我的拒葷而少吃一塊肉,卻可能因我的偏激而 否定佛教.還是讓他們對佛教保有個清新的心好了. 食肉令我多了些欲望,但這止於自我的一小部份;拒佛法 卻可能令他們許久無法接受佛法,而一直迷惑於自己的七 情六欲中. Ammon ============================================================================== July@Lion (淒越), 信區: BudaFood (Fri Dec 6 11:30:02 1996) 發信人: DavidChiou@pivot ,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Re: 為何要吃素? □ 引用發信人: jwj@pivot (阿吉仔) 的文章 □ > 我在環保版(greenearth)看過有關素食的報告, 等會兒把它們轉貼過來。 > 個人另外有些問題: > 1. 我有一個朋友, 本身吃素, 但他太太和小孩並不吃素, 因此引起一些麻煩, > 例如有時小孩夾菜不小心夾到素菜上, 他就會生氣, 認為沾到葷的, 於是 > 洗筷子漱口, 弄得家裡雞犬不寧。請問以各位的觀點, 這種情形該怎麼辦? 佛教的素食是為了憐憫眾生,為了小孩子不小心而生氣,第一步就與「慈悲」 大相逕庭了。戒律中就有一條規定:如果吃東西吃到一半才發現其中有葷肉怎麼辦? 如果已到嘴巴了,那就要吞下去,要不然沒有禮貌。 有些宗教的徒眾吃素是為了「提昇自己的功力」,認為只要有葷肉就會減少 自己的修行,所以就會有為了一點小事而大發脾氣的事,認為那個人「破了他的道行」 :Q 所以才會弄得雞犬不寧的 :) =============================================================================== Date: 08-27-94 Time: 05:09p Number: 8946 From: AB TSAI Refer: 8944 CF>> 若持齋期間不小心吃到葷時(不知情下誤食) 此時該如何?? AT>> 是為淨食, 無所畏。不小心吃到肉, 第一塊要吃完( 不能丟掉) DC> 請問一下為什麼呢? 吐掉會如何? 會「不小心吃到」的食物, 一定是人家請客的吧? 隨口吐掉不但 無禮, 而且忝物。世尊在世時, 吃的東西可是五花八門的, 從來 沒有什麼禁忌。只是他也從來沒有稱讚過什麼食物是好吃的--除 了牛奶製品。 食物的重要性如何? 我們由世尊放棄六年苦行的故事便知其 意了。當今, 真正佛弟子絕不會到「高級素食館」去吃那一盤好 幾百元的素食料理。 照理講, 修行者一心只想悟道, 過午不時、離諸人群, 處阿 練若、守安那般那, 行住坐臥無不念佛、念法、念僧, 吃東西只 為肉身活命而已, 那裡知道吃的是什麼。早上出門化齋, 要的是 食物, 如果沒要到, 就餓肚子回來。要到的食物是什麼? 不一定 是素的。有什麼吃什麼, 話題中也從來沒有要把肉去掉的話。 只是後來有的比丘為了跟在世尊身旁比較有東西吃、有好東 西用..等等, 目的求利養, 不是為了修道, 有的專找有肉的、有 的專找有錢的、有的專找有女人的..等等, 花樣很多, 世尊才制 定許多戒, 以免比丘太不像話。可是, 戒是制定了, 人總是會找 理由去鑽, 世尊於是用「箭喻經」( 《阿含、般若經》 ), 指出 人不忙著向目的前進, 反而在支節上爭論不休的不當。 像善星比丘, 跟佛二十年, 行為亂搞, 佛說什麼都不聽, 打 著佛弟子的名號, 也招了許多信徒專門跟他, 他所說的道理就是 今天所有聽得到的各種歪理。世尊拿他沒辦法, 只有說他是「闡 提比丘」, 眼看他下了地獄。 食物不是佛子們應注意的事。真正的去學佛(世尊)、法(經典)、 僧(菩薩)三者所教、所行, 自然能去除這些漏因--也就是什麼該吃、 什麼不該吃的煩惱。 -- AB Tsai -- /End of line =============================================================================== 發信人: Sivalaya@pivot (Avalokide),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Re: 關於吃素 發信站: 中興大學天樞資訊網 (Tue Jan 3 23:57:21 1995) □ 引用發信人: tjm@pivot (Jer-Min Tsai) 的文章 □ > 嗯!這個問題不但這裡討論,宗教板也是蠻熱中的。而清海無上師 > 的支持者在中山強烈的抨擊肉食,而曾兄又引佛經說不一定要素食。 > 其實我真的很想知道正確的答案,或者是真正吃素的原因。例如 > David兄說「慈心」,那就不是戒律,也與功德無關,也不必視肉食為 > 極端之邪惡。因此應該建議吃素,而不是強制吃素。 > 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還請各位討論後收集結論到宗教板好嗎? > 這真是FAQ呢! TJM兄: 佛教主張吃素確是出於慈悲與護生的觀點,至於有人說助於修行或做功德, 我想僅能說是附加價值而已. ============================================================================== [ 本文轉載自 BudaHelp 討論區 ] [ 本文原作者是: abstsai@ms1.hinet.net ] [ 發表時間為: Fri Dec 11 19:22:12 1998 ] At 12:10 PM 1998/12/11 +0800, 願為善男子 wrote: > 該文有一段為:「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 ^^^^^^^^^^^^^^^^^ > 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 > 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 > > 這裡我重視「五淨肉」和「眾生肉」的差別在哪裡?當時想到了幾種"掰"法: > > 1.五淨肉不是(眾生)肉,佛陀許食五淨肉,但是眾生肉不可。 > 2.五淨肉在佛陀時代可以吃,但佛陀滅度後,就變成眾生肉了:p 所以不能吃。 > 3.五淨肉說的就是眾生肉,也就是肉都不可以吃。 > > 解釋起來真是怪怪的,這個問題還得請教先進。 每次我讀到這種“通天我最大”的論點時都不覺啞然失笑。楞嚴是真經,法華也是 真經,不因為當中有一小部份的偽作而失真。讀過《阿含》的人就知道,世尊在阿 含裡面從來沒有用過這種“通天我最大”的論調說自己。 就連那句佛教弟子最喜歡說的“世尊初生時走七步蓮花,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的那句話,我認為根本就是 BS。 人家世尊說那句『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是在說毗婆尸佛的初生,而非在自吹自擂。 世尊曾明令比丘可以在不知情下或者病況下可以食肉,因為就像文學家“蘇凍皮” (老小子初中國文老師的發音)先生說的:“無肉令人瘦”一樣,肉類會讓人肥的。 有些比丘初出家時無法忍受無油脂的食物,因而生病,這時便需要調養。 有時信眾供養食物中有肉類,不能棄之於地,比丘不得不食。 後來有些比丘便專門找有錢人供養(跑到有錢人家托缽),以便大魚大肉,有人告 到世尊那裡,世尊才又制定“不可以固定在某幾家托缽”的戒律。 當然這些戒律對一些本來就清淨的人來說是不存在。例如頭陀第一的老迦葉就專 找沒錢的人托食,對他來讓他也沒有戒律的問題。 綜觀這些吃食的問題都在一個“心”念而已。老小子吃飯時常常想著,我現在咬 的這塊食物名叫“素雞”或“素腸”,到底是素?還是雞?若非雞?何有雞名?若 是雞?何無雞味?老小子吃素而想雞,或吃雞而想素,或者素、雞同想,或者素、 雞皆不想,何者為是? 我家小小子,有次發現廚房窗台上有一個老太婆忘了煮的洋芋日久發起芽來了, 二片翠葉迎光而立,小小子讚言:“好可愛喔”,轉而問曰:“老爸,這洋芋為何 發芽?”老小子隨口而答:“因為它是活的。”結果當晚,老太婆把它切而烹之, 小小子發現了,當場淚灑餐桌,拒絕食之。對他而言,那粒洋芋是眾生肉。因為“ 活活”被宰。 我常想,世尊吃過的東東我們一定也可以吃。是故安然。每當就食,便作二觀: 一、清淨觀食: 1)受他人請客,心中祝禱“我今得有他人供食,乃是宿世善緣,此食 清淨潔淨,增我同食者智慧般若,助我同時者精進道力,願我等他 日得道,施大法食。阿彌陀佛,南無地藏。”如此,對方請何種食 皆無關係。於是賓主盡歡。 2)自家烹食,同桌共禱“今得無災可以安樂共食,乃是宿世善緣得能 無禍,願我等皆能相互扶持,精進道法,阿彌陀佛,南無地藏。” 如此無論老太婆煮何食物,皆謝而食之,如此不起嗔恚。 二、不淨觀食: 有時家裡沒人侍侯湯飯時,便得自己下廚,這時觀“飯粒如蛆,麵條如 蟲,湯如尿水,菜如屍皮。”(南山師名言)飯後還得怨嘆人身粗濁,乃 不得不食此等惡物,祈願早日得道,脫此困境..爾爾。 台中榮總精神科有一位“長住”(長年住院也),他就報怨不已“我哪有神經病? 我只不過是叫人不要吃屍體而已。”人當然不吃屍體,問題是這位老兄見人吃肉, 就往勸之“不要吃屍體”,對親友說者還好,在路上走著,一見路邊攤、飯館內有 人吃肉者..就前往一一勸之“不要吃屍體”。弘法如此勸快,不長住也難。這事還 被耶教信徒拿來作過文章。 行者以自性行法,一一觀照心性,是故怡然自得,只要不泯慈悲,凡食皆助道業, 便得解脫。 菩薩行者一來外表看不出來,二來不自標榜,因此在外得食常葷素皆有,自然不 能呵責主人。出家人則外披法服,一眼便知是清淨眾,但是每到食時,非豪華大素 餐廳者不食,那法服何益?世尊在經中已告誡過了。 楞嚴是世尊的密教行法,是給那些想要習佛密的行者而說的法門,所以要習佛密的 人一定遵行,如是淨身、如是建壇..一一而作,但是楞嚴不是給在家或出家眾的行法。 出家聲聞眾有出家的食律、在家緣覺眾有家的食律,佛密的不退轉輪眾有佛密的 食律,不要混淆。 在家眾要不食肉,禮該讚嘆,若食肉,則也無啥事理,個人認為不必自擾。 ==============================================================================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